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13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唯识学中所缘境之性境、独影境、带质境.

图 1.



白云禅师:
客问:唯识学中所缘境之性境、独影境、带质境,请师父以实际生活中之例举证?

师答:性境:以物之本质所代表的意义,例如以颜色来说,
红的代表「欢喜」、「喜气」,黑的代表「悲伤」。

独影境:简单的说法,是依一些道理,用心在某一事上,怎么钻也钻不出来,称为钻牛角尖。
有两种现象:一种发生于世俗的人事,另一种于佛学上,去理会、发现,拼命在里面认真,
其实是钻牛角尖的。例如:以烦恼及菩提说,如从烦恼去拼命找菩提,而不去面对烦恼,
这叫钻牛角尖;又说烦恼及菩提,一定要有烦恼,才有菩提,这叫烦恼牛角尖。
因菩提须要有烦恼才显现出来,从别人的烦恼里面,也可以发现;
若观念里存着:烦恼来了,我再来找菩提,这都叫钻牛角尖。

须从事情的变化与作用去分析事理,一个完整的佛法,须具备体用相境。
我们以最现实的方式去看独影境,人的分别心如何形成呢?关系与我密切,
我就较关怀他,那与我较生疏,就不太在意他。又如:自以为⋯⋯学佛很好,
但毕竟好在那里?若不是已从佛法中获得的知见,去改正自己的缺陷,
只以自己的观念与感受去认知,没有实在的下过修持的工夫,都是独影境。

带质境:从自我意识所产生的迷惑、疑问、臆测,再外加一些什么的?
例如:以毛巾先用来洗脸,再用来洗澡的话,我们就不在意;若用来洗澡后,
就得以肥皂、清洁剂加以处理方可再洗脸,为什么?这就称带质,带了什么质,
带了些已洗过澡的成分在内,加上些自己想像的成分。若以烦恼、菩提为例,怎么去看?

第一,以性境而言:烦恼的本质,是身心不安,它的性境就是如此。
那么从烦恼中能体会些什么,能觉悟的话,这时候所得是菩提,不是烦恼;
以本质而言,我们说它是一个不定的内涵,不是肯定的性境,如一定的道或善、恶。

第二,以独影境看:像我们认为佛,就是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实际上,除了那些已成就的佛外,
还有「觉悟」的意思,只是看到影像而产生,就如同以自己的感受,认为那个人对我好,
那个人对我不好,只是感受,有没有去探讨,他为什么对我好?或为什么对我不好呢?
总会有这个作用,那人对我好,我很受用,那人对我不好,我很气他,
甚至不去理他,这都是自我意识从这些分别影像所发起的。

第三,由烦恼再去产生的烦恼,这叫带质烦恼,例如:本来就缺钱的人,需要钱自己又没钱,
怎么办?用偷、盗、抢之不法手段来得到钱,这就形成了带质的烦恼。

因此,我们说,「所缘境」,就是所关系的缘而产生的境界。

客问:唯识学中的三量是何义?

师答:「量」,一般有所谓的衡量、思量。唯识学的理论是讲「识而后唯」,建立法相后,
先做了别而后才肯定叫唯识,因此,依其本义应是识唯之学,而不是唯识之学,
否则一切万法唯识所现,我认为怎样就是怎样,这根本不是佛法。佛法是先要认识清楚再作肯定。

从唯识与识唯上,可知其「量」的方法;识是了别,要如何去明了、分辨?就是要去认识清楚;
又有各式各样的方法可以采用,就是量的问题。有的是依于现在的现象去衡量或思量,
就可知道这是「现量」;有的是比较所得的,任何问题都必须搜集很多资讯加以比较,
才有选择的余地,才能发现得更多,所了别的价值就不同,所得的结果才更可信,
这是「比量」。「非量」则是以不同于现量与比量,亦即是以另外的方法去衡量、
思考,也可以得到了别的机会。唯识学讲究以现量、比量、非量去衡量、
思考,经过了别后再得一个较为可信的结果。

客问:唯识学派算不算了义经的范畴?

