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机壳&电源] 「牛顿看了都讶异,即刻告别地心引力!」COUGAR 美洲狮 CFV235 真.悬浮式机壳开箱



【前言】



还记得第一次牛顿被苹果砸中了脑袋,是对于「地心引力」那无法抗拒的认知,但在今天的电脑世界里,我们似乎总想用设计与美学,对这条物理法则发起一点点温柔的挑战~

当你第一眼看到 COUGAR 美洲狮 CFV235 机壳时,那种视觉上的错位感,会让你瞬间理解我在说什么,它的架构设计,仿佛摆脱了传统机壳的沉重与框架,不再那么「接地气」,而是以一种优雅的姿态「悬浮」于主体结构之上,是什么魔力让它如此令人着迷呢?

这次,我们要来开箱这咖「真.悬浮式机壳」,看看美洲狮是如何在大玩视觉创意!它不仅仅是外观上的革新,更企图将侧透玻璃、良好的散热风道布局与 ARGB 灯效一次打包通通给你啦~

蛤!你问说为什么是「真」?前段日子华硕推出了 AP202,其实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至于为什么我说这才是真悬浮,接着看下去你就会知道!


▲外箱依然保持着 Cougar 自家风格,在纸箱外贴上彩色贴纸来易于判别版本与款式!


▲CFV 的由来是采用创新的中空悬浮气流 Central Floating Ventilation 架构,再加上宽度刚好 235mm,采用上下分舱的设计,相较于左右分舱来说减少了宽度,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让摆放在桌面上的空间更加简洁~


▲打开机壳的第一眼就有惊喜,内部包材采用 EPE 珍珠棉保护着,由此可以看得出来厂商愿意下成本来重视这一系列的机壳,给予旗舰级的水准缓冲~


▲在最上层可以看到附件盒与说明书,再往里面拿可以找到还有一盒大的配件!内容可以说是相当丰富~


▲在附件盒里给了一些对应的螺丝、魔鬼毡、背胶泡棉垫,大盒配件里则是给了电源舱的防尘网与 Aurora RGB 灯条~


▲透过说明书可以核对一下螺丝的数量与用途,风扇安装在下方所需要用到的长螺丝也一同附赠了,非常贴心!只不过需要对应常规的 25mm 风扇厚度,要是特规的话就得自己想办法啰~


▲本次开箱的是白色款!可以看到在出厂时,担心机壳在运输过程当中出现不必要的意外,在中间悬浮的区域当中先塞进塑胶档块在边角处,防止因为暴力运输而发生严重变形!


▲在日常使用过程当中就不需要这两块了,直接取出即可,不过还是可以留一下,在日后搬家的时候有个防护~


▲在底下中间这一层是真的「悬浮」!不需要有额外的铜柱来协助支撑,可见得这板材用料与厚度是完全不马虎~


▲在侧面玻璃的左上角有静电贴标示着各个面板的拆卸说明,两面玻璃的内外侧都有贴膜,实测玻璃厚度均为 3mm


▲侧边的玻璃采用球型卡扣固定着,下方的卡榫并没有防脱落设计,在拆卸时需要多加留意一些,而前方的玻璃在上下边角处有螺丝固定着,装机的时候并不影响,可以不用特别拆下来~


▲从后面看,在左右两侧以及上方都有个便于施力的小凹槽,大部分的侧板都是采用球型卡扣或是磁吸的方式固定,在装机时或是日后清洁维护都很方便~


▲由于目前的海景房机壳都早已采用 270 度无立柱的设计,再加上底下的悬浮结构,因此在物理层面上,两片玻璃的衔接处就是最脆弱的边缘,所以也在这的地方贴上警语,如果家里是养「以大橘为重」的毛小孩,喜欢跳上这里取暖就需要特别注意一下了!


▲顶盖采用一体成形、相当细致的冲孔网板,利用球型卡扣固定,内侧没有额外滤网,机壳上方可以安装三个 12 或 14 公分风扇,但如果是 Mesh 版本的话则是略受影响,在 14 公分的风扇位只能安装两个~


▲下方的 I/O 给的是开机键、灯光控制键、复合式的音源孔以及标准的 2A1C,但是机壳都做到这价位了,肯定不能随便,Type-C 的内部同样跟 USB-A 一样做了自家代表色:橘色的点缀,并且速率是高速的 20Gbps(USB 3.2 Gen 2×2 Type-C)


▲在中间的这行开口处的后面有个小尾巴,可以方便施力拆掉下面的磁吸滤网!


