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1013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   1   2   3   4   5  下頁 >>(共 5 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禪定][分享] 《南禪七日》--生命科學的實驗, 南懷瑾先生主講
第一講
《南禪七日》01本師成道與打七
佛說的經典最重要,論,是佛的弟子們,這些菩薩與尊者們,根據佛法的修持的著作。有些論著得非常了不起的,但是到底還是菩薩們,是尊者們的著作,不是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親口所講的原著。所以學佛,
第一注意依經不依論。第二依法不依人,以佛法佛說的佛經的所講的佛法為標準。真正學佛,所以我們皈依佛、皈依法,以佛所說的,這個留下來的記錄,那叫做經典。
經典是我們後人尊稱它,實際上每一本佛經,都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對話的討論集,或者是這個菩薩提出問題囉,或者那個弟子提出問題囉,譬如大家都知道金剛經,是須菩提尊者為主體所提的問題,這種對話的記錄下來,後世叫做經典。那麼這一種經典就叫做佛法。所以佛法,法字的意思,佛法這個法字的意思包括什麼呢?一切事,事實。一切理,一切道理。一切事,一切理,綜合攏來就叫做法。什麼叫一切事呢?譬如我們學禪打坐作功夫這是一個事實,等於我們普通講中國話叫功夫,功夫就是一個事實,那不是理論能夠講的,譬如,兩個腿能不能盤的起來,?那是一個事實,所以事跟理配合起來這叫做法,就是佛法的法,不是普通法律那個法,所以依佛法不依人。老和尚故意捧我,什麼善知識,老和尚話也靠不住,你們不要聽,我更不是善知識,他是客氣話。不要因為人的關係,要真正以真理為依歸,
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只有佛經裏還有差別,有些佛經是不了義的經典。什麼叫不了義?不徹底的,不究竟的。有些佛經是究竟。所以要依了義,徹底,了就是徹底。不依不了義,有些小乘的經典,甚至後世還有偽造的經典,靠不住的。但是諸位聽了以後不要認為靠不住,看都不看,都要看,你看了知道那個是不對的。所以譬如有些人講這是外道,我說你學過沒有。外道我怎麼學它。那你怎麼曉得他是外不外呢?你知道了,才知道這個是外道。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九歲皇帝不當,跑去做和尚,出家了。他前面十二年,八、九年學的都是外道,因為他經過外道的修持了,曉得一切皆非,都不對了,不是正法,因此才在菩提樹下,自己悟道的,這個是正法。現在講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順便帶到告訴大家這個觀念。
第四句話依智不依識。真正學佛學道,要靠高度的智慧,不是靠腦筋,或者是讀的書、常識與思想來的。譬如大家都學佛都曉得四大皆空,我常常說你肚子餓了,不要吃飯,看你空得了不,你就空不了。你說四大皆空嘛,天冷了,不要穿衣服,不怕冷你做得到嗎?做不到。所以都知道四大皆空,這些佛學一聽了都會了,尤其大家,我常常說一個笑話,諸位不要見怪,
我常常告訴朋友,我最怕是學佛的人。為什麼?一來了以後,看到你合個掌,一臉的佛氣,一身都佛氣,滿口的佛話,究竟什麼意思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是把佛的那些道理拿來做普通的常識用了,變成名詞了,嘴裏滿口佛的名詞,那個真正的意義不懂,所以真正學佛要高度的智慧,佛法是智慧的學問,不是一般的常識,也不是一般的思想,我們首先交待這個。講老和尚剛才的客氣話,我這一番話的重點,希望大家對我,不要寄望的太高,更不要重視我,我是個非常普通的人,只有一點,好像除了我那些老朋友,我請來的老朋友以外,比你們年輕,我多活了幾年,比你們多吃了一點鹽巴,如此而已,以老賣老,只有這一點那還可以,其他都不行的。那麼我也同你們諸位一樣,十一、二歲就喜歡這個,一直摸到現在,現在你看我那個樣子,頭髮也白了人也老了,一無所成。會寫幾本書,那騙人的,肚子餓了才去寫書,沒有飯吃賣文章吃飯的。講到這裏,諸位不累,時間到了,你們告訴我。
講到我寫書的先給你們講個故事,也是不是完全講故事,我這個話有深意,看你們年輕的同學們出家的那麼多,我剛才坐在這裏,感想很大。你看你們這裏,三、四百個青年人,都出家了,這個能不能真正看懂佛經,這句話很不禮貌,但是我講的真話,這是一個問題。能不能真修持到有一點心得,這是個問題。尤其是諸位出家了,社會上不懂,我懂,因為我同你們一樣,從年輕摸起的,我在峨嵋山也閉關,我的老師兄,這位八十歲了,他是我的師兄。我閉關的時候,都他招呼我的,我要一點花生米、什麼東西,寫個條子給他,他都給我弄來的,他現在是四川的老修行,大家都知道,因為曉得我到了這裏,我們五十年不見面了,所以特別趕過來。講到這裏為什麼?就是說,年輕人的修行,究竟如何要實證的,你們不要輕視,真正的一個出家人,是社會文化的領導人。我們都曉得出家人為眾生種福田,這句話很可怕的,
古人說,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我們出家了以後,什麼都不管,十方佈施來有得吃有得穿,那不是跟你玩的,要你修行啊!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所以吃了佛家的飯,今生不了道,來生是牛變馬,披毛戴角還。我相信諸位都聽過的,為什麼那麼警告呢?古人提出來警告,不是我哦!就是說我們出了家,就要自己修持成就,成就了幹什麼?都曉得為眾生種福田,什麼叫福田?你看我們的糧食都從田地裏頭出來的,沒有土地就沒有稻穀,沒有五穀雜糧,我們就活不下去,沒有飯吃。所以這個土地這個田地是有這樣重要,所以,一個出家人,自己成就了,是給一切眾生,一個好的一畝良田。所以我們自己出了家本身不要忘記了,要做到這個資格,那不修持,怎麼行呢?做到了為眾生的福田,才叫做人天的師表。不但人中的大師父,還是天人中的大師父,這樣一個出家(人)重要的身份。
我今天上午,老和尚,我來了看到老和尚帶領大家在修行打坐,我趕快避開了,怕打擾你們,等到老和尚帶領你們去吃飯的時候,我坐在這裏一個一個靜靜的觀察。我看到你們,這怎麼得了,以我們當年我這個老師兄,八十歲。以我們當年看法,好像你們這一代,比我們當年還活潑得多,所謂活潑,連規矩威儀都不懂,好像一點恐懼的心理都沒有,這個我們將來慢慢討論。因此,替你們擔心害怕,這怎麼得了,所以這句話就回來,至少要把中國的古文要學好,把佛經能夠自己看得懂。為什麼我講古文學好?所有的佛經都是唐宋那個時候的翻譯的多,漢朝開始到唐宋,宋朝以後翻譯的佛經非常少。佛經都是古文寫的,現在叫做古文,當時也是白話文啊!因為時間久了我們叫它古文,是當時的白話。現在人把這個古文的佛經都沒有看懂,你怎麼樣懂進去佛法呢?這是個大嚴重的問題。所以我常常告訴出家的朋友們,甚至出家的同學們,我說唐宋時代每一個出家人,受皇帝,受朝廷的大臣,受社會上每一個人恭敬他。你看唐朝、宋朝,大家曉得那些老同學,都是你們的老同學,李白、杜甫、韓愈,你們都知道的嘛,還有一個蘇東皮,蘇東坡,講錯了,蘇東坡,這些都是,你們都是老同學嘛。你看他們所有這些人的文集,包括歷代的皇帝,沒有一個和尚朋友,覺得自己很恥辱的,所以交了一個和尚朋友,等於現在的人有個大科學家跟你兩個做朋友很光榮一樣,歷代都是如此,現在呢,現在社會上看看,像我在香港,我家裏經常出家的同學來來往往,有人警告我,你家裏少來那些出家人,尤其正月不准來。我曉得,正月看到你們說光了頭,今年倒楣會輸錢的。早晨起來看到和尚尼姑,唉!糟糕了,今天一定倒楣,有些人就“呸”這一下,你以為吐口水,他就是說破這個壞運氣。你看出家的身份那麼高,給今天的社會看得那麼低,這個不能怪人哦,要怪自己本身。
唐宋的時候一個出家人,你看從南北朝開始,大家都曉得,老百姓甚至於宰相這些部長們見到皇帝非跪不可,可是中國的古代的憲法規定,出了家的見到皇帝不跪的,只合掌問訊了不起了,那麼尊重,它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告訴諸位,因為唐宋時代古代的教育,教的是中國文字,沒有今天的科學、哲學,什麼亂七八糟的這些東西都沒有,當然科學、哲學、宗教都包括在內,所以一個讀書人一定要學會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寫字四種體一定會,正、草、隸、篆,這十二樣本事都會了,頂大一個學者。那麼唐宋時代呢,這些出家人,比進士,狀元的本事還大,你們的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正、草、隸、篆,我樣樣會,我的佛法你就不會。第一點那個時候佛經不是現在哦,不能隨便流通的哦,只有宮廷裏頭皇帝才有啊,民間看不到呀!很難得看到幾本佛經,所以出了家的學問,你們普通人,這些博士、碩士的本事我都有,我這一套你沒有,所以連皇帝,連這些大臣名士,都要跟出家人,高僧,那當然高啊。現在呢,佛經是普遍流通印行了,一個知識份子,學問好一點,尤其是一個大學畢業,或者碩士、博士的,拿來看佛經,明明白白,自己……結果出家的呢,反是不肯讀書了。普通的學位碩士也沒有,博士也沒有,佛經也不大看,換句話說,在家人的學問會的,科學、哲學、宗教,乃至電腦,乃至亂七八糟的開車,打牌,他們都會,你的佛法他們也會,然後問到你呢,樣樣不會,你看這兩個對稱一比怎麼辦,所以我說這個時代,如果不能夠自己充實自己,做一個真正的人天師,那至少練兩條腿嘛,兩條腿坐在那裏三天三夜不動,我在美國經常講的,我說有一個中國和尚來,兩腿一盤在白宮門口坐它七天七夜動都不動,白宮裏頭都出來拜拜你了,真的啊!尤其美國人很好奇的,你管我有道沒有道,格老子有腿。道也沒有,腿也沒有,學識也沒有,你說怎麼樣會給人家尊敬。我這一番話,就是因為老和尚講了一番話,我這個人愛囉嗦,向大家先聲明,希望大家真正做一個中國文化的一個大師,一個好和尚,一個好出家人,領導這個社會,走向一個很嚴謹的路線。老和尚非常慈悲,因為我跟老和尚,我很尊敬他,我們兩也像朋友一樣。這個非常慈悲,對你們比較寬鬆了,以我看你們行住坐臥很多威儀都不夠,很多位太散漫,但是不能怪你,這一代的教育。所以你們的任務,今天把佛法學好了,特別要發心啊,發心什麼,下一代的,中國人的後一代,要你們好好去教化,不是麻胡的,出家不是逃避現實,我今天這一番話是開場白,還沒有講到正題,怎麼樣打坐?怎麼樣修行?為什麼這一次我們會來做這個事情,還沒有開始,我講的不大好聽的話先講前面,是勉勵諸位。
真正的怎麼用功,這一次妙老原來吩咐我的,說我們在這裏新修的禪堂,要打七,所謂打七,這是一個普通的說話,那麼打七是什麼意思,就是七天當中專門用功,參禪學道,專門用功。這個“打”是普通話。為什麼要七天專門用功呢?
打七是中國唐代由禪宗以後開始的,就是四個字,剋期取證。這又是古文了,所以叫大家把古文學好,再把中國文化根根才挖得出來。剋期取證。自己指定時間,非成佛證道不可。譬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他前面修外道,修一切的功夫,十九歲出家,換了好多老師,這個大家都知道,我重複一下。他一出家了以後,先修“無想定”三年,這要注意了,無想定,你看我們的多困難,一個人把自己思想完全把它關閉了,做不做得到?我們夜裏叫你馬上睡,有時候還睡不著。以釋迦牟尼佛的智慧聰明福德,把自己的思想馬上關閉了,無想,得到這個定,還練習了三年,他做到了,三年做到無想定。無想定是個什麼東西我們再慢慢研究。但是因為他老人家修道,證道了,科學也求證到了,他然後,佛經上怎麼講呢?四個字,古文簡單只有四個字,現在的你要寫二十個字,還搞不清楚,“知非即捨”,他知道錯了,這個不是道,丟掉了。他又去找一個老師,學非想非非想定,也修煉了三年,你們大家在佛學院都研究過的,請問諸位不要客氣,我們是個研究會,怎麼樣叫非想非非想定,請問在座諸位出家在家的菩薩哪一個知道,請舉手解釋一下,名字都知道了,你們大家客氣我替你講,這幾個字都認到了,可是大家也曉得念了,自己去體會過沒有?換句話自己修過沒有,那更嚴重囉!“非想”不是思想,腦筋裏沒有思想了,這裏要點一點非想,非,非想,“非”這個字又要點一點了,下面非想,所以表面一看我們一聽,非想,非,非想定,請出來考試,你們都答得出來,這是一個什麼功夫,一個什麼方法?不是思想,非想,下面又說,非,非想,又不是沒有思想,這不是矛盾嗎?非想既然說不是思想,又非,非想,並不是沒有思想的思想,那算個什麼東西。你們諸位青年同學都在學佛學的,有沒有想過啊!非想,非,非想,不是思想。但是,不是沒有思想的,都知道可是不是思想。腦子沒有亂想,心裏沒有亂想,不是思想,可是都……又不是說不是思想,就沒有死人,世界上有誰做到,沒有思想,棺材裏頭那個朋友,他是徹底沒有思想的。所以他做到了非想,又非,非想定這個功夫境界,都很容易的,不是困難。可是大家因為佛學自己沒有研究好就困難。可是在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樣也修持了三年才做到。做到了以後,他都科學實驗的,佛經上用四個字,知非即捨,他認為這個不是道,所謂道不是生命的究竟,他把它又丟掉了。沒有老師可找了,印度的所有大師們他都學完了,沒有可以找的,自己一個人跑開了,跑到雪山,大家都曉得雪山在哪里,就是現在尼泊爾的北面西藏的南面。他跑到中國西藏的南邊,尼泊爾的北面,到這個雪山上修苦行,苦行,自己給自己苦吃,六年。傳記同佛經記載,他每一天只吃一顆果子,乾果。所以六年當中餓得,自己摸摸肚皮摸到背脊骨了,你看肚子餓扁了,人是這個時候,他還只二十幾歲,蒼老的不得了,那就是現在人講營養不良,什麼毛病都來了,這樣搞了六年。他為什麼要修苦行呢?這個我們中國文化裏頭不會產生的,有,現在還有,現在也有大陸,我講大陸,現在已經回到大陸,還講大陸,中國,臺灣,東南亞,日本,都還存在的修苦行。修苦行印度就更嚴重了,有些修苦行的人,自己頭髮拿指頭都拔光,長出來就拔,鬍子也拔掉,各種各樣的磨練自己。有時候永遠給火烤,有時候泡在水裏。你說你們這個打坐很苦,他們修苦行的人,就是怎樣修的,一隻腳這樣站著,就是這樣(南師起身示範),準備死在那裏,這樣入定,都是苦行裏頭的,各種花樣。印度當時的文化,一部份認為苦行是道,所以他也去修苦行,修了六年,他都做到了,知非即捨,不是,他就講一句話,苦行非道也。可是你們注意哦,這一句話給你們大家給我們好用了,所以我要快活一點,苦行非道也。我也不要吃苦,這樣講就錯了,他說苦行非道也。然後,沒有老師可找了,自己下山了,已經變成背也彎起來,瘦得不得了,跑到中印度,恒河邊上,然後碰到一個牧場,一位小姐看到這個老和尚,其實那個時候他不過三十一歲,這個老和尚好可憐,快要死了,才供養他牛奶,他重新又吃營養的東西,當然,佛經上說只喝牛奶,有沒有吃牛肉不知道,當然沒有這回事,這個不必深究了。那麼換句話說,他恢復普通人的生活,要營養的東西再恢復這個體能,又恢復了,到底年輕嘛。因此,他跑到印度的恒河邊上,一棵樹的下面,這棵樹為了他成道的紀念,所以叫做菩提樹。原來不叫菩提樹,這個有各種考證了。菩提者覺悟也,大徹大悟的意思,梵文叫菩提。那麼他在這個時候,在一棵樹上(下),自己弄一些草來,做個座位打坐,不像你們諸位,還有給你做好棉花的墊子那麼講究在享受了,自己弄個草,這種草印度有,現在我們到西藏學密宗呢,也用一種草,叫吉祥草。有時候學密宗插頭頂,所謂頂開了,可以往生西文的一根草就插下去了,那個就是吉祥草。不過不要認為插了草就對了,我在西藏學密宗,我自己插自己笑,插草就是把自己賣掉,中國人說是要賣身了,就弄個草在頭上編起來,那個另外將來再介紹。他以吉祥草做座位,自己沒有辦法了,坐下來,他就發了狠,這一次下了死的決心了,釋迦牟尼佛座上盤腳打好,不證菩提不起此座。古文就是這樣寫。我假使不大徹大悟,找出人生宇宙生命的真諦,不證得這個菩提,菩提就是覺悟,不大徹大悟,不起此座,四個字要注意哦!你懂了古文就很簡單,我們現在講土一點,格老子就死在這裏不起了,腿都不放了,我就死掉,坐死在這裏算了,你看古文四個字多漂亮,不證菩提不起此座,多美啊!你想像那個內容代表什麼,他說,我這一次假使不能悟道,就死在這裏,兩個腿不放坐到坐死算了。
因此,七天當中。第一天,因為就發了天眼通了,第二天,天耳通,當然五、六天六通具足,第七天早晨抬頭一看,佛經怎麼講的,你們同學們接一句,一定會,怎麼說啊,睹明星而悟道,對不對,大聲一點嘛,這學佛的人多大的氣派,還不好意思說話,那怎麼成佛呢!睹,就是看見了,明星,現在我們廈門電視臺哪一個明星最有名,是不是看到這個明星,怎麼看到明星而悟道,現在學術家就拼命研究,明星,這顆星是什麼星,還是太白金星,還是早晨起來的辰星,有人說是月亮,天快要亮的時候抬頭一看,太空,天空上面什麼都沒有,一顆辰星在那裏亮,這個時候他悟道了。他怎麼講呢?奇哉!是古文哦!現在所以要你們好好學古文,古文學會了,白話文才寫得好,你們想鋼筆字、原子筆字寫得漂亮,要毛筆字寫得好,鋼筆字就漂亮了。現在人那個寫字給我寫信給我,我有時候要命啊,比考古還難,那些字都龍飛鳳舞的看不懂啊,又寫的,寫不好自己又變花樣,很痛苦。奇哉,真奇怪啊,自己感覺到奇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世界上每一個人,不止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一個螞蟻眾生,包括了很多的生命,都是佛。個個都得道了,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注意這四個字,不能證得,所以不能夠得道,不能成佛。
那我們注意了,我們在家、出家,天天想打坐成佛,是不是妄想呢?是不是執著呢?你們一定……我們有時候自己解釋,我們這個是學佛,學佛不是妄想啊,非打坐不可,那不是執著嗎?這都是問題。那麼我不打坐好不好呢?也是執著啊!我不學佛總行吧,更執著!這樣講話就是禪宗。反正你這樣也不對,那樣也不對,不對的更不對,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他就要走了,這一下他得道了,那麼才感動了天人,向他前面跪到,您老人家不能走,您多生多世發願,悟道了以後要度人,世間一切眾生。現在您得道了,怎麼可以不弘法不傳出來。所以你看在法華經上到處看到佛說的兩句,古文兩個字,止!止!我法妙難思。
什麼叫止!止!呢,古文這兩個字,現在怎麼寫呢?寫白話。你算了吧!算了吧,不要講了,算了,算了不要講了。他說你要問我這個我沒有辦法傳給你,我所得的法門,妙,非常妙,不是你們用頭腦思想想得出來的,我給你一講了,就變成學問變成知識,一變成學問變成知識你佛學再好了,佛學詩文也高明了,同這個道就越來越遠了,所以說止!止!不要說了,不要說了,我法妙難思。但是他還是後來說法四十九年,我們花了那麼大的時間,那麼一段力氣,說明什麼,大家不要忘記了,學佛第一個,要培養自己的頭腦邏輯,剛才我從頭講到現在為了解釋什麼?所以很痛苦啊,你們跟我那個同樣的程度我就講話方便了,就是解釋打七,叫做剋期取證。等於佛一樣,自己定了……他沒有規定自己七天,他是剋期了,他的無期的,無限期的,我假使不悟道,死在這裏,不起來了,結果七天他悟道了。所以後人禪宗仿造他的行為,拿七天來叫做打七,這是第一點。第二點釋迦牟尼佛悟道,真正的下了狠心,只有七天哦,所以你們諸位想想,你也去下七天狠心,我們多兩天,九天也可以,有什麼關係,便宜點嘛,便宜賣,你做到嗎?做不到,不要忘記了他前面他是一個太子,而且是獨子,不要人家老百姓投票一定做皇帝的,他不幹,他認為這個人生啊,不是一個政治、一個哲學、一個教育能夠解決了。他要追求生命的真諦,他毅然跑去出家了,逃走了。逃走了以後,他經過十二年求證的苦修,才有後面七天的剋期證道,老實講,他前面不是漸漸的漸修來,還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個,不是說拿七天來就……那麼為什麼七天呢?這同我們自己的文化也有關係囉!佛的文化是東漢以後才過來,我們老祖宗的文化早就告訴你了,在易經上,七日來複,這個七日記得哦!下午就很嚴重的東西就會來了,七日來複,一句話,這個宇宙的生命的道理,物理世界,這是個科學的問題,七天一個回轉。我們要曉得,世界上講科學,科學以數學一路領先,科學以天文學為第一位,天文科學,可是數學與天文學,數理學,數理的科學同天文學我們中國二千年以前就一馬當先向前走的,我們二千年後,我們自己的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現在科學是萬分的落後,都對不起自己的祖宗,所以我們祖宗早就曉得七日來複這個回轉,大家只曉得講氣候,五天叫做一候,以陰曆為標準,我現在來不及給你講易經,大概提一下常識,五天叫做一候,三候叫做一氣,六候叫做一節,過節,清明節,不是端午節、中秋節,那個是不對的哦!二十四個氣節,五天是一候,三候是一氣,六候是一節。一年七十二個候,二十四氣,二十四個氣節,三百六十五天多四分之一。這個太陽在宇宙圍繞,地球,地球在太陽系統裏頭,各走了一圈是一年,叫做一周天。這個周天當中,七的數字,七分鐘,現在講七個鐘頭,七天,七個月,七年,非常大的關係,同大家修道有絕對的關係。打坐修持我們再慢慢介紹,先告訴大家,這都是中國文化的要點,很基本的道理,所以這個是第二點。向諸位介紹打七這個七天的重要。後代的禪宗用打七,禪宗用來打七是什麼呢?禪宗從唐代馬祖百丈以後,慢慢形成了禪堂,禪堂裏頭大家長年都在那裏參禪修道,什麼叫參禪,我等一下要介紹,要求悟道,都大部份一輩子住在禪堂裏頭,老死在這個裏頭,沒有悟道的,古文四個字,如麻如粟。這四個字形容好漂亮的字,罵人罵得好嚴重。學佛修道的人那麼多,像農田裏頭的麻,像稻米那麼多。換句話修道的人那麼多,成功的一個都沒有。如麻如粟那麼多。那麼因為禪堂裏頭出家的那麼多,我當年看到的,有許多人打坐坐在那裏,好好的,坐得好得很,可以一天都不動,你看他在那幹什麼,還不是無想定,睡覺。打坐睡覺。傳你們一個好?法,密宗,注意啊,要睡覺,給師父看見你很用功。兩個肩膀一端,把頭一架起來,儘管睡,你不會這個,一打坐睡起來,就給師父看出來了,睡得很穩,可以睡一輩子,將來老和尚修個禪堂你們討褡住在這裏,天天打坐,都在睡覺,因此後來就是嚴厲到了冬天的督促住禪堂人打七,一天裏綿綿密密的訓練,這個叫打七,禪宗裏頭開始。所以我……老和尚為了你們年輕人,發心化緣,我們李居士出功德,將來都慢慢介紹,修了一個禪堂,他要打七,你看你們這些修行,前輩子都在禪堂裏坐了八九十年,現在剛剛才來了,當年的老修行,腿子都沒有練好,打個什麼七,打一都不能打,還不要說打七,所以打七的道理是這樣。後來有各種各樣的打七,學淨土的人打佛七,七天念佛,那麼其他的人,拜經懺的也用七天,各種各樣都是禪宗裏頭來的。真正的禪堂,真正的打七,等到慢慢給您介紹,這些都是知識問題。那麼老和尚提出來了以後,觸動了我一個感想,所以我告訴一聲老和尚,你打你的七,你要我來說,我要改名字,這個老和尚這個人之高明那沒有話講,你說什麼他都對,那當然你要怎麼改就怎麼改,別的老和尚做不到的。這個和尚老了那個腦子的頑固,比山門外的那個石獅子還厲害,動不了的,嘿!這位老和尚圓融無礙。你說什麼,就怎麼做,只要你來,這就被他拴住了,所以把我拴了,就給他拴起來了,我叫做這一次的研究,“生命科學與禪修實踐的研究”,所以不叫做打七。如果打七,我不能夠這樣給你們講,打坐經行,經行打坐,那是另一套方法。所以你們注意不要參加了半天這一次,將來出去說,南普陀這一次妙老主持打七,請那一個糟老頭子那個姓南,還是姓北的,那個搞不清楚東南西北的來亂講一頓,這就講錯了,我們沒有打七,是生命科學與禪修,是禪宗的禪,禪修實踐研究,這一次是這個題目,我們現在本題來了,慢慢來,

http://file.buda.idv.tw...qr2_01.rm (影片下載)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2 15:45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02生命科學及死亡過程
