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0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唯識學中所緣境之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圖 1.



白雲禪師:
客問:唯識學中所緣境之性境、獨影境、帶質境,請師父以實際生活中之例舉證?

師答:性境:以物之本質所代表的意義,例如以顏色來說,
紅的代表「歡喜」、「喜氣」,黑的代表「悲傷」。

獨影境:簡單的說法,是依一些道理,用心在某一事上,怎麼鑽也鑽不出來,稱為鑽牛角尖。
有兩種現象:一種發生於世俗的人事,另一種於佛學上,去理會、發現,拼命在裡面認真,
其實是鑽牛角尖的。例如:以煩惱及菩提說,如從煩惱去拼命找菩提,而不去面對煩惱,
這叫鑽牛角尖;又說煩惱及菩提,一定要有煩惱,才有菩提,這叫煩惱牛角尖。
因菩提須要有煩惱才顯現出來,從別人的煩惱裡面,也可以發現;
若觀念裡存著:煩惱來了,我再來找菩提,這都叫鑽牛角尖。

須從事情的變化與作用去分析事理,一個完整的佛法,須具備體用相境。
我們以最現實的方式去看獨影境,人的分別心如何形成呢?關係與我密切,
我就較關懷他,那與我較生疏,就不太在意他。又如:自以為⋯⋯學佛很好,
但畢竟好在那裡?若不是已從佛法中獲得的知見,去改正自己的缺陷,
只以自己的觀念與感受去認知,沒有實在的下過修持的工夫,都是獨影境。

帶質境:從自我意識所產生的迷惑、疑問、臆測,再外加一些什麼的?
例如:以毛巾先用來洗臉,再用來洗澡的話,我們就不在意;若用來洗澡後,
就得以肥皂、清潔劑加以處理方可再洗臉,為什麼?這就稱帶質,帶了什麼質,
帶了些已洗過澡的成分在內,加上些自己想像的成分。若以煩惱、菩提為例,怎麼去看?

第一,以性境而言:煩惱的本質,是身心不安,它的性境就是如此。
那麼從煩惱中能體會些什麼,能覺悟的話,這時候所得是菩提,不是煩惱;
以本質而言,我們說它是一個不定的內涵,不是肯定的性境,如一定的道或善、惡。

第二,以獨影境看:像我們認為佛,就是釋迦牟尼佛或阿彌陀佛,實際上,除了那些已成就的佛外,
還有「覺悟」的意思,只是看到影像而產生,就如同以自己的感受,認為那個人對我好,
那個人對我不好,只是感受,有沒有去探討,他為什麼對我好?或為什麼對我不好呢?
總會有這個作用,那人對我好,我很受用,那人對我不好,我很氣他,
甚至不去理他,這都是自我意識從這些分別影像所發起的。

第三,由煩惱再去產生的煩惱,這叫帶質煩惱,例如:本來就缺錢的人,需要錢自己又沒錢,
怎麼辦?用偷、盜、搶之不法手段來得到錢,這就形成了帶質的煩惱。

因此,我們說,「所緣境」,就是所關係的緣而產生的境界。

客問:唯識學中的三量是何義?

師答:「量」,一般有所謂的衡量、思量。唯識學的理論是講「識而後唯」,建立法相後,
先做了別而後才肯定叫唯識,因此,依其本義應是識唯之學,而不是唯識之學,
否則一切萬法唯識所現,我認為怎樣就是怎樣,這根本不是佛法。佛法是先要認識清楚再作肯定。

從唯識與識唯上,可知其「量」的方法;識是了別,要如何去明了、分辨?就是要去認識清楚;
又有各式各樣的方法可以採用,就是量的問題。有的是依於現在的現象去衡量或思量,
就可知道這是「現量」;有的是比較所得的,任何問題都必須蒐集很多資訊加以比較,
才有選擇的餘地,才能發現得更多,所了別的價值就不同,所得的結果才更可信,
這是「比量」。「非量」則是以不同於現量與比量,亦即是以另外的方法去衡量、
思考,也可以得到了別的機會。唯識學講究以現量、比量、非量去衡量、
思考,經過了別後再得一個較為可信的結果。

客問:唯識學派算不算了義經的範疇?

