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杜甫1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哈啦][其他] 「讓顯示卡抬頭挺胸!」EZDIY-FAB 盾 ARGB 直立式顯卡支架 開箱分享



【前言】

顯卡總是趴著讓人心疼?那就讓它站起來吧!這次入手的 EZDIY-FAB ARGB Upright GPU Mount 不只讓顯卡「抬頭挺胸」展示核心之美,還加上可自定義的 ARGB 光效,讓整機氣氛瞬間升級!

或許你也曾經歷過高階顯卡在主機板上插久了,因為重量導致卡槽微微下沉、顯卡微微「彎腰」的困擾!除了使用顯卡支撐架來解決這個問題外,其實還有一個更一勞永逸且更具視覺衝擊力的解決方案,那就是 「垂直顯卡安裝」!

今天開箱的主角是專注於電腦改裝周邊的 EZDIY-FAB 推出的垂直顯卡支架,並且是目前最新的 PCIe 5.0 版本,關於使用 PCIe 延長線,會不會有訊號衰減、影響性能的問題,一直是許多人在意的事,趁這個機會也給大家說個明白!


▲熟悉的外包裝,同樣是作為 EZDIY-FAB 的盾系列,相比起常見的「Vertical」這裡則是標示「Upright」,雖然兩者都同樣表示垂直,但是 Upright 更有強調直立、端正的意思~


▲有分為黑白雙色與 40、60 公分的版本,這次開箱的是 400 公分的白色款,基本上足夠應用大多數的中塔機殼,對於特別大的機殼才可能需要用到 60 公分


▲背後是關於顯卡直立支架的各種特色說明,後續會慢慢談到


▲裡面額外附了產品說明書、保固卡、信仰貼紙等小物


▲主要的配件為 PCIe Gen 5 延長線、磁吸底座與固定支架


▲在其他配件的部分給了四個小的固定螺絲,用來固定磁吸底座與固定支架,另外兩個較大的螺絲則是用於固定延長線底座,並附了一個小隻的 L 型螺絲起子,還很貼心各給了一個 L 型 HDMI 與 DP 轉接頭~


▲整體安裝相當簡單,相信只要有點安裝基礎的話,即便沒有看說明書應該也能輕鬆組裝完成~


▲偷偷小抱怨這個顯卡手轉固定螺絲的部分,白色的款式卻還是給黑色的,雖然不影響整體裝機呈現效果,但還是期望這個小小細節能夠改善一下~


▲在底部有連接出一條子母串接的 5V 3-Pin ARGB,跟各式主板的燈光軟體控制器都能夠進行同步~


▲在連接主機板這端的 PCIe 插槽採用九十度朝下,線材柔軟且有魔鬼氈收束著~


▲底座是採用大面積的磁吸加上橡膠墊,搭配上顯卡的重量與地球的重力,能夠穩定吸附著具有分艙平台的機殼,不過對於一些左右分艙的海景房,底部是風扇的情況下,也可以透過卸下底座許多的固定螺絲,再透過 12 公分的風扇位進行鎖固!


▲在底座部分有設計一個可以微調角度的功能~


▲可以左右微調,-20~+20 的範圍,可以依自身機殼擺放的位置與喜好程度來調整到最喜歡的位置,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改變氣流方向來增強散熱~


▲為了避免吊裝顯卡而有顯卡的散熱問題,所以顯卡的輸出接口是朝向下方的,為了要讓支架有更好的機殼相容性,整體空間並不是很充裕,所以這裡必須要用上 90 度的轉接


▲附件內給的是一個 HDMI 與一個 DP,對於有雙螢幕的用戶來說還算夠用,如果硬要追求兩個螢幕都要用上 DP 接口的話就得自己額外選購~


▲因為實在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跟大家分享,目前暫時還沒有找到一個特別適合的白色機殼來做搭配,這邊黑白的熊貓配色,還請各位裝機警察海涵~


▲底部的燈條主要是以點綴效果為主,不用擔心會搶到顯卡的風采~


▲在這次試裝的部分也注意到了一個情況,由於顯卡直立支架會裝在機殼裡面,所以螢幕線材的長度也必須要再預留多一些!


