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39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万法
平常人:【万法】
万法唯心所生、自性能生万法。
什么是万法?
凡是六根缘六境于色受想行识五蕴所生的六尘缘影,
及意识所生之现象缘影皆名为法,
因此,一切我们所觉受到的事物、所观想、所冥想、
以及觉者所说法,可名为法。
于是,我们所觉受到的万法,皆是缘影,不是实物进入到我们的觉受,
我们的觉受亦无实质可容纳实物,所以心所缘起者,皆是缘影,
譬如:太阳只有一个,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可以觉受到太阳,
其实我们心中的太阳只是太阳的缘影,不是太阳本身进入心中,
又如:世尊对众生说法,与会众多法众都可以(觉受到)
看到听到世尊说法,
大家都知道现场只有一个世尊,
但是与会法众的心个个皆觉受到世尊对他说法,
这就是心之色蕴(五蕴)的作用,
因此,色蕴(五蕴)的作用所缘起的,只是缘影,不是实质,
心如镜子看到什么就能生出什么,但镜子所生的只是缘影非实物,
色蕴(五蕴)亦复如是,
所以凡心所缘起的一切境相及想相,都是缘影,
缘影空故,缘起性空或曰诸法空相。
因此,万法是缘影不是实质,所以自性能生万法,
有人误认为,万法是实质,以为自性能生一切境,而致想不通佛法,
如果自性所生是实质,而自性又能生万法,
那么世尊也应是我们自性所生,
那么应是我们说法给世尊听,一切诸佛亦应归我们自性所生,
您也是我自性所生,故是义不然。

所以若能悟知万法的本质,
则『万法唯心所生、自性能生万法。
』[诸法空相]之法义,自然迎刃而解。

那么四大之外境到底有没有呢?

若说没有,怎么会有缘影,所以不应说没有,

那么如果说有外境呢?

那便是不识[本心]者,而执着于四大之身(亦属外尘),

依着于此身,所触、所闻、所听、所见、皆有实体,故误认为有外境。

若识[本心者],不执着四大之身,则见一切皆缘影,并无实体,

因为长久以来,执着于[诸有],
故生意识心(缘心),于中强分别其[有与无],

[有无][净垢][来去][生灭][一多][同异]等等分别,皆是意识分别的产物,

本心实无[有无][净垢][来去][生灭][一多][同异],唯一缘影象而已,

此一缘影像也非本心所有,乃随方所映诸色,
此心晶莹剔透,犹若琉璃(只是形容)。

如果能不执着于外境之有无,自然能识本心,

以这样的知见,必定能贯通诸经义,无所碍。

否则观经三千部,与义做雠家,万部又何为!

楞严经曰: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

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
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此中所谓[缘],即是指缘影,

见精与缘及分别缘影所想之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我们每觉受到一件物体时,
会有见、缘、前尘三样东西(为解说故分三样)。

但以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故(唯识或唯心的立场),

实在只有[见与缘]而已,没有办法真正的接触到[前尘],

因为[四大之身]也属前尘,

而心并无实体,如虚空,所以没有办法真正的接触到[前尘],

心就像一个无边无框(无形无相)的隐形镜子,

只能映前尘的影像而已,只有见及缘而已,因此说[万法空相]

但亦不能否定有[前尘],所谓:若言无外境,云何成唯识?

所以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再说,一切世间法皆有[能所],
唯有[见与见缘],是绝待的,是无能所的。

见即是心,缘即是法,

所谓[见法即见心]或[法即心]故[见与见缘],是绝待的,是无能所的。

业感缘起是指心的缘起,因执着外境所起的业感,
若识本心者,不为外境所惑。

换句话说,是同境不同见,

譬如:

世尊于菩提树下成佛时,外境并没有改变,但是[佛见]不同了,

众生见是娑婆,佛见则为净土,

佛眼清净故,见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只因妄想与执着,不能证得,

只是不能自证而已,并没有损失掉。

是故,生怜悯心说法渡众生,引导众生自证本性。

所以说[虽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实无一众生得度者。]

