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53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霞客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鮮花 x102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武術] 太極拳的形態 論十三總勢
"陰陽相濟 方為懂勁" - 王宗岳

學習太極拳多從學習長拳開始。拳譜說:「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 」。是指長拳拳式陰陽虛實相接,連續不斷。明朝武術鼎盛,據戚繼光著《紀效新書》所載,當時流行的拳式,著名的有"宋太祖三十二勢長拳","六步拳","猴拳"等。書中又載有《拳法圖》三十二勢圖訣。拳術一般假設對手由上、中、下四面八方打來時,我如何應付。或我如何向對手上、中、下四方八面攻擊。把應付不同方向的種種拳式連接起來練習,久之能習慣對付各種不同的技擊環境,提高技擊能力。一般拳術,不外以壯欺弱,慢讓快,與太極拳「無力打有力」有本質上的分別,但在要熟習應付四方八面各種不同技擊環境方面,太極拳與一般拳術分別不大。發展太極拳的先輦,大概因利乘便,吸取了其他拳術的招式,再加入太極拳「八門五步」之「意」的內涵,編成一套拳架,一套拳架一式接連一式,成為長拳套路,方便練習。

拳架只是一種練習手段,通過拳架的練習,慢慢領悟太極拳的原理,再把這原理熟習,純熟到接近自然反射的程度,才算是學會太極拳。拳譜上說:「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著熟」是熟習拳架,「漸悟懂勁」是續步領悟太極拳「八門五步」、「陰陽相濟」的原理。領悟是理論上明白,還須將理論在實踐上有效才成。「易傳」稱:「陰陽不測謂之神」,「人不知我」是「神」,「我獨知人」是「明」,合為「神明」。這「神明」階段要經過不斷反覆練習,一步一步將太極拳的「陰陽相濟」原理,應用到近似本能一般純熟自然的程度才能達到。理論是「陽」,實踐是「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才能有效。通過有效的實踐。反過來更深刻的領悟理論,更上一層樓。高層次的理論,又指導更有效的實踐。太極拳便是通過這緩慢的反饋過程鍛練出來的。理論與實踐要「陰陽相濟」,「相濟」是互相滲透,相互糅合。只勤加練習而沒有理論指導,是謂「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所謂 「功」,是理論在實踐的「功效」,就如有原子分裂理論,加上實踐才有原子彈的威力。光有理論,不通過勤練將理論實踐出來,是理論來理論去,仍然不是太極拳。太極拳是「理論」與「實踐」「陰陽相濟」的「中」。


立如平準 活似車輪
太極拳的基本形態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平準即秤準,「秤」是天秤,「準」是經常不變的意思,指天秤不動的中柱。天秤的結構是中柱直立不動,而秤的兩臂可以自由浮動,稍加重量於一方,受重一方會下沉,而另一方以相反方向同步上浮。秤臂浮動的自由,在於中柱是否能保持直立,中柱塌而不立,兩臂不能中正懸起,便滯而不活。要豎立穩定,一定要上輕下重。上愈輕而同時下愈重,豎得就愈穩。

把這「立如平準」的要求放在身體上,便是「立身中正」,要「立身中正」,意識要不斷告訴自己:身體上要輕浮;下要沉重,太極拳術語稱為「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所謂「虛領」,所謂「氣沉」,是指不要用筋肉的力量上撐,不要緊張筋骨去下蹲。要自然站立,用意識去想像上浮下沉。愈不用力、愈自然放鬆,地心吸力加在我身上的作用力愈大,我站立愈穩愈中正。

「立身中正」本身不是目的,「準」是為「秤」之用建立條件,有了秤柱,秤的兩臂就能自由擺動。能「立身中正」,兩肩兩胯才能上下左右自由浮動,這活動的自由是由「立身中正」的前提所創造。但如果為保持「立身中正」而不敢自由活動兩肩兩胯,是捨本逐未。另一方面,如果為要自由活動兩肩兩胯而不能保持「立身中正」,是壞了結構而失去功用,勞而無功。必須頭頂、脊椎常與地面保持垂直,而兩肩兩胯能自由浮沉,再由肩帶動肘,肘帶動腕,腕帶動指;與及胯帶動膝,膝帶動足,足帶動趾,節節貫串,才能合乎「立如平準」的要求。

