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9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yper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哈啦][硬碟] 比上一代更快的來了 美光Crucial T705 1TB Gen5 無散熱器版本 開箱
前情提要

繼之前的Gen4的T500高達7000MB/s 以及去年推出的Gen5 T700那個12000MB/s的讀寫性能之後
對於美光來說還是不太滿足、所以今年PRO系列又推出了更快的新產品- T705來搶攻玩家的荷包了

T500為全球最快的Gen4 SSD之一,帶散熱器版本可以完美相容PS5遊樂器以及各大平台Gen4主機板
而T700/T705具備的散熱器高度比較高、適用於未提供散熱片的主機板


這次新推出的T705 Gen5 SSD,為全球首發T1品牌產品
採用美光(Micron)232層 TLC NAND


T705規格與特色一覽


這代T705循序讀取來到14500MB/s 跟上一代的12400MB/s (2TB以上版本)
相比提高了18%,其他部分也提高不少、適合具工作負載的遊戲玩家與專業人士


T700 / T705其使用的散熱器剖面,在大型散熱片之下搭配適當導熱介質達到最佳導熱效果
不過講師其實有提到,這次開箱的版本是沒有這個散熱片的版本(就SSD上面一片導熱鋁片)



本體介紹

盒子本體,這次拿到的是沒有散熱片的版本、容量為1TB
循序讀取可來到13000MB/s,寫入為10200MB/s
產品由捷元代理、五年原廠保固+到府收送
隨商品附贈Adobe CC一個月會籍(中國區市場不適用此優惠內容)


背面有安裝說明QRCode(必須先將包裝盒上吊牌透明片拆下)
以及整面的各國語言的特色,右下方有NVMe的標示
下方是整面的基於自家系列產品的效能比較聲明、以及容量標示方式說明
不過字都蠻小的就是了


左下方仍然有開窗的設計,也會露出序號的QRcode


側面藍色這塊也有T705的型號表示,以及PRO與crucial by micron的標示


這一面是產品序號 與型號CT1000T705SSD3


取出內盒與本體 還有說明書


有薄型散熱片的T705 M.2 SSD正面
就以前寫信問過捷元的結果,正面如果是純貼紙那個撕下來是不影響保固
但是這次這個T705可不一樣,這個薄型基本上原廠不建議你撕下來
除了可能造成SSD損壞外,也會間接影響原廠保固


側面可以看到T705字樣 以及此條為PCIe Gen5 NVMe M.2 SSD

背面是型號與包含序號的條碼貼紙、左右這兩張攸關保固可千萬不能撕...


T705採用雙面layout,從側面來看
1TB這一支的組成架構是一個PHISON PS5026-E26主控方案晶片
以及緩衝記憶體D8CSC LPDDR4 單顆為1GB容量


然後是Micron 232-layer 3D TLC NAND從兩張貼紙的縫隙當中可以看出來
NY253的單顆容量為256G、共計4顆為1024GB再扣除保留空間與OP後總共為1000GB



上機實測

這次所使用的板子Z790 PG Sonic 音速小子聯名板,他本身跟另一張Z790 PG Riptide是孿生兄弟
過季出清品、所以便宜入手,而這張CPU直連M.2 Gen4與PCIe Gen5 x16插槽分切的M.2本身是對衝的
一次只能使用一個,所以要使用Gen5這個(右邊的M.2_5)就要把銅柱從右邊改到左邊


安裝示意,但是千萬別這樣就上機了、這是錯誤示範...
甚至測試過程中一度觸發T705的溫度保護,就是型號還在裝置管理員內...但是突然就消失了
那麼要解除保護也很簡單,就是重新用冷開機(關閉電腦電源重新啟動一次)
T705就會再度出現


這時候就要取出主機板內附的M.2散熱片,先撕膜再放上去


其實這散熱片本身也有一點高度
不過華擎原廠也有推出帶有風扇的M.2改裝散熱片可以替換
但我不會考慮去搞這個就是了


裝上散熱片後的模樣,但是如果你Gen5 M.2下方就是顯示卡
同時運作時溫度這部分是有可能互相影響的,尤其是顯示卡背板與熱導管溫度會同時提高...
機殼散熱可能要更加注意



測試平台
CPU : Intel Core i5-12400
MB : ASRock Z790 PG SONIC
RAM︰Crucial CT2K8G48C40U5 DDR5-4800 16Gkit x 2 = 32GB
SSD:Crucial P5 500GB(系統碟)、Crucial T700 Gen5 1TB SSD
OS︰Windows 11 Professional 23H2

