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华胜 「幽默」往往像把两刃刀,使用得当,利己利人,使用不当,伤己伤人。简雍与孔融都是聪明之士,都喜欢用故事讽喻当权者,但一个懂得拔刺,一个却老爱露刺,到头来,多刺的孔融终于被淘汰出局了。
简雍本姓耿,幽州人语谓「耿」为「简」,遂随音变之。简雍这人与糜竺、孙干一样,是最早跟着刘备起家的,但他也和糜竺、孙干一样,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三国演义》既着墨不多,《三国志》也仅在〈许糜孙简伊秦传〉中腾出几行来作个「简介」。然而在这短短一段文字里,却颇有看头:
时天旱禁酒,酿者有刑。吏于人家索得酿具,论者欲令与作酒者同罚。雍与先主游观,见一男女行道,谓先主曰︰「彼人欲行淫,何以不缚?」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对曰︰「彼有其具,与欲酿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酿者。
刘备在四川当皇帝时,有一回碰到天旱。为了度过难关,他下令禁止酿酒,因为酿酒会浪费粮和水。不料命令下达后,执行的官员就走极端了;他们只要在老百姓家中搜出酿酒器具,也不管上头已积厚厚一层灰尘,通通当作酿酒犯,一些恶吏更乘机对上邀功请赏,对下敲诈勒索。简雍得知后,也不从正面劝谏刘备,只在某日与刘备一同出游时,指着路上迎面而来的一男一女,对刘备说︰「这两个人想通奸行淫,快把他们抓起来!」刘备听得莫名其妙,问︰「你怎么知道?」没想到简雍竟一本正经地说:「他们两人身上都有交欢用的『器具』啊!就跟有酿酒器具就会想酿酒一样。」刘备听罢哈哈大笑,知道自己的政策过了头,就释放那些有酿酒器具的人。
从这百来字里,可以看出简雍是个极富机智和幽默感的人。中国历史上的优伶多富这类幽默,如东方朔、淳于髡、优孟、优旃等;而做大臣的却似乎因为读多了四书五经,个个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以致劝谏君主时,往往严颜正色,如鱼骨头般耿直——偏偏人都讨厌鱼骨卡喉咙的感觉,君主更不喜欢。所以自古有不少忠臣死于谏诤,而君主也因了几个死谏的臣子落得「暴君」的恶名。若像简雍这般幽默多一些,恐怕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名声也会好一些。南怀瑾先生讲到这个故事时曾感慨道︰「俗话说『顺其势』、『曲则全』,转个弯,把它化掉就好了。」这是身为大臣、做人家的下属,尤其是高级主管,必须要善加运用的EQ哲学。
然而,幽默也并不总是有用。「曲则全」的前提还得要「顺其势」。若不顺其势,即使再「曲」也未必能「全」。孔融说曹操的故事就可与简雍说刘备相对比。
话说孔融从小就伶牙俐齿,童年时期,太中大夫陈韪说他「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他立刻反唇相讥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下之意是陈韪现在「大未必佳」。此话幽默是幽默,却显得刻薄。而且这位孔融有点汉朝遗老的味道,每每与曹操不大协调。本来,他官拜将作大匠,是个专管宫室、宗庙等土木营建工程的闲职,可他眼看大汉帝国就要变成曹家天下了,心中尽管忿忿不平,却又不敢正面抗争,便用讽刺、挖苦的方式发泄愤懑。曹操消灭袁绍,攻占邺城后,曹丕第一个就把袁绍的儿媳、袁熙的老婆甄氏抢了过去。孔融得知,便对曹操说︰「当年周武王伐纣,把纣王的妖妃妲己赏给自己的弟弟周公旦。」曹操从未听过此说,便问他出处,结果他竟说︰「以今度之,想其当然耳。」幽默是幽默,毕竟有些刻薄,曹操听着可不大受用。
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曹操出征乌桓,孔融又借历史故事嘲笑说︰「阁下既出征荒凉之地,听说从前在那里的肃慎人不贡楛矢,丁零人偷苏武的牛羊,应该一并拿他们问罪。」讽刺曹操师出无名,必定不能建功。后来,曹操为维持军粮供应充裕,也下令禁酒,理由是酒能亡国误事,而这孔融是与蔡邕齐名的一条「酒龙」,早在蔡邕生前,两人就是酒友了,及蔡邕遇害,有一羽林军军士长得像蔡邕,孔融每到酒酣耳热,总会叫那军士来对坐同饮,权当老酒友在面前。孔融为饮酒,连性命都可以不顾,现在曹操禁酒,他当然要去轧是轧非,遂上表说:「万恶淫为首,夏、商两朝都是因妇人而失天下的,阁下应该干脆把婚姻性爱也禁止了。」曹操终于受不了他的「幽默」,藉故以「违天反道,败伦乱理」的罪名,把他给杀了弃市,连家属也被处死。
不是简雍的幽默比孔融高明,也不是曹操比刘备难「搞定」,关键在于「顺其势」与「逆其势」。
再回到简雍身上来;从那则小故事,让我联想到像简雍这种拥有处世智慧的人,应该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小故事,然而《三国志》仅仅只花一百来字记录他的生平。历史也有不公的一面,而史家往往只注意到耀眼的明星,却对时间隧道里划过的流星无暇顾及,哪怕这颗流星在某一方面的光辉,甚至比明星更璀璨。由此,我又领悟应该注意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怕他看起来再平凡不过。
(本文摘录自《三国奇谈》一书,实学社出版,远流发行)最近在看 火凤燎原 在听 欢乐三国志 对于三国的热情又重新被点燃
贴一些关于三国的文章出来 希望能抛砖引玉 激起论坛当中对于三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