能「立如平準」,就為「活似車輪」創造條件。車輪的結構是中軸固定,外圍轉動。我「立身中正」,兩肩兩胯能自由浮動,祇要兩肩兩胯與全身的中心保持不變,即左胯往前多少,右胯要同步往後多少,形成一對力偶,圍繞中心旋轉。兩肩亦依同理環脊椎轉動。祇要一動全動,一邊往前多少,另一邊同時往後多少,兩邊以中心為軸組成一體,這一體有如車輪,能靈活轉動。


偏沉則隨
能「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就為「偏沉則隨」創造了條件。拳譜以天秤、車輪等機械設計來作比喻,是要利用機械結構來說明作用的原理。明白了原理,再把這原理放在身體上應用。人的身體比天秤、車輪複雜得多,也靈活得多,所以把這中軸不動,外圍轉動的原理放在身體上應用,也要靈活得多。我身體平衡時不動,左右稍有輕重分別時,重的一方偏沉,而輕的一方同步反向偏浮,因為我「活似車輪」,我的偏沉不是垂直下降,而是如鏍絲釘上的螺紋,環繞中軸往下旋動。身體一邊偏沉的同時,身體的另一邊繞中軸旋動往上偏浮。這樣,全身成了一個可以水平轉動,也可以傾斜轉動的大車輪,而且傾斜轉動時,如螺紋繞鏍絲釘中軸,傾斜轉動而中軸保持與地面垂直。沉旋到盡頭時反向浮旋,偏沉與偏浮兩方虛實轉換,「陽極陰生;陰極陽生」,生生不息,循環不斷。

偏沉是以中軸保持中正為條件,立身不中正,則失中心,沒有中心,左右兩點無依靠,各自為政,滯不能動,所以說「雙重則滯」。「左、右」必須以「中」聯成一體,「左、中、右」是「涵三為一」。「左、右」靈活轉動而經常與中心保持不變的關係,是「太和至中」的一個起動態平衡的整體。

人體不是機器,但比機器更靈活,車輪是車輪,祇有轉動的功能。把人體當作車輪,也可以轉動,但人體軀幹四肢可放開可收斂,可擴張可收縮,所以人體這個車輪的轉動,能自由靈活,千變萬化。

全身是一個大車輪,手臂是組成車輪的一部分,但手臂自己本身也「立如平準、活似車輪」獨立運轉。手掌、手指也如是,本質一樣,層次不同,層層相套。「立如平準、活似車輪」是全息的要求,大至全身,小至一個指頭都能依循同一原理起作用。

日常我們活動四肢,一般利用筋肉伸縮,圍繞關節的肌肉群緊張時收縮把關節拉合,肌肉群鬆弛時放開關節。這種開合由多個關節合成一組活動,使人可以走動跳躍,取物放物。太極拳的活動不大依日常習慣,甚至與日常習慣相反。太極拳任何時間都利用「八門五步」之「意」張開放鬆,所以鬆而不弛、不丟。你打我時我放鬆,我打你時也一樣放鬆,身體肌肉、關節沒有收縮緊張。時刻都保持「肌膚骨節,處處開張」狀態。


肌膚骨節 處處開張
「心」是人的思維中心,「心」有「八門五步」向四方八面螺旋放鬆的「意」向,放在身體肌膚骨節上。但肌膚骨節要有空間,「意」才能放得入去,把肌膚骨節用主觀意識而不用力去開、去張,「意」就在其中。「意」愈足則開張的空間愈大,空間是「虛」,「虛生氣」,祇要不用力、不緊張,肌膚有空間,「氣」就流通、充滿。空間愈大,充「氣」愈足,愈飽滿。我的全身可由「心」通過「意」及「氣」放鬆肢體,使「肌膚骨節,處處開張」,自然「氣貫身軀」,飽滿靈活。「心」是主觀意識,「氣」是客觀媒介,以「心」去調動「氣」要用「意」,「意」是主觀與客觀的互動。以「心」指揮「意」而令肢體生「氣」,使軀幹四肢既放鬆又飽滿。這種以主觀思維去指揮客觀肢體的活動,是一種意識活動,必須「勿助勿忘」。忘掉了談不上主觀意識;但又要知道,任何助力都是「揠苗助長」,幫不了忙,反而壞事。所以任何用力去幫助肌膚開張不對,任何用呼吸、閉氣、運氣去幫忙更不對。主觀的明白這道理,用意識去「觀照」自己的肌膚骨節開張,不加一點點助力就是「直養無害」,久之,這主觀的能動性起作用,身體四肢會依從「意」的指揮,全身肌膚骨節透開,氣貫全身,飽滿無滯。

