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任职台北市卫生局的王正雄(现任卫生署环境卫生研究所副所长),接到一通十万火急的电话,说大医院的婴儿室里,刚出生的宝宝突然集体腹泻,怀疑可能感染了伤寒传染病。
王正雄彻底检查了医护人员、奶瓶消毒等工作,都找不出原因。直到后来才发现,是医院里的蟑螂,悄悄地污染了奶瓶导致。
细数蟑螂罪状
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环境卫生大幅提升,台湾的蟑螂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环保署1999年委托台大医学院的调查发现,台湾70%的居家深受蟑螂困扰,且必须使用专业环境卫生用药,才能杀除。
以为「看不见蟑螂就没有蟑螂」的错误观念,轻忽防治蟑螂的重要性是主因。
蟑螂不像蚊子会直接传播大规模的流行疾病如登革热,但有种说法是,蟑螂会携带沙门氏菌、肝炎病毒、大肠杆菌、链球菌等140多种病菌,造成食物餐具的污染,间接引起腹泻等肠胃系统的疾病。
根据高雄医学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做的《1997年高雄地区餐盒工厂报告》,发现近一半的餐盒店有蟑螂入侵的情形。
曾经做过商家蟑螂数目调查的蟑螂专家,台大昆虫系教授徐尔烈并不讳言,有些面包店「看起来只有几只蟑螂」,但是,认真追查捕捉,一晚上却可捕捉到约5000只蟑螂。
科学家发现,蟑螂是次于尘ㄇㄢˊ的第二大过敏原,一只蟑螂便带有8~13个引起过敏反应的过敏原。
国泰医院过敏免疫科主任蔡肇基,曾针对1070个气喘患者做研究,发现77.9%的病人对尘ㄇㄢˊ过敏、40%对德国蟑螂过敏;最常发生蟑螂过敏的年龄层是21~30岁间的年轻人,约占55.4%。
甚且,台湾居家常见的美洲蟑螂(一般称大蟑螂),最易引发气喘。
「因为美洲蟑螂的过敏球蛋白强度是德国蟑螂的5倍,毒性更大,」蔡肇基主任提醒。
蟑螂的势力范围,近来已由餐厅、居家延伸到了办公场所,可恶的德国蟑螂(一般称为小蟑螂)躲在电器、电话、电脑内,不时引起电脑当机、电线短路,防不胜防。而在蟑螂种类中,最难防治的就是繁殖力强的德国蟑螂。
偏偏蟑螂敏捷耐命、繁殖迅速,且从食物碎屑、书本纸张到鞋子皮革,甚或婴儿睫毛,无所不吃,使它们荣登最难防治的害虫宝座。 美国防治蟑螂产品的销售金额,估计一年超过10亿美元。
严重影响生活品质,扰人安宁的蟑螂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除恶务尽?
防蟑产品,谁最有效?
●捕蟑屋
来自捕蝉黏胶的创意概念,1973年日本人大冢正士, 利用蟑螂群聚特性,发明以食物加上黏胶板的蟑螂屋,有效捕捉为数不少蟑螂。
因为使用方便,没有污染,推出后大受好评,蟑螂屋一年的销售金额超过37亿日圆(约台币1亿元)。
但蟑螂屋因面积有限,仅适用于蟑螂较少的地方,如住家、办公室等。
且放置蟑螂屋后,附近区域的食物要密闭及收拾干净,蟑螂才会受到蟑螂屋的诱瘾。
放置的地点也很重要。
「一定要放在靠墙边的隙缝处,才能达到效果,」具有丰富捕捉蟑螂经验,着有《住家蟑螂生物学与防治》专书的王正雄指出。
利用蟑螂分泌的性费洛蒙(此分泌物会吸引聚集其他蟑螂),来诱引蟑螂,效果 也不错。
但不要将此类捕蟑用品放在快速流动的空气中。比方使用电扇时,强风会将费洛蒙的味道吹散,便达不到诱蟑功效。
此外,蟑螂屋与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