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4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平平安安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5 鲜花 x28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晴天][快乐] 旧闻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9/07/25
动画尬电玩 日选举宣传新利器

【黄菁菁/东京廿四日电】
  日本各大政党为拚众院选举纷纷祭出动漫宣传新招,自民党制作《求婚》动画在网上爆红,片中貌似民主党党魁鸠山由纪夫的虚拟人物,花言巧语向女友求婚说:「细节等婚后再谈」,极尽嘲讽之能事。民主党则推出代言人偶「民主君」及免费手机游戏「民主君冲刺」。
  游戏中,民主君躲过枪林弹雨朝首相官邸冲刺,不但娱乐性十足,还达到宣传效果。
  动画《求婚》质疑对手乱开支票
  日本最大在野党民主党的人气已超越执政的自民党,自民党批评民主党提出的政策不切实际,光开支票而不知财源从何而来,执政后若无法兑现则形同空谈。在自民党的《求婚》动画中,便以男人向女人求婚的情节,点出对民主党的质疑,对白是:
  男:「我才能给你幸福。换我做做看吧,玫瑰色的人生在等着你喔。生产、育儿、教育费,以及老后的生活费、看护费都交给我包办,全部OK,高速公路也免费哟!」
  女:「钱没问题吗?」男:「细节部分等结婚后再考虑吧!」女:「耶?」
  动画最后打出字幕说,「你的人生可以交给没有凭据的自信吗?」此动画在You Tube网站上公开后,观看次数已达廿万次,自民党见效果奇佳,已赶紧着手制作新的宣传动画。
  民主党推手机游戏吸引玩家
  民主党也不甘示弱,十五日推出免费手机网路游戏「民主君跳跃!」,廿四日又推出新游戏「民主君冲刺!」玩家要不停按手机键,让民主君快跑朝首相官邸前进,途中会遭遇无数的炸弹袭击使速度变慢,也会出现让民主君在一定时间内变身为不惧炸弹的「无敌民主君」。
  玩家若能一路躲过炸弹的攻击,快抵达终点时就会出现「官邸来了!」字样,若能在限制时间内过关,就会完成「政权轮替」。民主党希望借此有趣的游戏,唤起民众对众院选举的关心。
  此游戏于廿四日下午三时公开后没多久,网上就开始有电玩玩家传授攻略法,教人该如何加速,如何躲避炸弹等。有玩家指出,实在太简单了,玩两、三次就能轻松过关,但是记者试玩了三次,结果却都失败,只看得到「离官邸尚远」的字样。还有玩家搞笑地指出,民主君的造型不好玩,不如让鸠山本人去跑会更具临场感!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9/07/25
网友总动员 欧巴马胜选秘诀

【黄哲斌、何荣幸/专访】
  绿营政治人物大玩噗浪,被认为是仿效美国总统欧巴马的网路动员模式。然而,政治人物真的了解欧巴马的网路胜选经验?本报调查采访室特别专访今日来台开讲的欧巴马网路辅选大将吉娜库柏(GinaC ooper)、哈佛选研中心民调主任约翰沃普(John Della Volpe),深入解析欧巴马成功经验与「网路政治世代」。
  台湾数位文化协会将于今、明两天,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台湾政治2.0研讨会」,探索欧巴马时代的网路政治,讲者除了库柏与沃普,还包括民主党选战策士崔皮的组织「改变国会」执行长格林,及科技政策顾问汉克。
  吉娜库柏认为,欧巴马选战网路策略最成功之处,是「提供多种网路管道,邀请选民参与选举」。无论是写电子信、转寄影音档、网路连署、提供意见、线上小额捐款,只要选民迈开第一步,参与感会让他们凝聚群体意识,继续为选战贡献。欧巴马阵营非常擅长用科技新工具,达成此一策略。
  约翰沃普则认为,欧巴马「信任群众,并强化他们的科技能力」,让他募得破天荒的五亿美元线上捐款。但欧巴马阵营的成功关键「并非科技,而是心理学」,因为欧巴马让选民认为,他们的声音受到重视,「向草根力量请益,倾听并请求协助」才是他胜选的秘诀。
  除了善用科技与群众心理,哪些内容才能吸引网路选民?沃普强调,共和党的麦肯阵营一样使用Web2.0工具,但并不成功,重点不在于科技平台,而是「领导风格、创意、真诚与个人特质」。库柏则认为,一定要提供民众「参与的多重管道、让他们彼此连结、鼓励网友贡献内容」,当选民开始参与,他们才可能投票。
  库柏提醒,许多人只看到欧巴马在选战期间的创意,事实上,他当选后不但成立change.gov网站,让政府人事、政见政策尽量透明化,就职后的data.gov网站,让民众更易取得府公开资讯,白宫官网也辟有专区,请民众献策「如何让政府施政更开放」。
  针对台湾政坛的「噗浪热」,库柏建议政治人物,「多体验,并承受可计算的风险」,在网路上挫折难免,只要够真诚,个人特质会让你度过危机。
  沃普则表示,只要对自己声音负责,就不必怕失败,最重要的是,去实际接触选民,并向他们求助,通常会有很大的收获。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9/07/25
学者:台湾政治人物 停留在「听我讲」