師答:大乘經典,以菩薩法來講,都是了義經;我們所說不了義是什麼意思呢?
是以聲聞乘來講,聲聞乘是不了義。了義、不了義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常說的--懂得道理好修行,
就是「了義」;不懂得道理去修行就是「不了義」,是如此分別了義不了義。
了義在界定方面不容易混亂--菩薩肯定是慈悲,所謂信解行證,就是要了義才能證。提到「解」,
比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信願行,沒有解,那我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難道不是佛法嗎?
不是!因為它不能成菩薩,它往生只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樂,再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
才有機會成菩薩。而信解行證是每日都要做菩薩,這是了義、不了義的地方。
不了義並不是完全不瞭解其意義。而是依於聲聞和菩薩,聲聞乘不一定要了義,為什麼叫聲聞?
也就是依於用耳朵聽、眼睛看到的而去修行辦道,也就是佛陀怎麼說,就照著怎麼做,
這樣就好了。那現在佛陀不在了,已經沒有聲聞乘,即使有,那都是化身羅漢。
因為佛陀已經不在了,你不可能依不了義而成道。菩薩法一定是聽到道理方法而照著去做,
必須是解而行,所以菩薩法強調的是解行並重,而唯識學事實上也只是了義經裡面的一部分。

客問:心理學中談到有關記憶的問題,類似唯識學的理念,二者是否有關係?

師答:早期的心理學已不同於現在的心理學,因為現在的心理學已加入許多佛學的概念,如因明及唯識等。

客問:唯識學在佛陀所說的法門中有何特色?

師答:唯識學只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許多道理方法中的一種。佛陀說法一向是應機而說,
也就是針對不同的根基與智慧,說不同的法;因此,表現的方法也不同,
如唯識學是專門以唯識的觀點析解人生的問題。有時,各家各派的理論方法,雖然各有差別,
可是最後仍是相同的。各家有一共同點,即是以「我」為中心,也就是要解決每一個「我」的問題。

客問:師父上課時說唯識學是已經發生的事理?

師答:唯識學講求先建立法相而行識唯,佛法的概要是在事情還沒有發生前就要未雨綢繆,
不能等到亡羊再來補牢,那將會慢半拍,也會措手不及的。

客問:修養還不夠怎麼辦?

師答:這需要時間和空間的訓練,學佛是要一步一步走近法的世界,平常就要修養,
靠平常的修養才能夠面對問題,久而久之,便不會依賴,自己可以作主。

客問:心識與心念如何區分?

師答:心念是前六識,心識則包括第七意識。          

客問:師父,請說明一下「轉識成智」的道理?

師答:這個問題好大!我們用簡單的方式講吧!大家先要知道,「轉識成智」在佛法裡是專業性的,
在唯識學派中才談。識是了別,但這了別,最多只是自我分別的意識。即使是道的或世間的,
都只是分別,這種分別往往都以自我意識為前提,因此,只要是以自我意識而分別都叫識。
至於說轉識成智,這種識只是自我的一種看法、經驗、知識,往往不一定對自己或他人有什麼幫助。
要怎樣才有幫助?對自我而言,是一種道的幫助,對別人是屬於好的幫助。
因此,可以說對自我的道,屬於好的,都是「智」的現象,也就是說,
若把這種「分別」轉變為「有利益的」,就可稱「轉識成智」。

例如:燒香禮佛:燒香是供佛;禮佛,也就是供佛。燒香也好,禮佛也好,
都是在供養佛--以香來供養,以禮來供養。在道理上,我們可以肯定,可是在行為上,
我燒香、禮佛,我供養了佛,佛啊!你要保佑我,為我怎樣怎樣......,
那只是自我分別,我們說「有所求」。燒香和禮佛只是一種供養佛的行為,
如果你能夠以一份虔誠的心而行供養,那就不同於有所求了,而是智的分別,就叫「轉識成智」。

以唯識學來講,如果談轉識成智的話,那很麻煩(按:名相術語多故)。
我如果念一套這麼的程式給你聽,試聽看:在唯識學裡面,一法相,法相顯,
而後作了別,了別而後肯定,那就是轉識成智。

唯識學裡面有很多的言語,跟我講的道理是一樣。我只是告訴你,當我們了別之後,
使它轉變為有利益的,就叫做「智」,沒有利益的只是自我意識,一種分別而已,這是最簡單的說法。

客問:請解說唯識學中的三性?

