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239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疏肝健脾 揮別胃痛
  所謂「人食五穀雜糧,孰能無疾」,而飲食入口,首先到的第一消化站就是胃。胃黏膜中血管十分豐富,食物的消化、運送都靠它。如果有任何因素影響到胃黏膜的組織改變,就會讓我們開始「胃痛之旅」。

  多從脾胃上著眼,認為凡痛多是氣血鬱阻不通暢所致,古人稱之為胃氣,要以下行為順,故有不通、不順則痛,氣血壅遏之說,《內經》云:「百病生於氣,氣滯則痛,氣鬱則脹,氣逆則嘔,氣有餘便是火,不足則虛,甚則下陷。凡痛多為不通,不通則痛。」胃病對這種機理反應更為明顯,無論任何原因,只要妨礙了脾胃的「氣」的升降運動功能,都能出現胃痛。

  一般簡單、或偶爾因緊張才出現的胃痛,有時只要改變一下飲食就能緩解,而常發生的頑固型胃痛,就要好好調理治療,免得病情遷延日久,影響的臟腑越來越多,痛的範圍也越來越多!

  中醫治胃痛的方法和體質有很大的關係:

  1.肝氣犯胃型:如果您是屬於容易緊張的人,胃區常脹滿而痛,痛勢還會竄及脅部,容易打呃逆、暖氣吞酸、噁心或有嘔吐。痛時輕時重,每因情緒不穩、生悶氣時則犯病,大便欠暢或不調,面色黃,舌苔白厚,有裂紋,舌邊尖紅。沉弦或弦滑脈。

   療法:疏肝理氣和胃。
   參考處方:加味逍遙散合疏肝和胃散加減。

  2.氣滯血瘀型:如果您的胃痛,痛起來好像刀在割,而且痛在固定地方,甚至痛得不能按,面色晦暗,唇色暗紅,舌質有瘀斑,大便有時色黑。此種胃痛屬於氣滯、血瘀阻絡。

   療法:和血化瘀理氣。
   參考處方:失笑散加減。

  3.脾胃氣虛型:如果您的胃痛,常常是隱隱作痛,也會因受寒而絞痛,喜噯氣,喜喝熱飲,吃了東西就會感覺舒服,腹部容易脹滿,或有嘔吐清水,畏寒,四肢不溫,或有浮腫,大便多半比較稀、軟。臉色黃白,舌苔較為白淡或胖嫩,脈也較沉細,手足偏涼。此種病情多屬於脾胃陽虛,中氣不足。

   療法:溫中健脾補氣。
   參考處方:黃耆建中湯或大建中湯加減。

  4.脾胃氣陰兩虛型:如果您的胃痛常合併有灼熱感,吃東西後更明顯,食欲不振,吃多了就胃部脹痛厲害,口中無味,並喜吃酸味、失眠。常口乾唇裂,舌苔少,舌質紅,脈沉數而細,此種病情多屬脾不運化,胃陰不足。

   療法:健脾育陰和胃。
   參考處方:養胃湯或一貫煎。

  5.胃熱夾滯型:此類病人胃部常脹滿作痛,噁心,溢酸明顯,呃逆,喜歡喝涼飲,腹中或有病塊可尋,拒按,大便不暢或滯下,小便黃。面色紅,常容易有口角生瘡,舌瘡,舌苔黃膩垢厚,脈沉滑或數大。

   療法:清熱消導化滯。
   參考處方:半夏瀉心湯合平胃散加減。

  6.濕邪中阻,脾陽受困型:您可能常感覺胃部脹悶作痛,而且似乎胃有水聲,不想喝水,畏寒身痛,噁心嘔吐痰多,四肢或有浮腫,大便稀軟,小便不多,面色黃白,舌苔白膩,胖大,舌質紅,脈滑數或軟緩。

   療法:芳香利濕健脾。
   參考處方:霍香正氣散合三仁湯加減。

少吃:酸.硬.刺激

  胃病不是危疾,但很多人一輩子吃藥也治不好胃病,其中關鍵在於「飲食起居」四字。患病者如不改變飲食習慣,即使不斷吃藥,胃痛始終長伴左右。

  胃痛的飲食原則:

  ˙飲食定時定量。
  ˙勿空腹喝茶或咖啡。
  ˙少喝酒。
  ˙避免過辣及煎炸食物。
  ˙少吃難消化的堅硬食物,如橄欖、魷魚、墨魚、芭樂。
  ˙少吃肥膩的食物,如肥肉。
  ˙糯米類吃後不好消化易於脹氣、泛酸,故宜注意少吃。
  ˙不宜吃飽後馬上工作或做運動。

穴道指壓解胃痛

揉內關: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此法可健胃行氣,解痙止痛。

點按足三里: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兩手掌交叉疊放,以胃區〈中脘穴〉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轉36 圈,逆時針轉36圈。本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2-28 09:5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17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