禪修實踐研究,這一次是這個題目,我們現在本題來了,慢慢來,好像兩腿不太聽命令了吧,有一點消息了,所謂消息者,這個腿開始有點難受起來了,是不是啊,是這樣,趕快放參,等一下再來,先下去,引磬響就下座,十分鐘就回禪堂,要大小方便快去。
為什麼叫生命的科學,我們一句話,下一個簡單的答覆。
真正的佛法,尤其是真正中國儒釋道三家綜合的文化,都是講一個生命的科學,因為前幾年,大陸有幾位科學家,經過一個朋友的介紹,他們流行這個氣功,我就笑,我說,我們中國的寶貝多得很,氣功算什麼,我說你們不知道,我們年輕的時候都玩過的。第一步是武功,練武功,武功練好了進一步練氣功,氣功練好了再進一步道功,道功練好了進一步禪功,這是傳統的中國的東西哦。但禪包括了佛家、道家,光講氣功,有許多人練氣功來問我,這個氣守丹田。我說,你所謂丹田,下丹田在肚臍下面一寸三分,道家講的,中丹田在男女的兩個乳房的中間,上丹田在眉間,守哪個丹田。這個是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把氣守哪個地方好。我說不要瞎搞了,這些東西,我從年輕玩起,告訴你們,尤其女性不要隨便開始守下丹田,不到某一步功夫不能隨便守下丹田,女性,很嚴重哦,搞得不好就會血崩哦,男性也有問題的。他說,氣守哪個丹田,我說,丹田是什麼,你也不懂,亂扯,不曉得這三個什麼叫丹田,我說我問你,我們人體是個皮做的,這個皮呀,像尼龍袋一樣,裏頭裝了些肉,裏頭肉把它捏攏來變成心肝脾肺腎裝在這裏頭,每個地方有能道,有通路的,你吸一口氣,把它憋在那個肚臍眼下面那個地方,就留住啦。有感覺啊,我說你拿個棍子打我的小肚子我絕對不怕,我還真可以不怕。這個也不是氣,你也不懂,我問你,你看那個汽車輪胎,一個氣胎,你把它打氣打進,那個氣打進去了以後叫那個氣留在中丹田不動,輪胎做得到嗎,做不做得到,那個氣進來每個袋子都滿的嘛,那裏還停留,停留在那個上丹田,中丹田,那就是癌症,那個氣嘛,空的嘛,那會停留在那裏,那停留在那裏是你的感覺嘛,不要瞎扯了,而且你把那個留在那裏幹什麼呢,做什麼用,免得家裏不要買瓦斯了,就把肚臍放個氣,瓦斯,飯都煮開了,沒有這回事嘛,所以你氣功練得再好為人治病,我說會啊,對不起啊,我是講道理,不是批評氣功不對,後面還有文章的,我說好,我告訴你,我也會,但是我不願玩這個花樣,幫助一下,減輕一下痛苦,有一點幫助,有的,說根本就會治好,對不起,你看所有統計下來,給氣功治療過的,有好處沒有,絕對有好處,把病治好了沒有,該抬的抬起走,該爬的還是爬出去,該躺在那裏的,躺直了的就躺直了,醫不好的,不要說氣功,
我常常在醫學大學,在臺灣國防醫學院到處講的,我說你們中醫、西醫兩邊不要爭好不好,因為我外行可以講,我們這裏好多大醫師在,這裏都是大醫生、大博士,等一下慢慢給你介紹。我當年講他們,不管是西醫、中醫都治不好病的,我在臺上演講就亂講,西醫也治不好的。中國人兩句老話,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不管你中醫、西醫那個醫藥,那個不死的病自然給你治好嘛,他本來不死嘛,那個該死的病你藥……,你中醫、西醫束手無策,所以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跟你兩個無緣,譬如我們那個北京這些老朋友,我的老朋友,我們有緣嘛,所以哄來就好玩了,你無緣他就不聽你那一套的,就是這個道理,我說中醫、西醫假使醫得好病,世界上人就不會死了,你們照舊的醫,他們照樣的死,該死的病,治不好的,所以講到人體的科學,後來這些朋友我一談,對不起,你們真正,我願意幫助你們搞起來,中國文化的科學是要發明了,我說,改個名字叫做生命科學,或者是,生命物理。這幾個大科學家一聽,聽我這樣一講,這個好,這個好,這個太好了,可是我還沒有開動呢。生命是包括了一切,真正的佛法是生命的科學,大家不要給宗教外衣困住了,太可惜了,時代到了現在,這個生命科學,只有這一套東西,在今天我們自己中國人來說,只有我們中國一路領先的,這句話我自己講了我負責,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外面的西方的科學文明只能作注解,可惜呢,我們自己中國這個文化,有啊,都在那個倉庫裏頭,都在古書裏頭,你們年輕人也啃不懂,白話文入手的,寫兩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的,文章作得青蛙跳井,撲通,不通,那個古書怎麼讀得懂嘛,那個倉庫打不開啊。生命科學是這個。
我們生命存在著很多問題,所以世界上的人每一個都是科學家,每一個都是哲學家,每一個都是宗教家,每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命活到,怎麼會來投生?你當時找他作爸爸作媽媽,你在哪里認識下了主意要他做爸爸、媽媽的,不知道來的,自己為什麼會來變一個人,不知道,這個天地怎麼來的,宇宙萬物怎麼來的,太陽哪一天來的,西方的宗教家解釋,上帝照他的樣子造那個天地,我說誰造那個上帝的,總有個外婆吧,如果上帝是外婆生的,上帝的那個外外婆又是誰呀,一路追下去,追到底,追不出來的,所以宗教家就是說,宗教家比我們那個老朋友軍事重地還重要,謝絕參觀。你不准問,信者就得救,我是信你的,你總讓我看一看好不好,裏頭有些什麼東西宗教是不讓你看的哦,所以佛不是宗教,你們把佛教也當成這樣玩的話,那是佛教的罪人哦,我還順便給你介紹,對不起,我先磕頭,向你們諸位。
清朝有個名士,鄭板橋講了幾句話,把三教的徒弟們都罵了,和尚,釋迦之罪人。道士,老子之罪人。秀才,孔子之罪人。鄭板橋說的,這個話。我現在為什麼引用他的話,所以你們把佛法真正的奧義不拿出來,變成一個宗教的迷信的形式的話,那變成佛釋迦牟尼佛的罪人,釋迦之罪人,真正的佛法是個大科學,所以我們這個宇宙怎麼來的,人怎麼下來,活到了以後,我的命運跟你倆個怎麼不同,你的命運為什麼如此,為什麼要死掉?這個是生命的道理,這個就是生命的科學,那麼我們打坐修道同這個生命的關係,統統從這個問題來,現在我們把生命科學要正式上路拿出來,這個大概……,這個問題講過了,基礎打好,我們才告訴大家怎麼打坐怎麼做功夫,現在不是我說的哦,生命科學佛說的,我還是老話,很多老朋友,同學都聽我講過好幾次,現在我們重複,我們一個人生下來,活在世界上,有四個階段,生、老、病、死,誰都免不了,釋迦牟尼佛,我們本師當年為什麼要出家,就是為了這四個問題,人為什麼要生,兩個,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在一起,為什麼要生出一個人來。雞為什麼生出蛋來,蛋裏頭又變出雞來,如果有一個人作主的老闆的話,有一個主宰的話,你生了就好了不要人家死嘛,生了為什麼也要他死呢,都很奇怪的事,這是生命的奧?。生了,必定是老,必定有病,必定死亡,生、老、病、死,釋迦牟尼佛為了這個,跑去出家,要跳出這個範圍,對不住,今天我們真正給佛倆個,要請他老人家加被我們,要懂得哦,他呢,活了八十一歲也走了,你說解決了問題,如果釋迦牟尼佛我們這位大老師在這裏,我一定問他,你老人家為了這個,十九歲跑去出家,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不是證得菩提大徹大悟了,為什麼你八十一歲也走了呢,是不是一個問題啊,這是科學問題,講宗教就不能不敢這樣講哦,釋迦牟尼佛自己有答案給你,可是大家不知道啊,學佛半天都沒有找出來,
所以古人有位辛棄疾,叫辛稼軒,宋朝一個大文豪,又是大軍事家,又是個大俠客,又是個大忠臣,很有名的,我們山東的老鄉,他愛喝酒,他就寫了幾句話,他說,他怎麼講呢,講到佛的時候,不飲便康強,佛家是戒酒的,不准喝酒,如果不飲不喝酒就健康的話,佛壽須千百,那釋迦牟尼佛活一千歲,活一百歲,八十一年入涅槃,可是釋迦牟尼佛活到八十一歲就走了,且進杯中物,我還是喝我的,很有道理,所以鄭板橋也講過這個話,鄭板橋怎麼講呢,酒能養性,喝酒能夠……養的養,性情的性,仙家飲之,學道的人,。學神仙的喝,佛的戒律本來沒有戒酒的,因為一位比丘喝了酒糊塗了,犯了很多戒,後來下命令才把它戒掉,所以這個戒不是性戒,是遮戒,方便之戒。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佛門認為喝酒並不妨礙什麼的,可是會亂性了,那我呢,我則,鄭板橋說的,有酒學仙,無酒就學佛。他這個都是他的方便,有酒喝的時候我學道家,變神仙,沒有酒喝的時候我學佛家,出家了戒酒,他兩頭都占了,這是笑話,順便講過來的。
所以講到佛既然是為了了生老病死,結果為什麼八十一歲走了,人的生命,是不是有自己可以作主使他活到呢?古書上很多,現在沒有啦,你們不知道,當年我學佛、學道的時候,常常碰到人說,你不知道,我那個師父三百歲了,在哪里,在某一個地方,反正亂吹一頓,很多。你看道家的書,晉朝那個抱朴子書,他說,道家的人最亂,抱樸子,是葛洪是神仙,他那個書上就說,修道的人,扯謊話亂扯的很多,他還親自看到過,有一個老先生,說活了晉朝到……活了八百多歲了,他說這個人跟抱樸子講,孔子生的時候,還在媽媽抱著,我就抱過他,而且我還摸摸他的頭,你將來一定作聖人,你看從古到今扯謊的人很多的,生命這個東西,生老病死,怎麼樣去解決,尤其禪宗標榜,參禪是了生死,生死怎麼了。我們先拿自己來研究,一般人學佛,都想打坐,身體健康的活長一點,為什麼《金剛經》上教我們,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不要認為學了佛以後,壽命就無量無邊永遠活下去的,這個觀念先要拿掉,事實上我們念《金剛經》,念是念,絕對相信,念到無壽者相的時候啊,老實講,我們嘴裏是念心理不甘啊,還是要壽者相,多活一點,你看你們翻開舊的舊本的《金剛經》,上面兩個偈子,是唐朝那個女皇帝,武則天作的,金剛不壞身,願佛開微密,微密,我一下也記不得了,你記得嗎,你記得,你寫,這些老學生,比我老多了,老師不會,他一定記不得,不是,也可以,這個也武則天,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也是武則天寫的,每一本金剛經上面都印,什麼金剛不壞身……,五個字一句的,想起來再告訴你們,沒有關係,不是我們的本題,《金剛經》裏有提到無壽者相,我們現在作科學研究,先介紹,我們倒轉來生與死的問題。人怎麼死的,只講人,千萬注意這個是科學,不是我說的,都是佛經上有的,可惜你們讀的佛學,佛經裏頭沒有找出來,我們現在幫你們好好找出來,將來還是要你們自己去研究的。我們這個人,一生下來,就死掉了,你信不信,你決不信,道家有一個人,講得比佛講得痛快,莊子,莊子是道家的,《莊子》在道教裏頭這一本書不叫《莊子》,叫《南華經》,《老子》這本書在道教裏頭叫《道德經》,《莊子》叫《南華經》,《列子》這一本書在道教裏頭叫《清虛經》,這是道家的三經,重點的三經,莊子怎麼說呢,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他說,當一個人的生命,宇宙萬物的生命,當你剛剛生出來,那個時候就是死亡的開始,方生就方死,你剛剛生的時候就是死亡的開始,你認為是死亡的時候,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是方生方死,莊子在別一個的地方,有借用孔子告訴他的大弟子顏回一句話,孔子怎麼告訴顏回,傳道給他的大弟子,回也,是顏回的名字,回也,交臂非故。就這麼一句話,我現在帶領你們,刺激你們年輕的同學們,好好學國文,國文學不好,你研究佛學、中國文化,影子都沒。怎麼叫“交臂非故”?我們兩個對面走過來,你走過來,我走過去,兩個人走到一排的時候,兩個膀子靠都沒有靠,兩個膀子靠一下,你向這頭走,我向那頭走,你的……原來的這一?那,兩個膀子靠在一起已經沒有了,早過去了,所以,交臂非故,這兩個手那麼擦一下,一下就沒有了,就是佛說的,諸行無常,世界上一切的東西沒有一個永恆的存在,佛法叫做無常,我們中國舊文化《易經》叫作變化,世界上的東西沒有一樣不變,沒有一分一秒不變,沒有一件事不變的,所以它無常不是永恆存在,這個生命是方生方死,當我們一歲的時候已經老了,比你生下,媽媽生下,坐滿月的時候老得多了,當我們十歲的時候比兩、三歲已經老多了,所以每一天都在小死亡,今天的不是昨天的,明天的也不是今天的,都在死亡,隨時在死亡。現在,我告訴你,我常常問人,你看那個生過孩子的太太們都知道,
(這一段文字很促人深省,建議大家重點看看)那個嬰兒生下來,有些人做過爸爸的都不大負責任的啦,很少看孩子的,那個嬰兒躺在床上玩什麼,你知道嗎?有些人大概知道,嬰兒兩個手不大動的,那個指頭是這樣抓到的,大指頭放在裏頭,所以道家後來打坐就用這個手印,叫做握固,嬰兒這個指頭放在裏頭的,很少有嬰兒這樣,這個嬰兒也許健康有問題,大部份是這樣,都是放裏頭的,嬰兒在床上玩什麼,蹬腳,蹬腳,特別愛踢,他生長在成長,所以七歲、八歲的嬰兒狗都討厭,那狗睡覺他都跑去踢它一下,他兩個腿,等於那個狗長牙齒的時候不咬不舒服,我們人長牙齒小孩子的時候,不咬東西也不舒服,發癢發脹,他兩個腿發脹生命在成長,等到慢慢中年以後,大家坐起來就喜歡這樣了,兩腿交起來,已經不行了,到老年就坐成這樣了,根本沒有生命,生命的死亡從足底下開始,所以一般人說,養精蓄銳,精力也從足底下開始,精從足底生,換句話,一個人發冷,寒也從足底生,所以我常常告訴人,喂,穿襪子,你上面的衣服拿皮包起來,下面光腳,沒有用的,你把下面兩個腿一保護好了以後,上面少穿一點沒有問題,兩個腿,你看老了以後,這個人呢,大家,我們看到,你看男的女的,到了中年什麼呢,中年有一個東西很快就出來,每一個人家裏都種西瓜的,到了中年都出去賣西瓜了,走路這個樣子了,肚子都大了,屁股都向前面挺了,慢慢以後老了呢,走不動了,兩個腿不行了,死了一半,小心啊,不過我兩個腿還不錯的,這是跟你們講笑話。你們注意,所以腿,這就醫學上要研究了,我們有腦科,國際上腦科權威的醫生在這裏他只管頭不管腿的,腦跟腿,只有釋迦牟尼佛告訴你,左邊的大拇指開始,左右腦,跟腦連到的。所以修白骨觀佛要告訴你,觀修左邊的大拇指開始,他老人家兩千多年前在那裏美國留學,還不曉得,在英國留學,他怎麼知道的,那個什麼英國、美國影子都還沒有,他怎麼會知道,越看越奇怪。修白骨觀他告訴我們,高血壓的人,打起坐來,一觀想把自己的頭切下來,倒轉來放在肚子裏頭,不到五分鐘血壓就下降了,他又怎麼知道,所以我們那麼多老師,這位釋迦老師真嚇人,他的智慧學問不曉得多大,可惜你們都沒有看到過,對不對?你們看到過嘛?看到,不錯,講老實話,這些都是寶貝,你們要想修持,所以《禪秘要法》白骨觀,就要好好研究,那是個大科學,這本書,我又怕你們後輩子看不懂,年輕人,又把它古文翻成白話,可是我一輩子做事情有個毛病,做了一半不高興就算了,切一半,所以每部書我都寫一半,下半部都不寫,不翻了,為什麼?你們年輕人活到幹什麼的,要接上來啊!我沒寫完你來寫,可是年輕人偷懶,都不幹的,《禪秘要法》。所以人老了,那麼先告訴這個哦,所以等一下教打坐的時候同兩個腿的關係哦,所以老年人,足底都還發燙的,坐下來腰幹挺的,這裏還不挺的(肚子),長壽之相,那個肚子大,不是腸子不對了,就是你不注意骨頭的形態,人明明端正站到很好,精神特別好,可是人要偷懶喜歡這樣,這樣一來整個體形骨骼都變了,變了就快死了,死得快,不是快死,快死同死得快這兩個文字用的不同,有距離的。人怎麼死,一個正常死的人,你們大概看死人不曉得多不多,因為我看得很多,為什麼看得多,很多老朋友要走的時候,我都親自去看他一下,有些還等我來斷氣要命的,然後我來,喂……手,喂……一抓住他,碰到我這個也怪人,好多老朋友我手一抓住了,我說你這個時候不要留戀了,你念阿彌陀佛,快走吧,我幫你念,快一點……,還有幾個我念的,站在那裏幫助他,念了一、兩個鐘頭,他還不肯走,我說不拉你了,你走吧,把手一放,他當真跑了,那還很多。人死,我們身體是四大,佛說是四大組合,地、水、火、風叫四大,這個你們年輕都知道,還是你們寫一寫,不要懶,有許多新學的大菩薩、老菩薩、中菩薩,都要寫出來的。四大,地、水、火、風,叫四大。大就是大類,這個慢慢來解釋了,所以我們呼吸都屬於風大,人要死的時候,地大先發生問題,你看到醫院裏,快要死的時候,你看到躺在那裏,兩個腳不能動了,所以我們這樣就看到,你讀這個古書的時候,讀到《論語》,你就看到了,孔子的學生曾子,要死以前,啟予足,為什麼叫啟予足,自己兩個腳沒有知覺了,叫學生你幫我腳放放好,啟予手,兩個手也不能動了,你幫我手擺一擺好,而今以後可以免乎,他曉得自己馬上要死了,他說現在起,我很放心,我知道一輩子沒有做錯過事,可以免除了罪過了,因為要走了。所以這個時候,這種情形,人要死的時候,先是地大分散,身體重了,所以我們假使年紀大了,沒有好好用功的人,覺得自己的身體不聽自己主張了,走路也不方便了,這個地大都出了問題,告訴你,這是一個信號,要死以前先這個……,然後,要死了,就覺得這個身體,到處不能動,壓得很痛苦,身上好像,要死以前,好像一個山壓下來一樣,大石千斤壓下來,這個時候呢,我們今天在坐的,好幾位元大名醫都會救得轉來,只要有個辦法,還有辦法,第二步就沒有辦法了,等到地大分散,跟到第二步來的是什麼呢?水大分散,出冷汗了,一出冷汗,那個人正常的死,身體上一出冷汗,冰的,你要曉得我們做醫生做朋友的,摸摸這個躺在那裏那個病人,一摸到那個手,那個汗出來,身體上粘的,又冰的,對不住,很難辦了,那叫做難辦,真難辦了,很難救了,這個時候要死的人,感覺的時候已經昏迷的狀態來了,自己覺得……好像下大雨,好像在海洋中間漂,幻覺通通來了,同做夢一樣,這是水大分散,然後身上,一顆一顆汗珠就出來,最後呢,上面就哦,哦……,那個痰在裏頭打滾,到了肛門一張開了,最後一次大便,也不是大便,最後大腸裏的液體一排,前面小便的還有最後一次的精要出掉,這兩個大小便的水大同冷汗一排的時候,完了,很難救了,然後跟到來的,是風大與火大,呼吸,哦……哦……,最後一口氣斷了,我死過的,因為我看過,當然我還沒有自己那麼好的經驗,我在旁邊幫忙他死,我說你快點念佛,走啊,走啊,還有些朋友,念了一輩子告訴我,你們注意喲,我知道,沒有辦法唸了,念了一輩子佛,到臨走的時候,我知道沒有辦法唸了,你們注意啊,你們大家說念佛,什麼叫念佛,然後我就罵他了,你怎麼搞的,你心裏念到佛,不要“南無阿彌陀佛”,什麼“嘛呢、嘛呢”的都不要了,你只要心裏念到,念就是這個念頭,我說,你念不出來佛,你怎麼會講話,會曉得自己要死呢?那個就是念,大家念佛不懂得是什麼念,以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念,那是佛號啊,這個也慢慢再介紹念佛有念佛法門的,這個時候……氣斷到這裏,火大就斷了。我們曉得,你們都上過唯識的課沒有?我問你們出家同學們,都上過了吧?暖、壽、識三位一體的,意識精神還存在,身上的暖氣一定存在,意識還存在,意識一散掉了以後,要死的時候,暖氣就沒有了,意識就離開了,就靈魂離開,所以人死了以後,以佛的這個科學,你看他幾千年怎麼知道,所以講六道輪回,假使這個人,這一輩子的善惡的行為,來生還能夠變人,人中再來的,他死的時候,最後一口氣一斷,你把他全身一摸,這是個科學,什麼地方都冷了,最後這裏還暖和的(南師手示心臟部位),來生一定變人,人道中再來,善惡兼半,這種人臨死的時候一定,有些人更高級的,很清爽,家裏的事情都吩咐好了,然後眼淚掉掉,沒有,無可奈何就走了,胸口最後還溫的,那個是人道中再來,如果有些高血壓的心臟病,全身都冷完了,摸這裏還熱的,天道,不過天道裏頭或者阿修羅道,他脾氣大,死了以後也是天人,阿修羅變這一種的,有些,慈眉善目的,窩囊兮兮的,那個算是好天人,所以好人跟壞人,分不清的,阿修羅、天人是同等的,都是上面,如果頭頂最後還暖的,往生西方的,不過有時候走了,半路又走到東方來了,這是真的,不是跟你說笑話的,這個中間是科學,我現在大致給你介紹,如果是死了以後,這個人這一輩子惡事、壞事做多了,變畜生的呢,全身冷了,肚臍下麵還暖的,畜生道中,但是這個沒有啦,你摸不出來的,這種人死相都是凍得很可憐,最後全身冷完,膝蓋頭最後還暖的,餓鬼道中,地獄道是向下走的,這個釋迦牟尼佛,我們這個老師啊,這個本師他怎麼知道,那個時候拿什麼科學實驗,他怎麼知道,可是真實的哦,這樣叫做地、水、火、風都散光了,就昏迷了,死過去了,你注意啊,人,這是講正常的,我沒有講狗怎麼樣死的,螞蟻怎麼死的,蝦子怎麼死的,都沒有講哦,那都有的,佛學裏頭都有,你要去找啊,所以人家講,佛學是浩如煙海,太淵博了,浩如煙海,那麼淵博,那麼高深,這四個字也害死大家,因為煙一樣看不清楚,海一樣我何必去游泳呢,何必去煙裏頭鑽呢,所以像你們一樣,不讀書,何必……,就是這個樣子蠻好,何必研究呢,浩如煙海怎麼辦,煙是看不清的,海是那麼深,怎麼去游泳啊。真正要死亡,正常的,最後那一?那是無比的快樂,可是,最後一?那,這麼彈指一聲,什麼叫?那,?那是佛經的話,梵文過來的,這麼彈指一聲,六十個?那,?那多快啊,所以你覺得,完全離開這個肉體,四大分散的時候,覺得很舒服的時候,已經昏迷了,沒有了,不知道了,那個真死亡了大概這個死亡階段,經過二、三十個鐘頭,拿我們人世講,這個暫定的,沒有標準,忽然夢一樣醒過來,普通叫靈魂,這個不是鬼,這裏我們普通,佛學沒有叫靈魂的,這叫中有身開始了,也叫中陰身,就是說這個身體死亡了,另一個身體生命還沒有配合攏來,這個階段,中間存在階段叫中有,也叫在陰,這個時候自己好像,一個人睡眠睡過去忽然醒來以後,我好像死了,可是看自己屍體看不到的,中國人兩句老話,生不認魂,你活到自己這個靈魂你也不知道,假使活到能夠知道自己的靈魂,雖然沒有成佛成道也差不多了,有一點基礎了,你們好好打坐,慢慢認得吧,還不知道呢。可是中陰身一醒轉來,那一?那之間有強烈的光明,這是一個科學的道理,生命的,為什麼,那個光明不是太陽光,也不是月亮光、也不是電發的光,強烈的光明,除了真的平常打坐得定,自己在性光中看清楚了的人,那個時候一定這個光當中這個生死不來了,就請長假了,給這個世間,所以你平常這個光,自己性光都認不得,你到那個時候,中陰身靈魂境界,那個光一來,有時候把你自己靈魂,靈魂也嚇散開了,散開了,又亂七八糟來了,這是科學哦,那是真的哦,所以你真的得定,四禪八定,達到某一個境界,是一片真的性光之中,不是有相的光,也並不是無相的光,那麼你守到一個有相的光也不是無相的,這個再討論,所以這個光一來,中陰身一醒過來以後,這個光一過來以後,一閃就沒有了,前面出現的什麼,你這一輩子的所做的任何一點事,大事、小事,一幕一幕電影一樣很快很快都出來,不止你這一輩子,前輩子、大前輩子、前前輩子,多少輩子所有的好壞事情影子一樣,片斷的都跑過來,因緣,所以佛告訴你四句話,釋迦牟尼佛,“縱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縱使經百劫,所作的業不會亡,亡,就是不會沒有,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每一個生命轉過來,為什麼這個人壽命有長短,相貌有好看不好看,遭遇有好不好,有些很窮,有些很得意,有些不得意,為什麼都是……,所以佛法的道理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回。假使佛法對因果輪回的道理都沒有搞清楚,你是白學佛了,所以我們曉得有一位老法師,現在我不講他名字還活到,他當年學問也好,也當過大方丈,他,人家告訴我,他講了三句話,我拍掌大笑,我說真講得好,他是大法師哦,他說我告訴你啊,告訴大家,居士怕因果,這些學佛的人很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這個輪回,三角的輪回。雖然這個是笑話,學佛把三世因果六道輪回,這個道理沒有搞清楚,你是白學了,大小乘的佛法,一切修持的法門基本都建立在這個上面,這是因果定律,就在自然物理科學裏頭也是公定的,承認的,至於生命定律裏頭統統是因果的道理。我們古老闆告訴我,到時間了該休息,現在有個因果很重要,有點心吃是吧,這個因果最重要了。

http://file.buda.idv.tw...qr2_02.rm   160188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2 回到頂端 [1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2 15:48 |
瀰力老人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之前南師所有的著作我從無放過......