全身飽滿,「我」的四周擴張,擴張是全身各點圍繞「我」的中心擴張,擴張的主體是中心,擴張的同時,全身各點仍然保持對中心向心凝聚,使全身雖擴張而仍保持一體。這凝聚是由外圍向中心凝聚,四肢的中心是骨胳,四肢的外圍向中心凝聚,稱為「氣斂入骨」,再由四肢的中心斂入軀幹的中心,軀幹的中心是脊骨,所以說「斂入脊骨」。脊骨的中點是「命門」,「命門」在背,與臍下小腹相對,「命門」與小腹聯??的中間稱為「丹田」,「丹田」在腹內,是全身的立體中心,但「丹田」不是一個實點,是虛的中心。意識把這裡作為全身的中心, 全身重量向這裏聚集,再由這裏向四周擴張。有了這中心,一身便有主宰。氣斂向中心,全身下沉;氣斂的同時由中心向全身透開,身體擴張,飽滿上砥A一浮一沉或同時發生,或一先一後相連續有序進行。「意」偏向沉則沉,沉中有浮;「意」偏向浮則浮,浮中有沉。即既要「虛領頂勁」,同時要「氣沉丹田」,自然立身中正。全身向中心收斂,則全身「合」向中心而縮小。全身由中心向四周擴張,則全身由中心向四周「開」張。「開」與「合」都是螺旋轉動,向心與離心同時發生,「我」是向心與離心的「中」。

向心的「合」與離心的「開」,是通過軀幹四肢一節一節貫串進行,每一節各自有其中心及其外圍,是各自一個「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而節節又互相串連,聯成更大一層次的「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人體每三個關節成為一組時,可以形成此節浮彼節沉、彼節沉而下一節浮的波浪式串聯,再加螺旋把「開」、「合」連貫傳遞。由中心達至四梢。

有了中心,能放鬆開張,又能收斂縮小,就能「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全身能一體螺旋轉動,便能「偏沉則隨」。這放鬆開張、收斂縮小與全身一體轉動是同時的,所以說「一動無有不動」。

太極拳的身法,可具體歸納為「八要」,即涵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鬆胸、沉肘。這是「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對身體要求的具體化。能做好這「八要」,對達至「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的幫助很大。但另一方面,愈具體的東西,愈容易僵化。由於「八要」沒有提及「用意不用力」,於是各種用力「揠苗助長」的弊病叢生。所以必須注意「身法八要」一定要以「八門五步」、「用意不用力」為指導原則。

近代對太極拳的要求,喜用「中正安舒,鬆空圓活」兩句。「安舒」是指自然不造作,不緊張不用力,「中正」自然「安舒」,「安舒」的「中正」才是「中正」。「鬆空圓活」是指由「意、氣」指揮身體四肢的整體圓活動,勿助勿忘。勿助勿忘就是「直養」。是「直養而無害」。

「立如平準」也好,「八要」也好,「中正安舒」也好,不外是「八門五步」之「意」,即「八卦」、「五行」應用在人體活動的具體形態。身體中正飽滿,全身有一個中心主宰,身體外圍以這中心同時產生向心與離心兩種作用,使全身成為一個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這就是「八卦」的內涵在人體的具體表現,即「八門」。「活似車輪」是身體動時,四周繞中心依螺旋路線擴大或縮小,這是「五行」的內涵在人體的具體表現,即「五步」。


