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66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onyanan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0 鮮花 x15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資訊] 5大面向探究 Swift總和力評析
資料來源:一手車訊

5大面向探究 Swift總和力評析

文:Ronan
Swift的國產化,掀起了繼Solio之後的另一波小車風潮,如同市場的預測,不僅銷售已經達到預期水準,人氣之高勢必也將帶動改裝市場的新勢力。為此,本刊企劃了此篇Swift的專題報導,不同的是我們不就新車層面來做制式的試駕,而是由各面向的頗析與預測,來體認這一部車的潛力與素質,並且透視Suzuki繼Cappucino之後,最強的一部小車。

世界戰略車設定
打造歐化日系車

    Suzuki這間日本最大的輕自動車製造廠,雖然觸角多在講求便利與舒適的K-Car領域,但研發部門卻從未放棄性能與操控這兩大運動車要素,從1991年發表的FR+Turbo的Cappucino,與2001年一代目Swift(歐規名Ignis)這兩款運動小車就能證明。前者雖然在1995年停產走入歷史,但後者依舊以極為優異的性能、實戰成績與口碑,於2004年推出二代目Swift,也就是國內甫上市的ZD21S Swift。雖然我們無緣得見前代車款,但筆者仍將在文後略為介紹此車,重點是這兩代車款的傳承精神,堪稱是Suzuki車廠最大的一次挑戰與野望。


    引用Suzuki開發部門首席經理望月英二(Mochitsuki Eiji)所言,開發新Swift所遇到的最大困難,就是如何延續前代車款的小車性能至上精神,再加上日本車獨有的風格,打造出一部具有媲美歐系掀背車實力的新接班人。以原廠設定的假想敵,包含了Cooper S、Lupo GTi、C2 VTS等一流小鋼砲,以目前日系掀背車的實力來看,能與其匹敵的的確不多,小排氣量卻又性化的車款更是付之闕如,只有前代Swift在JWRC此國際舞台揚名立萬,雖然是研發的一大壓力,卻也是團隊的目標所指,不單單要在日本延續人氣,更希望成為一部成功的「世界戰略車」。


    「潛力」可以說是New Swift的一大精神,以原廠車的均衡為優先,加上適度的熱情因子,讓Swift在起跑點就比起其他同型車更具風格。新款車更加上了在國際越野賽的淬煉,整體車格更趨近歐洲性能小車。到底何謂性能「歐洲風」?就研發部門表示,車體剛性、彎道轉向性與前後輪協調性為歐洲小車最為人稱道的三大要素,要讓原以舒適見長的日系小車擁有這樣的特質,必須就車輛本質來進行研發與改良,因此New Swift最大的進步之處,就在底盤。小車的軸距短,穩定性向來遜於長軸距車,Swift要做到的是一體性的加速與底盤之協調,另外車體結構完全重新設計,剛性與穩定性都不可與舊款車同日而語,為的就是讓小車不僅安全、穩定,還能有年輕人追求的動力與操控,在這些堅持下誕生的New Swift自然更加與眾不同。


結合樂趣與便利
小型GT Sport實現

    不過前述的開發經過,指的都是日規性能版Swift Sport車款,而本文指的「潛力」當然也是日規M16A的動力元,當初要為這一部Swift性能版命名時,原本打算冠以GT之名,當然是因為車輛有著Grand Tourer的因子,不過考量到大家對於GT兩字有著過於激烈、狂暴的刻板印象,並不符合均衡、綿密的性能小車訴求,最後才改以道路風格較強烈的「Sport」為Swift性能版的稱呼。不過單純Sport化並足以詮釋Swift的長處,在性能操控面之外,Swift還保有了K-Car空間機能的Know-how,完全是Suzuki造車理念的新突破,也讓大家對於Suzuki K-Car之外的其他小車,更加地刮目相看!Swift首席設計主管就曾經這樣形容Swift Sport:在眾多小車的競爭當中,宛如一堆變化球在比劃,而Swift Sport則是這些變化球當中的快速直球,既有威力又有破壞力。相信這句形容一語道出了Swift的優質潛力,也讓Swift走行的風格,更加確立!