【黄哲斌、何荣幸/台北报导】
  台湾政坛疯网路,辅大新闻传播系副教授陈顺孝认为,台面上政治人物无论是玩噗浪、推特,或是藉由网路平台发声,「都只是想宣传想法,或谈些生活琐事」。他建议,这些新工具并不适合单向文宣,却是聆听草根声音、真诚对话的绝佳管道,也是探求民意、政治判断的最佳温度计。
  本身是网路重度使用者的陈顺孝表示,台湾政治人物的最大问题是「从不相信群众智慧」,即使在网路上,还是希望「大家听我讲」。然而,网路是双向对话、形成自发组织的场域,「真诚、参与感」才是网路政治的先决要件。
  陈顺孝强调,许多政治人物拚命想学欧巴马,却忽略了「欧巴马本来就是黑莓机、推特的重度使用者」,因此,他能以网路人的思考模式,去决定选战或治国策略;传统政治人物若只学到皮毛,很难让人觉得有新意。
  陈顺孝期待,国内政坛若能藉由噗浪或推特,与网路社群高度互动,假以时日或许能改变思维,理解「网路读者不再只是一群受众,而是具有群众智慧的社群」,或许更能打开脑袋,让网路意见成为自己政治判断的基础。
  陈顺孝举例,从我投绿党、抢救乐生、野草莓学运到最近的反对农村再生条例运动,台湾的网路社群已浮现逐渐成熟的政治潜能,政治人物若能倾听这些力量,与他们真诚互动,才可能真正理解网路政治世代。
  曾深入研究欧巴马网路策略的部落客徐子涵表示,网路社群将影响下一世代的政治与选举形态。他举例,Facebook有两亿五千万名会员,相当于全球第八大经济体的人口,却只需要九百名员工,就能建构起庞大的资讯及人际网络。
  即使如此,徐子涵提醒,不同科技工具的功能各有局限,Faceboo k、Twitter、Plurk、YouTube、简讯、部落格,有的适合当媒体,有的适合经营社群,必须小心区隔,作好风险控管,才不会有错误的想像与期待。
  徐子涵认为,欧巴马阵营约已开发七、八成的网路动员力;相形之下,台湾政治人物不管是治国周记或绿营玩噗浪,「都还像是婴儿」;他提醒,即使欧巴马本身就是熟练的网路使用者,他仍有一群来自 Google、Facebook的科技策士,不但帮他打选战,还跟他一起进白宫,为他打理网路动员、文宣与组织事务。
  徐子涵表示,台湾政治的运作概念还停留在「桩脚」与「团队」,缺乏网路「会员」的操作概念。他建议政治人物「最重要的是先观察」,熟悉网路文化与科技工具后,「找一个称职的资讯长」,许多技术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同时避免再闹笑话。


中国时报   A3/焦点新闻       2009/07/25
须先更新脑袋 才能相容对话

【黄哲斌/特稿】
  台湾政治人物需要网路吗?其实,他们最需要问自己:「网路能作些什么?」
  网路可以招募义工、串连支持者、征求创意点子、募集小额捐款,因而不必过度依赖财团、桩脚或派阀大老,这是欧巴马胜选经验告诉我们的事。
  网路也可以征询民意、沟通对话、政策试温、让政府组织更开放、让人事及资讯更透明,甚至让重大争议政策直接诉诸民众,藉此向利益团体或政客施压,这是欧巴马入主白宫至今告诉我们的事。
  欧巴马在Facebook有六四七万名支持者、在Twitter有一八一万名跟随者、在YouTube有十七点五万名订阅者,他们都是欧巴马直接对话、直接动员的民意基础,他在这些平台宣布「组织美利坚」计画、恳求他们携手共度金融海啸、听取他们对政府再造的意见,最近,他大力寻求民众对于健保改革的支持。
  反观台湾,政治人物若只会在噗浪说早安、你好,虽不致像吕秀莲批评的「不求长进」,至少也是「暴殄天物」。当他们插上网路线,就必须以更网路的思维、更网路的沟通模式,面对这群主动、有机、多向的草根民意。
  还有,网路的社群特性与技术细节,也与政治沟通效果息息相关。举例而言,马英九总统治国周记的网页,因为内嵌微软的影音播放器,较适合在IE浏览器上播放,对Firefox、Google Chrome、苹果Saf ari浏览器的使用者较不友善,这些约占两三成的网友,常是重度使用者或网路意见领袖,却因而被摒除门外。
  当政治人物进入茫茫网海,焦虑地寻求沟通,他们的脑袋就像浏览器版本,必须赶紧「版本更新」与「建立相容性」,才能找到正确方式,与正确的对象展开对话。


以上四段新闻
转眼成了旧闻
不过当日的报纸还是每天躺在背包里
看过后
心中似有所感
网路真的很方便,上中时电子报抓来贴
那张报纸就不用再躺在背包里了

虽然成了旧闻
但还有参考价值,还需要再想一想...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9-08-03 09:44 |

首页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4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