▲滤网在前后共有三个对应的定位孔,可以牢牢的吸附在下方,对于日后清洁维护来说相当方便~


▲在主机板侧边与风扇之间设计了一个显示卡支撑架,从正面就可以透过手转螺丝来调整非常方便!如果垫的位置刚好会卡到显卡风扇,你可以把它拆下来换到隔壁的沟槽,也可以透过附件中的背胶泡棉垫来乔一下位置~


▲在后方预装了一颗 12 公分带 ARGB 的 PWM 风扇,转速为 500-1400 ± 10% RPM,在官网上有特别标示出来,这点非常不错~


▲在后方的七个 PCIe 槽都是重复式的档板,可以额外选购直立式显示卡套件,不过显卡改装成直立之后,会去影响到下方的风扇安装或发挥,反而失去了这咖机壳的特色,或许这也是为何不是设计成可直接旋转的模块化方式了~


▲右边侧板就仅在主机板旁的风扇位做了冲孔,同样因为孔洞足够细密,所以里面没有额外再附滤网


▲因为支持背插式主机板,所以背后的理线深度非常充裕,有多达 38mm 的空间,再加上中间三条与右边两条的魔鬼毡,再加上配件盒里面的束带,轻松就能盖上侧板~


▲在电源舱的部分特别与众不同!下方是没有开孔封得死死的,所以电源的风扇开孔必须「朝上」,这机壳要是早个好几年出现,再搭配上侧边的开孔观景窗,跟初代雷神电源简直绝配~


▲实测电源舱的空间有 28 公分,即便是旗舰级的 21 公分电源长度都能轻松应付!并且电源位置靠近玻璃那一侧,在安装顺序上就不用太过顾虑,无须担心音源线或是其他需要接在主板底下的线材会跟电源起冲突~


▲主机板背面有个硬碟架,可以安装两个 2.5 吋 SSD


▲下方靠前的位置还有个硬碟架,提供两个安装位,主要是以安装 3.5 吋的 HDD 为主,不过也有对应的孔位可以安装 2.5 吋 SSD,要安装硬碟架上方的位置的话,就必须先将硬碟架拆下来


▲固定螺丝在机壳的底部,必须要将整个机壳给倒放下来,由于电源风扇不是朝下,所以在底部就没有需要特别垫高,因此只有黏贴四个止滑脚垫~


▲在背面的风扇位上方提供了一个风扇控制器,上面有六组的 4-Pin PWM 与 5V 3-Pin ARGB 接口,预装的风扇占用了两组,还有四组可以使用,但别忘了还有配件盒里面的 Aurora LED 灯条,得再留一个接口给它~


▲在 HUB 上延伸出三条线,风扇转速线接到主机板上并且在 BIOS 中该接口要调整成 PWM 或 Auto 才能进行调整,否则就会满速运行,灯光控制线接到主机板上,长按开机键旁边的控制钮就能切换到由主机板软体控制灯光同步,SATA 供电则是必接,否则以上都不能够运作


▲在前置接口的 F_PANEL 做成了一体式,Type-C 与 USB 3.0 线材都采用扁线,整理起来更方便,也搭配着白色机壳做了白化处理~


▲很快的在转眼之间就已经安装完成!整体的过程没有什么难度,不过或许有一些小地方可以来跟你聊一下~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7.2 度,湿度 66% 左右
开箱主角:Cougar CFV235 白色
散热器:Cougar Poseidon Vistek Pro ARGB 360 白色
处理器:Intel Core Ultra 7 265K
主机板:Z890 AORUS ELITE WIFI7 ICE
散热膏:Arctic MX-4
记忆体:芝奇 皇家戟 16GBx2 DDR5 6000 C28
显示卡: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WHITE 12G
电源供应器:MONTECH 君主 TITAN PLA 1200W



▲如果可以的话,主机板要尽量挑选 USB 3.0 接口不在侧边的类型,或者就直接采用背插式主板更好一些,不然可能就会跟显示卡支撑架挡到!


▲后面用来固定 CPU 供电线的魔鬼毡,其实也可以再往外拉出来,顺便固定一下主机板后面的接口线材!不知道设计的原意是不是这样,但也发现了这个方法,提供给你们~


▲侧边预装的风扇是最近新推出的 Unity 240 ARGB PWM 反叶风扇,是从外面对里面进风,转速 700-1600 RPM ±10%,从前面来看在侧边还有灯条点缀,看起来很有质感~


▲装机完成了之后可别忘了,配件盒里面还有两个东西可以装上!