意氣均來骨肉沉
太極拳「用意不用力」,那麼能量那裡來呢?簡單的說,是利用自身的重量及對手的體重,即地心吸力加在人體的能量。我本身有多重,就有多大能量可以利用。想像自己是一隻自由在水面浮動的船,船身有多重,吃水便有多深。船雖浮而不失其沉重。相反的說,不管這船有多重,祇要不超過水的比重,總會浮在水面。沉重量與飄浮量同時作用,我這身體便既沉又浮。沉重量在氣斂時表現得最澈底;飄浮量在氣貫身軀意氣均勻時表現得最淋漓,所以說「意氣均來骨肉沉」(有作「意氣君來骨肉臣」),這種飄浮的沉重量,太極拳稱為「 掤」勁。

對敵之時,設想自己是一隻浮在水面的船,船身有重量,別人推我時,力量沒有超過我體重,我絲紋不動,力量超出我體重,我身體如船隻,整體依你力量的方向浮開。你力量大我浮得高,但浮時桅杆指天,龍骨下沉,中正安舒,飄浮時上下、左右、前後與中心的關係保持不變,全身飽滿沉著,鬆空圓活,你的力量祇使我飄浮,威脅不了我的中心,也就對我的整體沒影響。這是「 掤勁」的具體應用。

「 掤勁」是太極拳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的狀態。如你推我使我被動的依你來力的方向旋轉,我的轉動是離心與向心同時作用,在旋轉的初段,這離心與向心同時作用粘著你,當我繼續旋轉,你抵受不了離心力的慣性時便跌出,你感覺有如被「履」帶拖動,是為「手履」(原字是剔手邊配履,電腦字庫無此字,強以「手履」代替,下「手列」同理)勁。我自整體旋轉而你自跌出,我沒有用力去拖動你,我守中,就能利用你推動我旋轉的慣性,再加慣性加在你身上,無須用一點力,我無為而你自食其果。

我旋轉的同時向四方八面擴大,你有被「擠」的感覺,為「擠勁」。我繼續旋轉,「擠」過後我飄浮在你上面,你感覺我「按」你,是「按勁」。我旋轉的同時由四方八面向中心收縮,你有落空而被「採」的感覺,為「採勁」。你落空時我立如平準,左右兩半身一邊螺旋向下轉動,另一邊螺旋向上轉動,你被這雙向力偶「手列」帶傾斜跌出,是「手列」勁。

「掤」、「手履」、「擠」、「按」、「採」、「手列」六勁是全身以手腳為外圍大圈旋轉。同樣六勁以肘或膝為外圍作中圈旋轉,為「肘」勁。以肩背為外圍以小圈旋轉,為「靠」勁。其實太極拳的外圍繞中心旋轉而起作用,也不止于「靠」的肩背小圈旋轉,就是你一個指頭與我接觸,祇要你用力出方向,我就能順勢「掤」、「手履」、「擠」、「按」、「採」、「手列」,把你的來力送回給你而使你跌出。

「掤」、「手履」、「擠」、「按」、「採」、「手列」、「肘」、「靠」八勁,都是你的感覺而已。我祇守「中」,順你來勢被動的旋轉。我能守「中」,是因為我轉動時外圍保持與中心保持整體關係,「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一動全動,如祇局部動而無上下、左右、前後相應的聯動,整體就被破壞,也無「中」可守,失去了「中」,外圍也失了意義。所以「中」不能失,必須「守中」,「守中」就是保持整體,「一動無有不動」。

要在動時「守中」,要靠圓轉,每一動,外圍必經前?右?後?左(或前® 左® 後® 右、或上® 前® 下® 後、或上® 後® 下® 前)環繞中心旋動,這前、後、左、右、中五個步驟,是圓轉必經的步驟,稱為「前進、後退、左顧、右盻、中定」「五步」。「五步」是圓轉的五個步驟,不是五種步法。


十三總勢
「掤」、「手履」、「擠」、「按」、「採」、「手列」、「肘」、「靠」八勁與「前進、後退、左顧、右盻、中定」「五步」在拳譜上合稱「八門五步」。「八門」是春秋戰國時用一種用八卦方位排列的戰陣,「五步」是根據五行原則的五個步驟,「八門五步」其實就是依循「八卦」、「五行」運動原則的活動,是「陰陽」兩端組成的外圍,與「陰陽」之「中」相對應的「陰、陽、中」「涵三為一」,「陰、陽」相對活動而不離其「中」,就是「陰陽相濟」,是「陰陽」相「和」而「中」,也就是「太和至中」,是活動的總規律。凡是依循規律的活動自然會發展為不可阻擋的趨勢。「八門五步」依循「八卦」、「五行」「太和至中」的規律整體圓轉流動走勢以對敵,勢不可擋,自然而然的「無為」而「無所不為」,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八門五步」合稱為「十三勢」,因為是活動的總規律,所以又稱「十三總勢」。

