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5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xdebnm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4 鲜花 x9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晴天][快乐] 难得糊涂
相传郑板桥在干隆年间奉调在潍县上任知县,在这期间他为官清廉,兴利除弊,取得百姓的爱载,但是最后因收缴了当地豪绅的罚款,而遭到了陷害,而至罢官。
那板桥在潍县期间也题过几幅着名的匾额,其中最令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这一匾额,根据民间传说,有一年板桥听了人民说城东南有一座云峰山,山上有很多历代的石刻,那板桥专程的来到云峰山去看一块春秋战国时代留下的「郑庄公碑」,由于天色渐暗来不及下山,于是不得已借宿了山间的一座小茅屋,这茅屋的主人,是一位儒雅的老人,自命是糊涂的老人,言谈之间,出语不俗,板桥环视室内,见室内的陈设中最突出的是一件硕大的砚台,足有一方桌面的大小,石质细腻,雕刻精美,真是世间罕见之物,令板桥大开眼界。

于是老人请板桥题字,以便镌刻在砚背之上,板桥欣然慨允了,他细思老人必有来历,便提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并盖上一方新刻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干隆进士」之印章。

因砚石过大,还有不少的空隙,板桥便请老人作一跋语,老人也很兴至,便提了「得美石难、得顽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一方印:「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板桥一见大吃一惊,心中已知这位老人必不是等闲之人,从印上看应该是一位退隐的官员,细谈之后,方知原因,于是板桥有感于糊涂老人的命名,当下见砚台尚还有空隙,便再补写了一段:
「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老人见了大笑不已。

「难得糊涂」深刻道出了板桥内心中对当时政治的复杂,官场的昏暗,心中充满的无奈与感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 | Posted:2007-02-02 12:06 |

首页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816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