安裝完上機可以發現,Z790如果同一條PCIe 5.0 x16已經插上顯示卡
上方PCIe Gen5 M.2 x4安裝了T705、那麼PCIe顯卡頻寬就會降成x8
目前的AM5與下一代的Intel處理器就會有獨立PCIe Gen5 x4 M.2通道
就不會受到分切影響,不過大多數顯示卡也不會吃滿x16也還好


使用AIDA64讀取參數,支援最新的NVMe 2.0協定


由底下的實體資訊可得知,T705初始化容量為1000GB
(這部分雖然對大多數人沒差,但對如果要替換RAID的SSD就必須注意容量差異)
控制器採用的是 Phison PS5026-E26的方案 採用美光232層TLC NAND顆粒
循序讀取與寫入分別為 13600MB/s與10200MB/s 跟官網標示相符合


剛安裝後初次通電進入系統時已用次數為1次,尚未寫入任何資料


還沒放分割區之前,首先是AIDA64內建的Disk Benchmark的Linear Read
不過這個Benchmark測試程式對Gen5的SSD本身優化並不好,所以參考價值相當有限


Linear Write部分會將所有裝置上的資料清空,會讓你按好幾次確定
磁碟部分千萬不能選錯


寫入5分鐘後,緩衝用完就會跌到1000MB/s以下


花了20分鐘左右完成,大約在900~1000MB/s上下完成寫入測試


加裝散熱片讀寫測試完後溫度來到71度,這樣的熱量連下方顯示卡都受影響


接下來建立分割區


未配置容量為931.50 GB


完成格式化後容量


以CDI 8.0.5 x64進行測試成果,跟官方標示差不多


再來是NVMe模式+0Fill填滿


AS SSD 以1GB方式
循序讀取與寫入都能以9722MB/8654MB高速讀寫合起來拿下破萬高分
以及那出色的4K的讀寫表現


以10GB方式的讀寫亦同

複製效能測試


ATTO讀寫表現


Anvil's Storage 1GB大小


Anvil's Storage 16GB大小



最後拿出上次測過的Gen4 T500 1TB跟Gen 5的T705 1TB
一起以Z790 IRST合體組RAID 0




作業系統則是Win11 PE
RAID 0讀寫部分容量效能是兩支一起計算,雖然說讀寫都能破萬
但畢竟是兩支容量進行合併、如果少了一支這RAID就毀了
比較適合沒有重要資料的場合使用


改組使用RAID1方式,其部分讀寫效能會受限於T500的Gen4頻寬
所以實際跑起來的效能部分多半會受制於Gen4這端的裝置
不過讀取部分也是兩支一起合併計算才會有這麼高的成績
但是我認為這兩種實際上實用性基本沒有.....就是試來玩的性質而已




結語

美光Crucial這回在原來T700的基礎之上,一年後的今天帶著T705再度地搶攻高速讀寫的SSD市場
對於影音大量寫入剪輯的工作專業用戶來說、算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利器

再來是遊戲玩家部分,可以將遊戲資料下載到T705再進行讀取、藉由Gen5強大的讀寫頻寬
能將遊戲快速載入至記憶體或將資訊寫回SSD裡面,藉以達到瞬間遊玩遊戲的目的
不會再被傳統硬碟的速度拖累,也可以拿來當系統碟、體驗作業系統秒開的快感...等等的

只是目前的T705還是會有Gen5高速SSD容易發生的問題:發熱量高
而這部分就牽涉到主機板所附的散熱器是否能夠快速排除讀寫產生的熱量
上一代T700是提供有散熱片的版本、散熱片高度也夠高,不過這回提供的是無散熱片版本
比較考驗玩家自備的散熱器搭配能力、個人還是建議選擇較高的散熱器來做搭配較佳(甚至在旁邊加風扇)
另一個關鍵是機殼的排熱能力,跟SSD周邊是否會有發熱零件(像是顯示卡等等)
都可能會對整體使用上造成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使用SSD散熱片、或者周邊排熱不良
則非常容易觸發到過熱保護(雖不至於讓SSD毀損啦) 這方面是未來要去注意的一個點...

【完】


[ 此文章被hyper5在2024-07-22 23:33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24-07-18 21: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241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