「十三總勢」是立體的,是可擴大可縮小的螺旋活動。這活動依賴外圍與中心,二者「太和至中」合成一個整體。中心愈小、外圍愈薄,則由外圍到中心的空間愈大,空間愈大,調整中心的能力也愈高,整體就愈靈活。太極拳要有中心主宰,圍繞中心的外圍,是頭頂、腹、背及尾胝四部分,這四部分愈薄愈好,所以用「四張皮」來形容。外圍薄,中心小,全身都是調節空間,調動起來便得心應手,愈活動,中心愈穩定,「太和」而「至中」,因為「太和」所以「至中」,因為「至中」,所以「太和」,互為因果,動態平衡。

太極拳的動作千變萬化,每個動作都有規範可循。規範是法,招式動作千變萬化,規範可成千上萬,但萬法總能歸納為一法。再複雜的動作,都能以此法統攝。此法純熟,連這一法也不覺其存在,自然而然,不思而有,則一法歸於無法。而無法才是真正懂得太極拳。所以說:「萬法歸於一法,一法歸於無法,無法才是真法」。初學太極拳總得有式可跟,有法可循,學拳明理,要能由博返約,用「十三總勢」一法去統攝,以一法而順勢生應敵千萬法,以簡禦繁,明其理,熟習其運作,則法式也不重要了。

清末時楊露蟬在河南陳家溝跟從陳長興學習太極拳,學成後在河北永年及京師一帶走動,人稱「楊無敵」,又稱「楊搬攔」,因為楊露蟬與人交手,無論人家怎樣打來,他總是一招「搬攔捶」。其實太極拳純熟了,別人挨我何處,祇要一有方向,我便依你的方向走化,人剛我柔,借你的來力把我全身一個整圓轉動,令你無處著力,我自然而順粘,你則被我所粘而背。用甚麼招式也能「捨己從人」,而又自然「我順人背」。我最純熟是「搬攔捶」,你怎麼來我也能把你接入我「搬攔捶」的走勢路線。與楊露蟬一碰,便進無門退無路,不能自拔,所以又稱楊露蟬為「軟十三,不敢沾」。「軟十三」就是「八門五步」「十三總勢」。太極拳無論通過甚麼方式去鍛練,總要以「八門五步」「十三總勢」為基礎。以那一家那一派的太極拳作為入門工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看所傳授的,是否有「十三總勢」的內容。沒有「十三總勢」為基礎,是練空架子,到老一場空。架子是瓶子,「十三總勢」是酒,釀酒時間愈久則酒質愈醇,若光注意雕啄酒瓶,工夫再多也只是一個漂亮的酒瓶,不是一瓶好酒。

練「十三總勢」可以練長拳,可以練單式,也可以練站樁,視個人與師承習慣,不一而足,沒有絕對的方法。二人練習可以練「推手」,「推手」是同門對練的編排,只適合用于練習,不適合用作競技較量,以推手作為比賽的方式,已失去推手的原意。

長拳的編排,以方便練習「十三勢」為目的。沒有那一種編排比另一種編排更好。每一個對「十三總勢」有修養的明師(「名師」不一定是「明師」),都可以因應傳授需要編一套拳架。只要能保持「十三總勢」的內容,拳架雖與其原學編排有異,也無所謂。但若只求保持老師每一招一式的細節規範,卻失去「十三總勢」的內容,再正統也不是太極拳。

