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骑多 
         
  
 | 分享:        ▲
                    
                      ▼         
 
   是鳞片很容易掉落的(青鳞仔)命名者 Bleeker, 1853
 
 中文名 黄小砂丁
 
 科中文名 鲱科
 
 科号科名  091 Clupeidae
 
 模式种产地 Java  大陆名  黄泽小沙丁鱼
 
 栖息环境  大洋、河口、近海沿岸  俗名  青鳞仔、鰮仔、沙丁鱼
 
 栖息深度  15 - 100 公尺  食用鱼类  是
 
 有毒鱼类  否  观赏鱼类  否
 
 最大体长 23 cm  经济性 是
 
 台湾分布 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东北部、澎湖
 
 英文俗名 Bali sardinella
 
 型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腹部略圆,棱鳞,17-18+ 14-15个。脂性眼睑发达,几完全覆盖住眼睛。口小,前位;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达眼前缘下方。鳃盖光滑;下枝鳃耙数126-152。体被细薄圆鳞,极易脱落;鳞片上之垂直条纹仅有最后1条之中央部位不中断;背鳍和臀鳍基部有发达之鳞鞘;胸鳍和腹鳍基部具腋鳞1片;尾鳍基部有2显着长的鳞片。背鳍位于体中部前方,具软条17-18;臀鳍位于体之后半部,具软条16-18;腹鳍软条9;尾鳍深叉。体背部青绿色,体侧下方和腹部银白色;沿体侧下方有1条金黄色的纵带;鳃盖末缘具黑斑,鳃盖末端上方具一淡黄斑。背、尾鳍淡黄,边缘黑色,尾鳍上下叶末端不具大块黑斑;胸鳍淡黄;余鳍淡色。
 
 栖所生态 沿近海中上层洄游性中小型鱼类,亦常可于河口区发现(极可能于河口区产卵)。有集群洄游之习性,并有强烈之趋光性。产卵季在春夏之间,分批产卵,产卵后,鱼群分散索饵。以矽藻、桡脚类及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由东印度洋至爪哇、澳洲西部、菲律宾、台湾至日本南部皆可发现,台湾地区四周海域均有渔获,而以西南及东部海域较多。
 
 渔业利用 产量高之高经济性鱼种,全世界年产量在100,000-500,000吨间,主要渔法为流刺网、围网、焚寄网与拖网,主要渔期在夏秋之间。在台湾多腌渍后出售,体型较小者,则多利用来制造鱼粉供饲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