日規Sport動力移植
M16A引擎大公開

    由於前代引擎僅有1.3L M13A單一設定,沒有特別的性能化版本,因此動力曾受到不少的批判聲浪,因此新一代的Swift之性能版本,就在引擎部分做了完全的革新。但在日漸嚴苛的環保法規限制下,如何控制廢氣排放與相對的性能發揮,就是Suzuki引擎工程的功力所在。在這一顆嶄新的M16A引擎中,最主要的改良點,就是吸排氣的最高效率化與本體的最大出力化,簡單來說,M16A的壓縮比較高,凸輪軸亦比起一般版本角度大上許多,是動力的主要來源,再加上減低排氣干涉設計的排氣系統,與重視環保的雙管結構,成就了1.6L排氣量的優異輸出。更關鍵的一點在於VVT系統的追加,筆者會由各部分切入,探討這一具引擎的獨到之處。


本體部分再強化
對應連續高轉速

    任誰都會認為M16A是由M15A擴缸而來的引擎,這種說法算對也不算對!原因在於M16A的確是擴缸的M15A,不過除了排氣量有關聯之外,其餘的各部分可以說是嶄新的設計,不僅機件的強度增加,對應的運轉狀況也是完全地不同,當然也是Suzuki近年來的1.6L引擎佳作。從本體來說,原先1.5L(1490c.c.)缸徑衝程為78.0mm x 78.0mm,M16A的衝程多了5.0mm成為78.0mm x 83.0mm,排氣量也增加到1586c.c.,此一改變讓Swift Sport的動力基礎大增;另外缸體側的支撐架數目增加,加強了側向的抗震動力,也讓缸體的整體強度能承受更多力量。冷卻部分也沒有馬虎,首先缸內的冷卻油孔由1個追加到3個,位置從曲軸延伸到連桿;活塞亦有專屬的冷卻噴油孔,據原廠表示此設置的冷卻效能能有效降低活塞30度,以眾多NA引擎來看,Honda DOHC VTEC才有配置,足見Swift Sport的講究。


    原廠設定這一具引擎為高轉速對應,而且是連續長時間性的使用模式,因此腹內機件與國內版本M15A也有著極大的差異,首先看到的是活塞部分,一般車輛使用的鋁質活塞,在250度的工作環境裡,活塞本體強度會下降75%,不僅不能輸出應有的動力值,高熱無疑也是該機件的殺手,若再要求常時高轉的用車模式,則活塞勢必要改為鍛造品,才能兼顧輕量與高強度。另外活塞裙部的造型改良,並且實施磨光處理,徹底減低作動時的阻力;活塞頂突出化,提高壓縮比以壓榨出更大的馬力。除了活塞,其他強化的腹內還包含曲軸、連桿、波司。為了對應加大的缸體,曲軸的造型與材質勢必要經過修改,大幅化的曲軸完全是對應大馬力的輸出,在材質部分更施以高壓原子處理,強度比起一般版高出了三成;連桿也經過硬度強化,減少了高迴轉的慣性力造成的變形;波司一反傳統全鋁製品,改採少見的鉛銅合金,強度與耐磨性皆是同級車之最。由上述性能對應強化來看,本體之外的重要機件等同原廠完全改好,完整度與均衡性絕對能完美對應。


電子節氣門初採用
VVT機構追加搭載

    在上半座的設計上,首見於Suzuki車系的VVT(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出現在Swift Sport身上,採油壓控制凸輪軸開啟,讓小排氣量的扭力更優、出現特性也更為線性,當然最實際的油耗也因為可變氣門而較前代車款降低 20%以上。革新的部分還有同樣是首見的電子節氣門,儘管輸出式樣已經早有搭載,但日本式樣車卻是頭一遭,使用電子節氣門捨棄機械式的原因,在於街道走行反應較優,銜接性順暢且開啟的細膩性較優,針對各種轉速、速度能有最適當的開啟角度,且比起一般款的45mm內徑,Swift Sport的內徑加大到了55mm,十足性能取向。


    周邊配件方面,最近漸成趨勢的金屬正時鏈條也沒有在Swift Sport上缺席,擁有比橡膠皮帶更好的耐久性,利於高轉速的持續運轉。講究部分還有少見的原廠機油冷卻器,改良自Cappucino的設計,採用水冷式,旨在追求中低速撞風效益較弱時,依舊能有優異的油溫反應,這樣的性能化取向不僅是Suzuki的小車強項,也是同級車當中罕見的標準配備。至於還有哪些部分Suzuki已經幫Swift Sport改好了呢?包含缸體氣門(儘管內徑同一般版,但原廠已經過內壁研磨)、進氣歧管(排氣路徑簡短化,管徑一體化)、排氣管(雙出尾段,高頻音講究)等等。


