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8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 陸][轉貼] 內蒙沙漠天蒼野茫 風吹草低只見沙塵
聯合旅遊報
2005/12/25

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心裏!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夢裏!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歌聲裏………

【文/朱仲賢】


石嘴山市境內煤田處處,是以進入市區之後,天空中就迷濛著黑鴉鴉的空氣,就連建築物也顯得髒兮兮的。(攝影/朱仲賢)

早上七時半離開銀川,走石(嘴山)中(寧)高速公路的銀川-平羅段,在賀蘭加油(3.46元/升),石中高速是國道主幹線丹東-北京-拉薩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寧夏經濟較發達的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3個地級市緊密連接。高速公路目前僅通車到石嘴山區,95km路程過路費27元仍屬便宜。


石嘴山區瀕臨黃河,兩岸石崖對峙,河水過之「似口噴水」,故取名「石口子」,後又轉稱爲「石嘴子」,並逐漸演化爲現在的「石嘴山」。此地西依莽莽賀蘭山,山中有要口十多處,位置險要,歷史上爲兵家必爭之地,難怪岳飛在「滿江紅」中要「踏破賀蘭山缺」了。


臺灣人可能不熟悉石嘴山市,因為在我們讀的中國地理中沒有這個新興城市。依資料所述於春秋戰國時期,石嘴山地區爲羌戎族居地。秦、漢中國大一統後設北地都、郡,其後歷朝歷代多設屬縣。北宋末年(西元1033年)李元昊雄據一方,創建西夏國,此地爲西夏屬地。明、清代設平羅縣,1941年民國政府將平羅縣北部8個鄉鎮劃出設立惠農縣,石嘴山那時只是惠農縣的一個小集鎮。196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設立石嘴山市以迄於今。


石嘴山市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北與內蒙古烏海市接壤,東瀕黃河與鄂托克旗相望,西跨賀蘭山與阿拉善盟毗鄰,南與賀蘭縣相連。市境北部爲工礦區,南部爲農業區。全市總面積5千多平方公里,生活著漢、回、滿、蒙等二十餘萬人;九曲黃河由賀蘭縣奔瀉入境,流經平羅、陶樂至石嘴山區的渡口出境而入內蒙古。黃河水不僅灌溉農田,而且是工業用水的源泉。


石嘴山市地處內陸,屬中溫帶乾旱區。東南季風因重山阻隔,進入該市已成餘澤,而西北來的蒙古高原高壓乾冷氣流自賀蘭山鄂爾多斯高原長驅直入,大陸性氣候較強烈。乾旱少雨、風沙較多,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因受氣候影響,這裏的植物種類較之內地少且不易生存,主要有雲杉、油松、山楊、白樺、山榆、蒙古扁桃、沙冬青、駱駝刺等喬灌草木。


賀蘭山綿延于石嘴山市西北部,蘊藏著豐富的礦藏。最主要的就是蘊含豐富的煤炭。「太西烏金」馳名中外,有「煤王」之稱,既是冶金工業和民用的上好燃料,也是化工生産的優質原料。市境內煤田處處,是以進入市區之後,天空中就迷濛著黑鴉鴉的空氣,就連建築物也顯得髒兮兮的;這種情況,其後進入內蒙古、山西省境也大同小異,都是因開發煤礦所致;國道上也處處是運煤大卡車,車輛既笨重且超長超寬,再加上重車輾壓因素,路況顛簸難行。


從石嘴山區走110國道出寧夏境就是內蒙古自治區的烏海市,甫入該市收費站就先收費8元毫不手軟,該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也是一個新興的城市,市區總人口僅43萬餘人。事實上在1949年時,烏海地區只有410名居民,其後隨著包蘭鐵路的開通和煤炭資源的開發,人口開始湧入,原本空曠無人的草原,也平地而起成工業城市,由於是煤的相關產業,城市外貌自然顯得骯髒與灰濛濛,車行過毫無停車遊覽的念頭,只希望快快通過。


烏海市素有「烏金之海」、「資源寶地」的美譽。既稱烏金,自然煤的保有儲量最高,基本上是焦煤,占內蒙古自治區已探明焦煤儲量的82.6%;水資源是烏海的另一大優勢,黃河徑流和地下水儲量豐富,爲工、農業生産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烏海還是華北地區光熱資源最豐富的地方,全年日照時數3000—3200小時,比同緯度的華北其他地方多500—700小時。日照長、積溫高、晝夜溫差大,使得烏海的瓜果糖分含量高,因此烏海又有「甜城」的美譽,由於正是豐收期,一路上都是裝滿哈密瓜的貨車及瓜果交易市場,使人幾疑到了新疆哈密地區。



在110國道左右兩側的包蘭鐵路與黃河之外,都是黃沙滾滾的沙漠地區。(攝影/朱仲賢)

這趟行走從石中高速經110國道,沿途都是繁華的塞上江南銀川平原,都是富庶的八百里河套平原,再跨過黃河灌溉區,向北、再向東……隨著110國道的繼續穿越,黃沙開始橫亙在我的眼際。事實上,極目遠觀,在110國道左右兩側的包蘭鐵路與黃河之外,都是黃沙滾滾的沙漠地區,這片沙漠就是庫布其沙漠。內蒙古年輕的工業煤城烏海市就在庫布其、騰格里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交匯處誕生,隨著煤田的開發,生活佔領了這片荒涼之地。


但這座新興城市也常常受到風沙的欺淩。其實這裏是一個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方,更不用說種樹了。要知道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十大沙漠之一,它每年以7至8公尺的速度東移,吞噬河套平原大量良田,每年向黃河輸沙7000萬噸,是西北、華北地區沙塵暴天氣的主要起源地之一,嚴重危害工、農業生産和人們的生活環境。但有了這座城市就得有綠色來拱衛,不管是誤會還是失誤,這座43萬人口的城市既然誕生就不能消失。在這個年降雨不足150毫米的地方種樹,如果沒有水利作保障,在這座城市周圍搞生態、種樹純粹是往沙裏白扔鈔票。


例如我經過的包蘭鐵路和110國道之間長滿了沙蒿的原野,是屬於杭錦旗巴拉貢鎮區的牧場。5000多畝荒漠僅能養活200多隻羊。這裡也是沙塵暴最嚴重的地區,其實沙塵暴過去就有,而且次數不見得比現在少,只是人們生活好了,才突然發覺沙塵暴多起來了。



極目所見,仍是一片廣袤的牧場、荒漠與牧人、農民爲生活打拼的艱辛。(攝影/朱仲賢)

自小讀到塞外,便浮起「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落拓不羈的草原景象,出生在島嶼的我,對於大漠草原的存在,總有一些想像與憧憬,也十分羡慕那些在塞外闖蕩一生的英雄,感覺無限的快意及乘風而去之瀟灑。但在蒼茫的塞外,風吹草低之際,在真有機會接觸到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羌笛悠揚、駝鈴琤琮的浪漫之後,我看到的是旅人的足迹,漸行漸遠,極目所見,仍是一片廣袤的牧場、荒漠與牧人、農民爲生活打拼的艱辛,而兒時的想像只能留在夢境中迴繞……。


是的,來到內蒙古怎能不問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心裏!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夢裏!草原在哪里?草原就在你我的歌聲裏;在內蒙古,要問草原在哪里?除了歌手,除了作家詩人,真正要問的是牧民。牧民才知道草原在哪裡,牧民才會給我們一個真實答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2-25 07:0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923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