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不可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又说,如来所说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故,为了解说佛法,
如来所说众生者,即非众生,

而是以[众生]这个名相来形容,并非实有众生,
否则,如来岂不又有了[众生相]了。

所以此[如来所说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法句,
是破众生相,方能护正法。

一个观念的改变,宛如再世重生。

1.说末学主张[外境实有]是师兄们的解读,

末学更喜欢用[不可否定外境的存在]。

表面上好像一样,但其意义不同,

[外境实有]会让人以为这是实相,但是它是指[外境是存在的],

并不是诸法实相,而真正法的实相是空相,所谓实相无相,

2.只要不迷自性,认识自心,则外境犹如影像,
影像非实体,实不能扰乱自心,

自然不为外境所惑,外境亦伤不了自心。

譬如:看3D电影,影片里枪声四起,
我们不须要找掩护,因为他伤不了我等。

这里不要误会,不要误以为外境伤不了我身,
而是说外境只能伤到四大假合身,

不会伤到本心,就算泰山崩于前,亦面不改色,
因为深知此心是金刚不坏法身,

就算世界末日,也没什么好怕的,
但也不会自己去找死,自然能享尽天年。

此心不曾生不曾灭不曾染不曾净,一切的生灭染净皆为妄见。

3.本心非在四大,亦非不在四大,
非在身内、亦非在身外,乃遍一切虚空,

其大无边胜百须弥,但众生弃此大身(法身)而认此肉身,
此肉身如海浮沤,

沤破说自己死亡,又认另一浮沤为己,故曰枉受轮回。

大慧。是名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以此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
一切凡夫执着有无故。执着法相种种因缘。是故大慧。
分别法体差别之相。见种种法执着为实。如依于幻见种种事。
凡夫分别知异于幻有如是法。

解曰:
大慧!因为不识法体 (本心体),不知法体里种种相,
都是虚幻的缘影,故凡夫虚妄分别法体差别之相,
故执着于[有无],执着法体之相的种种因缘。
是故,大慧!凡夫分别法体差别之相。见种种法执着为实。
譬如:依于幻而见种种事,
凡夫分别种种事知异于幻中故有如是[有无] 之法。

大慧。我于种种法中不异幻说。亦非不异。何以故。
若幻异于种种法者。不应因幻而生种种。
若幻即是种种法者不应异见。此是幻此是种种而见差别。
是故我说不异非不异。
是故大慧。汝及诸菩萨摩诃萨。莫分别幻有实无实。

解曰:
大慧:我于种种法中,不异于幻说、亦非不异,
何以故?若幻(六尘)不同于种种法,
也不会因为幻(六尘)而生种种法(六尘缘影),
若幻(六尘)即是种种法(六尘缘影)者,不应有不同的分别见,
分别此是幻(六尘)此是种种法(六尘缘影),所以我说不异非不异,
是故大慧。汝及诸菩萨摩诃萨。莫分别幻(六尘)有实无实(有无)

一般世间法有相就是有相,无相就是无相,不可以非有非无来论述,

更不可以有相硬说是无相,虽然世间法都具有[生住异灭]的四相,
又称四有为相。

生相、住相、异相、灭相仍是有相,不能说是无相,

任何物体皆是以[有相]存于在世间,

譬如:杯子就以杯成、杯住、杯异、杯坏等相存于世间,

不会变成空无,也正是法华经所说:世间相常住。

又有一些[空无]的迷信者,一直以为物质最小的分子再分析成奈米、

再分析成夸克,再分析到最后就是[虚空],
还在等待科学家的证实,其实这是迷思,

楞严经说,若微尘能析成空,那么多少虚空能聚成一微尘呢?

若有能聚成微尘之虚空,则此虚空非虚空,
故是义不能成立(故是义不然)。

那么[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诸法空相][诸法实相]‧又是怎么回事呢?

先说[诸法实相],它的意思就是诸法真实义的意思,

诸法真实义就是诸法空相,诸法空相就是诸法的真实义,
所以经曰:[实相无相]。

有法友在字面上看[诸法实相]与[诸法空相],

[实]与[空]明明是相反的,怎么会是一样的呢?