    基本上前述這些項目,等同於原廠就已經將Swift Sport性能化,從帳面數據來看,雖然比起其他車系的性能1.6L仍顯不足,但別忘了當初Suzuki設定Swift Sport的定位,就是歐化的小鋼砲車款,125匹馬力搭配1000出頭的車重,彷彿就是Saxo VTS、Lupo GTi之流的小車,加上Suzuki長久對於K-Car的鑽研,論小車的製造實力日本車廠無出其右。日本眾多車評亦對這部Swift Sport讚譽有加,雖然台灣版本口味清淡如水,但未來相信引擎絕對會在台灣大紅大紫,本刊就日規引擎來頗析,絕對有其必要性。


日規Sport傳動移植
6MT精緻化的5MT

    Swift Sport的變速箱為五速手排,這一具變速箱乃是來自同門1.8L的Aerio車款搭載,然後再進行齒比與強度的修改,以符合1.6L M16A的引擎輸出特性。由於此車設定為走行用小車,因此變速箱工程人員在開發之際,早已就車主最在乎的排檔速度與斜排檔做改良,針對這點要求,此5MT的的換檔連桿特別經過鐵弗龍處理,減少作動時的阻力,以加快檔位的變換。而追求操控的同時,更不能不考慮車主常有的跟趾動作,因此在引擎煞車頻繁的二檔,設置了雙錐接合齒,除了能解決錐齒的磨耗外,也能讓扭力的承受力道更加大。在變速箱本體與周邊同樣經過材質的加強,追求的就是擺脫小車廉價缺乏質感的換檔感受,且與排檔頭、排檔感受以及入檔順暢性的搭配,這一具變速箱稱之為M16A運動引擎的良伴也不為過。


    當初設計此變速箱,就是以操控為最先前提,但在一些細部卻依舊考量到一般道路用車,以齒比來看,4.235終傳不密也不疏,但比起改造基礎的Aerio的原先齒比,Swift Sport的確更加密齒,也難怪加速反應極為優異。針對高扭力輸出的特性,離合器的盤徑從原先的190mm加大到200mm,接合承受力道更強。從變速箱的設計來論,似乎還透露出一些有關於Swift Sport未來車型的伏筆,根據廠方人員透漏,這具變速箱仍然有很多保留的地方,據悉未來還會再行進化,以符合目前在檯面下的Swift Sport 4WD車型生產計劃,姑且不論所言是否屬實,至少是可以期待的。


日規Sport外觀移植
跑格更勝的扮相

    2002年巴黎車展發表的Suzuki Concept S,可以說是Swift Sport最早的原型車,雖然稱之為概念車,但該車外觀部分與現行量產後的差距並不大,發表後兩年餘才問世,當時強調的小車存在感理念,在Swift Sport上完美實現,外觀風格也明顯較前代車款更加優雅且更具設計感,拿掉S廠徽的確會讓人難以分辨此車來自日本,歐化取向的意圖濃厚。日規Swift Sport的外觀與國內版本,也就是日規1.3、1.5版本有相當的不同,包含大燈組(日規:三盞投射燈)、前保險桿(日規:類JWRC廠車風格)、尾燈(日規:全紅晶鑽)、後保險桿(日規:含後下擾流/雙出排氣管)等等,幾乎包含了所有的外觀件。這點還說明了未來車主要日規化的過程,絕對比Solio、Wish等車更加地繁瑣。


    由於Swift Sport強調小車的運動性,外觀呈現濃厚的競技風格,最主要風格的確立,筆者認為在於極為精緻的前保險桿。與1.5版本的簡約風迥異,Suzuki Sport的水箱罩較小,前保險桿氣壩線條延續到引擎蓋,配合與水箱罩呼應的前下進氣口,精緻的歐系小跑車扮相成就大半,筆者認為車頭的成功還要歸功於兩側霧燈小氣壩的造型,刻意黑色區隔的塗裝,雖然不是改裝下擾流的效果,但卻達到同樣的視覺感受,等於保險桿兩端黑色線條一直延續到側裙最後到車尾,不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均衡地穠纖合度。


