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紅樓
在福佑宮後方靠近重建街的山坡上有一幢米黃色的兩層洋樓,過去稱為「紅樓」,因為此樓原本是磚紅色的外貌。紅樓是十九世紀末期淡水極盛時期的一位富商所建,遊客可以從中西合壁的樣貌,約略的想像百年前豪門宅邸的生活。
淡水紅毛城
紅毛城原名「聖多明哥城」,為西班牙人十七世紀建造,後來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而佔領此城,由於荷蘭人在當時有「紅毛」之稱,因而稱此城為「紅毛城」。之後300餘年間,紅毛城多次易主,清末改為英國領事館,民國69年交還我國,73年12月25日整修竣工,正式開放供國人參觀,全區分為紅毛城及英國領事住宅兩部分,由此眺望落日,即昔日淡水八景之一的「戌台夕陽」。
紅毛城為西式紅磚堡壘,外牆厚1.9公尺,主樓牆高約9公尺,樓頂旗杆高約12公尺,城下的古砲為嘉慶18年鑄造,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裝飾用,樓身內有倉庫、牢房與砲台。
城堡旁的英國領事住宅(西元1891年建),為兩層式洋樓,是典型殖民地建築,建材大部分取自本省,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迴廊的綠瓶欄杆色彩搶眼,屋內牆上掛置歷史圖片,而傢俱擺設則照歷任領事家居情形有所不同。
淡水龍山寺
龍山寺創建於清乾隆年間,咸豐8年重建。寺中主祀觀音佛祖,為泉州府三邑人之守護神。龍山寺反映咸豐年間之廟宇建築風格,尤其石雕手法甚具研究價值。懸於寺中的御書「慈航普渡」,是光緒12年中法戰爭結束後,巡撫劉銘傳奏請御頒之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