▲由于电源的风扇朝上,比起一般朝下的方式更容易积累灰尘,虽然有了滤网,不过清洁的频率建议高一些!(上下皆有防尘滤网)或是尽量采用更高转换效率的电源,来降低电源温度与风扇转速~


▲在侧面风扇的下方你可以找到一个小洞,四四方方的正好让加装灯条的 5V 3-Pin ARGB 接口通过,连接到后方的 HUB 上~


▲你可以稍微跟上面还没装灯条的状态下比一比,整体的氛围感提升蛮多的!灯条的方向主要朝下,也没有那么亮,起到了一个点缀不抢眼的效果~


▲在加装了 Aurora RGB 光条之后,让整个悬浮空间增添了许多层次~


▲即便是不加装下方的风扇,整体看起来还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 Cougar Poseidon Vistek Pro ARGB 360 水冷跟侧边风扇都采用了一体式的 Unity 风扇,灯条彼此互相搭配~


▲不知道这样的悬浮机壳有没有符合你的审美呢~


▲简单测试一下噪音,在显卡风扇与电源风扇停转下,上方的水冷风扇维持在最低的 700 RPM 左右,预装风扇在满速状态下也只不过约 43 分贝左右而已,完全可以接受的程度~


▲在进行模拟游戏状态下的 3DMARK Steel Nomad 压力测试中,将水冷风扇进一步调整到 50% 的 1200 RPM 左右,并加入了显卡与电源的风扇后,整机噪音来到约 47 分贝左右,其实也不算吵~


▲在显卡的平均温度为 71 度,处理器也仅仅只有大约 50 度左右,即便是在准备迎向冬天,不开冷气情况下也没什么问题~


▲接着我们再来测试对比一下,底下有没有安装风扇的情况,对于显卡的温度来说会多少差异,这样新型态的悬浮式架构是不是真的对于散热有很大的帮助~


▲将显示卡风扇固定在 70% 的状态下进行 FurMark 2 烧机测试,跑 20 分钟撷取后 10 分钟的平均数据来做对比,显卡的核心平均温度 72.3 度、记忆体平均 60.4 度、热点最高 91.9 度


▲简单拿了手边的 NZXT 风扇,跟 Unity 同样是一体扇,但是在灯光效果上有着天壤之别,甚至它还没有反向版本,该怎么选相信大家高下立判了吧~


▲加装风扇后再次进行测试,显卡的核心平均温度 70.7 度(下降了 1.6 度)、记忆体平均 57.2 度(下降了 3.2 度) 、热点最高 90.3 度(下降了 1.6 度),虽然是在没有冷气房的状态下开窗测试,仅供简单的参考,不过整体下降的幅度还是相当有感的!


▲从测试对比来看,这个 Central Floating Ventilation 中空悬浮气流架构是真的有料!这让原本多数机壳下方的风扇安装位都是装饰效果居多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有条件的话我会很希望大家在底部加装风扇~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总结」


在 COUGAR CFV235 中有切分成许多版本,除了本次开箱的海景房之外,还额外提供了散热型风道设计的 Mesh 版,差别在于将侧面的风扇位加上了导流遮罩,并将前方玻璃面板更换成网孔面板,透过两个 16 公分风扇来强化气流,Mesh 的售价会再小加个 200 元~

除此之外,甚至也推出了 Vision 的高阶版本,售价为 $6,990,在电源侧边加入了一块 9.16 吋的 IPS TFT LCD 萤幕,拥有 1920 x 462 的解析度与 60Hz 的刷新率,可以时时刻刻监控着数据!

不同于左右分舱架构的海景房,CFV235 采用了上下分舱的结构,并且将中间分舱的空间给真正的隔离开来,让底下额外安装的风扇可以有充足的新鲜空气进入机壳内部,电源的风扇位也朝上,充分利用了这个架构的优势,少了额外脚垫的高度,让机壳看起来比例更合适,也让视觉完全聚焦在悬浮架构上~

底部建议加装风扇,加上预装的显示卡支撑架设计,整体而言会更加建议采用背插式主机板来搭配使用,既不用担心接线问题,背后的理线深度也非常充裕,更不用担心显卡支撑架出现干涉!

现在,是时候像牛顿一样,勇敢拥抱那个让人「讶异」的发现,用 CFV235 打造一座专属于你、挣脱框架的悬浮主机了!它不只是外观看起来在浮,风道表现也真的带着你的硬体一起「离开地心引力」,若你正在找一款散热架构清晰、外型独特、安装体验友善的机壳,CFV235 绝对值得排进候选名单的前几名!下一台主机,或许就能真的让你感受到什么叫「悬浮的凉快」


以上就是我对
【「牛顿看了都讶异,即刻告别地心引力!」
COUGAR 美洲狮 CFV235 真.悬浮式机壳】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11-27 10:3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278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