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5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esh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7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 三國 後發制人多謀者勝 夷陵之戰 賞析
《三國演義》描寫了大大小小上百次戰爭,其中規模最宏大、影響最深遠的是三大戰役,這就是袁紹集團與曹操集團之間的「官渡之戰」、曹操集團與孫、劉聯盟之間的「赤壁之戰」,劉備集團與孫權集團之間的「夷陵之戰」(第81–84回)。

  歷史上的夷陵之戰發生於蜀漢章武元年至二年(221–222年)。在此之前,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嚴重損害了劉備集團的利益。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不顧群臣反對,親率大軍攻吳,企圖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孫權以陸遜為大都督,率兵抵禦。兩軍在夷陵一帶相持近一年,至章武二年閏六月,陸遜利用蜀軍兵疲意懈之機,發動火攻,大敗蜀軍。這一戰役,鞏固了東吳對整個長江以南地區的控制,而蜀漢的實力則大為削弱,再也沒有可能實現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的從荊州和益州兩路北伐的計劃。

  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時,把「夷陵之戰」作為後半部書中的一個重要單元,苦心經營,把這場聲勢浩大的戰役寫得曲折起伏,驚心動魄,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夷陵之戰」的情節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蜀軍步步進逼,吳軍節節敗退。劉備即皇帝位之初,即下詔伐吳,欲為關羽報仇。趙雲、諸葛亮、秦宓先後諫阻,劉備皆不聽。張飛因鞭撻部將范疆(按:當作「范彊」) 、張達而被刺,劉備報仇之心愈切。東吳群臣聞劉備御駕親征,盡皆驚恐,遣諸葛瑾求和,願送歸孫夫人,縛還降將,交還荊州,劉備不允。孫權為免兩面受敵,遣使向魏稱臣。蜀軍先敗吳軍左右都督孫桓、朱然,將孫桓困於夷陵城中;繼敗東吳老將韓當、周泰等,關興殺死仇人潘璋;麋芳、士仁殺死馬忠向劉備請罪,被處死。蜀軍聲威大震,孫權再度求和,劉備仍不允,誓滅東吳。

  第二階段,蜀、吳兩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帶。經闞澤力薦,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全權指揮戰事。陸遜胸有成竹,不顧諸將懷疑譏諷,命令堅守關隘,不許出戰。劉備屢次挑戰不得,心中焦躁,又見天氣炎熱,遂命全軍移屯於林木茂密之處,連營數百里,欲待夏盡秋至,再乘涼進兵。

  第三階段,吳軍發動火攻,蜀軍遭到慘敗。陸遜見蜀軍兵疲意沮,防備懈怠,下令火燒蜀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劉備倉惶逃入白帝城,傅肜、張南、馮習等戰死,黃權率江北蜀軍投降魏國。陸遜乘勝追擊,在魚腹浦誤入八陣圖,幸得諸葛亮岳父黃承彥引出。陸遜為防魏軍乘虛來襲,下令班師。

  從小說藝術的角度來看,「夷陵之戰」寫得相當成功。綜觀整個單元,主要有這樣幾個特點:

  (一)藝術地反映了吳勝蜀敗的必然性。在夷陵之戰中,蜀軍挾威而來,乘勝而進,志在必得,結果卻慘遭敗北;吳軍初戰不利,一退再退,最後卻大獲全勝。根本原因在哪裏?在於蜀軍因勝而驕,因驕而怠,調度無方;而吳軍以逸待勞,養精蓄銳,攻其不備。蜀軍的最高統帥劉備,雖然征戰半生,經驗豐富,但他並沒有真正精通兵法,缺乏深思熟慮的戰略計劃,身邊又沒有一個精通韜略的得力謀士,只好憑著報仇雪恨的衝動去率意而為。當與孫桓、朱然、韓當、周泰等吳將強攻硬打時,他還有點辦法;但與深謀遠慮的陸遜相持,他卻束手無策。更糟糕的是,他過高估計自己,過低估計對手,盲目自信。當陸遜剛到前線指揮時,馬良提醒他:「陸遜之才,不亞周郎,未可輕敵。」他卻根本不把陸遜放在眼裏:「朕用兵老矣,豈反不如一黃口孺子耶!」當陸遜堅守不出時,馬良再次提醒他:「陸遜深有謀略。今陛下遠來攻戰,自春歷夏;彼之不出,欲待我軍之變也。願陛下察之。」他卻不以為然:「彼有何謀?但怯敵耳。向者數敗,今安敢再出!」當他移營於林木茂密處,馬良又建議畫成圖 本,詢問諸葛亮是否妥當;他還是滿不在乎:「朕亦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如此輕敵麻痺,豈能不敗?相反,吳軍主將陸遜則知己知彼,沈著冷靜,謀而後動,自然是穩操勝券了。