車尾簡約素靜
宛如歐洲鋼砲

    Swift Sport車尾部分的差別也是存在的,當然保險桿就已經鮮明地點出Sport的意涵,賽車風格的下擾流與雙出排氣管恰如其分地結合,一般整合在尾燈總成的倒車燈,在Swift Sport車上則被安排在下擾流兩側,這一點創新的佈局,最大的貢獻就是日規尾燈的配色單一化,全紅的半晶鑽體看起來十分具有設計感,若是搭配淺色的車身,整體性絕對非常搶眼,甚至不需改裝時下的晶鑽尾燈,也不會有絲毫遜色的感覺,另外適中的小尾翼相信也會是許多人士流用的首選。綜合前後外觀的比較,前代車款傳承了較多Suzuki的標準風格,從外觀可以看出Wagon R、Jimny等車的影子,且設計為前一世代的中庸線條,到了新的Swift,儘管不是Sport版本,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車格,或許稍稍偏離了傳統日系車的東洋味,但時尚的外觀內卻不折不扣是一部風評極佳的日系小車,依照Solio的改裝模式,未來外觀視覺系的改裝一定也能延續熱潮。


Recaro賽車椅流用
    Swift Sport的內裝部分,基本上與國產版本差異不大,但就日規版的設定來比較,座椅是最值得流用的對象品,Swift Sport採紅黑雙色配色,強調熱情與活力,由於規格與國內車款完全相同,精緻的針織椅面絕對是內裝日規化的最關鍵一項。前座椅原廠配備的為類似Impreza的可調式賽車椅,造型中庸,配色為外黑內紅;另外Swift Sport還可追加Recaro可調式賽車椅,造型基調與前者類似,但頭枕更加直線化,且包覆性更優,日本當地必須加價15萬餘日幣(含其他配件)才能擁有,據筆者詢問外匯店家表示,這張座椅要流用的困難度不高,未來值得準車主參考,當然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全套門板最好也一併殺入,預估5萬元台幣內就能搞定。


JWRC最強冠軍黃
Super1600廠車

    JWRC(Junior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小WRC,若舉國外媒體的比喻,則WRC之於F1等同JWRC之於F3,多數WRC現役車手都是由JWRC發跡,著名的?就是一例。JWRC雖然比WRC小了一個等級,但並不表示可看性不足,尤其這些小車的動力絕對超乎想像地大,跑起來虎虎生風絲毫不遜色,舉本文主角Super 1600 Swift Sport廠車來說,小小的車身竟有著220匹的動力,且車身重量比正規WRCar輕了約230公斤,過彎時的速度與魄力絕對可想而知,加上車界傳言「只要能開好JWRC,那WRC就會有好底子」,足見這個Super 1600的車輛與賽事之重要程度,文前提到Swift Sport有著濃厚競技血統,也正因為實戰經驗的彪炳,二代目市售車才會有如此高的評價,2005年8月投入賽事的新Swift Super 1600廠車,是Suzuki的第三部JWRC參賽車,長年JWRC的技術回饋與引擎工程的精進,新廠車不但外表注目,動力更是超越前代Ignis的表現,可以說是最強的Super 1600工廠賽車。


底盤重新打造
    以歐規獨有的三門掀背Swift為改造基礎,前後葉子板均經過大幅度地拓寬,全車平均約寬了115mm,等同多出了10餘公分的寬幅,當然輪距亦大幅度地拓寬,宛如打造一隻極為兇猛的黃色猛獸。底盤部分,重新打造的賽車底盤剛性優於前代廠車,能提供更大動力的足下搭配,為了強化車體,全車點焊的數目更多,安裝防滾籠與極度輕量化,讓新廠車的馬力重量比更加優異(FIA規制最低車重1000kg),動態操控更加如虎添翼。另外由於廠車可變更底盤設定,因此等同重新打造,與市售車的底盤機械結構完全不同。雖然前懸吊同為麥花臣,但廠車後懸為獨立懸吊而非市售的扭力桿,這樣的改變讓高速轉彎時的後輪能更從容地跟上前輪的動態,也是新廠車最重要的進化精神所在。