▲裝機搭配的部分相信之後有機會可以再展示一下,先來看看大家最關注且質疑的效能衰退問題!首先用 GPU-Z 來看一下頻寬,確定是運行在 PCIe 5.0 x16


▲透過 3DMark 的 PCI Express 功能測試,在使用延長線的狀態下跑出來是 53.05 GB/秒,顯卡直插的狀態下則是跑出 53.27 GB/秒,兩者僅僅只相差 0.41%,甚至說是測試誤差也完全合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在 EZDIY-FAB 原廠也有進行實測的影片,裡面的測試差異也是很小,僅有 0.54% 而已,不過這裡我發現一個小問題,雖然我用的是 RTX 5080 進行實測,而影片裡面使用的是 RTX 5090,但都是跑在 PCIe 5.0 x16,為什麼跑出來的結果會差一半?


▲為此我還特別去更新主機板 BIOS,確認第一槽 M.2 沒有裝 SSD,也在 BIOS 內強制將第一條 PCIe x16 槽調整成 Gen 5,但還是沒有辦法改變測試結果,但其實透過搜尋,發現在 Reddit 上也有人遇到同樣問題!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一切都是 3DMark 在搞事!簡單來說就是 Resizeable Bar 的功能在 3DMark 的 PCI Express 跑分中被強制關閉,需要額外透過軟體來進行調整,如果有需要了解詳情的話可以參考這個影片,我這邊的測試主要是比較加裝延長線之後是否有性能衰退,所以這部分知道原因後就不需要再進行額外探討~


▲簡單的裝機與實測分享就先到這裡,最後的總結我準備了一些經典的 Q&A 來解答大家的疑惑,為了讓大家比較好區分,這款支架我稱它為站立式顯卡支架,而常見的款式我就用直立式支架來稱呼~




「總結」


Q1:關於這款顯示卡站立式支架有沒有相容性的問題?
A1:比起較為常見的直立式支架來說,其實對於機殼的相容性反而更好!不用擔心機殼的 PCIe 檔板之間有沒有橫桿,只要確保在高度足夠的情況下,基本上就都能裝,底座的高度大約 42.8mm,所以保險起見,機殼分艙平台距離頂蓋的空間需要大於顯卡長度 +5 公分。

Q2:如果分艙平台上有裝風扇的話,還可以裝這個站立式支架嗎?
A2:可以的,只要與頂蓋上方的距離充足就能裝,不過需要提前先卸下不少固定磁吸底座的小螺絲,並且下方的風扇必須要是 12 公分的風扇!

Q3:使用 PCIe 延長線會有訊號衰弱的問題嗎?顯卡效能會下降嗎?
A3:無論是我自己的實測還是從網路上找的各種測試,都表示了使用延長線並不會有訊號衰弱的問題,這也是許多 DIY 改裝方案以及 itx 機殼經常使用到的方式,所以不必擔心!

Q4:不同的 PCIe 版本,像是 3.0 / 4.0 / 5.0 能混用嗎?
A4:可以的,但實際運行會以最低版本為主!像是本篇開箱的 PCIe 5.0 延長線用在只有 PCIe 4.0 的主機板上,線材就會向下兼容跑在 PCIe 4.0 的速度,但如果反過來,假設你的主機板是 PCIe 5.0 卻用著 PCIe 4.0 的延長線,雖然同樣會向下兼容跑在 PCIe 4.0 的速度,但會容易遇到不穩定甚至開機沒畫面,會建議到 BIOS 裡手動鎖定版本

Q5:承上題,不同的版本該怎麼選,會不會影響顯卡效能的發揮?
A5:雖然在每一代的速率都翻倍,但以目前消費級最頂的 RTX 5090 進行測試,只有 1%~4% 的差距而已,換句話說,即便是用 PCIe 3.0 x16 的插槽來跑 RTX 5090,對於性能的發揮影響非常低,如果不是有測試數據,體感幾乎沒辦法判斷差別!

Q6:這樣的站立式顯卡安裝會影響散熱嗎?
A6:或多或少還是會的,不過實際上還是要看不同機殼的風道設置而定,但不用過於擔心會有動輒十幾度的增降!整體來說對於溫度是不需要焦慮的情況~



以上就是我對
【「讓顯示卡抬頭挺胸!」 EZDIY-FAB 盾 ARGB 直立式顯卡支架】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11-07 10: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3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