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替代能源。为应对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几次世界石油危机的挑战,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巴开始研发酒精燃料,充分利用本国的农业资源,尤其是甘蔗种植的优势,制定了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酒精燃料发展计划。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巴不仅成为酒精生产大国,而且掌握了生产酒精燃料的成熟技术。目前,巴全国使用乙醇汽油(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无水酒精)燃料的汽车达1550万辆,摩托车350万辆;完全用含水酒精作燃料的酒精汽车达220 万辆。巴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以酒精为汽车燃料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一、巴使用酒精燃料主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一)1975-1999年为巴酒精计划的起步和发展阶段。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给严重依赖石油进口的巴经济以沉重打击。为满足国民经济对能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实现能源自给,巴政府从1975年起实施酒精计划,扩大酒精生产,提高酒精作为汽车燃料的使用水准。在世界银行的大力支援下,巴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投资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兴建大批酒精加工厂,推广酒精燃料的使用。同年,巴政府颁布法令并授权巴西石油公司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无水酒精,称乙醇汽油。1979年,巴受到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冲击后,酒精燃料生产技术明显提高,首辆以含水酒精为燃料的酒精汽车问世并试验成功。在巴政府财政补贴和优惠贷款等措施的大力支援下,1984年,巴生产的酒精汽车数量占当年全国汽车总产量的94.4%。1979-1995年间,巴先后生产以含水酒精为燃料的酒精汽车达540万辆。但到1986年,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的缓解,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加上国际糖价上升,巴企业将更多的甘蔗用于生产食糖,导致 1989年巴出现小范围的酒精供应短缺,酒精汽车产量和销量急转直下。为重新振兴酒精燃料计划的发展,巴联邦政府1991年再次颁布有关法令,提出了酒精燃料新的发展目标,规定在全国所有加油站的汽油中必须添加20-24%的无水酒精。
(二)新一代酒精汽车的诞生。1999年,巴生产酒精汽车技术获重大突破,采用了电子打火,增强了动力系统,酒精汽车更加经济、耐用,酒精车的销售市场走旺。据统计,2000年酒精汽车销售量仅占全国汽车销售总量的0.69%,而2003年售出酒精汽车占巴汽车销售总量的6.9%,约达8万辆。
(三)酒精-汽油双燃料汽车已投入生产。2003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巴西分公司推出首辆汽油、酒精双燃料车,既可单独使用汽油或酒精,也可使用任意比例的汽油和酒精混合燃料。此类汽车的功率、价格与同类普通汽车基本持平。上市以来,颇受消费者青睐。据统计,2003年共销售3万辆,预计2004年销售总量将达25万辆。双燃料汽车的问世不仅为消费者开辟了选择使用燃料的新途径,而且成为平衡汽油和酒精价格的重要手段。
二、酒精燃料的研发和应用是巴实现能源多元化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弥补了本国石油供应的不足,节省了石油进口开支,而且对促进生产领域科技进步,增加就业,净化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过近30年对酒精燃料的研发和应用,巴培养出一批专业科技人才队伍,促进了此领域的科技进步,掌握了成熟的酒精生产和提炼技术及酒精汽车制造技术,建立了强劲的酒精动力机械体系和完善的酒精运输、分销网路,为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巴有关资料统计,由于使用酒精燃料,1976-2001年间巴平均每天少进口20万桶石油,共节省外汇465.5亿美元,明显缓解了巴外汇短缺的压力。
(二)在就业方面,由于甘蔗种植、酒精生产和制糖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拓展,给巴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据称,酒精生产和制糖业每投资1万美元就可创造一个就业机会。目前,巴酒精生产和制糖业为巴提供了约100万个直接就业位置和50万个间接就业机会。其中仅从事甘蔗种植者达62万人。这对稳定农民就业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在环保方面,巴专家称,完全以含水酒精为燃料的酒精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同类汽油汽车的十二分之一;综合各种环境污染指数,酒精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为汽油汽车的30%。如果汽车使用乙醇汽油,降低一氧化碳排放量2O-3O%,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25%左右,同时还可减少汽车尾气中铅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量。据统计,1979-1995年间,仅酒精汽车和在汽油中添加酒精这两项措施使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6500 万吨。
参考资料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1.fmprc...zt/jjywj/t1421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