所以打了一个死结,到处批判[诸法空相]的经文。

话说回来,什么是诸法空相呢?

佛经说世间相常住如何能与诸法空相相应呢?

又经曰: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如何说呢?

先从心外求法说起,大家都知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那么什么是心外呢?一切世间法之人事物,都属心外,

也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属心外。

那么什么是心内呢?

心是没有内外之分的,也是无形无相的,
其实它就是心法又名无相法或无为法(注一),

而世间法就是[相法]。心法又名实相法,为什么心法才是实相法,

因为一切众生表面上是生活在[环境]里,
而实际上一切众生是生活在[心境]里,

虽然环境会影响心境,但不是绝对的,
佛法之行者是不会被环境影响的,

身体也是环境之一,所以修入三昧者(注二),不为生死所拘。

所以心法才是实相,环境这些世间法不是实相。

实相(心法)之法无名无相,若要以言说或文字来形容它,
就必须假设很多名相,

而世尊能于无名相法,以名相说,无语言法,以语言说。诚为希有也。

所以末学也尽力从世尊所假设的名相来解说,

环境是有相的,而心境是无相的,虽然心依环境而出现很多像,

但是心是无形相的,这些相只是[环境]的影子而已,

譬如:透明的水晶珠无色无相,但映环境而有五色,
彼无明者以为水晶珠有五色相。

所以不管环境缤纷多相,或有生灭相,或有染污相、或有来去相,

但是心依然无有相无生灭相、无有染污相、
无有去来相,唯有假影像而已没有实质相。

又,一切众生四大之身,地水火风分散后,知四大无我(人无我),

而缘心这些影像也是映外境而生之影像,非我有(法无我)。

这才是真正的实相(如来真实义)。是故实相无相。是故[诸法空相]。

见此如来真实义时,即是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见如来不是见外在的如来,而是见自己的如来性,或称为[见性]。

(注一)无为法者是指心法的无为,非世间法相对于有为之无为,
而是绝对的无为。

(注二)三昧者正觉正受也,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者,
是可以正受一切法的,因为觉悟一切法

空故,正受即是无所受,以无所受故不被环境影响。

表面上好像分为心与外境二相,

实则,众生唯有一心而已,一心实无二相,

入楞伽经曰:

身资土影像  如梦从心生 心虽成二分  而心无二相

所以从心所见或曰所觉受到的,就单单是缘影像一种而已,

不要从心中影像再作分别,若有所分别即堕入众生见,
误为有心有外境,

实则无心亦无境,也就是心境双亡,

因为心无法自己显现,而是因境而有如是缘影,
这些缘影实非心的原貌,

心的原貌是无形无相,乃至不能以言说来表示。

所以古德曰:见心即见法,又说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所以心本无相,只能假借这些名相来显示心法。

禅宗又名心宗。佛法即是心法。

心无形无相也无内外,但映六尘以为自心相,
譬如牟尼珠,随映环境之六尘而有缘影像,但心依然是无形无相,
而无智者以为心实有这些六尘,故起爱憎之心,
心不管映入多少六尘,实无一实体入心。全都是缘影像,
全世界任何一物被映入心者,心皆能画出其影像,
没有心不能画的影像,经曰: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而心所造的这些影像统称为[法],而万法也唯有心能生,
所以心能生万法、万法唯心所生。

众生、佛其实唯是一心而已,并无余物,
所谓佛、众生、心三无差别(指体性),
因此世间一切物体、一切人、一切事、
乃至佛所说的佛经,都被称为法。
因为这一切全都必须透过心方能让我们觉受到缘影,
所以称它们为法。

众生唯是一心,但是长久以来,我们不认识自心,而执着于外境,
认物为实,对外境产生[爱憎取舍],从唯是一心变成能爱所爱、
能取所取等等。
因此有了[能所],从此倍迷自心性。

