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養身] 杏林漫步:蔥、姜、蒜
【大紀元1月28日訊】
蔥、姜、蒜不 仅仅是烹飪菜餚的調味佳品,它們的藥用價值早已載入中國醫藥巨典《本草綱目》,民間常隨手采集用於療傷治病,價廉效著。
蔥,百合科植物,其味辛辣性溫,入肺、胃經,具有解表散寒、通陽抑菌之功效。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記載:“蔥可除肝中邪氣,安中利五髒,殺百藥毒。”明朝李時診說:“蔥乃釋家五葷之一,生辛散,熟悉甘溫,外實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蔥全身可入藥,帶須蔥白外用能散寒發汗,內服可通陽止痛;而蔥葉利尿、蔥籽強壯,蔥汁解毒。中醫臨床上可用蔥白三根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風寒感冒,發燒頭痛;將蔥白搗成汁滴汗時,用生蔥白、生姜各15克與食鹽少許搗成糊狀,用布包好塗擦手心腳心、前胸後背及肘窩腋窩,可發汗退燒。嬰兒感冒吐奶,可用蔥白2至3棵切碎加入一小杯人乳中上屜蒸透,取乳汁分數次喂服,療效極佳。小兒麻診出不透,可用帶須蔥白搗爛敷在肚臍上,疹子很快出齊。另外,生蔥搗爛外擦可治蜂蜇傷。
姜,為姜科植物,根莖味辛性微溫,氣香特異,入肺、脾、胃經,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功效。藥用可分鮮姜、干姜和泡姜。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不用醫生開藥方。”說明姜的藥用價值之大,范圍之廣。中醫研究認為,姜常用於外感風寒,痰濕犯肺或脾虛胃寒,水濕內停。將生姜搗汁沖服或煎湯內服,可解食魚蟹中毒。由於姜辛散力較強,又有化痰止嘔之功,配鮮竹灑水治中風痰迷、口噤不語等症。生姜煮熟後刺激性較小,能溫中祛寒,可治胃寒腹痛。姜皮性味辛涼,有行水之效,臨床配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等諸味中藥可治皮表水腫。據藥理研究表明,生姜所含揮發油能使血液循環加快,全身溫暖,興奮神經。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進消化作用,大量服用可治口干、喉痛,吸收後由腎排洩,刺激腎炎發作,故腎病者甚用。干姜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可治寒性吐瀉,脘腹冷痛,肢冷脈微,痰飲喘咳。泡姜溫中散寒,溫經止血,用於脾胃虛寒,腹痛吐瀉,吐衄崩漏,陽虛失血。
蒜,大蒜又名葫,為百合科植物的根莖,其性溫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對於細菌性、真菌性與原蟲性感染有明顯的治療與預防價值。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稱:大蒜“其氣熏烈,能通五髒,達諸竅,去寒濕,辟邪惡,消痛腫,化症積肉食此其功也。”古希臘運動員將大蒜作為保健食品,古羅馬人用大蒜治療傷風、哮喘、麻診、驚厥等疾病療效極佳。公元5世紀,印度人發現吃大蒜能增強智力,嗓音宏亮。中醫研究發現,用大蒜3至5瓣搗爛開水送服或取獨頭蒜以炭火燒熟,每次服3克,可治痢疾、急性腸炎;每日服數瓣醋浸蒜治心腹冷痛,3日可愈。口服大蒜汁加奶油可治高血脂症。大蒜4頭切片煎水趁熱熏洗外陰可治陰部搔癢;生吃大蒜配合溫鹽水漱口是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