M13A的最大可能
    動力部分,1.6L的引擎完全不是大家所認為的M16A引擎,而是1.3L的M13A為基礎,為了常時高轉的賽道環境,省略了無必要之VVT可變氣門正時系統,再利用擴缸(M13A:78.0mm x 69.5mm;擴缸至81.0mm x 71.55mm,成為1598.5c.c.)加大排氣量至1.6L,動力數值為218hp/8750rpm與19.0kgm/7250rpm,雖然與前代的216hp差距不大,但重點在於動力特質強化了中低速的扭力,這一點還搭配了重新設計的齒比,讓新廠車中低速的表現大幅進步。


御用Suzuki Sport化
選用配件多樣選擇

    Suzuki車迷再熟悉不過的Suzuki Sport,針對Swift Sport也準備了包含外觀、內裝、精品及配件等各式各樣的改裝品,筆者列舉國內車迷較常改裝的項目來作介紹。其中最令人驚艷的套件,莫過於Suzuki Sport的空力套件,全套雖然僅包含前後下擾流與霧燈氣壩網,但卻更加點綴出Swift Sport的運動風格,前下擾流採加貼於原車保桿模式,左右兩端分別設計了內斂的進氣口,中央部分的Suzuki Sport金屬銘板,彰顯御用品質的不凡。後下擾流機械風格較為濃厚,三段的導流孔與原廠雙出保險桿巧妙地搭配,車尾呈現濃厚Cooper S的賽車風格,在外觀Kit當中還包含了筆者個人相當欣賞的新一代Suzuki Sport腰身貼紙,不同於制式品貼在標準腰線上,這一套單購要價3萬日幣的腰身貼紙,從引擎蓋側的輪拱開始,向後並向上延伸,到了後門末端收尾的拉高,十分漂亮且修飾出小車的精緻線條,考量到原廠推出的車色(黃、紅、藍、黑、白、灰),Suzuki Sport配色採搭配各種顏色均適宜的黑灰兩色,是極為推薦的外觀逸品。


    其他配件還有黃色類JWRC風格的擋泥板、投射大燈總成、燈眉、腳踏板、藍色類金屬內裝飾板、晴雨窗及人身部品等,筆者價錢列舉如後表,供讀者參考。當然有興趣的讀者還能親上Suzuki Sport的網站(suzukisport.com...)購買。


Suzuki Sport套件價格表
前下擾流 62,160日幣
後下擾流 47,250日幣
擋泥板 12,600日幣
腰身貼紙 31,290日幣
Recaro賽車椅 157,500日幣
碳纖維室內鏡 7,455日幣
燈眉 18,060日幣
金屬踏板組 11,025日幣起
迎賓門檻 18,690日幣
類金屬藍色飾板 102,480日幣
晴雨窗 13,650日幣起
人身精品 1,050日幣起
Spec Of Super 1600 Swift
車型代號 Super 1600 Swift
車款 Swift Sport
長×寬×高(mm)3695×1805×1456
輪距(mm)2390
車重(kg)1000
引擎型式 M13A
種類 1.3 DOHC(VVT略)
缸徑×衝程(mm)81.0×77.55
總排氣量(c.c.)1598.5
最大馬力 218hp/8750rpm
最大扭力 19.0/7250rpm
傳動系統 6MT
Swift Sport 5MT
變速齒比
1st 3.545
2nd 1.904
3rd 1.407
4th 1.064
5th 0.885
Fin 4.235
Spec Of Swift Sport
車型代號 CBA-ZC31S
車款 Swift Sport
長×寬×高(mm)3765×1690×1510
輪距(mm)2390
車重(kg)1060
引擎型式 M16A
種類 1.6 DOHC VVT
缸徑×衝程(mm)78.0×83.0
總排氣量(c.c.)1586
壓縮比 11.1
最大馬力 125hp/6800rpm
最大扭力 15.1/4800rpm
傳動系統 5MT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1-27 02:41 |
jimmy4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2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朋友有牽~~評價都還不錯~~可惜目前沒有買小車車的打算!!
不過買台給女朋友開開應該不錯...


[glow=255(寬度),red,1]
花是無限的~請給我花花吧~[/glow]

獻花 x1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5-11-27 08:23 |
st64052001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太車評價不錯喔

年輕人的最愛 表情


我的BT精神↓

我的UD進度↓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11-27 10:41 |
smilemax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 鮮花 x286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Swift的國產化很不錯因為在小車車的評價都還不錯!!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2-07 17:52 |
apaul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c/p值很高的小車,可惜後行李廂空間小了點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12-07 19: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57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