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33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台灣鸞門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修行][分享] 地府判例 對照現今台灣轉世之例証鸞文

地藏王菩薩 降

 吾為「地府判例」一書為序

夫書之著,乃在教化,以為啟人智慧,或者予人警惕,有所悟得,而為 壽世,並作世道人心之匡正。
 歷來鸞門著書,或有所闡述,如心法、因果等理論之分析,或為人生有 關事物之釋疑等等,莫不與眾生息息相關,使眾生閱書能有所得,並能因此 增長道程之智慧也。
  際值末法時期,正法之既藏已久,道魔併降,累世因緣之牽掣既深且久 ,因而人心受蔽,已成先天自性障蔽已深,無以自救自拔,因而大多數眾生 之沈淪,日愈加重輪迴之業力。
  天律賞善罰惡,一秉至正至公之仁心而施行,冥律雖上體天心至正至仁 ,好生之德,但冥府乃為眾生善惡功過之總評斷者。芸芸眾生,功過有如濁浪滔滔之黃河,因而冥府雖體好生之德,冥律卻不能不森嚴,以昭炯戒。是以故,冥府以陰律評判眾生善惡功過,一則昭明天律賞善罰惡,再則亦為眾生警世之憑藉。
  今日台疆豐原懿敕拱衡堂主席 關,上體天心,為眾生勸善警惕之本,敦聘十殿文判降著該殿判例,以資彙集成冊,用心良苦,一則述明冥府判案之依據,再則個案與眾生之生活俱有相關,閱例知惕,並明律例因果之遵循,允為善書勸世之佼佼者。
 今日書成,吾為文作序,即以此勉勵眾生,有幸閱書,善加體會,以作己身言行之圭臬,並能推荐及人,共閱是書,以達普化勸世之功效,亦乃一樁無量功德也。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 序于台疆懿敕拱衡堂




陳師兄 祝福你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8-01-17 20:28 |
台灣鸞門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冥府八殿文判武 降表情
詩曰:榮華富貴是何因。取義成仁澤世人。
   案例分明堪勸善。長留典範最能珍。

聖示:吾今夜奉聖諭,降爾道場,開示判例,列入寶書勸世。
 述:今生富貴是何因

 今日台疆一地,有高官連姓,乃為台疆望族之後,生性尚稱篤實,在政壇亦以厚實作風,平易近人,故也一帆風順,位極人臣之尊,能得有此厚福之報,實有所本。
  此案乃為本殿所判之福善案例,吾詳述分明,以開悟世人,欲求希冀福報,必先種植善因。
 按今日連氏之福報,須溯於數百年前,乃為元末明初之間,時值亂世,有姓楊名易燁者(即為連氏之三世),本為小康子弟,雖為市井小民,但稍曾涉獵詩書,心中雖無大志,但也深知忠國義民之道。
  但亂世之間,天下未定,群雄並起,雖有道明君底定天下,開太平盛世;但在逐鹿中原之際,卻也機鋒盡出,勾心鬥角,故中原一片烽火,百姓深受荼毒,哀鴻遍野;若非置身其間,無以想像其苦。
 戰禍頻仍,民生困苦,則盜賊四起,因而地方亦因團練之組織,楊某亦為其成員,以防禦流竄之散兵或小股賊人,後來鄉團總練姓張,貪圖功利,將本部擬與官府互通聲息。以出賣正揭櫫起義之陳部(即為朱氏之前主)。
 但彼時民間正沸騰驅逐韃虜之聲,歡迎義軍,故楊某亦頗不齒總練之作為,憤而辭職。孰知是時,適有朱氏所部,在行軍路過,鄉團擬與元朝官府設計,殲滅朱氏所部,恐楊某走漏消息,乃加以監禁。
 楊某獲知上情,唯存民族大義,乃將妻兒及兄弟,分成三組,連夜逃離故鄉,通告朱氏所部。後來楊家一氏計有十五口,僅得楊某及次子順利逃脫,進入朱氏部隊軍營,告知應變,餘皆受害。
  朱氏得此告警,乃得反制,消滅當地元朝勢力,但一將功成萬骨枯,臬雄心胸亦非常人可比,楊某一家十餘口,為大義冒死告警;但朱氏雖有感恩厚待,在其成就大業,底定天下之際,炮打功臣樓,楊某亦在此之前遇害,享年四十有一,魂至冥府,冥王禮遇賜座而判,其判文如下:
一、按楊某雖為一介小民,但忠愛民族之大義,是可成神。唯審酌在世牽連  因果廣泛,乃不呈報證果,以福報為判決。
二、楊某一族,以義喪生,故均准判福報,各個往生富豪人間,唯與朱氏一  族牽連恩怨,故不予判決入仕,故富而不貴。
三、豐功偉業,澤及世人,朱氏之得霸業,乃為楊某犧牲之因,富而不貴,  雖為恩怨前世所拘,故准三世而得富貴雙全。
四、著即楊氏一族受害,立即往生,先了彼此因緣,二世再了與朱氏及元朝  各人之因,三世即得福報。
 以上判例,即為台疆連氏之因緣,此世福報,非無前因,榮華富貴,由人自造。是以,世人當知忠義之道,善德之行,定有福報可得也。