师答:大乘经典,以菩萨法来讲,都是了义经;我们所说不了义是什么意思呢?
是以声闻乘来讲,声闻乘是不了义。了义、不了义是什么意思?就是我常说的--懂得道理好修行,
就是「了义」;不懂得道理去修行就是「不了义」,是如此分别了义不了义。
了义在界定方面不容易混乱--菩萨肯定是慈悲,所谓信解行证,就是要了义才能证。提到「解」,
比方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信愿行,没有解,那我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不是佛法吗?
不是!因为它不能成菩萨,它往生只有西方极乐世界的乐,再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
才有机会成菩萨。而信解行证是每日都要做菩萨,这是了义、不了义的地方。
不了义并不是完全不了解其意义。而是依于声闻和菩萨,声闻乘不一定要了义,为什么叫声闻?
也就是依于用耳朵听、眼睛看到的而去修行办道,也就是佛陀怎么说,就照着怎么做,
这样就好了。那现在佛陀不在了,已经没有声闻乘,即使有,那都是化身罗汉。
因为佛陀已经不在了,你不可能依不了义而成道。菩萨法一定是听到道理方法而照着去做,
必须是解而行,所以菩萨法强调的是解行并重,而唯识学事实上也只是了义经里面的一部分。

客问:心理学中谈到有关记忆的问题,类似唯识学的理念,二者是否有关系?

师答:早期的心理学已不同于现在的心理学,因为现在的心理学已加入许多佛学的概念,如因明及唯识等。

客问:唯识学在佛陀所说的法门中有何特色?

师答:唯识学只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许多道理方法中的一种。佛陀说法一向是应机而说,
也就是针对不同的根基与智慧,说不同的法;因此,表现的方法也不同,
如唯识学是专门以唯识的观点析解人生的问题。有时,各家各派的理论方法,虽然各有差别,
可是最后仍是相同的。各家有一共同点,即是以「我」为中心,也就是要解决每一个「我」的问题。

客问:师父上课时说唯识学是已经发生的事理?

师答:唯识学讲求先建立法相而行识唯,佛法的概要是在事情还没有发生前就要未雨绸缪,
不能等到亡羊再来补牢,那将会慢半拍,也会措手不及的。

客问:修养还不够怎么办?

师答:这需要时间和空间的训练,学佛是要一步一步走近法的世界,平常就要修养,
靠平常的修养才能够面对问题,久而久之,便不会依赖,自己可以作主。

客问:心识与心念如何区分?

师答:心念是前六识,心识则包括第七意识。          

客问:师父,请说明一下「转识成智」的道理?

师答:这个问题好大!我们用简单的方式讲吧!大家先要知道,「转识成智」在佛法里是专业性的,
在唯识学派中才谈。识是了别,但这了别,最多只是自我分别的意识。即使是道的或世间的,
都只是分别,这种分别往往都以自我意识为前提,因此,只要是以自我意识而分别都叫识。
至于说转识成智,这种识只是自我的一种看法、经验、知识,往往不一定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帮助。
要怎样才有帮助?对自我而言,是一种道的帮助,对别人是属于好的帮助。
因此,可以说对自我的道,属于好的,都是「智」的现象,也就是说,
若把这种「分别」转变为「有利益的」,就可称「转识成智」。

例如:烧香礼佛:烧香是供佛;礼佛,也就是供佛。烧香也好,礼佛也好,
都是在供养佛--以香来供养,以礼来供养。在道理上,我们可以肯定,可是在行为上,
我烧香、礼佛,我供养了佛,佛啊!你要保佑我,为我怎样怎样......,
那只是自我分别,我们说「有所求」。烧香和礼佛只是一种供养佛的行为,
如果你能够以一份虔诚的心而行供养,那就不同于有所求了,而是智的分别,就叫「转识成智」。

以唯识学来讲,如果谈转识成智的话,那很麻烦(按:名相术语多故)。
我如果念一套这么的程式给你听,试听看:在唯识学里面,一法相,法相显,
而后作了别,了别而后肯定,那就是转识成智。

唯识学里面有很多的言语,跟我讲的道理是一样。我只是告诉你,当我们了别之后,
使它转变为有利益的,就叫做「智」,没有利益的只是自我意识,一种分别而已,这是最简单的说法。

客问:请解说唯识学中的三性?

