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928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善用自心

圖 1.



智敏慧華金剛上師開示錄 圓覺心法指歸

【第二篇、心法要義】【壹、開見示修】

〖三、生活行持〗
問:工作生活中,如何修三觀?
師:平日上座,雖只幾小時,然下座後,隨時隨地須不忘持咒。無論洗臉穿衣,或坐公車,持咒皆不可間斷。
倘能堅持七日,則可至不持而持的境地。工作中用腦不方便持咒時,可於週圍諸端擾動事物中,
唯觀不動之本體,不為塵轉,不為境遷,便是亦有亦空,於動中稱性而修「中觀」。
倘觀一切工作場所有如昨夢,自身心念悉皆如夢,而在夢中報父母師長養育之恩,
一切如夢幻而不分別取捨,便是於工作中修習「假觀」⋯⋯⋯⋯。
回到家中,上座後安住自性本空本寂,便是「空觀」。如此則可於日常生活中,齊修空假中三觀。
再者,能修之心本空為空觀,所修之法歷歷為假觀,空假不住為中觀,是為一心三觀。
又初修者,在工作中,以修假觀最為相契。因工作乃是對境,無論內境外境,無非是六塵,
六塵都無自性,如夢如幻,應以夢幻觀之。久之,自心即不隨六塵而轉,即是無相三昧。
故我們於工作中,皆應修假觀。若靜處時,即修空觀入中觀。
如此精進不懈,不久當可了達:三觀亦唯一心而已。

問:如何將上供下度、一切有情成本尊、一切器界成淨土的觀修,在日常生活中與返聞自性合修?
師:如是觀修即是返聞自性。因為無論在深定中或生活中所觀修之聖眾、淨土,
以及有情所成之本尊、穢土所成之淨土,乃至一切見聞覺知,都是如幻而顯,都是夢境。
不幻的唯有那不能見聞、非心意識所能思量想像的覺智、覺體。

問:生活上有很多小地方,例如考試,總是難免會有所求,我們要如何處理這些事?
師:如幻而求。先盡心盡力,然後就隨其自然。若能出離專修,自然最好;但因你尚年輕,
父母對你期望很高,現在要出離專修,實不可能,是以應求「心出家」,亦可對父母親盡最大的孝道。
所以一切如幻,如幻而求,能不能獲得,皆不要執著。所謂如幻,就像在夢中一樣。
若睡夢已醒,或夢中而知自己在做夢,則不太會為夢境而分別取捨,計較人我得失。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一邊修行,一邊做一切事。即觀想在自性本空之中,
有此一幻化之人(自己),起此幻化之念,做一切幻化之事。時時不忘如幻而修,
自然就不染六塵。特別當知:既一切皆幻,何者非幻?

問:在日常生活中,對外境猶如看電影,不起粗的妄想,持咒歸持咒,
自己則安住在一個不受擾動的地方,這樣是否接近所謂「不動心」?
師:面對外境彷彿與自己無關,乃心不被外塵牽染,亦即曉得世事是幻。
但通常修到此程度,若有較煩之事來時,仍會受打擾。因此,要進一步安住於體性的不動,
而了見世間一切是幻,由不受塵境心念干擾,進達身、心、境一如。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實相現前,如如不動。」此方為不動心。

問:在座上修時,能觀想放光度許多眾生,但於日常生活中,悲心卻無法如此廣大,
僅能放光度眼前眾生,有時反而對周圍的眾生感到難以生起悲心。
師:觀想中無物質阻礙,無分別心,故易廣度。而生活中種種分別愛惡取捨,已被塵牽,
悲心自遜於定中。但若不能對目前眾生慈悲,今後何能對一切眾生慈悲?
倘實知一切眾生皆過去父母,皆有深恩於己者,悲心自易生起。

問:修如幻假觀,似乎常常仍無法完全如幻視之,而為塵境所牽,是為什麼?
師:因未破無明,習氣深重,罪障叢集,故不能了知塵境是幻。故善馭心者,應對最愛、
最憎之人和物,皆如幻視之,歷境驗心,如如不動,則對一般事,自能了了而如如,不被塵牽。

問:雖修假觀,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仍不免有我、人、眾生、壽者之執著,應如何改善?
答:初修假觀,當然不能完全如幻,對境遇緣,仍有執著,應一直如幻觀修,
待內心真實生起世間如夢之覺受,則執著自然逐漸減輕而淨除。

問:定中了知眾生如幻,出定後仍為六塵所轉,該怎麼辦?
師:仍須靠自己扭轉來,安住本體,稱性而修。動中修假觀,再止觀雙運,止於本體,觀一切法如空花水月。

問:修時,好不容易有一點消息,卻常被世俗因緣拉走,有時修得很灰心。
師:再回來啊!在家行者,修行障礙比出家眾要多,總有塵事纏身。
故修行須有毅力,若為塵牽,須即時返照。若能通得過塵世的歷練,修到不動心,
其境界比在山中閉關之隱修者,要踏實得多。且入世度生時,也不易墜失或退轉。這才是火中蓮。