陳師兄 祝福你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8-01-17 20:33 |
台灣鸞門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冥府三殿文判張 降表情
詩曰:陰司律典本嚴森。善惡到頭總得清。
    福報由來人善作。何須羨慕他人深。
聖示:吾今夜奉諭,降爾道場,闡述一件判例,乃以善因深植,福報廣泛,以昭冥律森嚴,鑒納無遺。表情
 述:種善因得福果

 在台疆地區有一老夫人,年登頤齡,子孫滿堂,而且子孫輩,更是富裕驚人,其家族事業,幾乎佔全台之石化王國,使老夫人之能得如此福報,乃有其善因緣。
 按老夫人一案,遠在明末之際,時局正亂,崇禎帝所縊煤山,有一戶人家,姓田名有隆,乃為避世獨居之隱者,本意一則避戰禍,再則亦可修行。
  孰料明朝亡國之君,自縊於煤山,一地頓成禁區,唯田某雖為避禍隱士,但心中卻也不忘國恩,以及民族淪入異族統治之恥;因而清朝雖有明令,嚴禁百姓在煤山一地作故國遺老等之結社紀念。但卻無法斷絕人心思漢,因而仍有頗多故國志士來此,一則憑弔,一則聯絡,以作廣泛連繫。而田某在此,亦即藉地利之便,幫助各地有志之士,避開清軍耳目。
  一生雖無聞,但卻因此頗積陰功,享年七十有三,魂歸地府,冥王禮遇,特賜座椅,頒賜判例如下:
一、查田某一生,以山野之人,知忠國之道,已達地祇果位,經呈奏 金闕,敕果位證江西水神之職。
二、但本案牽連甚廣,一則朱家崇禎轉世輪迴,再則明朝一世受恩種因,三 則清軍密探,因此案而死,三者糾結,無一無關,因而判處果位暫存金闕,轉輪山西伍氏人家,一併了此因緣。
三、轉輪入世, 全闕頒賜證果,永不裁撤,見功累晉,以作呈報。見過不提,累世輪迴,仍可保有其果。
 本案判定,呈請 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薩核定。乃立即轉輪伍氏人家為長子,姓伍名永珍,自幼即頗聰慧,唯生性不仕,不願讀書以求取功名,而在家鄉經營一間茶坊,以廣結交。
 而伍某為人頗稱豪邁,凡貧戶遠客,均能親切禮遇,而且不貪不取,並在路口免費供茶設棚,以作歇腳處。時在清朝嘉慶年間,時局已定,天下堪稱太平,因而人民富庶,功利之心可見。
  而伍某雖為一個大老粗,但頗有仁善心,其間有一乞兒姓顧,頗為頑劣,偷拐詐騙,無所不來,後被伍氏收在身邊,供其吃住,以作教養。惜顧某熱中功名,後來因入仕,而兩人斷絕關係。
  又一貧婦姓金,時受丈夫欺辱,每每欲訴無門,均被伍某邀同鄉親安撫,終得夫妻諧老。
 而伍某一生,卻頗勤儉,知惜谷物,而且以身養德,頗受鄉里敬重。活至八十有七。鄉人均以老爺呼之。魂入冥府,再受冥王禮遇賜座,頒賜其判例如下:
一、按伍某一生行善,廣種善因,已得積功圓滿,可證地祇果位,經呈奏金闕,頒敕安徽境中,一明村境主,加晉前世果位,為長江龍王,但果位暫存金闕。
二、按伍某種善因,與前世因緣了斷,今有新因,合該應運,故三世因緣,  一次了結,三世功果,一次頒證,乃再判准轉輪台疆。
三、顧某受恩、貧婦夫婦,俱受此恩,併入轉輪為其一家。
四、遠溯前因,崇禎帝以及明、清兩朝恩怨各造,判准各人輪迴,刀兵之爭,轉入商家之爭,以此定案。
 以上前因後果,即乃老夫人三世因果,以證果之身,了斷因緣,得此世隆盛福報,且以此世論斷,老夫人功高不輸前世,則長江龍王之果,晉昇菩薩果位不難矣!表情


陳師兄 祝福你
獻花 x1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8-02-25 19: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79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