今听闻佛法,所谓[诸法空相]等等法句,
因不了解自心,竟从外境下手,
将地火水风所组成的外境,想尽办法要说成空相,
因而从外境[说空][说有],
所以更迷惑了自己的心性,从来不识[本心],
所以诸佛经再三的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了解自己的心性就是[心法]。从外境下手就是相法。

一切众生都是在法性(法界)中,但是因不识自心,故不见法性(法界),
只认外境故流落在四大境的世界中,又误认四大为己身,
虽行善一生,还是流浪在生死中。

一切有为法,如空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世间有相有形有为之法,于知自心性者(识本心者),

就如同空华、幻影、聚泡、缘影,
很快很快就会过去了,如朝露与闪电。

彼迷痴者,却执着不放,而不知所执着之物,将来也带不走,
因为于心性上(实相上),

它只是缘影、空华而已,根本无实体,

因为无始以来,众生执着四大之身,
然后所接触到的、看到的,都是实体,

所以不相信这些世间有相有形有为之法只是缘影、空华而已,

等到死后,才知道身体也是空幻的,不能带走,
而心性中这些也只是虚妄的缘影,

这样的人还是后知后觉。

更有不知不觉者,还不相信世间有为法如空幻泡影,
故轮转生死不能止,

若知佛法者,虽然一样有身体生存于世间,
但知是空华,当下即无轮转生死,

[外境实有]与[不可否定外境的存在],是怎样的意义不同?

佛法之中所称的[实]是指不生不灭、不来不去、
不净不垢、不增不减,方称[实相]。

[外境实有]会让人以为这是实相,而我们要表达的是[外境的存在],

外境以成住异灭、生老病死的状态存在,并不是以永远以空相存在。

而诸法实相无相,则是以[诸法空相]永远不变。

所以末学从来不以[外境实有]来论述,
而是以[不可否定外境的存在]来论述,

一样的,佛经也不会以[外境实有]来论述。

而是以[若无物象,何以有见?]或曰[若言无外境,云何成唯识。]

来论述[不可否定外境的存在]。虽万法空相,但不能否定外境的存在,

这就是空即是色的意义,一些师兄只知色即是空,而不知空即是色。

因此,修至究竟处,即是断灭无生,非无生法忍。

请问何谓自性?何谓自心?自性与自性两者关系为何?

此两者同体异名,

心无体性,遇缘而作用,
譬如吃饭运动瞪目说话等等一切身体的施为,皆是心之作用。

心无自性性,须依缘方生诸法是曰法性。

心无形无相,但能画、能造诸世间,没有不能画的。

譬如镜子,没有镜子映不出来的物体。
不管[造][画][映]都只是形容词而已,

[造][画][映]也可以说[觉受],只要不执名相,自能会其义,
因为众生皆具足此功德。

自心与自性两者关系为何?

简单的说,身体存在时,自性即是自心,故可称自性或自心。

也就是说,站在众生的立场自性即自心。

身体不存在时,则称自性不称自心,自性亦可称为佛性。

也就是说,无六根可与性相应时,就称为自性或佛性,

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其体性不二。

既言本心遍一切虚空,而此身亦在此虚空中,
为什么反而说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

本心虽言遍一切虚空,但是此虚空非质量界(世界)的虚空,

此虚空或曰真空或曰妙空或曰法界空。不会与质量界(世界)冲突。

也就是说,质量界(世界)若积满三千大千世界,亦不碍此法界空,

所以末学常说,本心体实无真正的接触到任何一物体,

有师兄说,我们每天都接触到物体,其实是身体接触到物体,

并不是心体接触到物体,心只是觉受其缘影而已,

所以此身所在的虚空,不是法界空,两者永不冲突,

譬如 电影里面在演[世界末日],我们根本不需躲避,

唯有不识真实义者,很自然的执着此影像,惊慌、恐惧在所难免,

所以说,心不在身内、亦不在身外。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1-18 08:49 |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万法皆是心的影相.
『万法唯心所生、自性能生万法。』[诸法空相]之法义,自然迎刃而解。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1-19 21:2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97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