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机壳&电源] 「大王、小王都来了!」MONTECH KING 45 PRO、KING 15 PRO 机壳开箱



【前言】

没错,你没看错,这次我们不玩「二选一」,而是「我全都要」!MONTECH (君主) 继承 KING 系列的王者气势,在 2025 年末端出了这对王牌:「大王」KING 45 PRO (ATX) 与「小王」KING 15 PRO (M-ATX)

近两年的 PC DIY 市场,简直是「全景机壳」的战国时代,从 270 度无 A 柱的「海景房」,到支援「背插主机板」的清爽美学,玩家们对于机壳的「观赏性」要求已经拉到了史上最高!

而 MONTECH 这两款 KING PRO 系列,显然是冲着这股风潮来的,而且还玩出了新花样,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先前 HS 系列中极具辨识度的 15° 全景曲面玻璃,这不仅仅是为了造型炫技,这个独特的倾角设计,搭配内建的 PRO 级风扇,创造更优化的「烟囱效应」散热风道,试图在「颜值」与「效能」之间取得完美平衡~

更重要的是,这两款「PRO」级机壳都全面支援时下最夯的「背插主机板」,让强迫症玩家也能享受到正面几乎「零走线」的极致清爽感,这次开箱,我们将会一起开箱这「大王」与「小王」,从外观工艺、内部结构扩充性、散热设计等,为大家带来第一手的完整解析!

究竟是霸气的 ATX「大王」KING 45 PRO 更符合你的装机蓝图?还是精悍的 M-ATX「小王」KING 15 PRO 更适合你的桌面配置?让我们马上开箱见真章!


▲一来就直接先开门见山,本篇开箱的 KING 15 PRO 白色与 KING 45 PRO 黑色!先来给大家看看这对王牌的差距~


▲为什么两咖一起开箱呢?原因很简单,主要差异在于机壳对于主机板的支援性上,所以在高度上只略差了四公分左右!长和宽都是一样的~


▲在内部架构上除了主机板大小之外,其他的相容性都是一样的,所以接下来,在开箱介绍的部分我会以黑色为主,在装机的时候则是以白色为主~


▲那么正式来吧!首先还是从外箱看起,KING 45 PRO 与 KING 15 PRO 的后缀 PRO 是代表已经预先安装好了风扇!


▲内部包材采用保丽龙,说明书放在机壳里面


▲忍不住想到那张梗图:要怎么打开机壳?看说明书阿!说明书在机壳里面!那你就打开机壳呀!


▲其实也不要紧,从后面看,两边侧板靠近上方处有个小凹口,手指出点力就能抠下来~


▲玻璃侧板上方是球型卡扣设计~


▲底下是防脱落的设计,玻璃内外两侧都有贴膜~


▲两片玻璃的厚度都是标准的 4mm


▲前面的曲面玻璃在机壳上下方的转角处用螺丝固定着,在装机的时候不会影响到,所以不用特别拆下来没关系~


▲在内部架构上其实还挺熟悉的,跟之前推出过的 HS02 很像,只不过做了一些调整~


▲底部预装的风扇型号是 RX 120 PRO,在灯光效果以及风流表现上都更好了!并且是用了(孙)斜置,不仅灯光展示效果更好,对于散热能起到一些提升的作用~


▲后方预装的风扇型号是 AX 120 PRO,这些都是采用主流的 PWM 调控,并非较为低廉的 3-Pin DC 或是 SATA 定速


▲由于底部有风扇,所以常见的千斤顶式的显卡支撑架并不方便,所以额外附上了显示卡支撑架,在一旁还有 KING 家族系列中都可以找到经典的 MONTECH 铭牌,做的相当有质感!


▲在顶部的挑高上可以看得出来非常充裕,想要用夹汉堡式的水冷排安装也不是问题!在主机板上方做了斜面的走线孔,在安装体验上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电源安装空间须小于 18 公分,但更建议使用小于 15 公分的电源,以保证旁边的 MB 24-Pin 走线孔不会被遮挡!