[ 此文章被瀰力老人在2007-01-23 10:30重新編輯 ]


老驥伏櫪,淡泊養智。
身如落葉,輾轉浮沉!
http://waterscape.myweb.hinet.net/siwshmax/logo.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寬頻網 | Posted:2007-01-23 10:08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二講
《南禪七日》03中陰和入胎
如果有修持的人,有許多人在生沒有成就,當然在生已經修持了,到中陰成就。譬如,西藏的密宗的黃教的創始的祖師宗喀巴大師,達賴、班禪都是他的弟子,他是吩咐他們生生轉世,宗喀巴大師是中陰成就的,所以在中陰的時候自己認識了生命的根本,所以佛學名詞叫做證入自性真如,就成就了,成佛了。這個裏頭就非常細了,中陰境界。所以初果羅漢,二果羅漢,三果羅漢,甚至到四果大阿羅漢,有些也在中陰成就的。所以中陰的成就我們再討論。普通人在中陰的境界,千萬注意哦!尤其我們大家學佛的人,叫中陰身,對不對?中陰這個身體。所以以學佛人來講,這個人一斷氣以後躺在那裏,一兩天是不准動的哦,雖然完全冷卻了,身體還柔軟這個階段,整個的生命的根本,所謂第八阿賴耶識沒有完全離開身體哦,所以你碰動,他還是有另外一種觸受的,所謂觸受就是六塵裏頭色、聲、香、味、觸,觸與法,法就是意識思想,這個靈魂的狀態感受得到的,所以中陰的境界,普通人在中陰中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都有。天堂、地獄是真的有一個天主,有一個玉皇大帝,有個閻王嗎?都沒有。都是你自己意識形態裏頭變出來的。所以平生所作所為,乃至過去心,同將來心的關係,你的一點一滴的行為,甚至於你偷了人家的一點東西,佔有了別人一點好處過一陣已經忘記了,可是在中陰裏頭統統重新發現,你所有的因果報應所有的該還報的,都是自己做主,
所以真正的佛法在破除迷信的哦,佛法的根本是無主宰。有一個上帝、閻王,有個命運作人家主宰,是沒有的哦!主宰的都是你的心,不是這個意識思想的心,那個根本心還沒有講到,但是也不是唯物的,因為物理世界、精神世界是一個功能所變出來的,這個心的作用,這一部分是很高的,慢慢再討論。所以中陰呢,還有沒有生死呢?中陰還有生死,這個不叫做鬼哦,如果這個人該變鬼呢,就是六道裏頭餓鬼道那個叫鬼,所以死了這個中陰說會來給人兩個糾纏,沒有這回事,是你的精神病,是你意識狀態的作用。中陰也是七天一個生死,七日來複,七天以後這個中陰身又沒有了,又昏迷過了,又死一道,第二個,又過了二、三十個鐘頭,第二次又出現,又是一閃,閃電一樣,光明一來,又把前面這七天的所經過的又忘了,又忘了。所以中陰身體最多七天一個變化,存在是最多七七四十九天,這是講人中,不善不惡善惡兼半的人才有中陰身,這個我不是簡單介紹,詳細介紹這個裏頭很多,如果是個大善人,沒有中陰身,一個修持的人真修持的,也沒有中陰身,這裏一斷氣,那邊已經往生西方的就往西方去了,往生西方不是悟道哦,不過到西方極樂世界到那邊去留學,那邊有很多諸大菩薩在那裏當教授,慢慢去,上去修去吧,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究竟成道哦,到了那裏,可能在那裏成道,所以這個時候大善人或者生天人,
比如我們中國人講“神”,比如忠臣、孝子、關公、岳飛、文天祥這些人,那是天人境界,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中國的傳統老話,聰明正直,死而為神,凡是聰明人很公正的,死了變神。那麼這裏順便給你們講。所以鼓勵你們讀書,讀書,認得中國字,現在就耽誤一點時間插進來講兩個字。中國字,這個田地的“田”怎麼寫,畫一圓圈中間一個十字架,這個是古代上古的田字,表示這個土地,把它劃開一塊一塊,就是這個圖案,那麼,這個田字上面加一點出了頭叫做“由”,現在叫自由,那個“由”,由是什麼意思?有點苗頭了,土地下面那個草有點長上來,所以叫由。由來已久,就是這個由,來由的由。如果上面又長出來,下面向下通,叫做“申”,撐開了,兩頭撐開了,所以我們這個“鬼”這呢,從田字部,以土地為標準,死了以後,這個精神向下面,這樣一下去了以後這就是鬼,然後中國人把它頭上加兩根毛毛,畫一下,嘿!這是就鬼,光向下墮落的。如果是個“神”呢,這個電能就上下通的,這就叫做“神”,所以旁邊有個“示”字,加個“申”,“示”字什麼意思,示字給你解釋起來……這就是我們當年讀書,先學認識中國字開始。中國字為什麼這個神字這樣寫,鬼是這樣寫都有道理的,這個一下子講不完啦!我們不插過來。剛剛是講到中國傳統文化講“聰明正直,死而為神”,這是天道的,天道、善人沒有中陰身,這裏一死另外一個生命就抓住了,還是這個生命,不過這個生命鬼跟神兩個……你們大家說怕鬼,沒有什麼可怕的,我小的時候很怕鬼,後來學佛以後,我一點都不怕,鬼是人變的嘛!人死了就變鬼,你怕它幹什麼,如果是它比我凶,我們死了,充其量要我死,我死了我們倆還對打一架,還曉得你打贏,我打贏,那有什麼好怕呢,世界上鬼不可怕,神也不可怕,最怕是人啊!人才怕人呢,人太壞了。所以這個人字中國字的人啊,你看,它躺倒的,站也站不起來,就是那麼……有多一根腳嘛,三腳還會站住,這個人是不成東西站不住的,就那麼躺在那裏亂七八糟的,這就是“人”字。所以我常說你們認得中國字,兩個人男的,女的要結婚,男婚女嫁,男字,男人啊,頭昏了,旁邊找個女的來管到你,嫁,女人一嫁過來就管了,男人變什麼啊,變豬,那個上面一個蓋蓋,下面一個豬,女的站在旁邊看到就養這個豬,就是男婚女嫁,中國字都有道理的,我們現在不上國文的課,順便。
還是講我們的中陰身,所以中陰身,大善人,沒有中陰存在,大壞蛋,下地獄去,這裏一斷氣,馬上就下,沒有中陰存在,中陰是普通介紹給你看,中陰的花樣還很多哦,中陰裏頭,人,我們現在心理上、腦子上,所以我們經常罵人,這個傢夥鬼頭鬼腦的,我們的心理行為,自己的內在的思想,比如我看了,嘿!這個,朋友的這一本書很好,想把他偷來,這個裏頭就是鬼了,所以鬼跟人兩個,兩個電子不同,以前我有個朋友,那位法師是大畫家,我當年我還只二十幾歲,在四川的時候,有一位江蘇人,叫張聿光,你們這個藝術界應該都知道張聿光,非常有名的畫家,他天生下來的鬼眼,所以當年日本抗戰的時候,警報啊,我們在成都跑警報,跟他一路很放心,哎!不要在這裏……都是斷手斷腳的鬼都在這裏,那邊那邊好一點,那邊好一點,到那邊……跟到他絕對炸彈不會朝那裏丟的,但是我們都警告他,到朋友家裏去,他坐到就笑,我們問笑什麼?他說,那邊有個女的穿什麼衣服……我說,你不要講了,在人家家裏頭。這有什麼關係啊,街上到處是鬼,同佛說的一樣,鬼跟人,我們那麼過去,鬼從我們身上撞過去,我們從它肚子裏撞出來,兩個陰陽電子不同的嘛,兩重世界,這個世界是多方面的,這個是一個科學,慢慢科學會發現了,現在差不多了,現在人死了,那個靈魂怎麼離開,慢慢……依我看不到三十年,攝影可以照出來,可以照的出來。如果打坐得定的人,在定中看人家的中陰身怎麼去投胎、怎麼死亡的,很清楚,看電視的螢幕一樣的清楚,就看你們諸位的定力如何了?諸位法師,如果你通了要告訴我,不要忘記了收我做徒弟啊,好好努力,我會拜你為師的。這個中陰,現在來了,所以人、生命,佛講我們的生死叫什麼?佛經講,分段生死,對不對?你們佛學院都上過課吧?什麼叫分段呢,也許這一輩子做人,下一輩子做壞事作了,變牛,後來又變成呢,這一輩子我做他的祖父,下一輩子祖父來做他的兒子,兩夫妻、兒女,不是情人結合,就是冤家碰頭,所以我常常引用當年有一副對子講,夫婦是前緣,夫婦是前生的緣,善緣、惡緣,或者一對恩愛的夫妻一輩子那是善緣,都沒有吵過架,又好。或者是惡緣,一輩子不喜歡,痛苦一輩子,就會變你夫妻這樣磨練你,還賬才快,報應才好嘛,所以,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沒有緣,兩個人不會變成夫妻的。兒女願宿債,你的孩子有些是來問你要賬的,前生的賬,有些是你享兒子女兒的福,你來討債的。所以,兒女原宿債,欠債還債,有債方來,才有兒女。像你們出了家的,修道的人最痛快了,既不欠賬,又不還賬,不過你還有一個賬還不掉的,永遠很難還,除非你成道。所以,這個中間,這一生,這一生,這個生命永遠連續下來不會停止的,所以叫做分段生死,所以你們現在出了家開始修,努力修到清淨到無餘涅槃得四阿羅漢果,不過只了了分段生死,請假一段時間,不算徹底了生死啊,徹底了生死,超過了分段生死,變成菩薩境界變易生死,差不多,還沒有完全徹底了,所以這是一個生命的科學,你想我們這個大老師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在兩、三千年以前把這個科學講得那麼清楚,可是到大家手裏變成佛經、變成佛學,變成一個宗教的迷信,你看多可惜呀!多可惜呀!這個文化。
現在我們講生命的科學與禪修的研究與禪,所以叫他們同學趕出來,印了這一本經,這是佛說的經,《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人怎麼來投胎的,注意哦!大家都拿到了,如果聽說一部份他們來不及印出來,你們外面還要的話,趕快找這個妙老和尚,他沒有,你把他衣服撕破了,他一定給你,一定想辦法補上來,現在我要刺激你們,出家的同學住佛學院,這不是佛經嗎?你們這裏好幾部大藏經嘛,你們平常有看沒有?大概翻都沒去翻它,天天學的六根、六塵、十八界,三十七菩提道品,一天到晚在那裏學會計一樣。真正的佛法都在佛經裏頭啊!現在我來不及一句一句給大家講,這一本經前面你們回去研究,講幾個重點問題,我先講,你們一邊看,我是簡單的講,佛,釋迦牟尼佛是獨子哦,阿難是他的堂兄弟,還有一個堂兄弟叫難陀,他兩個堂兄弟,實際上三個,還有一個反對他的,是三個,那麼,這都是堂兄弟,他已經出家了嘛,應該這個國王皇帝是歸阿難做了,阿難的相貌、威風長得跟佛差不多,所以我們比丘尼的廟子上一定拜阿難的哦,本來佛不准女性出家的,硬是阿難跟佛來求了,佛才說,答應你吧!為了女性出家了以後,我這個佛教,佛法早滅五百年,就是答應你了,所以比丘尼廟子上拜阿難感謝他的,阿難出家了,
那麼這個王位應該是輪到難陀了,(這一段講難陀的故事.難陀與上一段的阿難並非同一個人)又是一個堂兄弟,難陀長得也很漂亮,佛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換句話說是夠威風、漂亮,這個男人中的男人了啦,不像我們又矮又小又醜又邋遢,他是夠漂亮的,這個,難陀的太太,是印度的一個有名的一個美女,可是這個太太啊!難陀讀的大學是“妻管嚴”(氣管炎),老婆管得很嚴,叫妻管嚴,管的很嚴很嚴,因為好怕那個大哥去出家了,把這個老二,二哥阿難也帶去出家了,就怕自己這個丈夫,這個大哥回來又把他帶去出家了,這個是要做皇帝的,這個太太,他修的是“妻管嚴”,家裏蹲大學,屋裏蹲,屋裏系(物理系),家裏蹲大學,屋裏系,又是妻管嚴,都有了,就把他管得一步都不准出門,有一天佛忽然動念了,難陀的出家時間到了,他要回去把堂弟也帶出來當和尚。這個,我看你們走路,據我研究的戒律,一個比丘出來走路,這個出家人,端容正步,慢慢一步一步,身體不准歪,眼睛前面只看五步路地方,目不斜視,走路都要那麼規矩,我看你們亂跑的,東西下來,有些書亂丟一陣,我想這些出家人做跳舞團蠻好的,倒是出家舞,這個威嚴,守戒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沒有一點不注意的,所以佛出來化緣當然很威嚴,托缽,規規矩矩拿個碗這樣端到的,手裏拿個引磬,現在泰國嘛,還有一點點像那個樣子,他就到了難陀的宮廷門口就站在那裏化緣,化緣,不曉得你們化過沒有,不說話的,站在那裏引磬叮!叮!一敲,這一家要出來供養,佈施就佈施,不佈施就走開了,不是硬要的,這個佛用神通了,他站在難陀門外就引磬叮!叮!一敲,難陀的妃子這個太太就聽見了,糟糕了,大哥來了,世尊來了,因為照印度的規矩,在化緣,泰國也一樣啊,這鍋裏的飯菜,如果自己已經添起來吃過了,不准出去供養出家人,那是罪過的,一定剛剛開鍋的飯菜,剛剛新鮮的,在中間挖起來,端出來,跪下來這樣供養,這個難陀一聽啊,門口這個聲音叮!叮!佛來了,大哥來了,他說,我要去供養,如果講階級的話,本來皇帝是他的,他出家當和尚去了,釋迦牟尼佛,他雖然將來可以的,可是有階級的,家族的觀念,種種觀念,他非要出去,他說趕快,我要去供養,出去,送出去,這個太太說不準不准,你一定給他帶走了的,他給太太管得“妻管嚴”沒有辦法,就不敢動了,佛在前面又叮,叮,又敲了,這個難陀說,不行,這個非出去不可了,這個太太也沒有辦法,拿那個口紅拿來在他這裏(額頭),“咚”一點紅的,口紅還沒有幹,就要給我回到房間裏來,你看這個妻管嚴很厲害吧,難陀說,好好,可以,可以……你只要給我東西我去送給哥哥,我馬上就回到房間,太太就給他點個口紅,我們這位大老師釋迦牟尼佛統統很清楚,難陀一出來,在缽裏頭東西一放,佛一聲也不響,也不說話,向右轉回身就走,這個難陀不曉得給佛用了什麼催眠術,就跟在後面走了,一路就帶回廟子上,剃頭,釋迦牟尼佛問,你剃不剃頭,是我剃頭,出家,是,我出家,就出了家了,這個勉強得很,這個出家心很不安,這個佛怎麼辦呢,佛就用神通囉,他說,難陀啊,我帶你到一個地方玩,他說,好啊,這樣,你拉到我衣服,難陀沒有修行,只好拉到釋迦牟尼佛哥哥的衣服,一下就帶到東海邊上,不曉得是太平洋岸邊,還是大門那個鼓浪嶼,還不曉得是崇明島,搞不清楚了,帶到這個邊上一個沙灘上,這個很漂亮的風景,他問難陀,你看到前面有個屍體吧,難陀說,對呀,他說,你去看看,是什麼屍體,難陀一看,這是一個女人祼體的屍體,這個佛就問他漂亮不漂亮,好漂亮,比你太太呢?差不多,不過這一本經,有些還記載的不詳細,另外一本經翻一翻看,他說,你看看這屍體上面有什麼東西,難陀說,沒有啊,怎麼說沒有,你仔細看,佛說,他說,有一條蟲從鼻子裏頭爬出來,在那個臉上緊轉,緊轉都在臉上爬,他說,你知不知道這條蟲是什麼人變的啊,難陀說,我怎麼知道,這條蟲就是她的靈魂中陰身變的,因為這個女的愛自己的漂亮,死後還留戀自己這個美色,因此變成這條蟲還在這張漂亮臉上在轉呢,還要轉幾天,這條蟲死了以後又變一個中陰身再來,這看完了以後,他說告訴你呀,世界上的漂亮男人、漂亮女人沒有什麼好留戀啊,這個難陀,哥哥那麼說,是,是,實際上嘴裏是啊,是啊,同我們念佛一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心裏頭是阿彌陀佛,牛肉、羅蔔,阿彌陀佛,牛肉燉羅蔔,各念各的啦,那麼他雖然……那麼講到漂亮,回來有一天,釋迦牟尼佛一看,還不對,他說,我再帶你去玩,拉到衣服,帶到天上去,這裏有問題了,一個人修行守戒做了多少好事將來變天人,一變天人以後,一個天主五百個太太,所以你們快修吧,有沒有一個天主多夫制的我不知道,我還要去查查看,所以守戒歸守戒,如果不悟道,這個戒律是人天小果哦,做人很好,是變天人,變天人不過是……天人什麼道理我們再研究了,還是欲界哦。他到了,佛就帶他到天上,這個難陀一回身,看不到釋迦牟尼佛,一看,多美的天女在那裏,有個地方,一個天人五百個太太哦,功德大一點的天人,修持好一點,一千個哦,所以你們要修持的,是不是為這個目的出家我不知道,戒律守得好,般若不夠,人天小果,墮落得更苦啊。他在那裏,難陀在那裏看到有幾百個天女,沒有老闆,沒有公的,都是母的,難陀很奇怪,就問了,他說,拉到一個天女就問了,他說,你們這個地方哪個是天主,那個天女告訴他,有啊,我們的老闆還凡間在修行呢。他說,哪一個。釋迦牟尼佛的弟弟,有一個叫難陀正在那裏修行,他修功德圓滿歸位這裏做老闆,自己拼命打坐唸經修行哦,用功都不怕腿痛,這個目的在那裏你們知道了,這個佛的教育法真厲害,一步一步逼,一步一步誘導帶領。過一陣,佛又說,我另外帶你到一個地方去看看,他說,你去過天堂你沒去過地獄啊,拉到衣服,一到了哦……他看地獄那個慘狀那個果報,地獄你們看過沒有,多到監獄裏頭啊,不過現在監獄進步了,以前我很喜歡到監獄裏頭給犯人講課的,所以我一去每一次去,麻煩了,那個典獄長一看到我肯來講課啊,高興得不得了,可是我講一次課,每一次我都是這樣都是貼本的,一看那個監獄裏頭那個醫藥室的藥不夠了,好了,我送啦,這裏又送,監獄裏頭你看到不算,你到那個醫院,那個緊急病房、太平間多去看看,地獄就在人間,你以為地獄在哪里?你們只曉得……都沒有去到苦的地方去修行啊,這是個大問題,所以難陀一到地獄來看,最後看一個地獄,一個大油鍋燒在那裏,那個凶的惡鬼站到就在那裏等東西炸油條一樣,等一個油條來炸。難陀就問了,你這裏怎麼沒有犯人,他說有啊,還沒有來還沒有來報到。他說,誰啊。有個人名字叫難陀,現在是釋迦牟尼佛的兄弟,他這個發心不正,上去是為了守戒、修定上天享福,享完了他的果報沒有完,下來,油鍋就在等他的,難陀一聽嚇昏了,這一下回來才開始真的修行,這個故事裏頭不是我編的啊,我們這裏有很多寫劇本,電影的,你們好去演這個故事這一幕好戲,包你叫座。這個佛真會說故事吧。
這一下,他才告訴難陀,生命的根本,愛與欲,所以這個宇宙分三界,我們是欲界,天堂、地獄就是欲界,欲界,欲最重要的,一個男女關係,一個飲食,吃東西,甚至於說,吃東西比男女關係還重要。所以孔子也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所以東方聖人西方聖人所見皆同,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欲,有了這個欲,狹義的就是兩性男女之間做愛的性欲之欲,廣義的,一切欲望都包括進去了,他就因此給難陀講了《入胎經》,只講人道的哦,但是你要注意哦,我這裏提出來,這個佛很……對我們人的正面來講,變一個人哦,怎麼樣變一個狗,怎麼樣變一個驢子,怎麼樣變一個牛,怎麼樣變一條魚,怎麼樣變一個鳥,都還沒有講哦,他講得非常詳細。我告訴你,你們回去好好研究,不過到現在為止,我們在座有位黃昌發大醫師,我還跟他兩個……一個洪文亮醫師,他們兩個都欠我的賬沒有還的,不還就不得了,我們來生不曉得變兒女變什麼的,你趕快還了,了事啊。黃昌發醫師是香港的婦科的權威,大概香港人從他手裏生出來的,總有好幾千、萬把,洪文亮醫師當然也會了,但是,他是專管死人的研究更多,所以我叫他黃昌發醫師南極仙翁,管生的,洪文亮醫師北極天君,管死的,兩個人把科學研究一個生與死,配合這個,是個大科學。還有我們這裏有個腦科國際上權威,等一下慢慢跟他來研究腦的問題,這本是個科學的東西,也就是佛法修持真的東西,你要研究,所以我現在從這裏講起,要把它切斷來講,人怎麼會生人?你看佛啊,兩千多年前哦你們注意哦,不是現在什麼叫科學,科學,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他老人家怎麼同現在講法還要厲害,他說一個人要生一個人,一個女人,子宮的部位歪曲了不能生,子宮冷,太冷了不能生,子宮有病有瘤子的不能生,子宮什麼不能生,都講了。男人的精蟲,什麼是什麼,什麼在別一本經上都講了,都不能生,所以他說人身難得,他說你不要看這個身體叫我們珍惜自己的生命,能夠變成人,佛在別的經典上有一個比喻叫,如大海之盲龜,這個話有名的佛學的典故,也是文學。大海盲龜,大海,對,也叫盲龜穿木,怎麼說法呢,他說佛作了一個比喻,這個海很大了,海上面有個瞎了眼睛的烏龜,這個烏龜想變成一個車輪子裏頭的一個螺絲釘,古代的車輪子螺絲釘也用木頭做的,這個大海上,有一部車,渦隆的滾動,這個車,這車輪子當然每一個地方栓的螺絲釘子,都釘得很牢的,它不曉得滾了多久,忽然這個車輪子,掉了一個釘子,空出了一個洞,這個瞎子烏龜也不曉得這個車在哪里,反正他亂撞一頓,“咚”把這個頭撞到剛剛掉了那顆螺絲釘它撞進去了,這個瞎烏龜變成車輪子的釘了,很得意,總算成功了。人身之難得,如大海盲龜穿木啊,所以珍重自己的生命。他說,光女人的排卵這個蛋,男人的精蟲,兩樣東西結合,能不能變成一個生命?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可能,要三緣和合和可能。男性的精蟲,女性排卵的蛋,剛剛那個蛋下來,這個精蟲,真是佛好像看到一樣,大海的盲龜穿進去那個蛋一樣,一個男人,對不起啊,這是講佛法,不要聽走了,你們聽壞了不怪我哦,我聲明在先,這是科學,這裏好多科學家,大醫師在這裏。