師答:法離不開此三性:遍計所執--普遍一般的現象,大家皆認為如此。
依他而起--因什麼而作的,有一些比較特殊、獨立性的情形而發生的。
圓成實性--前二者皆有缺失,此一比較起來較為圓滿;比如以是與非而言,掌握之,
所以不會造成對立,但並不是真正達到了圓滿成就,因為圓成實性尚未臻究竟之法。
基於佛法必須證得覺果故,如聲聞、緣覺、菩薩、佛,也就是出離三界六道不再受生死。

客問:因明是不是類似邏輯學?

師答:因明學,我如果說它並不屬於佛法的話,很多人很難接受,
但唯識學卻是從因明學蛻變出來的。在古印度十二大學派中,三個學派所完成的學理叫因明學;
唯識學則是依於因明的基本理論而發揮出來的學問。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因明從因而明,
唯識學從相而明;所以唯識學是先建立法相,而後了別得到肯定,
而因明是從因探究得到結果而認識。其實世間上有很多東西都有相關連性,只是把它分得細一點,
我們不一定要肯定它是什麼。如以各種學派差別的時間分別的話,邏輯學在因明學之後,
因明學可以說在奧義書時就有,是古印度的一種哲學思想。

客問:請問解深密經所講之止觀與一般之止觀有何不同?

師答:解深密經所講之止觀,是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怎麼去分析、認識;一般的止觀,
則不一定要問題發生了,再去面對問題行止觀;所以說唯識學(解深密經屬唯識範疇)
比較合乎現代潮流。人生活於此環境中,就會有許多問題,而問題發生卻常不知如何解決,
一個學佛者不可能先花很多時間去修養,然後再去面對問題。一般的止觀就是要花工夫、
時間去修養,然後再面對環境中的諸多問題;而解深密經則不同,它告訴你道理、方法,
面對現實,從現實中慢慢去修養,所以它比較適合在家修習,
而一般止觀則較適合出家眾,因為環境不同故。

客問:唯識論是屬於佛陀時代或是中國的?

師答:唯識論是一位菩薩造的,他的心得報告,或稱之為論。唯識論是根據六經、十一論,
取其相關的思想、理念組合起來完成的論典,猶如論文或心得報告,
所以,他還是屬於佛陀時代的東西,不是中國的。

如肯定的分別,經、律是佛說的,論也有佛說的,可是不是佛自己說的,是由那些菩薩們代說的。
譬如文殊菩薩,佛陀升座,結果他不講話,就由文殊菩薩代說,也稱之為論的;如地持論,
其實應叫地持經論,為什麼?這部論是根據佛陀所說十地法門的道理,再發揮出來的心得報告,
由文殊菩薩再來表現的。因此,論裡面大部分是菩薩所造--為菩薩們的心得報告、所表現出來的。

所以說「經」是佛說的,「律」是制度,「論」是佛弟子的心得修養,是這麼來分別的。
如果這麼說:經是道理方法,律是規矩法則,論就是依循道理方法、
規矩法則再表現出來的心得發明,就很容易加以分別。通常講論,都是指過去菩薩們所表現的,
但是到了後期,在中國也有不少的論出現,稱菩薩兩個字,不要把它看得太高了。

比如說,在家菩薩,這表示在家學佛的都可稱之為菩薩,並不一定說要到達什麼境界不可。
菩薩的本義作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告訴你,在這眾生環境中,你已經有所覺悟了,你就是菩薩,
這麼簡單;因菩薩直接翻譯,就是「覺有情」。有時我們稱什麼菩薩、大菩薩,
應該是很平常的話。像過去在叢林(禪和子參學的大道場)裡住,出家人有時談到自己的父母,
很少講我父親、我母親,都是說「我們家裡那個菩薩」,都用這種方式來講,
因此,它並不是特別莊嚴神聖的稱呼;事實上它又很莊嚴,因為只要能夠有此現象就很莊嚴了,
在眾生的環境中間,能夠有所覺悟的人,就已經很莊嚴了。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3-08-03 21: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65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