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910 個閱讀者
中央氣象局》 旅遊氣象 | 一周預報 | 風景點即時影像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桃竹苗] 涼亭賞景》

圖 1.

圖 2.

圖 3.



圖1.「復興亭」木構建築經過翻修,古色古香依舊。
圖2.大溪藝文之家內的六角涼亭「志清亭」視野極佳,可以眺望山巒和蜿蜒的大漢溪。
圖3.大湖十份崠茶亭,是苗栗縣指定古蹟。



【2005/11/29 民生報】

【記者陳大鵬/桃園報導】

1.大溪公園復興亭 坐享林蔭幽靜

風景名勝地區常見的涼亭,除了可供遊客賞景、休憩,本身也見證著歷史變遷。例如大溪公園的復興亭、大溪藝文之家的志清亭,以及苗栗大湖鄉的百年茶亭,流傳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

大溪公園內涼亭特別多,個個有來歷,遠看狀似斗笠的復興亭,原為「大基公」所在,西元1930年改建紀念戰死日本軍,名為「忠魂碑」,光復後拆除改建,取「復興」為亭名,今日涼亭是依舊貌改建,因位處林蔭深處,雅靜得兼,成了好友話家常或情侶談情的「最愛」。

此外,大溪公園濱臨大漢溪一側,也就是大慶洞旁的涼亭,保有昔日風貌,也是大溪水岸步道中點,涼亭內石桌石椅齊全,成了遊客休憩、觀看潺潺流水的好去處。

拜社區總體營造之賜,古鎮大溪已成為名聞全台的景點。團體遊客一般都會在大慶洞門口下車,經大慶洞隧道前往巴洛克式的大溪橋散步,隨後沿著「之」字型的崁津步道,進入縣立大溪公園。

在大溪公園除可以居高臨下,欣賞大溪橋之美,大溪神社遺址(即超然亭)、台灣形池塘、復興亭、志清亭,為必看的景點,接著才參訪總統行館、大溪武德殿、百年古井、中山老街和和平路。

老街導覽黃建義說,大溪公園原名「崁津公園」,始建於日治時期的明治45年(西元1912年),在當時是台灣12勝之一。台灣光復後,民國42年更名為中正公園,民眾仍習慣以「大溪公園」為名,公園內巨木成蔭,為大溪新八景之一。

其中,狀似台灣的小池塘為昔日大溪仕紳呂傳命倡議所做,公園內的復興亭,亭址原為「大基公」所在,1930年改建為日本軍戰死紀念碑(即忠魂碑),光復後被拆除,改建後以復興亭為名,原有的神社則改建為漢光亭。


2.蔣公行館志清亭 遠眺溪山美景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規畫新開幕「大溪公會堂暨蔣公行館─大溪藝文之家」,館內後方有座六角涼亭「志清亭」,係日據時期建築,置身亭內可以眺望北橫山巒起伏、大漢溪蜿蜒曲折,成為館內視野最佳景點。

大溪公會堂建於日據時代,為日本皇仁皇太子來台「行啟」,派「御史差遣」巡視休息場所,戰後被畫為蔣介石總統行館,1975年蔣公去世,1978年改為蔣公紀念館。

桃園縣文化局2004年5月著手規畫為「大溪藝文之家」地方文化館,上月完工開幕,館內規畫為藝文展、提供藝文資訊、導覽服務、大溪藝文資源展示演講、座談會、研習之用,也有藝術品販售區。

露天空間鋪設步行棧道,連接各館和「志清亭」,站在亭內,可居高臨下眺望大漢溪崁津、大溪、武嶺三座橋,沿著邊坡裝設景觀圍欄,加強安全性,也有露天咖啡座。

志清亭座落於公會堂後方(西南側),臨大漢溪高崖上,是一座六角涼亭,為1932年落成的建築物,命名為「志清亭」,係以蔣介石總統幼時學名為依據。建築體為鋼筋混凝土造,以洗石子裝修,有三角、圓形、方形等幾何裝飾。

文化局表示,同一時期落成的涼亭應有四座,另三座位於緊鄰的大溪中正公園內,但已被改造為中式涼亭,原貌早已不復見,僅有此一亭維持原來風貌。

文化局表示,蔣公當年經常臥於涼亭內的躺椅上,眺望大漢溪風景。2001年納莉颱風帶來豪雨,山壁崩落、園道坍陷,涼亭結構雖未受損,卻一度被視為危險建築物,險遭拆除,後來經修復才保留住。

3.十份崠百年茶亭 見證墾拓歷史

苗栗縣大湖鄉南湖村關刀山脈十份崠分水嶺有座百年茶亭,是苗栗縣政府指定古蹟。苗栗縣文化局文化資產課長鄭瑞雪表示,十份崠茶亭是全國唯一名列古蹟的茶亭。

鄭瑞雪表示,竹苗地區的茶亭,大多建於19世紀末葉,跟隨先民墾拓內山腳步,分布在山間小徑,茶亭可供挑夫、商旅歇腳,也供應茶水,展現墾拓時代人情的溫馨。

十份崠茶亭座落於關刀山脈南麓鞍部,海拔高度約545公尺,是當地關刀山脈最低處,清朝咸豐、同治年間,先民從銅鑼越過雞隆山,經十份崠分水嶺進入南湖。

經過十份崠茶亭的物資包括山上挑下來的農產、海邊帶上山的鹽貨,這條古道因此有「挑鹽古道」、「挑筍古道」的舊名。

茶亭建於1923年,屬於單間開、敞廳式建築,大致呈「ㄇ」字型,左右山門各設半圓拱門,三面牆均以砂岩砌築,屋頂為硬山擱檁結構,山牆完全封住木屋架,桁條直接擱放在牆體屋架上,後壁開設兩門石條窗左右對稱,有助空氣流通。

茶亭型制中規中矩,屋脊微翹、前高後低,進深大於面寬,門、窗大小參照木匠尺吉利尺寸開設,上、下馬路的剪黏裝飾也很講究。

歷經多年風雨、地震,十份崠茶亭建築一度傾斜、龜裂,建築結構岌岌可危,由於十份崠茶亭見證大湖墾拓歷史以及昔日奉茶助人義行,具有教育意義,加上茶亭建築頗有特色,苗栗縣古蹟評定審查委員會於2001年指定為縣定古蹟。為展現茶亭古蹟丰采,苗栗縣文化局委託調查擬定修復計畫,今年6月動工維修整修,日前完工驗收。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1-30 06: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10017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