一個男人現在科學所曉得,一次的精蟲的排泄有六億到十二億這個數目不定,所以我們……但是媽媽,這個女人每一個月只排一個蛋出來,這個五、六億的精蟲,或者十億的精蟲,在這一個胎道裏頭壁道裏頭游泳,有一個精蟲穿破了這個母性的這個蛋殼,一插進去就變成人,還不曉得男人、女人,這個現在講,那個什麼染色體啊等等的分類,他老人家幾千年以前怎麼看得那麼清楚,所以我們得一個人身等於同時跟自己的兄弟姐妹兩個,十億個兄弟姐妹的鬥爭,才搶到了這個缺孔,才有我們這個生命,三緣和合才能得一個人,人身,差一個都不行,這是一。這個是科學囉。那麼,有人問了,現代人問了,我也常常碰到,那老師啊,那個試管嬰兒呢,現在還有科學可以人造出來個人,那個時候也要有這個中陰來投胎嗎?那個中陰身投胎,“中陰身”在這個時候等男女精蟲卵藏結合的時候,中陰身跟這個父母兩個有緣的話,等於磁性吸鐵一樣,中陰身……對了,忘記了告訴你,我們現在沒有神通,沒有本事,離開了肉體變成中陰身五通具備,一念要到美國,就是這樣,已經到了,山河牆壁什麼都沒有阻礙的,天上地下,天上看不到,人間這邊,業力所到的,他都看得見,所以中陰等於是有五通,所以他要跟這個父母兩個有緣的時候,他什麼牆壁什麼沒有阻礙的,所以我常常說,你們年青人不要亂搞啊,男女做愛,你旁邊排隊的那些中陰身不曉得多少在那裏參觀,他要買票進來的啊,所以中國儒家,你看曾子在大學上講一個人不要做虧心的事,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你以為旁邊沒有人看見?那個中陰鬼神都在旁邊,入胎、進胎是如此,我說答復人家,那個試管嬰兒,也要三緣和合,佛所講的,只講男女做愛入胎的這一條,可是當一個人業報有些人不一定靠做愛入胎的,譬如這個人特別貪名,這個人特別好利,他在中陰之間看到那個地方都是錢,一跑過去一拿,入胎了。投胎出來以後,一個慳吝鬼、貪財鬼,做人也是如此。所以人身的因果個性都是前生帶來的,自己的業報都是前生帶來的,所以說,大阿羅漢,大菩薩,入胎就迷了,入胎就迷了,有些羅漢,有些菩薩修道的人,入胎不迷,有意來投胎的,那不是欲來了,可是住胎迷了,在娘胎裏十個月,九個多月迷住了,就不知道,忘記了過去,等於我們……你們在座的人,三歲以前的事情哪幾個人記得的請舉手,三歲以前的,記不得,六歲以前的請舉手,沒有幾個了啦,十歲以前大概還有點影子,你看看現在活到的生命,去年的事情,你今年都可以忘記得光光的,何況入胎、住胎啊,有些是入胎不迷,住胎迷掉了,有些可以入胎不迷,住胎也不迷,一出娘胎非迷掉不可,如果說入胎不迷,住胎也不迷,出胎也不迷,那是大修行的再來人也,這個所謂你們講打坐修定剛才我們有位老朋友來,還逼我快點把禪講到,這個生意要慢慢做的,慢慢賣的,講快了的話,給他聽了,他就跑掉了,那不行的。這個入胎,現在佛告訴你們,這個精蟲卵藏三緣結合變胎兒以後,你看,佛法是不是生命的科學,奇怪吧,第一個七天,佛也提到,七天計算的,中陰也是七天計算哦,第一個七天,精蟲和卵藏結合,中陰這個靈魂已經轉進去了,所謂輪回,就是那個,這個,這個……打水果機啊,這個攪冰的機器嗡……嗡……一轉,你這個靈魂在裏頭出不來了,等於那個電風扇上面叮了一個蒼蠅,我們一按鈕把電風扇一開,那個蒼蠅在裏頭永遠昏了頭,轉不出來了,靈魂碰到精蟲、卵藏三緣一和合,一轉進去了,第一個七天,就像奶油一樣,但是第一個七天,已經開始成長了,那麼一條線一樣,那是要很難很難研究,所以黃醫師還是把報告還沒有寫完,他同現在的科學,好像這個非常科學,同現在講的科學又相去蠻遠的,我說,不曉得現在科學對,還是佛的科學對,兩個還要綜合,是個大科學的問題,那麼,這個脈就長出來,等於我們,中脈,這是密宗的佛法所講,長了以後,先長出兩個眼睛,這個地方的脈就出來了,每一次成長,就配合了一次風,風大,風,就是現在講練氣功這個氣,不是氣啦,生命那個功能,七天變化一下,第一個七天長什麼,第二個七天長什麼,第三個……還有一本佛經,一個七天當中長多少脈多少管道,脈管就是身上的氣脈,所走的管路多少,一共在娘胎裏頭三十八個七天,就是九個多月,三十八個七天多少天啊?諸位算算看多少天?

http://file.buda.idv.tw...qr2_03.rm        163473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1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3 16:28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南禪七日》04住胎與成長
一個七天當中長些多少脈,多少管道,脈管就是身上的氣脈,所走的管路多少,一共在娘胎裏頭三十八個七天,就是九個多月,三十八個七天多少天啊?諸位算算看,我可以喝口茶,多少天啊?二百六十六天,那不是哦,三十八個七天,那麼就給他長成了,然後就出胎了,到了最後這個氣就到了,頭調過來了,這個胎兒呢,在娘胎裏頭,所以中國人後來也知道,佛經幾千年說過,女的……,這個嬰兒如果是女的,媽媽肚子看到是圓一點的,因為女的是仰著的。是男的,媽媽肚子拱一點,尖一點的,男的是背,這個面對著媽媽的肚子,背向肚皮外面這個方向,女的嘛相反的。等於一個人死在水裏頭一樣,男人的屍體死在水裏頭,浮起來的時候是趴著的,女人死在水裏頭浮起來是仰著的。這又是一個科學道理,中國人呢,過去用兩個字代表,一個陰,一個陽,也是科學哦,陰陽也是的,這個生命的道理,什麼道理,你不要隨便聽過。所以女性的修持的法門同男性的修持的法門,完全一樣的當中有不一樣,不一樣當中也有一樣,就那麼細。等到該懷胎下來的時候,不一定會生哦,有些人的業報,是在胎兒成長成功了,死在胎兒中,胎中,有些的業報前生殺業重的話,有些業報也可以下生,死在娘胎的產道中,有些是剛剛生下來就死,就是這樣,那麼,佛在這一本經裏頭,大體告訴你,這是一個科學,千萬注意,你們要修持,這一本經給我研究好,才告訴你,你們修持才能夠上路,這一本經沒有研究好,你修持很難上路,在佛經……,可是這一種重要的經典,大家只曉得看看《金剛經》,《心經》什麼經啊,好念得大家流行,好像都懂了一樣,什麼懂,這些是很重要的經典,這個要注意的。那麼等到這個人,胎兒生下來,胎兒在娘胎裏頭要不要飲食呢,吃東西的,不是嘴吃的,母親臍帶已經提練過輸送,所以胎兒在娘胎裏頭沒有大、小便的,等於一個得定的人,當時大、小便可以停掉了,但是要腸子要乾淨了。所以腸胃不乾淨,真正能夠得定是做不到的,只能夠普通的打坐,你們吃得這麼一個肚子,然後……,很多……對不起啊,我講話,先向大家磕個頭,也許碰到人不要別見怪。我常常說現在多少出家人多是“糖僧”,什麼“糖僧”呢,多有“糖尿病”,所以我叫他“糖僧”。為什麼有了糖尿病,飲食吃壞了,吃米食容易,因為吃得太多,或者是餓得太過度把胰臟破壞了,也可以修煉得回來的,懂得那個道理就可以修煉得回來。要好好用功。那麼胎兒在裏頭也有飲食,現在科學研究,胎兒在裏頭已經有性欲的要求,那麼現在科學研究,胎兒在胎裏頭,娘胎裏頭,我們外面大人家裏頭講什麼,做什麼都清楚,就是風下轉動,一出胎的時候忘記了,
現在我剛才這樣一跟大家報告,你不要聽了我講得很好聽,我不是來賣嘴巴說故事的,我是促使大家,好好自己去讀願經,自己去看,這個裏頭科學的問題很多很多在裏頭,到處都是問題,不要輕易讀過去。我聽命令,欲界的事情來了,古先生說欲界裏頭飲食男女,吃飯去,下午幾點啊。
諸位,我們這一次的這個研究的法會,因為我理想中的禪堂蠻大的,現在看來是很小。禪,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尤其是禪宗,過去在印度沒有,有這個佛法,沒有這個禪堂,到中國來唐宋興起的,那麼到了現在一個叢林真的禪堂,中國海峽兩面都沒有,所以過去好多年日本人笑我們,你們中國人,自己認為是禪宗的宗主國,一個像樣的禪堂都沒有,我們實在講不出話來,這個所謂像樣的禪堂,就比較難了,能夠保持禪堂的作風,日本還有一點樣子,但是,到底變成日本的禪了,也差得很遠,所以三、四十年以前我開始寫那一本《禪海蠡測》這一本書的時候,是為了兩件事,一個是鈴木大拙,在美國弘揚禪宗,認為禪是日本的,日本的文化最高點,內在這個意思。另一個,我們中國有一位學者你們大家都知道,叫胡適,我們常罵他,說笑話罵他胡適,胡扯,那麼他寫文章,批駁這個禪與虛雲老和尚,甚至認為虛雲老和尚活一百二十多歲都是假的,那麼很多的學佛的,在家出家的,憤憤不平,我說,好好……我就寫吧,寫吧。但是多少年來想中國真正這個禪宗,有個好的禪堂,這個禪堂,理想的禪堂就比較難了,理想的禪堂真的要科學化,使人進到禪堂, 你的精神、身心立刻就寧靜下來,那個是希望將來我們在國內有個地方出現,可是這個要完成這樣大的功德是很難的,所以這個禪堂,還是小小一個禪堂,你想我們現在假使起來行香,就不大瀟灑了,
所以我一看這個情勢,首先把我們用功修行的不走禪宗的路線臨時改變,是走禪定修證佛法的這個路線,因此呢我們上面才有這個,有生死的問題的帶領,現在還在第一天,帶路還沒有講到用功的方法,還沒有正式打坐,正式禪坐,你們自己現在自由地盤腿用功,隨便,不然我們姿式,每一個人都還要糾正過,
上午我們講到了,這個生死、入胎、出胎,希望大家手邊拿到這一本佛經好好研究,我上午所介紹這一本經典,是很粗枝大葉的大概介紹,譬如一個胎兒在娘胎裏頭,七天,這個經典上面古代的話用“風”字,什麼是風大,氣,什麼是“氣”,是生命的能,這個問題我們再研究,七天當中轉動,為什麼成長我們這個肉體出來,現在我們這個孩子已經生出來,變成我了,變成你們大家了,我們共同的都是媽媽生的,那麼佛說到死,入胎、出胎這一段,活到這一段,沒有太交待。我們再回轉來,看我們自己祖宗傳下來,不要分門別類,不要管它是佛家、道家,我們這個生命科學是整體的研究。由秦漢以後,漢唐以後這個階段,形成產生的,所謂正統的道家,我這個話有骨頭的哦,正統的道家,道家很亂,很亂。那麼它根據《易經》,根據中國的醫學等等而發展下來,也參合了佛法的修持方法,那麼它講生的這一段呢,正好彌補了佛說的生與死,活到的這一段,這個做生命研究是什得參考的。一個胎兒,形成胎兒在胎中,一直出生變成嬰兒,變成孩子,還算是個完整的生命,這個完整生命,在中國傳統的文化裏頭分兩個部分,一個叫先天,一個是後天,先天、後天是兩個名詞,是個界線,畫一條線,所謂先天,等於剛才提到過,一個精蟲同卵藏構成了一個人體的這個生命,精蟲、卵藏是現在我們的話,根據醫學的話。在佛經上呢,精蟲就叫男精,媽媽女性的卵藏叫做女血,就精與血兩個字代表,這兩個是代號。現在呢,科學分類叫男生的精蟲與女性的卵藏,同我們的生命的本源,三緣結合,構成了這個胎兒在娘胎裏頭成長,還算是先天的,一出來離開娘胎就變成後天了,就是這麼一個界線。一個胎兒,由懷胎十月,到達了七、八歲這個階段,是個完整的生命,
那麼中國文化用《易經》的道理,就畫了一個漫畫的圖案叫乾卦,就是橫的畫了六畫,這個卦名叫乾,乾坤的乾。乾是一個代號,代表天,代表生命的功能,代表一個完整的東西,這個在《易經》來講這麼一個卦畫出來了,這個畫叫做象,象就是圖案,有象貌的象,等於佛法說的這個“相”,在易經不是這個“相”字,等於佛法這個“相”字,是那個象,就是圖案。一個象裏頭就有數,算命的所以講運氣就是術,運氣,我們現在在廈門,講閩南話,氣運,氣運,不過我的閩南話是標準的講不好,標準講不好的閩南話。氣運,就是一股生命的來源轉動,這個象裏頭這個氣運就有數字存在,女性,以七個數1234567作代表,男性,12345678作代表,那個就很麻煩了研究易經,單數的都叫奇(ㄐ一)數,奇就是奇,奇怪的奇,單數的都叫奇(ㄐ一)數,這個奇字唸成奇,奇數,陽的,雙數的叫偶數,屬於陰的,奇怪吧,不奇怪,剛才說過,女性是以七數為代表,七是單數,是陽的嘛,怎麼代表女的呢,它有個道理,說我們先後天生下來的這個生命,女性……不是我們普通算命,像過去的算命,這個代號,這個女性是陰的囉,其實女性是陽的,它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今天不是上道家的課,我們不多講了,大概介紹,男性不是八數代表,八數雙數是陰的,說男性啊看起來是個公性的,陽性,實際上是陰的,這個裏頭的,是一個,數理科學,很高深的一個東西,不是沒有它的道理,剛才這個卦,又要重新畫過,現在我們這個圖案出來了,拿女性來作代表容易聽懂啦,我們這個男人素來搞不清楚的,只有女性還清清楚楚,由胎兒生下來到七歲,二七,十四歲,我們的老祖宗,中華民族共同的老祖宗,軒轅黃帝,黃帝是《黃帝內經》,我們不談考據,考據起來有人說這個不是黃帝的時候著作,漢朝人的著作,那個暫時不管。《黃帝內經》上講,女子,你要曉得這是三千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宗文化,它又那麼科學呢,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女子二七而天癸至,所以你們要研究自己國家的文化,好好讀書啊,我也不是老師教來,都自己讀出來的,那麼這是要命囉,年輕人懂得什麼天癸啊,地癸的,搞不清楚,壬癸就要懂得陰陽五行了,天癸,壬癸是屬於水,天是代號,就是說一個女孩子到十四歲,十三到十四左右第一次月經來了,呆定的數字,所以這個卦呢,第一爻下面開始破了,就變了,乾卦第一爻下爻破了,你把黑板擦一下,這個現象……不是,就是這樣,就是這個乾卦破了第一爻,這個難得給你們上這個卦象,要擺圖案的,這就變了,變了,所以女性到了有第一次月經來,身體就變成了普通的身體,不是原來那麼完整了,男孩子呢,二八,十六,男孩子,在座的很多男孩子,到那個時候兩個乳房,男孩子就發脹了發痛了,有幾天難過,那同女孩子第一次月經來的道理是一樣的,男性以八字計算,所以這個生命以女孩子來講,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又去了一爻,斷了一爻,又去了一爻,對了,又變了,這個生命,這個橫的一爻代表一個完整的純陽的體質,一斷了以後變成陰的了,不面不過還剩得有,陰陽這個道理,這個三七,二十一了,四七,二十八,就是七年,七年這個身體一轉變,男人是八年一轉變,女性是第一次的月經,十四歲左右開始,七七,四十九,月經沒有了,現在醫學叫做更年期,更年期的婦女的非常麻煩,個性變,身體多病,所以女孩子到了四十開始到了五十,或者三十七、八開始麻煩事一大堆,我個麻煩我常常用《西廂記》上的話,“無故尋悉覓恨,有時如醉如癡”,身體也多煩惱,心理也多煩惱,心理變態各種毛病都來了,沒有事情也發發脾氣,該發脾氣的時候又笑了,這個是腰酸背痛,反正要啥有啥,什麼都來了,這是更年期的毛病,我們這些大醫生多得很,你問問這些大醫生,女性更年期怎麼醫,有什麼辦法醫,給她一點鎮定劑了,疏通疏通,心理安慰一下了,沒得辦法,那是生命天然來的,男孩子有沒有更年期,一樣有,女性七七,四十九,男性七八,五十六,五十多歲一樣麻煩,所以閩南話有些男人“老來花”,老來花,有沒有,大概我的閩南話不好,你們都……,也有許多心理變態,很多的病,也許女性過了更年期以後反是身體好了,有些男性過了更年期好了,以道家來講,道家的修行專對身體的哦,像女性來講,沒有到七七,四十九以前,下手修道啊,還容易,過了七七,四十九更年期過了,月經斷了,女性要下手修道的話,道家的道哦,這也有分別的,要修成神仙的話,加兩倍的功夫,還要修到月經斷了以後,還修到自己月經再來,來了以後又要把它修斷,麻煩,男性也一樣,所以啊,叫青年下手修持,這是我給大家介紹,補充生與死,到活著這一段。講了半天,花了很大的力氣向大家介紹了,中間有個重點在哪里,你看佛家、道家,所有的文化相同的,這個七個數字,七七八八,有那麼重要。胎兒在娘胎裏頭,七天一個變化,三十八個七天,生出我們來,其實生活下來這個身體,也是七天一個變化,七天一個變化,甚至七歲一個變化,這是為什麼,這個為什麼,講到這裏,這一個生命,就要懂得研究到,中國古代的天文,叫做“七政”,那麼我們小的時候,十一、二歲背的書現在都背得出來,什麼叫“七政”,日、月、五星謂之七政,太陽、月亮、金星、木星、火星、水星、土星這七個,一體的運行的法則,這個宇宙裏,你看我們晚上看到天體上面那麼多星星亮亮的,好像我們現在看的電燈泡一樣,同人類、同萬物的生命整個是有關聯的,這叫輪回,輪回就是一個轉動,一個旋轉,一個力量在轉,所以七的數位同八的數位,因此講到打七,乃至於大家懂得醫理的道理,生理的道理,有時候你們也打坐,你們也念佛,你們也用功,一晴、下雨一樣,好不了三天、五天,又不對了,今天又不想打坐了,
有時候發起狠來拜佛、念佛,馬上看到那個西方就在面前啊,等於我們普通講,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來越遠了,那為什麼呢?心理週期的變化,這樣看來這個生命是唯物的囉,不是唯心的囉,為什麼你佛家、道家、儒家又講這個生命是唯心的呢?你的心就轉不了這個物理的變化,所以楞嚴經,佛說的一個大秘密的《楞嚴經》,兩句話,特別諸位注意,“心能轉物,即同如來”,這個也就是禪,這也就是佛法的中心。你這個心的功能把物的功能轉過來了,那個才是佛的境界,還不是完全是佛,你注意哦,《楞嚴經》的原文,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差不多,快要到達佛的境界了。把生與死活到的,所以大家為什麼知道要打七,為什麼一切事情同天體這個宇宙,這個運行,它有它的現象,有它的數字,這是科學的,所謂科學,有道理、有實驗,隨時可以拿得出來證據的,那麼這一套東西連佛經上講天文方面的東西多得很,像西藏,現在是沒有了,過去的西藏,西藏都是男眾出家人,我們叫法師他們的叫“喇嘛”,就是法師的另外一個翻音,男的。西藏的南部,有一個比丘尼的廟子,傳統下來每一個比丘尼都懂天文,而且很高,天文懂得很高,不像我們國內啊,地文都不懂,不要說天文了,不過現在西藏這一個廟子,我再三打聽,也沒有了,真可惜,這些都是最寶貴的文化東西,所以我現在最擔心的,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斷,靠你們啊,我們都老了,像我們這一走掉,你們接不上手這個文化就斷層了,所以大家努力。現在大概是介紹到這裏。那麼我們瞭解了這生命的法則,這個由早晨開始,我們也沒有好好的打坐,也沒有好好的行香,一路把一大堆好像演講方式的粗枝大葉的介紹,那麼諸位,尤其我們妙老,他老人家希望你們不得了,我常常問他,我說,你收那麼多出家幹什麼啊,年輕人,我跟他來反對的,我是主張,精兵主義,年輕學佛我很贊成,不輕易剃頭發,要出家了以後,出一個,算一個,那是人天師表,不能隨隨便便,他老人家比我偉大得多了,笑笑,多一點慢慢篩嘛,越多越好,總有一個兩個掉出來的,他是這個主義,同我那個精兵主義完全兩樣。他講的也對,因此呢,他也希望禪堂成功,你們好好用功,他當然了,老人家拿一個篩子在篩,算不定你們掉出一個禪來,跳出一個禪師來,那他就很高興了,可是很難哦,現在我們看到你們諸位打坐,要打坐講究姿勢哦,先要瞭解自己的骨骼身體,這個是我們的本相(拿上桌一個白骨模型),所以修白骨,我們就是這個樣子,不要以為自己多漂亮,這還蠻漂亮的哩,慢慢連這個都爛掉,都沒有了,還能夠保持這個,這就是那樣,你看我們這個樣子就是這樣,我來的時候托黃醫師,我說,我們那些因為我在臺灣這些多得很到處擺的是,在家裏都作裝飾品的,所以我問黃醫師,我說這個白骨模型,只有他去買得到,他說買真的,我說哎……不能帶真的,把南普陀嚇壞了,真的不能拿出來,在我們那裏玩真的,他說那來個假的同人一樣大,同人一樣大十幾萬啊,假的,我說也不要,來個小的,小的嘛,我還吩咐他們帶到南普陀,用個黃布把它蓋起來,正月初一,過年不要拿這個出來,通通把人都嚇昏倒了,我說那些功夫都不高的,其實這個就是我們,背後是這樣的,背脊骨是這樣的,我們要學打坐,當然這個還不完整,完整的,真的,每一個骨節都要研究好,那麼不是為了保持姿勢,你成功得定才快,所以你看,我告訴你們諸位注意,你看西藏塑的佛像,西藏塑的佛像,還有隋唐時代的古畫畫的佛像,都很漂亮,都是現代人選美一樣還三圍的,腰身細細的,屁股大大的,胸部挺挺的,都是這樣,到了宋朝以後畫的佛像,都是老朽不堪,肚子大大的,肩膀縮下來的,就這麼西瓜一樣,打起坐來好像就抱個西瓜在街上賣一樣,抱一個大肚子,這是不通的哦,所以真的佛像是這裏挺的,腰是這樣的,所以真的打坐姿勢坐法,一個人假使真的……畫畫,那些畫家隨便畫的,你看畫一個高山入定的老和尚,背是彎起來下面的翹起來,越這樣越美,中國畫這樣叫美,根本就違反原則的,你看西藏塑的佛像,胸部一定挺的,腰一定細的,很莊嚴,不是這樣,像你們坐在那裏,很多很多都前面抱了一個西瓜在那裏,好多年也不吃,這個西瓜都不對的,所以要改,還有怎麼樣去修這個白骨觀,你們大家現在人很喜歡學密宗,尤其西藏的密宗,一聽密宗加上許多……,你看密宗真正的單修的佛像,雙修的佛像,下面都有一腳踩一個骷髏,為什麼,我把秘密告你,你真要學密宗,顯教的白骨觀,沒有修好,你談都不要談了,就是這個道理,你白骨觀修好,換一句話你氣脈體能轉過來了,其他的像……,說我們當年在西藏研究這個問題,你們禪宗說開悟了,立刻成佛了,他請問你,開悟了,氣脈打開了沒有?禪宗不管氣脈,密宗跟道家非常管身體,他說氣脈不打開,身體都調整不過來,你說你得了道而這個道沒有什麼道理的,不承認的,那麼我們當年也笑密宗、道家,你們也把身相看的太重了嘛,執著這個相,但是不能說沒有道理,兩方面都有理由,其實佛法都有了,我慢慢告訴大家,都有了,自己有時候搞不通,世界上沒有真的佛,也沒有真的菩薩,我常常幾十年自己修持,碰到不過關的時候,怎麼辦,自己求自己,躺下來哭一場,這個……究竟有沒有,釋迦牟尼佛這些歷代的聖賢難道都騙我的嗎,究竟有沒有這個事呢,你要叫我不幹了,我已經玩了幾十年,要騙人也要騙到底,騙自己也要騙到底,要幹下去嘛,就是過不了關,最後自己每每碰到過不了關,自己痛哭一場,還是翻經,還是找找……,等到自己把這個關打通了,這個困難解決了,打通了,原來佛,這些聖賢都沒有騙我,他們都講了,就是自己看不懂,過後就懂了,所以,你們還年輕,不要隨隨便便研究一點普通的佛學,規規矩矩去研究,這是個大科學,那麼,現在休息十分鐘,我們馬上研究一下,打坐的姿態、姿勢,然後再講如何參禪如何修定,十分鐘,我們簽個約,不要超過十分鐘,時間來不及,你看我連到急急忙忙一路就趕下來,你們兩個腿辛苦,我的嘴巴可憐耶,而且嘴巴很可憐,我還告訴你們昨天一夜還沒有睡,而且你們也吃飽、睡足,我還是兩餐沒有吃,你看,就比你們,這一點嘛!為什麼來的,白骨觀修來的,因為我不是個人,我是個骷髏,我就不怕了,充其量就同它一樣,同他一樣我就擺在上面給你們作榜樣了。