师答:法离不开此三性:遍计所执--普遍一般的现象,大家皆认为如此。
依他而起--因什么而作的,有一些比较特殊、独立性的情形而发生的。
圆成实性--前二者皆有缺失,此一比较起来较为圆满;比如以是与非而言,掌握之,
所以不会造成对立,但并不是真正达到了圆满成就,因为圆成实性尚未臻究竟之法。
基于佛法必须证得觉果故,如声闻、缘觉、菩萨、佛,也就是出离三界六道不再受生死。

客问:因明是不是类似逻辑学?

师答:因明学,我如果说它并不属于佛法的话,很多人很难接受,
但唯识学却是从因明学蜕变出来的。在古印度十二大学派中,三个学派所完成的学理叫因明学;
唯识学则是依于因明的基本理论而发挥出来的学问。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因明从因而明,
唯识学从相而明;所以唯识学是先建立法相,而后了别得到肯定,
而因明是从因探究得到结果而认识。其实世间上有很多东西都有相关连性,只是把它分得细一点,
我们不一定要肯定它是什么。如以各种学派差别的时间分别的话,逻辑学在因明学之后,
因明学可以说在奥义书时就有,是古印度的一种哲学思想。

客问:请问解深密经所讲之止观与一般之止观有何不同?

师答:解深密经所讲之止观,是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怎么去分析、认识;一般的止观,
则不一定要问题发生了,再去面对问题行止观;所以说唯识学(解深密经属唯识范畴)
比较合乎现代潮流。人生活于此环境中,就会有许多问题,而问题发生却常不知如何解决,
一个学佛者不可能先花很多时间去修养,然后再去面对问题。一般的止观就是要花工夫、
时间去修养,然后再面对环境中的诸多问题;而解深密经则不同,它告诉你道理、方法,
面对现实,从现实中慢慢去修养,所以它比较适合在家修习,
而一般止观则较适合出家众,因为环境不同故。

客问:唯识论是属于佛陀时代或是中国的?

师答:唯识论是一位菩萨造的,他的心得报告,或称之为论。唯识论是根据六经、十一论,
取其相关的思想、理念组合起来完成的论典,犹如论文或心得报告,
所以,他还是属于佛陀时代的东西,不是中国的。

如肯定的分别,经、律是佛说的,论也有佛说的,可是不是佛自己说的,是由那些菩萨们代说的。
譬如文殊菩萨,佛陀升座,结果他不讲话,就由文殊菩萨代说,也称之为论的;如地持论,
其实应叫地持经论,为什么?这部论是根据佛陀所说十地法门的道理,再发挥出来的心得报告,
由文殊菩萨再来表现的。因此,论里面大部分是菩萨所造--为菩萨们的心得报告、所表现出来的。

所以说「经」是佛说的,「律」是制度,「论」是佛弟子的心得修养,是这么来分别的。
如果这么说:经是道理方法,律是规矩法则,论就是依循道理方法、
规矩法则再表现出来的心得发明,就很容易加以分别。通常讲论,都是指过去菩萨们所表现的,
但是到了后期,在中国也有不少的论出现,称菩萨两个字,不要把它看得太高了。

比如说,在家菩萨,这表示在家学佛的都可称之为菩萨,并不一定说要到达什么境界不可。
菩萨的本义作菩提萨埵,菩提萨埵告诉你,在这众生环境中,你已经有所觉悟了,你就是菩萨,
这么简单;因菩萨直接翻译,就是「觉有情」。有时我们称什么菩萨、大菩萨,
应该是很平常的话。像过去在丛林(禅和子参学的大道场)里住,出家人有时谈到自己的父母,
很少讲我父亲、我母亲,都是说「我们家里那个菩萨」,都用这种方式来讲,
因此,它并不是特别庄严神圣的称呼;事实上它又很庄严,因为只要能够有此现象就很庄严了,
在众生的环境中间,能够有所觉悟的人,就已经很庄严了。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03 21:2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725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