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品] 选择属于自己的适婚年龄--吴若权
当我碰到一个能分享生命价值观的女人,而且她也愿意嫁给我的时候,就是我的「适婚年龄」!
婚姻,是自己的选择。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用做给别人看!当父亲正为了大女儿今年要从大学
毕业而高兴,她却自动送给父亲一项「惊喜」的礼物─她要结婚了,对象是网友,在网路上交往
半年,正式约会迄今也有半年,加起来刚好一年。
「她的爸妈说,这个周末可不可以来拜访您和老妈?」她以极轻的声调,试探父亲的反应。
「当然」,父亲停顿一下,心里也想不出个反应的理由,只好勉为其难,「可以啊!」
「你真是老糊涂啊!」母亲惊叫:「这个意思就是来提亲耶!你真的今年就要把女儿嫁掉啦?」
「是这样吗?」父亲好像真的弄不清对方家长的来意,「你这么年轻就想结婚,会不会太早?」
「对嘛!现代人普遍都比较晚婚,没有人那么早结婚。」母亲附和。
「只要我想结婚,任何年纪都适合结婚。」她的坚持,让父母吓一跳。
「可是你们才认识一年。」父亲疑虑地说。
「那么,请问您,认识几年才适合结婚?」她反问,「您和老妈是认识多久结婚?」
「我们那个年代,跟你不一样。」母亲说。「那就对啰!我也跟你们不一样。」
不久之后,她结婚了。人生还长,婚姻不是幸福唯一的终点,过程比较重要。我不知道她的决定,
是不是对的。至少,她现在过得很幸福,对爱情而言,过程中的幸福,可能比结果对不对还重要。
生理成熟,不见得就适合结婚;心态上的准备,也不可忽略另一个例子,恰好相反。
一位男性朋友,在二十七岁那年失恋之后,直到过了所谓的「适婚年龄」,还是没有碰到心仪的对
象,现在他已经四十岁了,对婚姻仍殷殷盼望。
「我觉得我真正的『适婚年龄』还没到。」他对我说。
我很佩服他的勇敢,或者应该说是智慧。不管面对多少亲友的压力,都能处之泰然。
「什么时候才是你的『适婚年龄』?」我请教他的意见。
「就是当我碰到一个能分享生命价值观的女人,而且她也愿意嫁给的时候,就是我的『适婚年龄』。」
传统观念讲的「适婚年龄」,比较偏重从生理上或经济上来解释。精神层面的「适婚年龄」,现在
才开始有人拿出来说。
生理成熟、经济独立,不见得就已经到了适合结婚的地步。心态上的准备,也不可忽略。
从精神、心灵的层面看「适婚年龄」,个别性的差异就很明显了。有的人二十几岁就已经想清楚
了;有些人则到了四十几岁还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之后,还要遇见一
位能接受这种价值观的人,并且愿意结婚,成为「灵魂伴侣」。
当一切遇合都自然而然地发生了,那一年就是「适婚年龄」。
婚姻,是自己的选择,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用做给别人看大部份的人都宁愿相信,婚姻要靠点
「缘分」。听起来,满抽象。我倒认为,「缘分」就是很多变数的组合。生命里,有些变数是我
们可以掌握的,例如:自我的学习与成长。有些变数则不能由自己操控,例如:在捷运车厢碰见
某个人。
面对婚姻,我们只能尽力去掌握自己能掌握的那一份。至于,不可操控的那一部份,怀抱敬天畏
神的谦虚态度,迎接未知的变数吧。只要以正面的心情泰然处之,每个谜底揭晓都有它的意义。
英国诗人及剧作家王尔德对于婚姻有很讽刺的看法,他说:「男人由于寂寞而结婚,女人由于好
奇而结婚。最后,双方都失望。」足以为鉴。
我的看法是:不要因为害怕寂寞,就找人结婚。也不要因为别人过度的关怀,就苦恼自己为什么
还是单身。婚姻,是自己的选择。日子是自己过的,再甜再苦,都是自己的。不必对别人交代,
也不用做给别人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