http://file.buda.idv.tw...qr2_04.rm   192291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3 16:30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三講
《南禪七日》05七支坐法
我們普通所講的打坐是採用這個姿勢,實際上靜坐的這個姿勢有九十多種,很多很多,佛法裏頭採用這個姿勢(雙盤坐),其他的姿勢還很多,你們到禪堂來看看那個五百羅漢的塑像、畫像各種各樣怪姿勢都有,每一個姿勢都可以入定,並不一定要這樣,不過真正要想證道得定,最後還是要這個姿勢,這叫毗盧遮那佛的七支坐法,你們諸位都知道,不過我重複一道。七個要點,七個要點,
第一個腿,兩腿要盤,兩腳是雙盤哦,是雙盤的,應該是雙盤,至於雙盤腳哪個腳在前面,哪個腳在後面都可以換動,名稱不同,那個名稱是人定的,暫時不去管它,這樣是雙盤。這個學名呢,叫做跏趺,你們都看到跏趺坐,這樣雙盤。雙盤做不到,這樣是雙盤的囉,普通叫做單盤,這一腳在下面,這一腳在上面,翻過來也可以,這一腳在下,這一腳在上面也可以,這叫單盤,不過單盤有個要點,當然盤得好腿子熟的人這樣,很緊,不熟嘛,你松一點,放鬆一點。再不熟呢,你就這樣,再架不起來,就這樣架到,不要怕,開始練習,我是自己認為啊,本事也蠻好,我年輕的時候打起坐來,這個腳在下面,這個腳是這裏距離大概只有這樣遠,這還是照樣坐管他呢,壓得痛啊受不了,有一天突然“咚”自己放下去,下不來了,這一坐好幾個鐘頭,想下都下不來,舒服極了,就不肯放了,從此以後慢慢軟了,所以不要怕,你就是下巴對到這裏也可以,有時候吃飯的碗就擺在這裏,好吃嘛,有什麼了不起呢,天下事都是人學會的,不要怕,這是講的盤腳,可是盤腳是非常非常重要,假使兩個腳,我們身體什麼氣脈都容易打得通,真正難通氣脈是雙腿,由腰以下兩個腿,那個氣通了才算通了。往往你覺得有些做過道家功夫,什麼任督二脈,打通奇經八脈通,通的轉河車,轉來轉去,我說老兄啊,那盡轉,轉到那一天為止,你不要轉昏了頭啦,那個氣脈打通不是這個道理啊,什麼轉來轉去,任督二脈打通,那都是沒有通,都是病態,真正的氣脈打通,這個人無病無痛,就沒有身體的感覺了,自己身體完全是空了,那才就叫作通,叫做氣通嘛,你看房間窗子門都打開了,空氣流通了,那個還有什麼東西啊,這裏還有一股風吹過來,嗚……這叫氣通,那不出毛病才怪哩,我這裏……你看我很有功夫,那一定是毛病,這個道理很簡單嘛,所以雙腳是非常重要,可是有些人啊,一學就會,像我就學得很辛苦,開始膝蓋頭跟下巴兩個兩兄弟連在一起的,我平常還練東西都沒有問題啊,就是打起坐來就沒有辦法,後來我才發現自己,這裏骨節有了問題,年輕打拳啊,這樣亂搞,以為自己本事大,那個骨節就錯位了,一直幾十年以後,自己靠打坐,慢慢把它糾正來的,你看你們在座的人沒有一個身體端正的,我給你們看啊,你們身體不是這樣,都有一點問題,所以你要學佛,為什麼真正塑的佛像是那麼莊嚴的,那個是真正生命,這個身體的價值,是絕對健康的,這個要注意,你看我們這位兄弟,我請我的大哥上來(南師拿上來一個白骨架模型),你看這位元兄弟,這個背脊骨是這樣的,當然的嘛,那是一定的,這裏都是肉嘛,這個身體是一定的,你反這個道理要研究好,當然這個模型做得有點歪歪的,非常重要,那麼等一下再介紹。這個雙腿,兩個腿跏趺,就是盤腿起來,單盤也可以,至於單盤你要講名稱花樣多得很,我認為像密宗什麼佛法都地花樣,人定的。右腳在下,左腳在上單盤,叫如意坐。翻過來,左腳在下,右腳在上,金剛坐。雙盤的話,右腳在內左腳在外,如意加兩個字,吉祥坐。如果是說左腳在內右腳在外,降魔坐。金剛就降魔,如意就吉祥,愛怎麼說怎麼說吧,反正兩個腿同雞腿一樣搬來搬去,你愛怎麼啃就怎麼啃去吧,可是要守規矩哦,不能亂來。兩個腿關於生命的重要,你看所有年紀大了,走不動路,都是腿出問題,你不要輕視兩個腿噢。所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兩個腿這個好朋友耶,要好好不要虐待它,這是盤腳,第一個重要。那麼盤腳坐好呢,自己要知道我們這個這裏看不出來,我們自己摸一摸,屁股後面兩個骨頭對不對,就是他老哥的這個地方,男女都一樣,要把它翹出一點,擺好,就端正了,不要貪圖,悠哉遊哉,彎起來,那就不行啦,初步慢慢地練習,但是腰以下到腳,如果你氣脈走通了,將來修持練好了,好好保養自己嘛,多活幾年沒有問題啦,如果兩腿搞不好,那就這個腿會跟我們彆扭,它就快一點跑路,就走掉了,所以第一個姿勢,跏趺坐。
第二個姿勢,照我們佛的傳下來的方法,背脊骨豎挺,所以有些人拼命……有些修密宗的打坐,一看又不對了,我說你們幹什麼在那裏,這個手結個手印,三角印結起來,三角印代表火,然後挺著胸。我說你在打拳練功夫啊,這是學禪學定啊,心境寧靜忘記了身體,無病無痛,你結果搞得練功夫一樣,學少林拳一樣的,這個什麼話呢,可是有些密宗,那各種怪樣多了。有些人打坐坐在那裏背脊骨,你看很舒服,你看這個姿勢如果坐久了,身如彎弓啊,就完了,都不對的。所以背脊骨你看是這樣,我們這個人體的背脊骨不是直的哦,是有弧形的哦,是這個樣子哦,圓弧形的,這個身體的這個生命,背脊骨,同地球物理一樣,這個宇宙間的一切東西就是圓周的哦,這個另外的科學囉,世界上沒有直線的東西,因為這個宇宙都是圓的,所謂人認為直線是把這個圓的這個線條切斷了,好像直線沒有真的直線,你看現在你們都懂了,人到了太空去了,太空的東西,一個人就飛起來了,因為地心上沒有吸力了,所以太空上飛,你丟一個東西,這裏丟出去轉一個圈還是回到這裏,它是圓形,宇宙是圓的,這個,我們的老祖宗幾千年知道,佛也知道,可是凡夫不知道,現在科學家慢慢懂得了,所以這個身體,這個骨節是有點圓周形,可是你外表上看是直,你要打坐,坐得好,真正直起來,你們看我啊,我不過同他一樣,他是老哥,我是老弟,你看看這樣才是直的,可是這樣是如何呢,在我自己的感覺是向後面倒的,所以你們坐起來覺得很直是向前面彎的,已經錯了,所以真正的直起來是向後面的,自然的,等到它氣通了,自然而然就是那麼直向後面倒的,可是你說,後面,前面這個是直的,大家坐起來是這個樣子,所以打太極拳的含胸拔背,太極拳的含胸拔背,這個含胸不是這樣含,這個樣子的,兩個肩膀骨節開叫含胸,自然胸就含了,背脊就充滿了。現在大家學的,學太極拳含胸拔背彎的,然後氣沉丹田,前面抱一個西瓜,這兩個手像螳螂一樣,就在那裏混水摸魚,摸它一陣,就叫做太極,同我們當年學的太極都不同,所以大家注意這個身體,第二所以身體背脊要豎,當然不要拼命挺,不過我告訴你經驗,像我,當年十幾歲就開始,十二歲起就開始學這一套,其實啊,我身體也不好,坐起來是彎的,你不要看到我現在還挺的那麼直,我當年十幾歲是這樣彎的,眼睛也有點近視,對不起,但是我就不服氣,眼睛不讓它近視,當然下了很大的功夫,身體就要你挺直,就是會挺直起來,這個兩句話中間的經過就很多了,可是我的重點告訴你,你身體天生媽媽生你的身體實在不大好呢,你不要聽了說,背脊骨一定直,硬挺啊,挺出毛病來,你只好讓它聽其自然彎,當然找一個骨科的醫生會調整骨頭把你調整好了,身體為什麼彎,一定是,這個背上二十四節的骨頭,這個腰椎啊,胸椎啊、頸椎啊,一定那幾節有了問題,慢慢調整好就行了,不然你只好等到功夫到了有一天會這樣哦,你身體是彎的坐,你真用功用好了以後,這個我要借用道家一句話了,先天一?從虛無中來,這句道家的話真高明了,他是經驗之談,什麼叫先天一?呢?虛無,你念頭完全空清淨到極點了,給你們抄完了,我講,不然,你們沒有這樣大的本事,眼睛看本子,看黑板,還要看我的表演就來不及,怎麼叫先天一?呢?先天是代號,拿現在的話,這一股生命的功能它自然來的,你如果坐得好了,真到了那個境界,我告訴你了,我的經驗告訴你怎麼來啊,(南師動作示意身體突然挺直),好了,自己就直了,那你叫彎都不可能,你想自己還是彎一下吧,不可能,你真到念頭空了,功夫到了以後,你本來這個樣子,它“咚”一下,不是我要它的哦,它的那個生命的身體的自己的功能就撐起來了,不過這沒有什麼了不起哦,你們到這一步認為那個南老頭講的,這一下我有功夫了那算什麼,那不過身體調整好而已啊,姿勢擺正啊,所以這是第二個要點,還很多,所以尤其希望老同學們經常出去教人的,這一手不研究好,不要隨便去教人啊,誤盡天下蒼生,下十九層的地下室去啦,現在是十八層,時代不同了加了一層半,所以,小心一點,地獄多加一層半了,這個肩膀,
第三是肩膀的要點了,這個肩膀啊,要平肩,你看我們,一般的生活習慣,尤其讀書人,或者在辦公室久了的,尤其你們,喜歡這樣,這兩個骨頭向前面彎過來,把這個地方向前面,這是硬的,扳不動(指模型)。喜歡窩過來,這們一來使這個肺部,受了壓迫,肺部不好,所以肩膀是平,稍稍向後拉,這是正常的姿勢,等於這位老兄的這個肩膀,這個樣子,這個肺部的這些骨節窗子一樣的打開了,你看肩膀假使向前面一彎、一窩到,辦公室一坐,前面這個窗子,肺部的外面的這個架子,這兩邊是這樣哦,張開了,就關攏來了,不健康了,你身體慢慢就……所以你們條打坐的時候更要注意了,肩膀放平,不是向後面拉,也不是向前面窩起來,平,正,非常重要,你看看,這個裏頭是肺,心肝脾肺都在這裏頭,所以這個呢,平正,並不要挺胸,他自然是平了,這是第三個要點,要注意的,這個,講了三個了,
第四個,手,普通所謂結定印,大三昧印,那麼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個大拇指對著,那麼道家後來相傳,譬如外面的一貫道啊,什麼的,不用這個手印,這個樣子,叫捏太極圖,也可以,這個手印手的花樣啊,有好幾百個,密宗的手印什麼……好多,譬如說,以前我們唱京戲的梅蘭芳的手勢叫蘭花印,實際上梅蘭芳學的是密宗的“亥母菩薩”那個手印,這是一個手印,手印你不要看是個花樣哦,不是不是啞吧的手語哦,手印是代表身體裏頭氣脈的變化,那麼本來要這樣,結果有些在日本學來的,有些西藏學的,把這個手印一定要放在肚臍下一寸三分,端得緊緊的,貼得牢牢的,在那裏打坐又去練功夫了,一天到晚就顧慮這個手,那個心注意力,都在這個手上,那幹什麼的,尤其你們要出去教人的注意哦,手和腳,每一個人不同,手有長短,有人手短,有人手長,假使這個人上身矮,兩手很長,你叫他這樣要命了,很難過,有人上身長,兩手短,你叫他兩個兜攏來結手印結不到的,你就教他這樣,此所以啊,求學問修道要明師,不是出名那個名,明白的明,搞不清楚,老老實實的守一個規矩,拿一個冬瓜,獅子印,印天下人,都蓋了這個印,就糟了,不是這樣一回事,這個手勢要結定印的,而且,手印有各種方法,譬如說,你看這個手印,這樣也是一種手印,這是天臺山國清寺的佛像是這樣,佛的說法印,怎麼叫說法印,等於我們說話,你們要怎麼樣,就是這樣嘛,佛也是個人,佛是人做的,阿彌陀佛的接引印,站在那裏接引就拉你一把嘛,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愛做什麼手印就做什麼手印,你就懂了吧,這個不要自己上自己的當,不過有規矩的哦,不是亂來的。手結定印這個曉得了,好像四個啦。
第五個,這個頭,這個頭你看看這位老兄,最難了,這頭擺正是非常難,你看我們這個身體,頸椎這裏上來,這個骨頭軟軟地,只有一點點,上面那麼重的一個東西,就是小小的,幾節骨節撐住的,你要使它不左歪不右歪,正正的擺在那裏就很難,差不多,人的生命很多問題都出在這兒,剛才講兩個腿重要,這一部分也更重要,所以我們老了,雞皮鶴發,有些人老了,你看他還不老,但是有一個地方你沒有辦法,脖子這裏,一看就老了,這裏沒有辦法的,可是你真修道作功夫,同樣有辦法,這裏的氣脈問題了,你看老了這裏翹起來,這個地方皮就這麼掛著了,等於你們沒有吃素以前,老母雞的那個脖子,一定看過吧,吃過吧,就是這樣來了,這個地方瞞不過的,年齡什麼逃不過這裏,但是真的氣脈打通了,一直到一百多歲,他這個地方還是同年輕人一樣飽滿,這個一看,這個人是修道作功夫有功夫的,你不然看到他還是這個樣子,說他是奇經八脈打通任督都通了,已經三百歲,那我看來,請邊上坐去吧,那絕對不是,所以這裏的重要,那麼這個就甲狀腺,這個胸腺,這一帶那個慢慢講,所以這個頭,後腦向後面一點,頭是擺正的,照它的這個姿勢,這個骨節你搞清楚,擺正的,你看,這個後腦向後面,不是你們坐起來這個樣子,鉤起來不行,可是後腦擺正,這個下顎這裏,要平進去了要收,你們大家自己摸摸看,拿個手摸自己兩邊這兩條脈管,都在跳動,有沒有,兩邊自己一摸就知道了嘛,有沒有,沒有啊,沒有,趕快到外面找,掉到山門外去了,對不對,這兩條是動脈管,這兩條動脈管等於油管嘛,他兩條動脈,你腦筋用,發脾氣,用腦筋的時候,這兩條管就粗起來了,因為腦裏需要血液幫助,就都向這裏供給這個地方,這兩條火車道啊,就忙得不得了,所以您打坐的時候頭擺正,下顎一收,不是這樣低頭,一收好就慢慢把這兩條的動脈壓住一下,使它慢慢習慣了,血液也慢慢流動氣血慢慢地靜下來,所以,畫家畫的老和尚是這個樣子,再不然就這個樣子,都不對了,正統的是這樣端容正坐,這是第五個要點了。
第六個要點呢,舌頭,佛告訴我們,舌抵上顎,舌頭,嘴巴閉到了,舌頭是輕輕向上面翹的,上顎在哪里,不是上面牙齒的根根,上面牙齒根根靠裏面去一點,這裏,我們這裏很多醫生都學過針灸的,這裏有個穴道,可以針紮進去、打進去,你自己去摸摸也知道這個地方,這個上面蓋蓋裏頭有個坑,舌頭常常這樣,舌抵上顎,這是第六個。
第七個麻煩了,這個眼睛怎麼弄,我們最討厭就是這一對眼睛,你們讀過“寒山大師”的詩沒有?面有雙惡鳥,胸有三毒蛇。他說我們這個人啊,臉上有兩個最壞的鳥,飛鳥的鳥,面有雙惡鳥,胸?有三毒蛇。雙惡鳥是什麼,就是兩個眼睛,東看西看給你出問題都是這裏來,引誘我們,心裏頭三毒蛇,就是“貪瞋癡”。這個三毒蛇,三條毒蛇,害死我們,就是這個東西,這是寒山的詩。所以眼睛呢,我們看到啊,這個眼睛,照佛法的傳統規定,眼睛是半開半閉,道家的書上用這個方法呢,定了一個很好的名稱,叫“垂簾”,窗簾子一樣,掛一半,掛三分之二,還不止一半,下面有一點亮光,上面遮到三分之二叫垂簾,垂簾意思就是眼睛半開半閉的,小乘的學羅漢道的眼睛這樣,差不多同這個位置一步、二步、三步,眼睛視線只到這樣,大乘的菩薩道,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眼睛這樣,不是在看,也不是全閉,眼睛張到而沒有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見若不見,是眼睛,但是我始終主張現代人不要用這個方法,你打坐時眼睛閉到,因為現在人啊,從小到老用的眼睛已經是一塌糊塗了,現在未來的世界,尤其我們中國的教育之下,我看每一個人都會帶眼鏡,太可怕了,這個眼睛已經毀壞的差不多了,所以你儘量給它關起來休養休養再說吧,把這個眼,但是閉到不是睡覺哦,閉到等於沒有眼睛拿掉了,不要真的去挖掉,那有罪過的啊,等於自己忘掉這個眼,等到你功夫到了的時候,我告訴你,那個眼睛奇怪了,你假使在閉眼打坐功夫到了以後,他眼睛自然瞇瞇的張開了,你要想關還關不住呢,他又不是看,氣就自然到那裏了,
那麼,這個七個姿勢都知道了,(還)有幾個要點注意,
打坐的時候,不要面帶死相,不要掛一個討債的面孔。你看,有些人打起坐來在那裏,不得了的啊,很危險,你不要看這麼一個姿勢,你的腦神經啊,永遠不會清淨,人家“喜笑?開”,一個爽朗的人都展開的啦,所以學佛是四個字,慈悲喜捨,你內心如果沒有作到假裝嘛,外在笑咪咪地,好像很慈悲,也很喜,捨不捨管你的,誰知道你肯捨不肯捨啊,那千萬不要,你看很多人,學道學佛的,尤其我在美國的時候,一個美國人問我,你們中國人會不會笑啊,給他問得很難過,中國人是不大會笑,後來我答復他,這是我們教育文化教育背景跟你們不同,外國人像美國人小孩子在街上走路,隨便哪?個認得不認得,哈囉,你曉得他笑了沒有,哈囉,哈囉的,我們這哈囉,How?are?you?嘿,然後眼睛看這邊手,嘿,好啊,這叫一下,這個外國傳統文化,中國人一個孩子出去,哈囉,這個媽媽,神經啊,人都不認識,你叫個什麼啊,還揪他耳朵,你看,所以這個教育完全,中國人看到人啊,死相的,都是銀行一副討債的面孔,學佛可不要這樣啊,慈悲喜捨,尤其你們出家人,所以叢林下山門外,第一個佛像就是大肚彌勒佛,哈哈一笑,你看到人,阿彌陀佛,一笑,誰都覺得,這位師父還不錯。你看到人都這個樣子,那多討厭啊,七個姿勢外表的都曉得了,臉帶笑容,所以我們在臺灣,在首愚法師那個十方禪林,我就定了穿衣鏡子好幾個,擺在禪堂裏,你自己對著鏡子看吧,看你那個死相要不要得,免得我管你,然後打打坐一看,不對了,自己改過來,慢慢練習,改了,改了你的頭腦,人生難得一笑,這個一笑啊,頭腦神經整個放鬆了,真的,頭腦就放鬆了,那個不笑,笑是多種不要錢的多種維他命,多吃補身體的,多笑身體就健康,不要死相,那個樣子。
