联合旅游网
【文/朱仲贤】2005/12/24
因于气候及水文的不良,田荒了,草原也没了;结果垦荒的农民回内地颠沛流离,世居草原的牧民只能看着荒漠无语问苍天。
110国道出乌海市后,可接上乌海-临河高速已修好到磴口的高速公路,不到30km距离竟收费15元,也就是不到二公里就收费一元,实在超贵;不过由于是新修好的高速公路,本地人也舍不得花这笔钱,所以几乎可以说是我一人独驶的高速公路。
车到磴口大桥时,由于前后无车无人,干脆停好车好生替横越的黄河拍照,这样的经验可能不是15元所能比拟的;事实上在我停车地方,也就是位于内蒙古磴口县的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是河套灌区的引水枢纽龙头工程,已运行了40年,磴口的灌溉沟渠非常便利,四处沟渠纵横。
黄河千古,黄沙千古。黄沙在黄河黄色河身与蓝色天宇间勾画出粗犷的线条,其势狰狞,逼视黄河;但黄河奔流千古,河套平原却绿荫成行。我们都熟读李白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事实上是中国人都知道黄河并不是诗歌中那么的美好,相反的她却给中国人带来世世代代无穷无尽的灾难,说她是母亲河,以现代白话来说,她并不是一个尽职的母亲,不过她却偏心的独厚河套这个孩子。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公尺的约古宗列盆地。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公尺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公尺的「悬河」。黄河中游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年变率大,且多暴雨。泥沙和暴雨洪水造成黄河下游河床善淤,善决,善徙。从先秦到1949年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决溢1590次,改道26次。
但黄河温柔缠绵的内蒙古河段-也就是我停车站立之处,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河套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里物产丰富,有「塞外江南」之美称。
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肥沃的八百里河套使巴彦淖尔盟人言语里每每透着得意;内蒙古58亿立方公尺黄河用水量,河套灌区占了52亿立方公尺,灌溉面积800万亩,是世界上数得着的自流引水灌区。
但就算是「塞外江南」的黄河灌溉区,也因位于内陆,远离海岸,没有海风的调节、滋润;又受来自内蒙古夏季干热空气及冬季干冷空气影响所致;加上历代砍伐植物,使水分、养分及土壤流失,令地面径流加速离去,土壤缺乏下渗水的补充。尤其灌溉区利用黄河水灌溉的历史久远,可是渠系繁乱,引水口缺乏必要的控制系统,形成了水涨易涝,水落易旱,促进了盐分的积聚,使众多的耕地实际上与盐碱滩相差无几,因而扩大了荒漠的范围。
是以我随着110国道前进的沿途,看到都是沙漠边缘的绿是「人进沙退」还是「沙退人进」就已经分不清楚了。这实在是历史的宿命,因为在现实里,内地人因生活困苦,出塞垦荒辟田,但草原上的牧民最嫉恨的也就是在草原开荒垦田。因为到最后因于气候及水文的不良,田荒了,草原也没了;结果垦荒的农民回内地颠沛流离,世居草原的牧民只能看着荒漠无语问苍天。(有关内蒙古草原生态危机,请看【自驾车走遍中国】城市[哭泣的骆驼]一文
http://city.udn.com/v1/city/forum/article.js...&no=52506&cate_no=0)
来到河套地区,有「天下第一瓜」之称的「河套蜜瓜」是一定要品尝的,目前大陆除新疆哈密地区的哈密瓜世界知名外,又有「华莱士」之称的河套蜜瓜更是极品;正宗河套蜜瓜外型溜圆,标准瓜重0.5公斤左右,色黄,品尝一口,可以享受到梨、苹果、蜜桃、香蕉的美味,醇香甘甜,为瓜中珍品。河套蜜瓜以磴口产的最好,得天独厚的沙土、光照、温差等自然条件,使这里的蜜瓜久负盛名,我在路边买了二颗在路上当水果吃,色、香、味俱全确实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