  (二)突出了吳軍取勝的戰術特點。在夷陵之戰中,吳軍取勝的決定性手段是火攻。「火燒連營」與「火燒烏巢」、「火燒赤壁」先後輝映,堪稱《三國演義》中最撼人心魄的「三把大火」。確實,在裝備落後的古代,發動火攻乃是大量殺傷敵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所以,當年曹操打袁紹用了火攻,周瑜打曹操也用了火攻;現在,陸遜打劉備,同樣也用了火攻。然而,雖然同是火攻,「火燒連營」卻與「火燒烏巢」、「火燒赤壁」並不雷同,而是各有特色。「火燒烏巢」時,曹操是輕騎奔襲袁軍屯糧之處,燒之以亂其軍心,再趁勢猛攻;「火燒赤壁」時,周瑜是利用曹軍船艦連鎖之機,通過黃蓋詐降來發動火攻,火勢迅速蔓延,使曹軍陷入極大的混亂;而「火燒連營」時,陸遜則是命令軍士「 每人手執茅草一把,內藏硫黃燄硝,各帶火種」,「但到蜀營,順風舉火」,「每間一屯燒一屯」,可謂遍地開花,令蜀軍無處逃避。富有特色的火攻描寫,不僅突出了陸遜的智謀,而且表現了戰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給人以有益的啟示。

  (三)成功地塑造了劉備、陸遜等人物的藝術形象。這是這一單元最主要的特點。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給人的印象是寬厚、仁愛、弘毅、堅忍。他顛沛半生,屢遭挫折,卻一直奮鬥不息,始終不忘「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理想;他胸襟豁達,能屈能伸,善於適應各種環境;他愛民如子,禮賢下士,從善如流……。這一切,構成了封建社會中「明君」的典型形象。然而,在「夷陵之戰」中,我們卻看到了劉備性格的其他側面。上面談到他 的盲目自信,輕敵麻痺,這與他多年來謹言慎行的表現是多麼不合拍!更重要的是,當他出兵伐吳之前,蜀漢新建,基業未穩,強敵在北,正需君臣同心,兢兢業業,逐步增強國力,以求實現興復漢室的戰略目標。然而,他卻不識大體,不顧大局,一心只想著為關羽報仇。心腹大將趙雲諫阻他:「賊乃曹操,非孫權也。」他卻不管這麼多,非要捉住孫權,「啖其肉而滅其族」不可。趙雲提醒他:「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願以天下為重。」 他卻根本聽不進去:「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學士秦宓奏道:「陛下舍萬乘之軀,而徇小義,古人所不取也。」他卻硬要說這是「大義」。秦宓擔心:「陛下不從臣言,誠恐有失。」他竟勃然大怒,差一點殺了秦宓的頭。甚至連他最為敬重、一向言聽計從的諸葛亮再三苦諫,他也聽不進去,說什麼:「朕意已決,無得再諫!」這與他多年來虛心納諫、聞過則改的表現,相去何止萬里!其實,劉備伐吳的根本原因是要奪回荊州, 因為荊州對於他實在太重要了。但是,作者有意把這放在次要地位,而竭力渲染他把兄弟之情看得高於一切的態度。為了給結義兄弟報仇,江山可以不顧,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實際上表現了古代小生產者對理想中的「君臣加兄弟」的人際關係的憧憬。在小生產者看來, 劉備的所作所為可能很美,很動人;而今天的讀者卻會認為劉備喪失理智,並由此想到,在封建社會裏,即使是「明君」也常常有不明之時。

  在「夷陵之戰」這個單元裏,陸遜的藝術形象似乎更為突出。如果說,在襲奪荊州之前,他向呂蒙獻計還只是初露鋒芒的話,那麼在這裏,他的雄才大略便大放光彩了。當蜀軍節節獲勝,東吳人心震駭之時,孫權要他「總督軍馬,以破劉備」,這位資歷不深,聲望不高的「書生」毫無畏縮之態,只是一再提出:「江東文武,皆大王故舊之臣;臣年幼無才, 安能制之?」「倘文武不服,何如?」待到孫權當眾賜以白旄黃鉞、印綬兵符,並且宣佈:「閫以內,孤主之;閫以外,將軍制之。」他便毫不推辭,欣然受命。寥寥數語,寫出了他充滿自信的神態。當他到達前線後,儘管眾位老將不服,甚至暗暗譏諷,他卻毫不在意,從容部署。當眾將紛紛請戰時,他一再阻止,命令全軍養精蓄銳,以觀敵之變。而當諸將以為蜀軍陣腳已固,難以擊破時,他卻斷定「取之正在今日」,使眾將盡皆嘆服。他巧妙佈置,發動火攻,大敗蜀軍,使東吳危而復安,立下了赫赫功勳。在整個戰役過程中,他始終高瞻遠矚,不急不怒,因勢利導,指揮若定,表現出敏銳的政治眼光和非凡的軍事才能。夷陵之戰的勝利,使他贏得崇高的威望,理所當然地成為東吳政權的擎天柱,成為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最傑出的人才之一。作者在「忍辱負重」四字上大作文章,使陸遜形象獨具個性特色。

  除了劉備、陸遜之外,這一單元的幾個次要人物的形象也頗為鮮明,如孫權的知人善任、用而不疑,闞澤的慧眼識人、為國薦賢,趙咨的能言善辯、不辱使命,馬良的忠勤國事、謹慎細密等等,都使人難以忘懷。

(本文選自《三國漫談》一書)


[ 此文章被SWAT3901在2005-03-05 11:34重新編輯 ]



四個臭皮匠,還是臭皮匠,照樣贏不了諸葛亮
(我爸告訴我的,意思是事情還是要交給懂的人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03 12:4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88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