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73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04:00 ~ 4:30 資料庫備份中,需等較久的時間,請耐心等候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甲乙丙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討論] 心悟轉世間
佛經裡所表現智慧,很深也很奧妙,如果不追求佛經的真理,一味「以文解義」,甚至表面唸經而已,沒實證功夫,那對修行一點助益也沒有。
心悟轉世間─其主題在告訴我們「徹悟本心」,面對一切塵境與色相才能不染不著,才能轉世間煩惱為無上菩提。
記得佛經有云:「一根清靜─六塵不染;一念覺醒─即登彼岸。」眾生由於妄想、執著,因此永墜生死苦海,故唯有放下才能破除心靈障礙。
◎過去禪師對來求法的人,未開口就一棒打下去,即要打掉你的妄想、執著,等你清醒過來忽然開悟─這叫「棒喝」。本意不是叫你往外求解脫,而是要你迴光返照,觀照自心,達到不思善不思惡。
◎佛陀常云:「佛不能渡人,靠眾生自渡。」佛法是入世思想,修行者不是隱名深山修道,而是要體悟紅塵眾生疾苦,透過渡眾也渡己,才能覺行圓滿。

禪宗云:「無一物中盡無藏。」依數學上來說「零等於無限大」。意指:心境空無一物,有如虛空,才能展現無量無邊的智慧。假若一個修行者心靈倉庫堆滿了「俗心與塵垢」,怎會有菩薩的慈悲與智慧呢?
◎「迷者眾生,悟者為佛。」很明白指出一個人要將自己驕傲、我慢、貪妄的心拋開,虛懷若谷用心修行,才能去除迷惑徹悟人生。
※菩薩與凡夫修行心境上別在那裡?
菩薩─遇事平靜而能轉境(複雜環境有簡單心)。
凡夫─遇事念起而生無明(簡單中有複雜心)
◎要知道「慾望無窮盡,那麼你的心事與煩惱也會無窮盡」。慾望本身無善無惡,端看本身是否有足夠定力控制它,但跟著慾望走就會被支配、被控制,而喪失了清靜的本性。
故「心不煩─則隨遇而安;心無慾─則隨事而靜。」心的歸宿在安靜。

古人云:「修養未達聖人之境時,人人都是外道。」意指:心境上未達無爭、無執、無為時,一切所學全是心外法。(外道─是指將身心安住在彩色世間,心隨境轉,生活在別人掌控而不能作自己主人。)
◎面對紅塵俗世,只要我們心很澄淨,不去求、不去妄想、盡自己的本份,演好自己的角色,人間即是淨土。因此人世間修行第一要件就是把「自己的心給擺平」,不要活在患得患失與苦樂不安中,修行最怕的是:「常覺得自己受委曲、受冤枉、心有不平」。
◎內心世界常保寧靜安祥,就不會在人我是非鑽牛角尖,如此才能擴大心靈世界,進而從寧靜中去體會三千大千世界的寬廣,因此內心世界愈清靜愈單純,慈悲心量才能遍及十法界。
◎中庸云:「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故修道必於思想上「以道心調人心」、「以道心克慾心」,時時迴光返照,內省不疚才能自性圓融。

行菩薩道:
(1)讓我們的眼─認清世俗的如幻。
(2)讓我們的嘴─道出萬物的實相。
(3)讓我們的耳─傾聽法音的宣流。
(4)讓我們的腳─踩在莊嚴的正道。


人生最大成就:「即是能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1)適應環境─逆來順受能屈能伸。
(2)衝破逆境─善用智慧突破一切難關。
(3)安定心境─靜下心常保心靈的平和。
(4)化解困境─心志堅持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7-27 21:4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136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