「十三總勢」以「陰陽相濟」、「太和至中」為基礎。「太和至中」是一個概念,很難具體說明,一位明師,講授「太和至中」的道理,如要避免刻舟求劍,祇能如佛祖說法般,說這不是,那也不對,學生要從「不對」中去領悟,因為一落實到如何去擺架出招,便容易僵化而失去「太和至中」的內涵。學習太極拳,拳架祇是入門功夫,拳架招式是萬法,總要歸于「陰陽相濟」一法,而「陰陽相濟」、「太和至中」其實是無法之法,無法才是真法。而所謂「無法」,是沒有具體的規範,祇有概括的規律。理解規律,使全身整體,要就寂然不動,要就捨己從人,感人之動,並依其動的方向,整體以通于規律的方式轉動。能通規律,就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怎麼動都與規律合拍。這樣的無法才是真法。所以必須在概念上明暸「太極思維」的本質,在實踐上依從循「太極思維」所蘊涵的運動規律,由淺入深,由著熟漸而懂得依規律而動,能依規律而動,就是「懂勁」,「懂勁」則「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人不知我」為「神」,「我獨知人」為「明」,進入「神明」階段,才算學懂太極拳。

自清初到現代,太極拳經近四百年的承傳,架式肯定代有不同。民國以後,把太極拳簡化已成為潮流,簡化了的太極拳比較易上手,但也愈來愈疏遠「十三總勢」的內容。變成了愈普及愈不是太極拳。其實這也無可厚非。細看佛學流傳的曆史,唐朝玄奘經曆千辛萬苦翻譯大批印度佛學經典,創立了唯識宗,是佛教之中,佛學內容最完整的一個宗派,但玄奘圓寂之後不到百年,唯識宗便已後繼無人,接近失傳,有賴禪宗與淨土宗將佛學簡化再簡化,把佛學薪傳下去。淨土宗的未流,把念佛作為往生西方極樂的手段,雖然偏離了佛學的宗旨,但能吸引一般信眾,信眾保持對佛學的誠心與敬意,大量的佛學經典,依賴禪宗與淨土宗佛教的持續而保存,留待有心人的發掘與中興,到清末楊仁山由日本將唯識經典由日本回流中國,唯識思想又再復興。太極拳普的及,內容或有缺失之處。但王宗岳的太極拳著作,以及其他先輦的拳論口訣得以流行保存,普及太極拳功不可沒。

學習太極拳要有誠意。「誠」是個人的主觀意志力。人的主觀意志其實有很雄厚的力量,能調動人體許多隱藏的能量。人體自身的重量,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能量來源,但這能量來源被日常習慣阻礙,空有能量不能利用。學習太極拳,一定要有相信太極拳無力能打有力的誠意,這個誠意不足,與人相較,人家筋骨用力,自己也用力,一用力,就不能人剛我柔,就不能我順人背,不能節節分開,自然不能節節貫串,也就不能中正鬆空。人家的重量借不到,自己的重量又節節剋扣,處處受阻,能量來源不足,什麼功效也沒有。

誠意相信「無力打有力」,我做不到只是我學不好「八門五步」,必須要虛心學習,努力精進,思維上不能只聽老師解說而不細加思考,要將老師所授,與拳譜相對照,理論上明白了抽象拳理的意義,再把拳理之「意」放在拳架上去鍛練,「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不息在自修」(或作「功夫無息法自修」)。「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是「誠」的具體表現,如此落實誠意,則自然會成功。

太極拳是武藝,「武」是武技,習武可以自衛,可以強健體魄;「藝」是藝術,藝術是「生」這本質的「美」的表現,是一種境界。太極拳是將中華整體思維精華,結合到武技上的藝術。學習太極拳,先要明白「陰陽」的哲學思維,再要能以「中和」實踐「陰陽相濟」,通過學習與鍛練太極拳,會深刻的明白「陰陽」,以及其哲學思維的本質與應用。這應用不限於太極拳。事業、人生、社會,均可以「中和」去理解、去行動。能「和」能「中」,則能應付客觀環境的起伏,也能保持身體健康,精神愉快,所謂「明哲」可以 「保身」。明白太極拳的哲理,就更能安穩的立身於社會,健康愉快的生活,不知老之將至。所以《十三勢歌 》說:「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轉帖於太極之神...五金先生 (個人覺得他非常..非常神...) 小弟也有打太極 造詣差他很多 ~"~ 他對太極拳論述非常之專精 不論在歷史考証或實務上都很厲害 看得懂的大大能吸收是福氣喔



塵與土. 雲和月.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國小 | Posted:2005-12-14 08: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53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