問:有時雖然發心廣積資糧,利益眾生,但事情來時卻會退縮,是否有方法可以改善這種心理?
師:雖然發心,卻不能履行,此為發心不懇切,如幻假觀未修好,將世間一切都當成真實,
所以事到臨頭,無法放下。修假觀,應於每一念、每一境,切實體認是幻非真。處於生有,
當外不住六塵、內不住心念,一切如幻平等而住。每晨醒來,觀為另一新生之開始,
乃至每一念之生滅,即如一次之生死。處於中陰,若知凡所顯現皆為自心所顯,如幻而現,
則一切中陰之恐懼怖畏,剎那歸空,當下回歸體性。若投生於他道,無論是天道享樂、
修羅鬥爭,或是地獄、餓鬼、畜生道眾苦交逼、刀山油鍋,只要身心如虛空,了諸法皆幻,
安住如幻三摩地,種種善惡境界,皆剎那歸空,身心即於空中回歸體性。
修習「如幻三摩地」,對末法眾生十分相契。因處於五光十色的世界中,特別是居士身,
必須養老撫幼,肩負種種職責,若要時時住於空性而修,實為不易。
若依假觀,修持如幻三摩地,即為修持甚深心法
。(以下師父開示《金剛經講義增註》中四句偈數則,以明「如幻三摩地」之義。)
《金剛經》無相四句偈:「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修持如幻三摩地,即可達到離相成佛的境地。
假觀兩偈:「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諸相非相,即指一切相皆為假相。
若能了達一切相皆幻,則可見自性。「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這是觀法界一切形形色色,乃至我們的心念,無非如夢、幻、泡、影、露、電,雖現而不實在。
如是而觀,持之以恆,即能達諸相非相,立地成佛。
生清淨心四句:「不應住色、聲、香、味、觸、法生心,不應住喜、怒、哀、樂、愛、惡、欲生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是說:外既不住六塵,內亦不住七情,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事物物。
觀六塵、七情,乃至過、現、未三心所顯一切,皆因緣如幻而顯。譬如日出為晨,日落為夜,倘若不住相,
則無晨昏之別,乃至無過、現、未三心。故於一切時,皆「應無所住」,即都攝六根,
不住六塵、七情、三時,而證本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為不住六塵、七情、三時,
而又淨念相繼,念念相續,思維以種種方法廣度眾生。
離識成佛八句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此「如來」作「本性」解)。
應觀法界性,即諸佛法身,法性非識境,故彼不能了。」倘若住於色、聲、香、味、觸、法,
就不能見如來本性。若修如幻三摩地,不再見色住色、聞聲住聲,
即可見到與自性一體的法界性,即是諸佛如來的法身。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凡有相者,皆有來去,若不住相,則本無來去。
「離一切和合相,即成正覺。」倘若眼不與色塵和合、耳不與聲塵和合、鼻不與香塵和合、
舌不與味塵和合、身不與觸塵和合、意不與法塵和合,六根不與六塵和合,
束六和合為一明點,匯歸毗盧性海,即成正覺。
「若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無我亦有深淺不同的層次,最初是泯色身之我,
然後泯思想之我,進而泯虛空之我,最後泯法性光明之我。
「心佛眾生,似異實一,因緣萬法,是幻非真。」佛與眾生表相似異,體性實一,
其體性猶如虛空與虛空相融,不可分、無有異。一切情器萬法,皆由此心佛眾生不二之體性如幻顯現,
雖顯而如幻非真。《金剛經》中共有十八個四句偈,修成一偈即可成佛。這十八偈,
每偈都不離「如幻」之義。實因眾生見色住色、聞聲住聲;若能如幻,即可見到自己的佛性。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13 12:15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分享了徐*的近況動態。 從因地起修的顯宗強調不淨觀~
而從佛陀圓滿果位起修的密宗則必須修清淨觀.視自他一切眾生皆是本尊.佛菩薩.
房舍是佛的莊嚴宮殿.娑婆世界是清淨剎土.一切音聲是咒音.
一切萬物的流動都在演說甚深密法~~我們就是要摹擬佛的心境來過日子.
所謂戲夢人生.學密就是扮演模仿秀.我們扮演蓮師.度母....
等佛菩薩.演得很入戲時就分不清台上台下.隨時隨地妳就習慣.
自然而然的認為妳真的就是本尊.如禪宗所說..直下承擔.妳很有自信的承認~
我就是佛~眾生也本就是佛.這就是密法善巧方便的殊勝之處.將"禪"......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13 12:17 |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一切器界成淨土一切有情成觀音口皆同誦唵嘛呢唄咩吽
亦皆了自體性空等平等平等...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13 12: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16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