▲有别于老大哥 KING 95、KING 65,在 I/O 位置上做了改动,从原本的侧边上方改到了底部,有开机键、灯光灯效切换键、标准的 2A1C


▲前方玻璃右侧的饰板同样做了发丝纹表面处理,即便是塑料面板也能展现出质感~


▲本来以为正面看不到脚脚了!像是直接坐在地上一样,不过严格来说还是留有一点距离的,虽然不多,不过这样才能够给予底部风扇足够的进气空间~


▲主机板安装位没有内缩设计,后方的风扇会稍微盖到遮罩,旁边有理线桥可以把线材打理好,下方的 PCIe 槽是重复式的并且没有横杆,可以搭配自家的 VGM 直立式显示卡套件


▲顶盖是大面积的冲孔网板,实实在在的钢板,相当有份量!


▲内部采用球型卡扣固定,内侧没有防尘网,对于散热效果有帮助,搭配上加装的风扇或是水冷向外排风,没有防尘网的排风阻抗对散热反而更有帮助~


▲整体架构跟 HS 02 很像,但是空间再略大了一些,机壳上方支援 360 / 280 mm 的水冷与风扇安装位,空间相当充裕!


▲右边侧板在靠近前方的区域加工了大面积网孔,主要是设计给位于上方的电源空间作进气使用~


▲内侧同样没有额外附防尘滤网,仰赖着本身的网孔足矣~


▲左边主要是电源舱位,下方留有一些空间可以整理与收纳多余线材,右边有一块硬碟架,可以安装两个 HDD 或 SSD


▲内部的附件固定在硬碟架上,如果没有需求的话,硬碟架也可以往上提起拆下,在上方附了一组风扇与灯光控制器 HUB


▲由于支援背插式主机板,所以在背板的理线空间很充裕,大约有三公分,基本上就算不特别整理线材,要盖上侧板还是很轻松的~


▲HUB 提供了六组 PWM 与 ARGB 接口,扣除掉预装的四个风扇以及前方灯光后,还有两个 PWM 和一个 ARGB 接口可以用~


▲控制器上延伸出来三条线:SATA 供电、PWM 转速控制线、5V 3-Pin ARGB 灯光控制线,记得在主机板 BIOS 中调整成 PWM 模式,如果是预设的 Auto 或是 DC 模式,可能风扇就会一直维持在满速状态无法调整!


▲前置的 F_PANEL 整合成一体式的,不过开机键旁边的是灯光钮而非重新开机,Type-C 与 USB 3.0 线材都采用扁线设计,让整线更便捷~


▲底部的风扇位有滤网,采用磁吸方式固定,只不过没办法在一般状态轻松拆下来,必须要稍微抬起或是整个直接放倒才能拆下,这部分稍嫌不便!


▲内附的螺丝分类盒相当有质感,可以配合着说明书来确认一下数量与使用时机~


▲那么接下来,我就用这台略矮一点的 KING 15 PRO 白色来进行装机搭配!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8 度,湿度 50% 左右
机壳:MONTECH KING 15 PRO 白色
散热器:MONTECH HyperFlow DIGITAL 白色
处理器:AMD Ryzen 9 5900X
主机板:MSI MAG B550M MORTAR WIFI
散热膏:Arctic MX-4
记忆体:T-FORCE DELTA RGB WHITE DDR4-3600
显示卡: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WHITE 12G
电源供应器:MONTECH TITAN PLA 1200W


 

▲很快的在转眼之间已经安装完成!HS02 的架构搭配上 KING 系列的外观,再加上新款的风扇,整体呈现出来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白色款的细节也是做得很到位的,附件里面的螺丝采用银色搭配,并且额外附赠了一块 SFX 转 ATX 的安装板


 
▲在安装过程当中,遇到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首先就是电源延长线的接口,由于每款电源的孔位方向都不尽相同,而刚好 TITAN PLA 让九十度接口朝向侧板这端!