還有一定要坐墊,有些人認為自己有功夫,腿到家了,打坐屁股這裏不墊,你曉得,我們背脊骨到這裏自己摸摸,尾閭骨最後一節,兩邊就是大腿這裏兩陀肉,這個中間有個三角架空的,你不墊一下,這個人坐起來,這個背脊骨要支持這個身體啊,白花力氣在那裏,不好用功了嘛,而且影響這個腦不能放鬆了,所以一定功夫最好,後面還是薄薄一墊,有些人說這個傳統不能墊的,那根本不懂科學,也不懂佛法。所以功夫好一點嘛,你先,我告訴你,腿不熟墊高一點,腿如果那麼高,你墊他個七八寸,等它腿熟一點,你放矮一點,腿完全完全很熟了,好的老師、出家人,手裏掛的那個拜具,那個一疊,薄薄一層就夠了,所以一定要墊,這是科學的道理,這個外形都講了,今天晚上開始,明天起大家就要上架子囉,然後我們還有些老同學都排隊在這裏要整人的哦,都看你坐得不好就來囉,不會打啦,過去地真打香板打棒啊,日本的禪堂真拿板子打,還有些人學禪的跑去,師父啊趕快打我幾香板啊,消消業啊,我才不要你打板消業呢,他自己都消不了,還打你幾板,還能夠消業,哪有這回事,不要胡扯一頓,那個日本也搞成個樣,有些人學日本禪的,打坐,坐不好,一下心裏煩惱,跑到師父跪到,師父啊,師父拿起香板,啪啪,真打,不成話。這個香板,(這一段講了香板的來歷)過去禪宗叢林裏頭沒有的,這是清朝以後才有,誰發明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是在家禪師哦,所以大家寫歷史研究雍正滿清歷史的,我看了,統統笑話,你不懂禪宗,你不懂雍正,你也不懂他的政治思想,而且雍正禪師他是皇帝哦,可是他的和尚徒弟好幾個,所以小說上亂寫,說雍正這個有些什麼特務工作派出去的,那是什麼,那是他出家的徒弟,在杭州淨慈寺那些出家方丈都是他徒弟,所以你在故宮裏頭,卷子現在就慢慢發現了,有個和尚上奏摺給雍正皇帝,這個問皇帝,您好,問候他,雍正在上面批,老徒弟,我好,朕好,你也好。人家現在人研究,雍正皇帝真幽默,還跟這個和尚來開玩笑,不知道那個和尚真是他徒弟,他在宮廷裏頭打七,主持的,這個時候,他擺下了皇帝的身份,所以他的徒弟有和尚,然後這些有成功的都派到外面,這些和尚道士在外面沒有事嘛,看到風吹草動啊,哪個人多放一個屁啊,哪個人多吐一口口水啊,都給他寫報告來了,所以他都知道,也不是真的特務,現在你到故宮的北京的那個檔案裏頭,我們劉老師回來告訴我看到那,雍正真的這樣批啊,親筆批啊,和尚給他的奏摺問好,朕好,你問我好,我好,老徒弟你也好,人家以為他開玩笑,真的。這個是他當年打七的時候主持,一個和尚參禪沒有開悟,雍正希望他那個太愛他了,希望這個和尚馬上開悟得道,然後看看這樣用功也不上路,雍正給他一口劍,告訴你,七天以內你要給我開悟,不開悟,自殺,再不然我拿這個劍殺了你,這個和尚就逼到,這比釋迦牟尼佛厲害,釋迦牟尼佛自動的,這個和尚給雍正給皇帝拿把寶劍,給他逼到你不成道,打坐坐不好,不開悟,你就死吧,結果他真的給他一逼,逼開悟了,所以後來留下呢,把它做成了劍形叫香板,這樣來的,不是真去打人的。我們和尚頭上燒的戒疤,也是他老兄老先生幹的事,因為大家都反滿清嘛,反對滿清嘛,反對滿清的啊,現在的大家偷跑出國去了,那時只好偷跑去當和尚了,當了和尚了也在反清啊。他的辦法好得很,把天下犯人大赦出來出家去,都給你們混在一起,然後怎麼辦呢?當了和尚一樣可以造反呢,他根據藥師經以身供養佛,身體上最重要的是頭頂骨,頭頂骨燒九個洞,這一下好了,二十年、三十年長不出頭髮來,不要辦護照身分證,這就是他的護照身份證,你看老子造反,到哪里我都把你認出,就糾舉出來,是這樣來的。為什麼講起歷史來了,亂七八糟的這個人,講這些幹什麼,講打坐。現在外形講了,那麼超過時間了吧,休息啊,那再上臺很麻煩,好十分鐘,他老兄給我十分鐘,再交待十分鐘,然後你們出家的,我聽說你們裏頭還有學武功的,練拳的,都蠻好,這一套我都玩過的,本人數十年不玩這一套了,不過你們真要作作運動,我看你們,教你簡單的幾個運動,我練不好了,幾十年我不練,我現在也不肯運動,不運動自然有運動,那個是另外一回事,自己坐得好,內在自己會調整好的,
現在教你們作運動的,就這一點點分開來啊,就在這位子上就可以做了運動,我講運動用現在的話講,在古代啊,有別的,過去人家不肯傳的,現在這個時代什麼都能,第一個頭部的運動,這是我新的名字給你們,都不講老古話了,你打坐坐起來,轉圈子啊,拿頭,這個地方撐出去,一,畫圈,嘴巴閉到,二,身體不要動,局部的一部分,一個姿勢管頭,三,然後倒轉來,一,也在畫圈,二,三,舒服一點吧,好,再來,然後,一,一圈,二,兩圈,三,你自己曉得要按自己的弧度,調整了,再轉過來也是,一樣的,我簡單的,他給我十分鐘,所以簡單講給你們,自己回去體會,然後,頭部運動了這個頸子,腦部運動不到,腦部怎麼運動,叩齒,叩他個三十六下,碰……永遠叩齒,叩了……叩一輩子,叩得好,牙齒將來老了都蠻好的,叩齒,這個運動了腦了,然後坐在這裏,對於眼睛的運動,眼睛在裏頭左轉,看這邊頭不動,這樣子,右轉向這邊轉,頭不要動哦,左右,左右,這樣眼睛,然後在裏頭轉圈子,眼球這個眼睛在裏頭轉圈子,頭都不准動,順轉,倒轉,這個轉了,這個行了,我身上怎麼那麼那麼多法寶,不是,帶的東西太多了,不好辦。然後肩膀,你看就是,坐在禪堂的這個位子上就行了,所以會打拳的人,會打少林拳、會打太極拳,就是四塊磚頭,就是一套太極拳打完了,你們要不要看,要看一個人交一百萬,我打給你看,那道理你都懂了嘛,一套太極拳四塊磚頭,就是這樣大就打完了,所以你作運動打坐了,在禪堂就作運動了,急不來的,現在頭搞完了,眼睛也完了,肩膀了,你看,劃圈子一,身體不要動哦,一,三,倒轉來一,二,三,不是舒服了嘛,對不對,然後來,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兩個再來,(單肩聳動)一二三四五六(雙肩聳動),一邊三下,就是說這個向這一邊,這個向這一邊,兩個相反(左右肩一個向前轉一個向後轉),一二三四,連後面的骨節之間,慢慢去練,這都會了,然後這一節了,一?二,這裏不要動(兩手側平舉,手肘不動,小臂畫圈),一二三,這裏不要動嘛,你就是運動這一節嘛,不然拿個釘子把它釘在虛空中,這樣打開,這一節,一二三,就完了,然後這一節,一二三,如果肩膀痛啊,什麼……然後把兩手一撐開,撐開幹什麼,你們學過八段錦的,就坐著了做八段錦也可以,我告訴你秘密就是坐著了,你不用八段錦,你要使身體不酸痛呢,坐著了翹指頭,把這個指頭,你們大家撐開試試看,指頭指尖盡量向裏面翹,自己強迫自己,肩膀鬆開,翹得你難受得不得了,對不對,
《南禪七日》06坐上體操與入定方法
撐開幹什麼?你們學過八段錦的就坐著做八段錦也可以。我告訴你秘密,就是坐著了,你不用八段錦,你要(怎麼)使身體不痠痛呢?坐著了翹指頭,把這個指頭你們大家撐開試試看,指頭指尖儘量向裏面翹。自己強迫自己,肩膀鬆開,翹得你難受得不得了,對不對?指尖向裏頭啊,一直翹過來,指尖向裏面翹,翹得受不了的時候,身體不動,指尖向前面撐開,好像把什麼都拉開了。然後再翹,指尖一點不要用力的。你這麼練不到幾下,你身體什麼都改正好了。(整個動作如下:盤坐時,左右平伸雙臂,雙手呈掌形豎起,向裏翹指頭,肩膀鬆開,指尖儘量向裏翹,翹到受不了的時候,指尖向前面撐開,然後再翹)這些東西都是古代師父們不肯教的哦,在密宗裏頭認為是啊,我的媽啊,你要是想學到這些學密宗啊,你嗑了十萬個大頭,還要跟到他二十年再慢慢給你教一點。不像我啊,把這些都公開的隨便撒出去,因為我不在乎這一套。這個膀子這裏完了。(該)這個身體了,這樣啊,向前面,儘量的出去。兩個腿不動哦,儘量地沉下去。眼睛向前面看,頭翹起來仰起來,儘量仰起來。我還是小心一點,數十年不練,一下栽下去了,你們明天就沒的戲看了。前、後、前、後六下。(整個動作如下:雙腿盤坐不動,兩手放在大腿根,身體儘量向下沉、向前趴,眼睛向前看頭翹起來,然後身體再起來。這個動作做6次)因為他們沒有給我佈置好,我叫他好幾天就告訴他來個四方桌子,在這裏準備他都是……然後身體呢,手是這樣撐住的,肩膀端起來繞圈子,身體一二三這樣繞圈子,因為這個場地不對我只好坐著,我現在沒有工夫跌下來我還是會死的。(整個動作如下:掌心朝上,雙手撐在大腿根部,肩膀端起來,身體右前左後繞圈子)。這個都完了,然後一個東西就難了,手結吉祥天女手印(大拇指壓住中指和無名指,食指和小指向前伸),也是亥母的手印,在西藏密宗是很嚴重的,拿我們中國人來講蘭花手印,你看,尤其女性戴一個鑽戒一弄很漂亮的,金光閃閃的。這個手印翻過來(手心朝上)放這裏(大腿根左右),(胳膊伸直撐起肩膀),把這快骨節(肘關節)要直起來,肩膀要端起來,否則沒有用,要撐住這個骨節(肘),(對服務人員)你不要管老和尚了,你去管那些人,你們大家好幾個,我叫你宣佈那幾個,你名單這些都跑哪里去了,你們不服務,服務一點做一點功德啊,幫忙別人啊,阿彌陀佛。這個手這樣撐起來然後,要閉到氣哦,這個呼吸要停止哦(同時左臂朝左平舉,右小臂向左平舉,右手放在胸前左肩膀的下面,然後雙手同時順時針繞身體旋轉,直到左手撞擊胸部--右肩肩部鎖骨稍下面,左手撞擊時手背朝著外面,同時右手向後以手背撞擊後腰部。然後反向逆時針扭轉,右手撞擊胸部,左手撞擊後腰部。整個動作是一種雙手臂繞身體的旋轉動作,身體基本保持原位,只是雙手臂在轉),後面這個手背打到這裏(後腰),前面的手臂拍到這裏(肩部鎖骨稍下面),要閉氣哦,一邊做三下,打完了,然後恢復轉來(回復開始時雙手放在大腿根上),恢復轉來呼吸一口氣,馬上又閉到氣,(然後做如下動作:雙臂彎曲,高舉大臂,高聳雙肩,雙手舉到胸前,手心朝下,左手在左肩下,右手在右肩下,然後兩個胳膊快速向下,使兩大臂夾住身體,同時兩小臂向前伸,手心朝上。然後兩個胳膊快速向上翻,使姿勢恢復到上一個姿勢。如此反復3次後,把手放如前在大腿)再呼出去。上身已經運動做好了。然後嘛,本來中間還有些都把它裁掉。然後在這裏還是這個手印(吉祥天女手印),一拍蹬開,這個腳這樣打出去,一二三(三次),轉過來這一邊同樣地一二三。然後兩腳收回,雙腳一盤,對了,運動這個的時候不要坐墊了,剛才忘記了講,補充一句(整個姿勢如下:去掉座墊,雙手結吉祥天女手印,雙手胸前交叉,然後雙手分開,身體向右傾,雙腿彎曲,雙手靠在胸前,以右臂右腿接觸地面支撐身體,然後左腿向外側蹬直,腳不用伸直,同時左手也向上伸出與腿保持平行,但手印一直未散。然後腿和手收回,再蹬。共做3次。轉過來另一邊同樣)。然後都做完了,呼吸閉氣,自己跳起來(兩腳收回盤腿,不要座墊,閉氣,雙手撐起身體使雙腿離開地面5~10釐米,然後鬆開,使身體自由落下。做3次或6次或9次)那麼這樣也做三次、六次、九次。自己把整個的身體離開,跳起來,下來。然後放鬆,功德圓滿。都記住哦,這個就是叫密宗拳的濃縮的一部分,其實古代有,是達摩祖師的洗髓工夫的一種。今天就浪費一天,做預備課用的。明天再開始。
請上坐收腿,姑且靜坐一堂試試看。現在沒有說參話頭啊作什麼啊都沒有講,大家先把七支坐法先練習。靜坐就是靜,靜就是靜。想一個辦法守竅,或者參話頭做什麼功夫,任何一個辦法加進去已經不靜了,這是個大原則。靜就是靜。試個一二十分鐘試試看。姿勢沒有坐好的,自然會有同學們來幫忙你,到你前面會告訴你……(三聲引磬後)在禪堂裏坐久了,到此時此刻世界上最可愛的是什麼?是引磬的聲音。一聽我的媽,總算下來了。此時,這個聲音是最親切最可愛的。剛才我們大家試著靜坐,只有三十分鐘。在我的經驗,我在二十分鐘就想給你們打最親愛的聲音。但是我們這位老同學(手指旁邊一位法師)一直給我搖手,慢一點慢一點,我跟他討價還價好幾次,二十八分鐘我又想敲了,還有兩分鐘,是他對你們特別優待。希望你們趕快成道的意思。世界上腿是自己的,坐著本來很舒服,平常如果叫你多勞動還巴不得有人給你這樣一坐,等到你真正要你腿盤起坐著了,反是不願意了,很痛苦。你看,我們人生的矛盾,腿是自己的,本來想靜下來,等到自己兩個腿盤起來,靜不下來了,而且下意識反抗,還討厭。那你去跑步吧,去忙去吧,在外面真正忙啊又不甘願。人就是這樣,一輩子都在矛盾裏頭過日子。這個是靜坐的姿勢,還不叫做禪定。真正的禪定,大原則講四個字,行住坐臥。走路的時候也在靜。住,古代的站在那裏。坐,坐就很多了,包括剛才打坐、端容正坐。我們中國的儒家孔孟之道的人不盤腿,就在椅子上端容正坐,目不斜視,也是一種姿態。臥,睡倒也是一種姿態。你說坐不住給你睡好不好,你們諸位可惜了,自己看不見沒有去研究,一個人睡在床上,不會到一個鐘頭都不動的,睡不到半個鐘頭這裏動兩下,蹬兩下,都在動。假使睡到完全不動,定了。所以,我在鄉下當年,我的父親當年告訴我,有個出家的和尚,他詩作的好。後來我就偷偷抄了一首詩,我還很小給我父親看。父親說你也會做詩啊,我說會啊。你抄那個和尚本子上來的,就一下給他抓住了,揭穿了。他就講,一個大字不認識,出家了。出家也不念經也不打坐,就拜佛。天天拜了兩三年,不拜了。跑去睡覺了。這睡覺是右脅而臥(左手擺在左髖骨下大腿根位置,右手貼右側面頰枕於枕頭上),一睡睡了三年,三年一個姿勢沒有動過。他那個師弟啊跑來找師父說,有個師兄死掉了。你不要管你不要管,不要亂講,你倒一杯水放在他屁股上看,你過三天去看看。過了三天那杯水一點也沒漏出,可見沒有動搖過,這是身定。後來他這樣睡了三年起來就會作詩,沒有讀過書的,詩、文什麼都會。所以生命的自性裏頭一切智慧都具備,所以六祖開悟了以後,“何期自性本自具足”。真正開悟了,你自性裏頭具備了一切,充滿一切。譬如大家讀書,好象老師、學校給你的學問,沒有啊!老師、學校不過幫你把你家裏那個腦子裏頭心裏頭那個倉庫打開了,你真的學問是你自己裏頭本有具備的啊。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注意啊,你們都看<<六祖壇經>>,我講了幾十年這幾句話,五句話,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假修證,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們都看過<<六祖壇經>>對不對?拜託啊,答復一下,都看過吧?看過哦。好,我也幾十年給大家講,最近一個月,我才發現嚴重。何期兩個字怎解釋啊?哪位同學代表答復一下。我還在一個多月前才發現,有個同學講何期--不曉得哪個時期啊?我說這樣啊,你全錯了,那是唐代的土話,何期是哪里知道!不是哪一個時期。你看,這就是讀書,中國文字。何期自性--哪里知道,閩南話(那唉栽樣),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什麼都具備的有。所以你真打開了,靜到極點,智慧之門一打開了以後,我告訴你,你看我那些老同學老朋友都在這裏,你們大家都恭維我,他學問好,記性好,書讀得多,我常常告訴大家,世界上是我最懶惰最不肯看書的,是真的哦。你們比我用功的多。這個差別在哪里?這個地方就是個話頭,你參進去了。所以你打開了這個門,自性本自具足了,本自有的。你強求來的東西都是假的。現在我們試驗靜坐一下。為什麼要靜呢?剛才上午我還有個老朋友出一個題目考我的,禪,你趕快報告出來。禪,是梵文的翻音。梵文原來叫禪那,禪那的意思是寂靜,很靜,寂滅的寂。那麼中國怎麼樣?佛法進入中國怎麼變成“禪定”呢?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思想到了中國以後,與中國本土固有文化儒家、道家思想混合了。我們孔子的得意弟子,得法的弟子叫曾子--曾參,曾參著了一本書叫<<大學>>,<<大學>>是大人之學。到了十八歲,中國的古代的傳統文化,周朝開始六歲入小學,先要開始認字學作人。學掃地,洗碗拉,這個什麼勞動的動作學會,所謂學灑掃應對,清潔衛生、做人做事。認識字這是六歲。十八歲入大學,長大了,學做人。所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句話我暫時不解釋,那很多了。
什麼叫佛?你們都學過佛的,佛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對不對?考試我的考卷答對了沒有?你們也不點頭也不搖頭奇怪了,都入定了。答對了沒有?大學也一樣,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覺,在親民--覺他,在止於至善--覺行圓滿。那怎麼做得到呢?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所以要止、定、靜、安、慮、得一套功夫下來,同講修養佛學是一樣的。所以後來中國的翻譯把禪,同大學“定”字連在一起,就稱為禪定了。禪定的功夫真有靜的功夫,剛才講過行住坐臥都要定。你說比丘戒,假使受了戒,為什麼出來化緣啊?走路都很端正,那麼威嚴呢?不是的。他真在定中走路,做人做事自然嚴肅起來了,不是故意的,故意勉強做不到的。所以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個叫定。那麼這樣的定,所以合起來叫禪定。禪定這兩個字翻過來到了唐朝,我們那位老學長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二十年回來,他重新翻譯經典,不滿意。禪定,所以他老兄翻的經典呢,叫做靜慮,禪定就叫做靜慮。他乾脆把意義明白地翻出來,實際上還是用了大學裏頭的。古代的翻譯用了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慮這個定,玄奘法師不滿意古代的翻譯,新的翻譯--靜慮。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還不是一樣?換湯不換藥。這個叫禪定我們再作解釋。現在我們回轉來。大家剛才都坐了一堂,坐的蠻好。雖然三十分鐘勉勉強強及格,真的打七明天假使連著這樣八堂給你坐下來,你不回去叫媽媽那才奇怪。不要看一下下是很好,連到下去就不同了,那是真修持了。正式練習還早呢。現在是外形。內容呢?幹什麼?大家坐得好好的,在禪堂裏半個鐘頭真不錯哦。你看這個禪堂不多不少也有一兩百個人吧?一兩百個人半個鐘頭以內沒有吵架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也沒有一個人敢動一下扭一下,是不是你們功夫到了?不是啦。因為那麼多人看到你,這裏都一個一個過來看住彆住的。你也曉得明知道不能定,格老子也只好定他一下子。這也是定,什麼定?假假定。作假也可以定住了嘛。這是外形。裏面的思想怎麼靜下來?外形沒有什麼了不起,裏面的心境怎麼樣定下來?剛才有兩位同學,好像溫州來的,我們的老鄉,來問我,女的是不是不能守丹田?我說你啊,最好提問題當眾出來問。因為我答復你一個,別人也可以聽到。這是無私。換句話我講話跟你一個人講半個鐘頭,我給一百一千人講,我實在劃得來。你一個人聽了你也划不來,你再去講給人家聽,又講了話又變了。守丹田,道家的方法叫守竅,最好不要用。那要跟你講道家守竅的道理,不能守的道理多的很。你守這裏(南師手指自己天目穴)幹什麼?這裏有道啊?還是肚臍下麵有道?還是哪里有道?為什麼要守它呢?那個是道家裏頭的偏差的道,叫做旁門左道。守了半天你修一萬年,不過修成這樣(南師拿出一具人體骷髏)吧?有用嗎?這個道理要搞清楚。講邏輯告訴你,能守者是心,所守者是竅。譬如念佛,為什麼禪宗到了後世要參一句話頭念佛是誰?這是明、宋、南宋以後的禪宗了,已經變得一塌糊塗了。喜歡用參話頭。到了明朝、清朝,就參一個話頭--念佛是誰?我當年就不喜歡參。這個話頭啊分好幾種。一種是有義語,有意義的話,一種是無義語,沒有意義的話。譬如念佛是誰,這是一句。什麼叫話頭?現在話就是問題。什麼問題啊?念佛是誰。因為我們學佛的,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是所念的佛號。能夠使你動起念的那個是什麼東西?所以說念佛是誰?你可以講念佛是我啊。我是誰?問題來了。我是這個肉體嗎?還是什麼東西?一路追下去。這個還不是參念佛是誰的方法,不過是一路追話頭追下去。那麼這個守竅同念佛同什麼一樣道理。你那個意識守到身體的某一部分。所守的是這個現象,能守的那個東西找到了,那個才是道,才是佛,你不要在這個肉體上搞了。你要問我女的為什麼不能守丹田,女性跟男性是不同嘛,這個用不著解釋。你生理要我給你解釋,可惜了我如果是醫學院上課,你要是學醫的,那我痛痛快快畫圖給你解釋清楚了。因為在這裏是很嚴肅的宗教場所,男女的形象身體就不同嘛。什麼叫守不得?譬如你練武功,練這個膀子,你天天看到它這裏練,練了半年以後,這個手特別粗,這是講守。所以你守丹田,注意打起坐來守這裏,充血在這裏,一充血,這個堤防一崩就不得了。就是這個道理那麼簡單,懂了沒有?所以假設守上竅,年級大了,一守這裏,好,血壓高了。最後,血壓一高了,一看紅光滿面,哎呀,真的有道啊。一臉紅光就是血壓上升,到某一個時候真得道了,無疾而終--血壓上來,腦充血,一下子就沒有了(死了),當然得道了。所以守上竅也不能。所以不能守竅。現在這個順便也答復了你。講到靜下來思想怎麼停住的方法多的很,佛告訴你有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個方法,你看我們選定哪個方法?現在我們一般的先不講禪宗怎麼參話頭,一般講念佛。千萬注意,念佛,我現在是非常贊成大家念佛的。很多人誤解,哎呀,南老師最討厭淨土宗,我說沒有這個話,我絕對崇拜淨土宗,提倡淨土宗,但是我不常講淨土宗。淨土宗是很了不起,淨土宗是大密宗,秘密;淨土宗也是大禪宗;淨土宗也是大止觀的方法。不過,大家不能隨便念,
