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健康] 抒解恐懼十項處方
許文德 醫師
拙作「恐懼症 知多少?」(健康版 9月29日)發表之後,一早即有關心的讀者打電話來詢問相關的治療細節,電話中語氣略顯緊張,似乎頗受恐懼症之苦,為解答類似讀者的疑惑,接續介紹一些有關恐懼症的知識。
根據美國精神科專家大衛.索博醫師(David S. Sobel M.D.)與羅伯特.翁斯坦博士(Robert
Ornstein)合著的「身心健康手冊」(Mind and body health handbook)的分類,恐懼症屬於焦慮症之一,主要的焦慮症有三種,包括:
一.概括性焦慮(generalized anxiety),意指一種持續超過六個月的長期焦慮狀態,這類患者無法放鬆自己,而呈現持續性的擔憂及緊張,導致睡眠障礙甚至破壞正常生活。
二.恐懼症(phobia),患者對特定事物或情況強烈恐懼,恐懼的程度超過正常的比例,其中較常見的如畏懼密閉空間的「幽閉恐懼症」,害怕與人交往的「社交恐懼症」等。
三.驚慌發作(panic attack),患者會驟然發生強烈而無法解釋的恐懼,這些恐懼多數伴隨身體方面的症狀,如胸痛、心悸、出汗、反胃、暈眩、僵硬、坐立不安、窒息甚或斷氣的感覺,而使病人自以為是心臟病發作,甚至產生即將死亡的錯覺。
這些焦慮症可以服用抗焦慮藥物來治療,包括valium、xanax、ativan、klonopin等都有助於緩解症狀,但很難不繼續服用,因此,學習以其他非藥物的方式回應焦慮才是較有效的處置,兩位專家在書中建議的方法包括:
一、學習放鬆:每天撥出十五至三十分鐘的時間,進行調勻呼吸、聽輕鬆的音樂、按摩、豢養寵物、品嚐美味或聞嗅香氣等,運用身體的美妙經驗遠離焦慮。
二、減緩焦慮的運動:任何有氧運動都適合焦慮症患者,臨床証明等量時間的運動比休息不動更有益於袪除焦慮。
三、化擔憂為行動:避免胡思亂想,將注意力集中用於實際行動。
四、查證事實:焦慮很容易被誇大,許多想像中的恐怖事件,到頭來都證明是瞎耽心,因此寧可花時間去求證事實,莫無緣無故去瞎擔憂。
五、當機立斷避免猶豫不決:「不確定」佔了焦慮極大的比例,也是壓力的主要來源,因此凡事該斷則斷,一旦下了決定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心中反倒篤定而不易為焦慮所困。
六、分散注意力:要把焦慮從腦中趕走並不容易,越是努力要克服焦慮,可能弄得越焦慮,不如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就不再為焦慮騷擾了。
七、安排憂慮時段:每天固定排出二、三十分鐘的「焦慮時間」,專門處理焦慮,這段時間以外若有任何焦慮,馬上把它紀錄下來,並告訴自己「現在不是焦慮時段不理會焦慮,等到焦慮時間再處理」,雖未必能完全免除焦慮,至少可以避免將時間跟精神浪費在焦慮上面。
八、「去敏感作用」(desensitization):運用如治療氣喘、皮膚過敏類似的原理,讓病人逐步接觸並習慣其所畏懼的事物,一點一滴地除去心中的恐懼感,最終達到不再恐懼的地步。
九.、洪水法(flooding):讓病人完全沈浸在無垠的恐懼之中,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當病人感受到極端的恐懼時,不要輕易脫離那個情境,直到龐大的恐懼完全消失為止,這是一帖速效的「猛藥」,只在所有的緩和方法都無效,而且有專業醫護人員在場時才可使用。
十、嘗試讓自己「更有用」:把注意力放在別人的焦慮上面,例如去做志工幫助比自己更須要幫助的兒童、重症病人或週遭環境,關心別人不僅能使自己的人生展現新貌,也減少擔心自己的時間跟精神,從而避免焦慮的困擾。
以上這十帖「處方」並非人人適用,也未必招招有效,但輕度焦慮的讀者不妨從中選取合適的方法幫自己減壓抒慮,至於焦慮嚴重者,最好還是找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專家諮詢、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