 
▲虽然要塞进去并不容易,但最后还是勉强塞进去了,不过尾端凹折幅度紧得吓人!只能希望它是安全的!


 
▲如果你的 USB 3.0 接口刚好在主机板侧边,那么得要小心一下显示卡支撑架,可能会有一点干涉!


 
▲背后的理线空间很充裕,要盖上侧板没什么难度,即便没有特别整理线材也能轻松完成~


 
▲右侧看起来稍微显得空旷一些,感觉可以放一些疗愈小物~


 
▲顶部的空间非常充裕,就算要夹汉堡排也没问题!


 
▲底下的风扇灯光效果相当好看!等等也可以来看看散热效果如何~


 
▲由于顶部安装了水冷,从正面上就看不到斜面走线孔,虽然不是采用背插主板,不过整体看起来还是挺干净的~


 
▲整机全满速下的噪音大约是 53 分贝左右,不过主要是顶部的水冷排风扇比较大声,在我自己的体感上,预装的 AX 120 PRO 与 RX 120 PRO 风扇并不吵


 
▲在 3DMARK 的 Speed Way 压力测试中,显卡平均约 64 度,CPU 只有 50 度不到,平常在裸测平台上,显卡风扇转速大约 60%,在机壳底部的风扇作用下,同样的温度只让显卡风扇跑不到 50%,成效还是很明显的~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在大王小王两款机壳的差异性上,我用了红色字体特别做出点区别,让大家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出差别~







「总结」


从规格上来看,KING 15 PRO 与 KING 45 PRO 的主要差异在于对主机板的相容性,进而延伸出在尺寸高度、PCIe 槽位、重量上以及价格的些微差异,其内部架构与相容性都是一致的!

或许你会想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区隔呢?KING 45 PRO 不也能相容 M-ATX 吗?诗人觉得主要是为了美观,虽然也能够支援背插式主机板,但就目前的普及程度来说,主流还是一般主板,把小主机板放在大壳里面会显得比较空洞,底部的 IO 线材与插槽位置会显得突兀,视觉上就很不平衡,对于主打展示效果的海景房机壳来说这样很不优雅~

当然也不排除是不是君主科技在背后偷偷想做一些市场调查,来看看哪个机壳的销售量比较好,作为之后的机壳研发参考!在价格上差异不大,就看你是用哪个主机板,对应选择哪一咖机壳~

虽然近三千元的售价感觉不算便宜,但可别忘了其内部已经预先安装好最新的 AX120 PRO 与 RX120 PRO 风扇与控制器,这些可能就已经占了一半售价,让你不需要再额外补风扇,也省去了需要自己安装的麻烦,整体来说还是很有性价比的!

实际感受过后,可以看得出来它保留了老大哥 KING 95 的一些外观特色,但内部架构与之前开箱过的 HS02 PRO 相似,让它更像是瘦身成功的明日之星!更适合摆放在桌面欣赏,所以也把 IO 移到了底部~

下置的风扇以倾斜角度的导流设计,对于散热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但这样对于直立式显示卡的安装比较容易有所干涉,也让内附的显示卡支撑架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我并不建议你用显卡直立的安装方式!

整体来说,MONTECH 这次推出的 KING 45 PRO 与 KING 15 PRO,可以说是品牌在机壳设计路线上的一次成熟进化,从外观到结构,再到散热布局,几乎处处都能感受到设计团队在实用与美观之间取得的平衡感!两款机壳虽然体积有所差异,但血统一致、灵魂相同,简洁俐落的造型语言、上下贯穿的垂直气流导向,以及让人一装就懂的内部结构规划,这些都让人觉得:啊~这就是 MONTECH 的味道!


以上就是我对
【「大王、小王都来了!」
MONTECH KING 45 PRO、KING 15 PRO】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 此文章被杜甫1在2025-11-11 09:45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11-11 09:3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524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