要怎麼念佛?南無阿彌陀佛,第一要注意,不能念成南無窩彌陀佛,不可以。南無阿(音啊)彌陀佛,不是窩。阿跟窩有什麼差別呢?這要學過梵文華嚴經的字母,阿……開口音,嘴巴張開,這個舌頭是平正的。心平氣和這個聲音發出去。世界上的一切東西,生、發,出生、發展,只有這個聲音。你看任何一個小孩生下來,第一次開口學講話,阿,阿,阿。窩是下墮的,向下沉的。當然大家曉得,南無(namo),你照廣東話讀就對了。為什麼用南無這兩個字啊?後來密宗不用南無,那個南用另外一個南,無就是一個囊字一樣的,有時侯用謨。為什麼呢?我們中國唐朝的國語就是廣東的客家話。後來唐朝亡了以後,政權轉移了向南方走,因此南方的人叫這些人是客人,所以變成客家了。廣東話、客家話包括閩南話是宋朝的國語,那個無字讀“謨”。廈門的話,有啊無啊的無,就讀成“謨”,就是這個謨。所以唐代的叫白話翻譯梵文,皈依兩個字,並沒有翻它的意義,不叫皈依,就翻音“南無”,南無兩個字就是皈依。阿彌陀佛的阿是梵文,剛才講過了。我告訴你們大家喜歡修密宗啊念咒子,世界上真正的咒語發音有個普賢如來根本咒,我現在傳給你們,也不灌頂,你們也不要我頂灌,就可以了。三個音,嗡(ong)阿(a)吽(hong)這三個音。這個宇宙人類萬物,就是三個根本音,嗡,你們課本上那個念成什麼啊?念成唵(an,ㄢ),為什麼變成唵呢?因為唐代的翻譯密宗,梵文翻過來?“嗡”,那個字念嗡(ong),後來到了元朝蒙古人一念就嗡(eng),帶一點鼻音,再到漢人又翻譯蒙古人就變成唵就這樣了,一唵兩唵就唵得不曉得什麼唵了。嗡,喉嚨帶鼻音沖到腦部打通腦部氣脈,嗡,等於那個打鐘一樣,咚……阿,胸部的音,吽,丹田發音吽。嗡阿吽。那麼修密宗的呢有些一天到晚坐著念,他是秘密不讓你看見,自己手打一個手印放在裏頭,嗡嘛嗡……吽……就是說打通腦部、胸口、丹田,所有的氣病、氣脈。所以淨土宗念南無阿彌陀佛的阿,這阿字音。阿字的意義啊,就是無量無邊,放開來。彌陀,壽與光。所以南無阿彌陀佛無量光壽佛,無量光無量壽。這個世界這個宇宙之間,什麼有這個光能、光源不動,不生不滅。無量的壽,時間,光,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講了半天,並不是講淨土哦,還是回轉講我們剛才靜坐。就拿這句佛號來,修淨土的人就告訴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看哪個做得到,一心不亂。你看我們大家念阿彌陀佛,你們年輕的又不肯念,又不想念,又不願意念,為什麼我找他,阿彌陀佛應該來找我的啊,年輕人會有這種(想法)。這個你看一般人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嘴裏念,心裏在想別的地方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常講一個非常有趣很深刻的一個故事。有個媽媽,老太太,信淨土宗,天天在家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兒子啊,高中畢業要考大學,正很緊張,考試課,做功課。這個母親就在敲木魚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兒子看這個媽媽,聽得功課做不下去,吵死了。等到媽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兒子,“媽……媽……”,這個媽媽就把木魚停下來,做什麼?這個兒子一聲都不響。等一下她看兒子沒有事,又再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又敲起來。這個兒子看她敲的差不多,“媽……媽……”,這個媽媽:“幹什麼”?兒子又不響了。哎,好生氣。最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還是念,兒子說,“媽……媽……”。這個媽媽就生氣了,你幹什麼?我要念佛你吵什麼嘛?這個兒子說,你看,媽媽我還是你生的是你的兒子,我不過只叫了三次,你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天到晚叫他,他更給你氣死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好像是取笑,很深刻的道理。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我們一邊在念,五點鐘了,肚子有點咕嚕嚕地響,不曉得幾時吃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曉得晚上的素菜好不好,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太沒有用,這叫非定也。所以念到一心不亂者,就是定。一心不亂,誰能夠做到?真做到了,兩個腿盤起念佛,出聲也好不出聲也好,念到了只有這一句佛,身體也忘記了腿也忘記了,思想一切都清靜了忘記了,只有這一念,念到了最後,阿彌陀,佛都沒有了,一片空靈,也無身體也無我,那個是定的境界。很簡單。學佛,只要去做到。但是誰也做不到。現在最大的痛苦,大家就是覺得心裏不能靜下來,腦子不能靜下來對不對?用什麼方法使心真正靜下來,定下來,忘我忘身。如果真做到這樣,你一天只要一次能夠做到,嘿,等於你吃補藥三年。一秒鐘都做不到。怎麼樣做到呢?你要問問我嘍。我幾時告訴你,我也要吃飽了肚子才告訴你啊。下座,晚上再說。

http://file.buda.idv.tw...qr2_05.rm   165849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1 回到頂端 [5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3 16:33 |
瀰力老人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喜歡你這麼好的視訊文章請多發表
感恩不盡!
這一次禪七的視訊檔共有二十一個檔,我已經抓完了。
再謝謝你的提供!


[ 此文章被瀰力老人在2007-01-26 08:49重新編輯 ]


老驥伏櫪,淡泊養智。
身如落葉,輾轉浮沉!
http://waterscape.myweb.hinet.net/siwshmax/logo.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6 樓] From:臺灣中華寬頻網 | Posted:2007-01-23 17:51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四講
《南禪七日》07入定福德智慧
現在我們先講修定,即使參禪、開悟了,大徹大悟了的人,學問怎麼樣好,智慧怎麼樣高,乃至有神通具備,能不能得定,這個是問題,這才是一個大話頭,值得一參的,換句話說,真的禪宗所講的言下頓悟一下就開悟了,還要修持、不要修持能不能得定,這個修定的功夫就是大學上所講的,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扣個五年吧,老年扣了,只有十五年,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個定靜的功夫在教理上,同事實上,我們先要認識兩個專案,拿現在話講,一個修定的八個障礙,修行八個障礙,修定八個障礙,憂、喜、苦、樂、尋、伺,尋下面一個括弧“覺”字,伺就是觀,尋伺。出息入息,出入息,出息同入息,為什麼不能得定,譬如我們想靜坐,坐在這裏,為什麼不能真達到那個很好,最高的境界,那個靜,當然睡覺不是靜,睡覺是生活一個一個動態之一,不算靜,真達到了定靜的境界,不是睡覺,可是也不像現在這樣亂七八糟在思想,那個才是定,不能達到,有心理障礙,我們一邊譬如還有事,心中有事,不是在煩惱東想西 想,不是壞事,就是好事,心理的現狀歸納起來,不是憂就是喜,譬如說,我現在想靜一下,不曉得靜不靜的下來,這個心理狀態就是憂,好像……嗯,不錯,這下有點甜頭了,蠻好,已經在那裏亂了,這是喜,心理狀態,苦樂,這個腿子受不了,痛苦,或者哪里氣脈走通了,享受,苦樂的狀態,憂、喜、苦、樂。苦樂一半是生理的身體的,一半是心理的,憂喜是完全心理狀況,尋、伺、覺、觀,古代翻成,漢代以後翻譯“覺觀”兩個字,唐代翻譯“尋伺”。心理的狀態,感覺,這個思想能夠知覺的,我們這個思想,就在自己腦子裏頭,心理上專門找一個東西,自己也不曉得找些什麼,都在思想不能夠停留,觀。還有個心理狀態,等待,譬如有時候,你們下了課站在門外,愣在那裏,人家同學過來問,你幹什麼?啊,沒有啊。你真的沒有,可是你愣住了,那個心理狀態是“伺”,覺觀,這個伺包括尋伺二個字,是整個的身心兩方面偏重于心理、精神方面的,所以障礙我們不能得定,最後兩個嚴重了,這個鼻子還要出氣,還要呼,還要吸,不能得定,那換句話說,真得定,鼻子呼吸停止了,幾乎停止了,所以不出息,不入息,不尋不伺,不憂不喜,不苦不樂,這八個障礙拿掉,才能定的一個狀態,這是一。第二,我們打坐坐起來一定碰上的,我們這位杭州來的這位汪曼之大老,她八十七歲,她一輩子做功夫,寫信給我就提到這個事,八觸,接觸的觸,動、癢、輕、重、冷、暖、澀、滑。這還是簡單的歸類,我們這個打坐,初步學定,不管你盤腿也好不盤腿,真的進入那個靜定的狀態裏頭去了,那你的身體身心一定起變化,這個變化在佛學名詞叫八觸,觸這個字就是交合抵觸的意思,你們都在佛學院的畢業出來的啊,色、聲、香、味、觸,這個觸跟受兩個相對,觸受是什麼東西,拿現在的話,就是交感,這個電視的插頭一樣插對了,或者插不對了,插不對了電線 要爆出來,你也受傷,插對了就通電了,都是觸的現象,觸是接觸,觸電這個觸。所以你真的對了,靜坐坐對了以後,你普通還做不到耶,你多坐一下,它來了,所以這個,你們武俠小說上寫的,有些走火入魔了,在這裏,這個“動”,靜坐坐得好的時候,有時候,分好多種,內部身體上,覺得這裏動,那裏動,氣動了,不過氣動了也要分清楚哦,我們在臺灣,現在這位同學已經是當教授了,當年也是打七,坐在一起,那個時候,我們人沒有現在這樣多啦,那個地方小地方,晚上他打七啊,他這個……我們現在還把這個故事當笑話講,晚上我們小參報告,每一天大家修持用功下來心得當眾作一個報告,他後來作報告,他很有趣,他說我今天下午啊好幾堂,一堂還二堂,氣脈通了,那個大腿背上一直在腰裏動,通過來,通過去,哦,好難過,不過我曉得氣脈通了,後來慢慢通到腿上了,後來到小肚子那裏,搞了半天是個蟑螂在裏頭。有這種事,所以現在在我們大家那裏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他現在本身還是教授了。所以動觸真的氣脈通了以後,有時候說以前當年叫打神拳,你坐在這裏自己,慢慢的都動起來了,你沒有意識哦,然後啊,這邊轉三圈,這邊搖三圈,這邊動兩下,這樣也動兩下,然後說哦,你們現在就高興得很特異功能來了,這是生命的作用發動了,自己意識不能定,定不住的時候就有動的現象,不是什麼上帝給你,也不是菩薩在你身上,也不是鬼,也不是神,生理必然的反應。動,有各種動,所以有許多特異功能的人,或者動了眼睛了,那個眼睛可以透視東西了,動了耳朵了,聽不見的聲音能夠聽見了,是真的,換句話說,不稀奇,這是生命本有的功能,但是瞭解了這個道理到那個時候反是不使它動,把它關閉掉,不然,你用到這一面去了,就糟了,你整個的道啊,佛啊,就不能完全成功,圓滿的成功了。“動”是一種現象,是必然,包括很多很多,所以一般說,今天練氣功啊,練什麼任督二脈打通,奇經八脈打通那不過是動的一種,真的有時候動得好,禪定那個生命的功能發起來,人真的可以懸空了,也是一種動態,這個生命是有這樣無比的潛力的功能。一種呢,發癢,身上長瘡,這個瘡是什麼,在胎兒,在娘胎時頭的所帶來的,不乾淨的,業氣的,都排泄了,那有許多啊,長的生的瘡啊,治不好,現在時代科學醫藥進步了,我們過去看到有些苦修行的老和尚,這裏長瘡,那裏到處爛了,又沒有藥,很痛苦,可是他們真了不起,自己把自己看空了不在乎,我們看了真難受,所以發癢,身上會長瘡爛,爛了的也有,各種各樣的怪病都會來,在佛法裏頭講,這個生命業氣之所生,父母的業、氣,所以要修持氣脈變化,儒家講變化氣質,那這一句話是科學的哦,氣與質,質就是物理的,生理的,硬把自己的身體,修到脫胎換骨轉來,變化氣質,會發生癢,所以動、癢,這都 是簡單只講字眼,經過的個案,單獨的一個一個經過的各種病歷發生不一樣的。“輕”有時候,覺得身體到了某一個兩個腿也不能走路了,腰也動不了,我自己也有經驗,那個時候我到了四十多歲,爬樓梯兩個腳拿不起來了,但是我知道這是個用功的過程,我就不在乎你,我還有經驗告訴你們,都嚇死了,有一個階段,一個多月,拿這麼一張紙拿不住,就會掉了,可是我一點都不怕,我知道。所以要懂原理去實習的,還有經驗我告訴你,我有時走到路上,走路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倒轉來,我頭在走路,腳在上面,我也不在乎,就看你怎麼樣,把我弄死看,自己看自己,既然要實驗嘛,修行就是把自己拿來進入這個道理中間去實驗,所以道家有兩句話我很欣賞它,“若要人不死,除非死個人”。這講很土的話,很有道理,你要修到長生不老,要修到不死的生命,除非你有準備死了的決心去修,一邊又這樣怕,那樣怕,我發暈了,我冷起來,老師啊,怎麼得了啊。我說怎麼樣。我流鼻水哦,打坐好幾天都不好哦。那也打老師,所以給人家叫老師,天下最倒楣的事情是幹這個事,然後啊,大小便不通了,老師啊,這裏不通,那裏不通,都來問你,其實這個原理很簡單,只要搞通了。“輕”有時候身體非常輕,“重”拖不動了,都是過程,等於開車走路一樣,兩旁走的看到的環境不是目的地,不要怕,所以,動、癢、輕、重、冷,有時候怕風啊,隨時一坐,好像冷,衣服多……,有時候冬天可以穿一件衣服,都非究竟,都是身體氣質變化的現象的過程,有時候身體就乾枯了,皮膚都乾燥了,像木頭一樣,有時候潤滑的像嬰兒的肉體皮膚一樣,這些,這些在哪 裏有呢?諸位同學啊,你說你怎麼知道,我們佛經上都沒有看到過,你去找啊,我們大家的老師,也是我的老師,也是你們諸位的老師,這一方面的學問老師教的,是釋迦牟尼佛,那是大師兄們,舍利子啊,目連尊者有著作留下來,你們都不去看啊,《大毗婆娑論》裏關,包括《俱舍論》等等,好多東西在裏頭,好多寶物啊,都有啊,所以你們一般現在佛學院唯讀一點普通的佛學,普通的經典,真的修持,真的……都沒有,等等《大毗婆娑論》等等啊,這個這些東西都有。那麼先把這些過程再告訴你們以後,現在我們差不多了,真的要去吃飯了,吃了飯,晚上幾點啊,今天是密集的,把課程趕快上完,明天要真的上來坐了。
我們現在再開始試坐一堂,不過這個禪堂頂上的風過來都不能出去,大家要保暖的準備好哦,尤其是真正靜坐以後,最重要是後腦跟兩個膝蓋頭,容易受風寒,後腦注意啊,我們好好坐一堂,試一下啊。
?次數多坐,一天多坐幾次,這是一個要點哦,千萬記住,這樣慢慢……,次數多坐,時間少坐,不要說,我要熬腿把時間拉長,完了,你就對……以後就會討厭靜坐了,
?千萬注意,不要認為熬腿是功夫,這是個大錯的,所以你寧可時間,初學的人,時間少坐,次數多坐,每一次下來,就像今天晚上,這個剛才這一次,
???短短時間,恰到好處,無比高興,自己好像快要證羅漢果那個樣子,不證個羅漢果也證個奇異果啊,“獼猴桃”那叫奇異果,就是這個,這是一個要點。
為什麼,今天天氣特別不同,冷,我要給你時間下坐,我們不算打七哦,今天是我一天到晚賣嘴巴,所以以前有個老朋友就罵過我,像你呀,他是罵另外一個朋友,你啊,你來生的果報很慘。那個人說,怎麼慘 。你來生變南懷瑾的嘴巴。那個朋友說,這什麼意思啊。會一天到晚把你用到晚,把你累死去。這個罵人罵的很藝術,所以我今天是連著賣嘴巴,是密集的下來,慢慢,看你們諸位進度,而決定這個,這個領導的一個方法,領導向那個方向走,譬如剛可是腦子裏思想還有沒有,有的,沒有靜下來,所以剛才下午講到佛說了八萬四千法門,方法它有八萬四千個,為什麼那麼多方法呢?都是對治法門,佛學的名詞叫“對治”,對症下藥,什麼毛病,給他吃什麼藥,因為眾生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自己都不知道,我們這個人生,一念,什麼叫一念啊,我們鼻子一呼一吸一來回這個階段叫一念,這一念的這個時間裏頭,我們覺得自己沒有想,有八萬四千個煩惱,自己不知道,假使你都看得清楚,這個人就差不多了,怎麼證明呢?譬如你在做筆記,譬如你寫一封信,你寫的手下寫的,跟不上腦子,腦子你要寫一封給朋友的信,給爸爸媽媽的信,乃至寫一封給朋友的情書,要想說的話一大堆,腦子已經想了好多過去了,手下不過寫了百把個字,就是說那個亂動的煩惱思想太才大家坐得很好,這叫什麼呢?空心靜坐,沒有內容的,靜是靜得蠻好,飯也吃飽了,毯子也包裹得暖和,這個人生就是為了溫飽,又溫暖,飯又飽了,哪有不好,天堂也沒有這樣好,也不過如此,多了,所以不能得定。吃飯以前介紹了,八種障礙,不能得定,同時也介紹了靜坐當中容易發生的現象,歸納原則是八觸,其實還很多,不過講大原則,真正不能得定,打坐容易犯兩個毛病,這個大家都知道,一個是散亂,一個是昏沉。什麼叫做散亂,我們人坐在這裏,實際上心裏頭腦子的思想沒有停留過,這個想啊,比電子跳動還快,這個思想,那個思想,你覺得沒有思想,已經想了很多了,等你感覺到,已經是一大堆灰塵已經飛過去了,這個叫散亂。功夫用的差不多,久了,好像沒有那麼多的雜亂思想, 可是呢,還有輕微的思想,等於昨天講到,“非想”不是想,非非想,不能說它不是想,這一種“掉舉”。散亂分兩種,粗的叫散亂,細的叫掉舉。粗的散亂就是我們的思想亂想,掉舉等於人,沒有睡,靠在那裏昏昏迷迷的,你說,人家說你睡了,沒有,你講話我都知道,可是他還真睡過,睡了一下,那一種情形叫掉舉。掉舉就是一個電子沒有關好,咚咚,跳一下,你們有經驗吧?那個熱水瓶有一天沒有塞好,噗,呲……,怕這個叫掉舉。我們這個內在的情形,所以不能得定,不掉舉是昏沉,大的昏沉就是睡眠了,譬如說坐起來在那裏已經不知道了,以為自己得定,實際上是睡覺,但是你也覺得沒有睡覺啊,這個是昏沉,糊裏糊塗了。你看看我們這個人生一輩子,活了一輩子,除了睡覺以外,一醒了,眼睛還沒有張開,散亂的心來了,這樣、那樣思想就來了,所以我常常問人,你有本事知道明天早晨第一個想的思想是什麼,如果你能夠,今天先做下記號來,明天會知道,那我馬上皈依你,我叫你師公、師太、師師公都可以,你做得到嗎?還有你能夠知道自己是怎麼睡去的嗎?睡,怎麼樣睡去,睡著了。所以我們人生啊,生,不曉得從哪里來,佛說的是這樣投胎的,這個話如果一個很強的人那是,不要迷信,那釋迦牟尼佛亂說,誰又知道,我來怎麼投胎,生不知來去,死後真的有沒有,有中陰身嗎?有鬼嗎?還有來生嗎?誰知道,你們都信嗎?你們勸人家都信,自己老實講,心裏還是打問號的,不知道,所以都在這個昏迷中。現在諸位也信佛了,也出家了,你以為叫做修行,我們現在……,明天大概要發《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講的,當來的教主,彌勒佛,他所說的。
