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7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viviali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頭銜:路人甲路人甲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用音樂培養出有氣質的聰明寶寶
音樂能幫助腦神經發育 音樂的啟蒙可以從胎兒時期就開始,才能把握腦神經運轉時期,讓孩子得到充分發展! 有句話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而根據美國精神學家的研究,學音樂的孩子更可以變聰明喔!

根據研究,寶寶的諸多感官能力中,最早臻至成熟的是聽覺,而聽力也是他感應外界、學習事物最初也非常重要的媒介。因為幼兒的腦神經需要不斷刺激才能成熟,因此,藉由聽覺的刺激,可以及早給予孩子智力發展的腦力活動。

音樂與寶寶的成長之路

胎兒時期即可從音樂啟蒙

坊間有不少音樂CD號稱是「胎教音樂」,究竟,尚在媽咪腹內的孩子能否接收得到外界的音樂、聲響刺激呢?

有很多的研究已經確定,寶寶在胎兒時期就具備聽覺能力,已可接收外界的音樂、聲響等刺激。舉例來說,有些孕媽咪去聽音樂會,在大聲且快節奏的音樂下時,常會感覺到腹內寶寶踢動,這就是胎兒對外界聽覺的反應!

零至九歲是音樂啟蒙的關鍵期

用音樂來刺激孩子的腦神經,愈早愈好。專家認為,寶寶在初出生後的音樂性向,乃在最高峰狀態,若能善加利用此時期的腦神經運轉功能,給予多方位的音樂刺激,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肢體發展都有很大的助益。

一旦超過九歲都沒有接受音樂刺激薰陶,寶寶的腦神經細胞就會缺乏資訊刺激,而逐漸退化!因此,若要以音樂來培育孩子,越早開始效果越佳!

音樂啟蒙,需「語言、律動、遊戲」要素齊備

專家表示,我們腦內控制語言的腦細胞,同時也負責管理肢體、肌肉的反應,換言之,如果語言能力有受到刺激而發展,就同時對肢體發展也有幫助。另外,若將「遊戲互動」加入,不但可以提高寶寶的參與興趣,也可以增加親子感情雙向交流,讓孩子的音樂啟蒙事半功倍!

DIY給寶寶的音樂課

一、從聆聽開始

媽咪無須介意自己沒有受過足夠的音樂教育,一開始只要播放你自己常聽的音樂給寶寶聽,音樂中包含了韻律、節奏、音調等各種音質元素,足以給寶寶全方位的美好經驗跟刺激;接下來,從寶寶的表情反應,你就會知道寶寶喜歡什麼類型的音樂了。

二、唱歌

在「聽」以外,媽咪可以自己唱歌給寶寶聽,因為媽咪的聲音是寶寶最熟悉的,媽咪唱歌可以帶給寶寶不一樣的趣味感受,然後引導寶寶自己去跟著哼,以發掘寶寶自己的各方能力。

三、準備有節奏的器具

有節奏的器具,簡言之就是「樂器」。不過,寶寶不需要標準的鋼琴、吉他,只要可以發出聲響的工具即可,如沙罐、小鼓,甚至一把小塑膠圓椅都可以。

當音樂響起,或者唱歌給寶寶聽時,媽咪就可以用這些器具敲節奏,寶寶就會跟著不成調地哼,甚至有節奏地搖晃身體打節拍!

叮嚀

根據統計,一般家庭花在看電視的時間,比花在聽音樂的時間多出很多!專家對於這樣的現象感到憂心,因為電視用強力的燈光、聲響吸引的人的注意,讓我們大腦少活動,而只一味被動地接收電視所給的訊息,長久下來,會讓我們失去邏輯性的思考,甚至落入完全情緒化的反射!

也許你認為,電視也包含音樂聲響。然而,電話畫面的快速轉換,會讓腦完全轉移聽覺的注意力,而集中到「視覺」接收,也失去了純粹只聽音樂的想像空間!建議家長們,還是讓孩子多聽音樂,才能讓孩子多方為發展!



幸福是一種感覺。
沒有道理,沒有原因。
當我看見你,甜美的微笑自然湧上眉間,
那就是一種幸福。
來自於你給的,幸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18 23:3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5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