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43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martso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转贴资讯] BMW 750Li试驾
http://roadtest.u-car.com.tw/r...l.asp?rid=102



面对着两山之间的乡间小径,路旁写着限速100公里的牌子不断的闪烁而过,时速表上的指针,已经定在200的数字旁许久。没办法,即便只是山谷间的两线道,但是西班牙广大的幅圆与独特的地理环境,让公路笔直地像是高速公路般,连路面铺设的品质亦与高速公路不相上下。而瞻前顾后,又看不到一辆其他的车辆。踩着油门的右脚自然舍不得放开,继续前进。

转眼之间,直路到了尽头,一个大曲度的左弯逐渐展现在前。习惯性地放松了油门,却要用意志力克制自己右脚移向刹车的冲动,让指针保持在180,轻轻地带动着方向盘,让车头指向弯道之中,要再验证前一次的表现不是偶然。

长长的车头,顺从地朝着弯点切去,后方的两个车轮,平顺地依循着前轮的轨迹,整辆重近2吨的巨兽,乖巧地遵循着方向盘的指示,无声而水平地,滑进了弯道,切上了弯点,再平稳地望向出弯点,催促着驾驶者踏下油门踏板,继续以时速200公里以上,奔驰。

一次又一次弯道的测试,证明了这精采表现的必然,手握方向盘的我,却是怎么也难以被说服:怎能有如此杰出的底盘设定?!这真的是7系列么?来自于小改款亮相的全新2005年式BMW 750 Li所带来的一切惊喜与耀眼的表现,让20个小时飞行的疲劳,与11小时等候转机的折腾,都变得值得。



对于2001年推出的第4代7系列,即便在踏上西班牙土地的那一刻,仍然不是讨我喜欢的一辆产品。由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所打造出来的全新造型,风格强烈,刚硬的线条,让车辆在视觉上的存在感极强,在设计驱向一致的车阵之中,绝对不会令人忽视了它的存在。但是过份强烈的肌肉线条,亦让7系列失去了几份优雅,过份外显的气势也让7系列失了那么些内敛,强烈的风格,让观者对其只会产生两极化的评价,鲜少有中间意见出现。

也曾有机会在ARTC的测试道上试驾过7系列。在高速周回道测试时,7系列保有着后轮驱动车辆行驶的特性,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车尾向弯道外侧略略外滑的趋势。能够体味着些微WRC式的过弯法,对于喜欢性能车的试车组而言自然是种乐趣,但是在一辆以高级市场为诉求的长轴车型上出现,那种不协调的吊诡,更是让试车组难以对其产生好印象。



然而在这半天的试驾过程之中,令人惊讶的,这一切的不协调,完全荡然无存。经过3年多时间雕琢所打造出来的全新7系列,无论是在外型或是在底盘的设定上,或是在车室内氛围的经营上,展现出宛若重生的蜕变。

从Marbella旅馆出发的路途上,按着原厂安排的路线,我们先是在品质优良的高速公路上奔驰。在开上高速公路的那一瞬间,750 Li的改变,就已让试驾者完全改观。过去在高速时会出现的风切噪音,已几乎细不可闻,大抵需要在超过每小时160公里的速度时,空气流动的声音,才会慢慢地传入车室之中。然而即便在时速200公里的定速巡航之下,750 Li在的风切噪音,也与台湾寻常车辆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00公里巡航的噪音感受相去不远。看来原来工程师除了在外型设计上下了工夫外,在空气力学的设计上亦加足了马力,打造出截然不同的风切噪音表现。

而除了车体设计更符合空气力学的设计之外,全新的BMW 750 Li在引擎室的隔音、底盘系统的隔音处理上,亦均加以更为精细的处理工程,让整体车室的静肃性有了跳跃性的提升,在乘坐的品质上,确实展现出满足新一代高阶消费者挑剔胃口的坚强实力,带来完全安静的车舱环境。

而试驾的我们正为750 Li良好的车室表现所感动时,从座椅传来扎实而稳定的行进感,转移了我们的注意。此时的我们,已经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速度,在道路上巡航。



即便是坐在副驾驶座,750 Li稳定的行路表现,与车室静肃性的表现同样令人满意。行驶在颗粒较大的柏油路面上,大尺寸的轮胎稳稳地抓住地面,适当的胎质,将轮胎滚动噪音抑制地相当地好,略有耳闻,却不会让人不快。而当经过起伏不平的道路,悬载系统适当的搭配之下,750 Li沈稳地吸收了地面的不平整,维持着车室的高度,几乎不会晃动的车身,让乘员实在难以查觉路面品质的变化,再一次让我们见识了高级车严格的品质要求。

正当此时,公路依着山势,向左弯去,负责驾驶的伙伴,维持着速度,将车子弯了过去,坐在乘客座的我,依着过去的经验,将身体的重心略向左偏,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侧倾。这次,我错了,因为车子并没有因为左弯的关系,向右倾斜,而是维持着几乎水平的角度,滑过了弯道。

这是真的吗?顾不得换手的地方还没到,急巴着同车的伙伴在空旷的地方换手,我一定要亲自确认刚刚的反应。



就这样一次,两次,在连绵而来的弯道上,随着对于车辆熟悉,速度越提越高,越提越高,面对着与台3线省道相似的道路,面对着经验上只能用时速150公里不到的速度攻克的弯角,750 Li一次又一次以接近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进弯出弯,毫不拖泥带水,转向平稳又显得灵活,车尾循迹性一流,在在都具有钢炮型车辆在弯道上犀利的水准。而小到难以查觉的侧倾,就像是道路版赛车般的水准,但是对于弯道中的起伏,750Li又能柔韧地吸收,甚至连高速过弯所会感受到的离心效果,都似乎被750 Li精密调校的悬载吸收了一般。在弯道中的750 Li,乘坐舒适性与直路上的750 Li,并无二致,如此优异的表现,就算是用惊艳,也不足以表现心中惊喜的1/10。

