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不明 , 以全身或局部出汗异常增多为主要表现 , 本病属中医 " 汗证 " 的范畴 , 因其病机和发病的情况不同 , 又有 < 自汗 > 和 < 盗汗 > 之分别 , 早在 < 内经 > , 中医就对本病有了基本的认识 , 在许多篇章中都论述了 < 汗与五脏 > 的关悉及汗的生理 , 病理和不同的临床表现 , 为后世认识和治疗汗症奠定了基础
自汗证多属 < 阳虚 > , < 卫阳不固 > 所致 , 盗汗多为 < 阴虚 >
一 :中医对多汗症有着较早的认试与文字的计载 :
1 : 诸病源猴论 > > 有"虚劳汗侯" , "虚劳盗汗侯" , "风虚汗出侯" 等记载
2 : 千金要方 > > 记载 <治汗证> 药方 , 其中 " 牡散蛎 " 自谓为 " 治汗之验无出于此方 "
3 : 丹溪心法 > > 为 " 自汗 " 属 气虚 , 血虚 , 湿痰 , 阳虚 等多种病症引起
4 : 治疗自汗时 , 在用药大忌 < 生姜 > , 以其能开 < 腠理 > 之故也
5 : 盗汗属血虚 , 气虚 , 在治疗上倡用 < 当归六黄汤 >
二 : 中医的 < 辨证诊断 > 与 < 论治用药 >
引起多汗症的原因很多 , 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如下 :
注意 : 下列的 < 症状 > 与 < 药方 >仅供参考 , 一切以医生的 < 诊断 > 和 < 处方 > 为依据
1 : 营卫不和 > > 全身或偏身多汗 , 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出汗 , 气短
病状 : 恶风怕冷 , 容易感冒 , 面色苍白无华 , 舌质淡 , 舌苔薄白 , 眽细弱
治法 :调和营卫 , 固涩止汗
方药 : 桂枝骨牡蛎汤加减 , 恶风汗出明显者加防风 , 汗多者加浮小麦
2 : 湿热阻络 > > 全身或头额多汗 ,胸部满闷 , 身重倦怠 , 恶心纳呆
病状 : 舌体胖 , 舌质淡 , 舌苔厚腻 , 眽濡滑或滑数
治法 : 除湿清热 , 宣畅三焦
方药 : 三仁汤加减 , 纳呆明显者加陈皮 / 麦芽 , 气虚不固加黄耆 / 白术
3 : 肺胃湿热 > > 头部或手掌 , 足底 , 腋下多汗 , 头重恶风胸满 , 情绪紧张及进食时尤甚
病状 : 倦怠乏力 , 形体消瘦 , 大便稀溏或秘结 , 舌体胖嫩 , 舌苔黄腻 , 眽滑数或濡数
治法 : 芳香化浊 , 除湿清热 , 益气散风
方药 : 大豆蔻丸加减 , 出汗以头面部为主加升麻
4 : 阳明胃热 > > 手掌及足底经常出冷汗 , 尤其在情绪紧张时特别明显
病状 : 汗臭 , 口臭便秘 , 多食善饥 , 舌质红 , 舌苔薄黄 , 眽洪大
治法 : 清阳明热
方药 : 清脾散加减 , 胃热善饥者加 知母 / 黄芩 , 便秘者加大黄
5 : 肾亏火旺 > > 头部多汗 , 一侧脸部和太阳穴部位发红 , 食酸味 , 辣味刺激后发生多汗
病状 : 有耳鸣 , 腰膝酸软 , 舌质红 , 舌苔薄黄 , 眽细数
治法 : 滋阴清热
方药 : 麦味地黄汤加味 , 阴虚加女贞子 / 枸杞 , 虚火旺加 知母 / 黄柏
6 : 心脾两虚 > > 全身及手足多汗 , 劳累或饮食时加剧 , 面色苍白无华
病状 : 气短乏力 , 倦怠懒言 , 心悸健忘 , 舌质淡 , 舌苔薄白 , 眽细弱无力
治法 : 补益心脾 , 益气养血
方药 : 归脾汤加减 , 神疲乏力倦怠懒言者加山药 / 肉豆蔻 , 心慌失眠加 炒枣仁 / 龙眼肉
7 : 阴虚内热 > > 全身或手足心出汗 , 或头部多汗 , 五心烦热 , 头晕耳鸣
病状 : 怔忡惊悸 , 腰膝酸软 , 遗精多梦或月经不调 , 舌质红 , 舌苔薄黄 , 眽细数
治法 : 滋阴清热 , 固表
方药 : 当归六黄汤加减 , 汗出潮热者加地骨皮/丹皮 , 心阴不足怔忡加麦冬/五味子/生牡蛎
三 :西医对多汗症的认试与分析 :
自发性多汗症的病因大多不明 , 临床上常见到下列情况
1 : 局限性及全身性的多汗症 , 常发生于神经系统的某些器质性的疾病 , 如丘脑 / 内囊 , 小脑或神经节的损伤 , 和交感神经系统的疾病均会引起全身或局部的多汗
2 : 先天性多汗症 , 多局限于腋部 . 手掌 . 足趾等处 , 某些内科疾病如结核病 . 伤寒 . 甲状腺机能亢进 . 肥胖症等 , 也会出现全身汗液分泌过多
四 : 西医的 < 辨证诊断 >
1 : 经常发生全身或身体的局部自发性出汗
2 : 大多数的病人发病的原因不明
3 : 少数的病人可能伴有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出现
4 : 排除其它内科有关疾病所引起的症状性多汗
本网页由会员 CHEN 1127 提供 , 特此致谢
本篇节取自 > > 山西出版社 > > 中西医结合专科病诊疗大系
转贴这个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