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表现,在于BMW的工程师,趁着为7系列小改款的机会,在原已配置气压悬载的7系列身上,再加入了Adaptive Drive的电子辅助系统,除了加入EDC电子阻尼控制系统之外,更加入了Dynamic Drive主动式电子防倾杆系统,除了能够依旧即时的车况,调整悬载系统的阻尼设定,以将震动抑制到最好之外,以液压系统控制的防倾杆,更能依据行驶的速度以及过弯的状况,即时地调整防倾杆的弹力大小,以让车室保持在平衡的状况,达到最佳的舒适性与稳定性,而这正是750 Li能够以时速200公里进出弯道的秘密。

而就在心中惊喜的同时,脚下的油门却是松了下来,因为,750 Li的平稳,让握着方向盘的手,忍不住微微的发抖。习惯以身体感觉侧倾、以耳朵聆听车胎滑动以判断车辆极限所在的我,即便以时速近200公里进出弯道,依旧无法感受到侧倾,而硕大的轮胎,亦依旧安静,面对着无法接近极限,内心因为无知而感到恐惧。

在这异国的土地上,我被BMW工程师杰出的工艺表现所折服。当然,试车组不驯的血仍在隐隐作动,相信在台湾山区那种小巧的弯道上,我们肯定可以试出750 Li的极限。不过何必呢?就让我们放开心胸,好好欣赏750 Li的动态之美。就这么沿着道路,在西班牙壮丽而独特的山岭之间,一面欣赏着山势的壮阔以及地质地貌之美,一方面享受着750 Li独特没有侧倾的驾驶乐趣。



随着阳光的西斜,我们也在导航系统的引导之下,离开了山区,回到了高速公路系统,驶上了归程。而此时,正是测试750 Li动力最好的时候。引擎升级是这次小改款的重头戏码,为了面对众多强悍的新手加入豪华市场的战局,除推出时程最短的760外,BMW为所有的7系列产品均换上全新的设定,全系列均配置上了招牌的Valvetronic可变汽门正时系统,再搭配部份车型排气量的升级以及更为精密的调校,让全系列的动力都有12%的成长,而油耗却更为环保经济,以符合新世纪环保社会的要求,并满足新奢华风潮上的顶级客层需求。

这次所试驾的750Li,虽然名为750,但事实上则是搭载着4.8升的V8引擎。之所以没有命名为748,据BMW的高层人员表示,主要着眼于行销上的考量,730、740、750、760的车系组成,让各产品之间自然拉出区隔,不会有过去730与735之间定位较为模糊的困扰,而使用高阶消费市场所熟习750的名号,自然在销售上更具优势。



就像是其所取代的745车型搭载着4.4升引擎一般,看似名实不符的命名方式,或许有人会质疑有灌水与欺骗的问题,但就像是745引擎在过去3年的时间,以精致的运转与坚强的实力,说服了全球的消费者一般。750 Li身上这具来自X5 4.8 is的引擎,具有362匹马力与50.0公斤米扭力的动力输出,即便750 Li有着超过2吨的车重,0到100公里,依旧能在6.0秒达成,相必所有的消费者,也不再会去斤斤计较那0.2升的差距。而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没有装设仪器的我们,并不能精确测量出0到100公里时速加速的时间长短,但是轻巧迅速的油门反应,却是在每一次的加速过程之中,带来我们无比的快感,搭配着精致调校的6速自排系统,尺寸庞大的750 Li,在高速公路轻巧地起舞,流畅地带着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的城镇,回到渡假名胜的Marbella。

愉快的旅程,让时间飞逝。步出750 Li的时间,与前一天抵达的时间相同,都是在夕阳西斜的黄昏时刻。一辆辆750 Li,静静的停在车道上,就像是在机场看到的那一刻。仔细端倪这辆陪了我们24小时的车,引擎盖折线的修改,加上全新灯组的造型以及保杆线条的改变,BMW的设计师利用头灯组内侧以及下气坝线条上宽下窄的设计,将前方的线条与引擎盖上招牌的V型折线做了视觉上的连结,打破了原有的刚硬,加入了流线的柔美。



而从侧面看来,前方的灯组更为向两侧延伸以及角度更为后倾,打造出流线的视觉效果,让车头原本过为强烈的存在感下降,加入了流线的效果。而过去与行李厢盖泾渭分明的尾灯组,在小改款之后虽入侵了行李厢盖,但是刻意以横长方型的外型出现,搭配上精心配置的镀铬饰条,小改款的7系列,巧妙地扩张了横向的视觉效果,降低了重心,修正了过去车身太长太窄的视觉效果,打造出极为流线优美的线条。而再搭配加宽的轮距与降低的车身,小改款的7系列,从过去的略显呆板的庞然大物,一举变成风度翩翩的名士。

回想过去24小时短暂的相处,不论是外型、动力、静肃性、乘坐舒适性,750 Li亮眼的表现,让我完全忘记了过去对于7系列的不满意。在这渡假天堂,我恋上了全新的750 Li。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和信超媒体宽带网 | Posted:2005-04-25 16:14 |
stanley168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次小改好像后面改得比前面多,
不过,它再怎么改,车价都不会改得比较便宜.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4-25 23:1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53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