我們現在要修行,五個步驟,這五個步驟注意喲,資糧位,資本的資,糧食的糧。由一個普通人想做到自己超凡入聖,做個小生意也要資本嘛,走路、做個勞動也要吃糧食嘛,所以第一步是修習資糧位,我們一個普通的人,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要修到成佛悟道,你有沒有這個悟道的本錢,先要去賺這個本錢,偷雞也要一把米呀,結果你米還沒有想偷個什麼雞啊,第一步先要偷米,做小偷也有個道理耶,我們學佛是做小偷哦,你說每一個人都是這個樣子,也沒有是……言不壓眾貌不驚人,佛有三十二相,我們大概十來相也沒有,我們有一個什麼相啊?不知道,還想成佛得道,談何容易,不是偷嗎?做小偷嘛,想偷到佛位,但是不怕,真能給你偷到佛位,先要準備資糧位。這個資本是兩種,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先培養福報,福報怎麼培養?從做人開始,做人做事的開始。做人做事,我們的文化,儒家、佛家、道家,中國的統統講這個東西,做好一個人,太難,太難,太難了,如果我是一個辦……,真的我想辦一個學校辦一個教育,當年我在臺灣跟首愚法師,在閉關的時候也試過辦一下,現在這幾位元,宏忍師、永會師她們這幾位,餘正如這一班人,還能夠跟到我做點事,都是當年嚴格受這個訓練出來,但是我還沒有覺得嚴,像你們這樣松松的,教不嚴,師之惰,養不教,父之過。大概你們沒有讀過,是嚴師,很嚴厲的老師,嚴師出高徒,不是名師出高徒啊,你們這裏老和尚太慈悲了,太好了,你看你們這裏,要我來做老和尚的小和尚,要管你們啊,那對不起,才不是那麼松,至少我精神比你好,不睡就不睡,不吃就不吃,打架就打,做狗爬,我也會爬,樣樣都給你趕上來,就逼你們上路,所以你們注意哦,做人做事,尤其學佛的人,多替人家著想,不要光顧自己,尤其出家千萬注意六和敬,六和敬,是哪六樣東西?你們都是佛學院的高材生,比我好多了,哪六樣東西啊?你講,你講呀,你去寫啊,現在就……不要笑,我隨便抽籤啊,抽一個出來,講得出來,當場寫得出來,一百塊錢,抽哪一個,你抽,不要問了,問哪個會寫,你抽嘛,抽到哪個就是哪個,十八號是哪 一位,運氣太好了,你當選了,六和敬,這一百塊錢我輸了,這個,這位會寫的出來,我看那個樣子,你們走私都可以,他寫不出來,漏個消息,反正一百塊,嘿,吳振鵬,一百塊拿出來等,當場就要給獎金,不錯,出家叫僧團,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是六和敬,這個六和敬,是真正的,中國、印度東方的,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最高的境界,所以當年,我也研究共產主義,他那個算什麼,那個共產主義的領袖是釋迦牟尼耶,真的,他早做到了,所以社會團體,彼此,身和同住,再出一獎看,又是一百塊,請你來解釋,你解釋得比我好,當然你解釋好了,我說你不好,我就省一百塊錢,但是哪一位,考考大家,身和同住,怎麼叫身和?不打架叫身體和啊,還是什麼意思,身體怎麼才和,所以我們古代的文化,問候老前輩,問候父母,身體和安否?絕對的健康,身體,身和同住,彼此,彼此之間沒有這個,磨擦,身和同住,沒有你看我的眼睛不對,我看你鼻子歪了,然後你看到我眼睛斜斜偏過頭去了,我看到你呀,鼻子摸一摸歪過脖子去了,這不和了,彼此,身和同住。口和同諍,沒有說髒話,也沒有說討厭人的話,也沒有挑撥是非,也沒有說別人的不對。意和同悅,思想意識是相同的,一個團體。戒和同修,譬如說,要出門了大家怎麼走,怎麼吃飯,所有的戒律、威儀都是和,不是合攏的合,是和字哦,是和平。利和同均,共產主義,你有十塊錢,咱們八個人平等,一個人分一塊二毛錢吧(搖手而笑),共同的利益,誰也沒有私心,天下為公。見和同解 ,思想是相同的見解。就是這個,這樣六和敬,只要在基本上六和敬做起,就學了做人,我們諸位同學,每天反省自己做到了多少,能夠做到多少,第一個先學會……,先學會,我們的未來的教主,現在大菩薩,彌勒菩薩那個笑容,千萬笑容學會了,你成佛一半了,和氣就生財,不要老是看到人啊,那個樣子,就是這個樣子啊,那是(第七條)氣和不安啊,那就糟糕了。六和敬是修福德初步,至於慈悲喜舍,幫助人家多做好事,我們普通的教育,教一個孩子,日行一善,一天一定要做一件好事,什麼是好事,你說我也做了,那個這個路上有塊磚頭,我都把它搬到那裏去了,免得碰到人家的腳,是好事,小之又小。所以修神仙、學佛,福德不夠,你怎麼樣修持都是沒有用的,我的經驗告訴你,真的,多做一件好事,自己的那個智慧,多開發一些,那個道理的功夫,咚,就大躍進,跳一步,我決不騙你,我自己的親身體驗,還常常如此,所以我自己講自己,我這幾位老朋友都知道,我說我有一個毛病,我的毛病是什麼,把人家的棺材抬到自己家裏來哭,就這樣一個毛病,這個毛病我還戒不掉呢。人家家裏死了人棺材抬到自己家裏來哭,不是多此一舉嘛,可是你要學佛,行菩薩道,就是要這個精神,多為人家著想,我還做不到,吹牛是吹啊。這個福報修夠了,福德的這個修,修了做了好事,就會成道成佛嗎?不過是走成佛之路的一點資本而已啊,福德資糧。
第二是,智慧資糧,這叫福、智二資糧,也有經典上叫福智二嚴,莊嚴那個嚴,福德莊嚴、智慧莊嚴,所以叫福智二嚴,福報要好,什麼是福報啊?你看六和敬,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訴同學們,我一輩子寫信給人家,下面是什麼,祝你好,祝你保啊,我都沒有的,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難得平安的。古人有兩句詩,百年,活了一百歲,一百年,百年三萬六千日,一百年不過三萬六千天,不在愁中即病中,這個日子很不舒服啊,不在煩惱痛苦中,就在生病中。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你看,我們算算自己的帳,假設六十歲做一輩子,諸位,我們學佛的人,這個很重要,帳要算清楚,六十歲一輩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覺睡掉了,只有三十年,這個三十年當中,前面十歲或者十幾歲就高明一點算十歲,不懂事,小孩時候,除掉了,後面老了,年的小孩子不懂事,除了,不要扣的太多,太慘了,扣個五年,老年扣了,只有十五年,十五年活到這個十來年,或者算少一點,五年,也不大算數,老了,都不行了,剩下只有多少,三十年,除了十這個人生,三餐飯,一蹲大便,還有小便,亂七八糟耽誤掉,你看只有活了幾年,你算算,這幾年當中呢,不在痛苦煩惱,就在生病,大家沒有算過這個帳吧,因為我也學過會計的,所以算得蠻好的,這叫成本會計,我們那個陳博士告訴我,我向他學的會計,這是成本會計,你看生命就是這樣,所以在這樣短暫的生命裏面,不努力精進修持,這個生命的意義活得是毫無價值,如果對世界對人類沒有貢獻,學佛就要度眾生,我是常常勸人家,有些同學們,我要去專修度眾生,我常常勸人家,你先去專修,只怕自己不成佛,不怕沒有眾生度,自己修行還有沒有好,我要去弘法利生,度人去,千萬記住哦,只怕我自己不成佛,不怕沒有眾生度哦,如果匆匆忙忙剃了光頭,學了一點要去弘法,要去蓋廟子,說去利眾生,你要去度眾生啊,老實講,反被眾生度,都是眾生度了我,所以福德資糧要嚴厲的修,換句話,你們今天能夠出家我們大家居士們能夠學佛,不過是隨便你打坐也好,用功也好,念咒子也好,拜佛也好,統統在修福德資糧的初步。談不上,智慧資糧沒有,福報真大了的人,智慧一定大,真的,世間的福報,有錢都可以買得到,有權有錢都可以買得到,智慧學問是錢買不到的呀,它一毛錢都不值,可是你就達不到,為什麼你的智慧學問沒有那麼高?因為你不修福德資糧,所以修行第一步,資糧位是修這兩個東西,福德資糧修好了,才修加行位,像我們打坐、參禪、念佛、修行,是加行位,四層。什麼叫加行?就是現在工商界叫加工啦,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對不對呀?加工的位置,什麼參禪、悟道,也不過是加工的位置,

http://file.buda.idv.tw...qr2_06.rm   170567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0 回到頂端 [7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4 14:15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南禪七日》08安那般那及重要性、六妙門、悟和修
像我們打坐、參禪、念佛、修行是加行位,四層。什麼叫加行?就是現在工商界叫加工啦。來料加工,來料加工對不對呀?加工的位置。什麼參禪、悟道也不過是加工的位置。打坐修行不過是加工位而已。加行位叫加行。第二位。由這樣到見道位兩個大阿僧袛劫了。多生多世修來,才能夠見道、悟道。第三是見道位。所以禪宗的六祖壇經你們也看過,五祖告訴六祖,不見本性,修法無益。這是見道位。見道了,這個“見”,不是眼睛看見的見哦!你悟道哦!第四步。見道位以後才是修道位,悟後起修。這是五祖告訴六祖的不見本性,修法無益。悟後起修,起修了,見道位以後才是修道位。所以十地菩薩、初地菩薩,二地菩薩,到十地菩薩。都是修道位上的事啊!最後成佛叫究竟位。這五位三大阿僧衹劫修行。 剛才我們講到,所謂由凡夫,什麼叫凡夫?平凡的人,一個普通人。古文叫作凡夫,就是一個“人”的代號。凡者,就是平凡,平凡的意思,就是普通人。由一個凡夫而到達成佛之路的五位元修持的這個程式.
我們汪曼老,這位汪曼老,大居士修持學問都很好了,八十八了,今年。從杭州來,馬上給我送個條子來,汪曼老提出抗議,不是抗議,說笑話。汪曼老說,關於見道以後,修道,才能修道。剛才說見道以後修道,修道以後才到究竟位。六祖壇經上有提出,不見本性……見道以後才能修道,他說一般人對於這個問題,學佛的人時常有爭論。如果確認是這樣的話,世界上大家修行人更少了,更害怕了。不能見道怎麼修?她提得很好。她說人家問到她她說我也不能解答,才問,所以問我,
這個爭論從古到今存在的,尤其在禪宗門下有三種,一說,見道以後,悟後起修。才能修行,一說,另一種說“先修後悟”,所以有前……又是一種說,修跟悟修道跟見道同時並進。這同我們做人學佛的行為一樣,自利以後,自度以後再度人,自利以後再利他。但是佛在楞嚴經也講過,自未得度,自己還沒有得道,先度他人,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自己已經圓滿成功,複覺他者,再來度脫法界一切眾生,如來應世,這是活的佛。同樣的,同這個問題一樣,叫他們不必爭論了。也沒有什麼害怕的。先見道也罷,先修道也罷,真的修行的人不怕說我還沒有見道,還計較,這還有計較心,等於到百貨店買東西,還想這樣占一點,多便宜一點,這樣的心理來修行,有屁用。沒有用的啊,管他見道也好,修道也好,都不對了。沒有計較心,沒有爭論心,才能可以修道。大菩薩,本人答復你是如此,對與不對我不知道。現在我們開了幾堂座,這樣我們時間也不多啊,六、七天,今天已經過了,你們做早晚功課,是日什麼……我的國語不標準的,是日已過,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今天去了就沒有了,後面剩下來,號稱六天,六天後面最後一天,大概關於在算價錢,只剩四、五天啦,一搖頭就過了,所以我們要加工,加工。剛才回轉來講你們的靜坐。晚上嘛,我好捨不得,給那位同學賺走了一百塊錢,這個多心痛啊。不過他還賺得真好。總算有人答出來了。現在我還要拿獎金來擺到,看我們這次聽課以後,假使過一年、半年,我再到這個地方來,看有幾個成功的,不過有個條件,我要發獎金,但是還有個附帶條件,你成功了,千萬要收我做皈依弟子,我要拜你為師的,好帶領我一下,不要忘記了。
我們講修行的內容,我們的汪曼老,她,我本來不認識。她跟我兩個……她看了,大概是那個何菩薩,何澤霖菩薩寄了那個《如何修證佛法》給她看了,她看了《如何修證佛法》。這個因此結上緣。《如何修證佛法》所講的,我特別強調一個,強調一般人講修持的數息法門。你們都知道吧。數息這個法門都知道吧?不要客氣了,不是說你們都修到了,這個名稱都知道,都聽過沒有?都聽過啊。你們有真實去實行過沒有?沒有。這都是老實話。數息觀,是根據智者大師,天臺宗真正真實的功夫修出來的,六妙門,六個妙門。六個很巧妙的法門。哪六個妙門?這個一定會有答得出來的。有沒有,哪六個妙門?你們同學們哪個答出來?(下麵聽者答話聽不清)請坐。
這六個字,包括六個法門。數息、隨息、止息,前面三個。觀,不加息字了。還、淨,淨土的淨。這六個字叫六妙門。那麼現在一般我們國內,所有的氣功啊、武功啊,統統練氣功的都走這條路子。你曉得吧。中國的武功、氣功、道功,還有一些,很多的秘密的法門。搞了半天,都是走這六妙門的前半節,三個字的法門。再加上了一個秘密的咒語。嗡嘛呢叭彌吽,六字大明咒。四臂觀音菩薩,四隻手的六字大明咒。不要唸成“唵”(ㄢ)了。第一個字“嗡”,“嗡”頭部發音,嘛呢叭彌吽。實際上同氣脈有關係的。嗡,這裏(頭部)。嘛呢叭彌吽。這是四臂觀音的六字大明咒,屬於密宗部份。你去查查看,一般有特異功能的,修特異功能所謂氣功師的,修病治的,除了這幾大套之外,沒有第二套。
當年在北方,這幾十年沒有了,還有個教派,在黃河南北叫“理”門。理教不抽煙、不喝酒,戒律很清嚴,都是在家人。所以一來,一看。你是在理的啊。不錯,我在理,道理那個理,理教。理教也有密宗的,修五個字的咒語,有個咒語只五個字。傳給你了以後,你好好去修。刀也砍不進,槍也打不進來,那個神通廣大。當年我們年輕的時候都要去摸一下看。這五個字的咒語有那麼大的威力,而且不出聲的念,要命的時候才出聲,威力大得很。結果就去找師父,拜師呀!要供養拿供養,要叩頭就叩頭。不光叩頭,連叩腿都幹啊!連兩條腿跪下來。連磕頭跪下來,只要你傳給我能夠得道,結果傳了五個字秘密真言。六耳不同傳,你兩個人和師父,六個耳朵,不傳了。只能他嘴唇傳到你耳朵裏,這個秘密吧。結果傳了。五個字,我現在把它公開了,你們好好去修,也有威力無比。哪五個字啊,要不要呀?要不要聽呀?你看,好奇的又來了。我們好奇朋友。五個字,秘密得很哦。觀世音菩薩。你們不要笑哦。為什麼你,我們念起來不靈,就是因為給你這一笑,笑壞了,真的哦。他絕對的誠懇,相信。那個精神合一,它絕對起作用。所以我講我這些親自經歷的故事給你們聽,我比釋迦牟尼佛拜的那些旁門左道的那些玩得多了。還有,在武漢那個階段。湖南有一派。一杯水,拿來放在手上,都不是出家人,在家人。你生病,念咒子。念完了,拿去喝了,病就好了。真的哦。也是三教合一的。這個很稀奇,結果又去拜門。那很困難了,什麼引禮師、引證師、這個師、那個師,已經把你一身都撕破了,然後才找到那個老師。找到了,總算傳給你道,他們用得靈,我用不靈,同你們一樣的。觀世音菩薩,你們嘿嘿一笑當然不靈了。結果他傳給我什麼東西啊,我以為也是大悲咒,也是密宗,不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我十一歲都背得滾瓜一樣的熟了,還聽你這一套,可是他們用得靈。所以,靈不靈不在經典不在咒語,還是民間中國文化三個字,誠則靈。所以基督教講信者得救,不是沒有道理啊。就是這個道理。
講止觀六妙門不要扯開了。可是智者大師的六妙門根據什麼來的呢?《達摩禪經》來的,參合了《大毗婆娑論》這些,舍利子、目連尊者等等的著作,修持法門。所以大家呢,日本、中國,很多修道都在數息。數息,打起坐來聽自己的呼吸。進來、出去,這個你們都聽過的對不對,都學過的,不要浪費我的嘴巴了,是不是,都知道吧,都聽過了,學人不開口,諸佛菩薩下不了手。你們都不開口的,那有什麼辦法。都聽過了沒有?對了,就可以省下來了,所以我常常講,你們數息,怎麼樣叫數息,根本就不懂。一進一出,數一二,你數個一千息、一萬息,或者數倒息,倒轉來數,數了半天還在呼吸,呼吸是生滅法,搞些什麼東西,《達摩禪經》今天真的給你講,這個法門是根據什麼?《達摩禪經》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息,梵文的翻譯。在中文簡稱“出入息”。你們聽完了,你等一下就可以打起坐來,好好作試驗,成道很快,成功也很快。現在,首先一個問題要解決,在所有人學佛的觀念,都曉得坐起來修出入息,修了半天一點影子都沒有,假定在座有一個人修出入息的,有一點心得,我一望而知就看出來了,對不住,不是小看你們,也許我看錯了,該打屁股,沒有。不是你們,大家都搞錯了。
我們的呼吸,叫呼吸,呼出去叫出息,入進來吸進來叫入息。安那般那梵文,出、入、息,三樣,你注意哦。大家把這個書,佛經讀錯了,出、入、息,一出一入,呼吸是生滅法,一來一往,你體會一下看,你們先體會,一邊寫字一邊體會,這是關於你們真正修持的,不要聽我吹牛。不然你白聽了,我也白講了,沒有道理。你自己一邊開眼也好,閉眼也好,一邊聽,一邊觀察自己呼吸,我們的呼吸出去,進來,中間有一?那停留的。出來,出去,進來,進來,出去,這個中間交接的時候,一?那空檔,所以叫你修?出入息,尤其像現在的晚上,唉,現在是風平浪靜,白天風很大很冷,假使你現在注意出息,不要注意入息。把它一放出去了以後,你心念一停,停那一下,不呼不吸,那一?那之間,你試試看。你馬上感覺到也不冷了,也不同了。你諸位試試看,是不是這樣,不是看我臉上,我臉上沒有你的出入息。出入息在你那一邊,一出一入,不要故意哦,人自然有呼吸,你看當一呼一吸之間,出入息,這個一定住了以後,你當下氣好像,很短暫,氣也慢慢好像和順了,定住了,念頭、思想、雜念也少了。大家搞錯了,數息,這個一呼一吸,這個停住之間,你開始勉強點,忍一下也可以。你停住一點,這樣一來回停住這一下,把它記住,記住不是呼吸囉,那是思想,這是一次了,這叫數。然後再出入,停住,慢慢要停的階段,這一段不呼不吸越來越長,第二次數,二。所以叫做數息,是數這個。那麼一般跟你講數出息,或者出去的時候記數,或者是入進來的時候記數,你只要記個兩、三次,五、六次,只要心念專一了,你就跟到氣息停住不要轉了,那就是“隨息”,很快。這樣聽懂了沒有,諸位大菩薩們聽懂了沒有?真懂了沒有?你們都是我的父母,我講清楚,爸爸媽媽們,真的,不要浪費了,試試看。真的聽懂了恭喜你們。修智慧福德資糧,智慧資糧,再加行,很快就上路,所以,息者止息。息也就是休息,休息就是念定住了,你看,有好幾位,懂了一點點,慢慢如此修去做,就行了。先有點勉強,慢慢就自然,你懂了這個,明天就告訴你修息,而且要想得戒定慧,要想得神通開智慧,非常的快,所以汪曼老看了我那本《如何修證佛法》才提出來。你們看看,釋迦牟尼佛教兒子修行的法門是這個,但是,大家看經典,包括這些人看經都亂看。佛怎麼說呢?在《阿含經》上說得很多。息長知長,教羅?羅尊者,羅?羅尊者是他的兒子,他也把他弄來出家了嘛,羅?羅尊者佛的兒子到現在還在這世間,他沒有死哦。釋迦牟尼佛吩咐四個人,還暫時不死的哦,留形住世。迦葉尊者一個,羅?羅一個,賓頭盧尊者一個,君荼缽歎一個。四位羅漢,還沒有死哦。為什麼能夠就是長生不老。為什麼呢?修什麼法門你們去研究。佛告訴羅?羅法門,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或者息冷知冷,息暖知暖。大家一看了這個書,看了這個佛經,認為都看懂了。“息”你們自己下注解,大家都,就是呼吸,呼吸長,就覺得呼吸長,在那裏練氣功了。以為是……把簡單的文字搞複雜了。息長,一呼一吸,一生滅來去,以後停住了,不呼不吸,這個時間長,知道長了,這個時間,這是一下。一下就過去了,知道短。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是這個道理。這一下幫助大家,都懂了吧?你試試看,不能講多了,講多了,我的膏藥一樣都賣完了,明天沒得戲唱了。不過在休息以後,修這個安那般那的法門,成就是非常快的,轉變身心氣質也非常快,再配合止觀,配合般若,配合顯教、密宗各種修法是非常快的。
那麼在修這個安那般那這個以前,那麼在六妙門上也講到了,假使身體有不舒服,有六個字,你們都曉得了,都曉得吧,六個字,治病的方法,都知道嗎?又來了,都知道不知道,記得不記得?呵、呼、你寫嘛、寫嘛,不要等我來啦。(對寫黑板的同學說,好象是李淑君)曉得六個字,噓、吹、嘻、嘿(呵?),對了嘛。吹、嘻,歡喜的喜,口字旁有個喜。還有個“呬”,這個大家都知道,是不是都知道,都知道。真不知道,你們不是上過這個課嗎?沒有啊。六妙門沒有上過的呀?教務長,下一次把六妙門好好拿出來研究研究吧。有些同學知道吧,呵、呼、噓,(嘻、吹、呬)這六個字你不要小看了它,如果你真修好,身體非常健康,而且容易得定,有心臟,“呵”字對心臟,心臟不舒服有病,多修這個,這種這幾個字呢。第一,每修一個字的時候,念一個字的時候,不准出聲音,意念上有這個聲音,嘴巴的形式也有這個聲音,但是聲音聽不見的,這是六個都一樣。第二,這六個字啊,最好用客家話念,或者廣東語與閩南話念,用國語念都不對了,記住哦。你看,你的嘴也是嘴我的嘴也是嘴,都記一下,嘴形念“呵”字,你們會廣東話、閩南話,“呵”字念什麼?“呵”字念什麼?口字旁一個可,你們有沒有廣東客家人在這裏?哪一位,閩南話這呵字念“哈”,不知道哪位講話請站起來,廣東話“呵”字,這個“呵”字念“哈”嗎?不對哦。對,那個是對的(南師手指後面一個出聲的同學),“呵”不是“哈”,還是“哈”,這個話是廣東發音,就是這個嘴形的發音,不要念可字,臉張開笑,把所有的濁氣都吐掉,假使心臟有問題的人經常念這個,然後把這個濁氣呼完了,靜下來,你不要管進來的氣,我們人為什麼要呼吸,我們這個生命活著呼吸是什麼道理,明天再補充。這個氣進來,是氧氣,一到身體內就變成碳氣,所以急於要把碳氣呼出去,不然就得病,所以有呼有吸。所以呵字管心臟部分的,就要念這個音。“呼”管腸、脾胃、腸胃,你自己體會那個嘴形這個發音不同的,你儘量把氣這個濁氣呼完了,自然給它停下,不要吸氣進來它自然會吸進來,這“呼”。這個“噓”字呢也不能照國語念了,又要照客家話,客家話念什麼音,大聲講,你也會了,噓,對了,反正照客家話、廣東話閩南話對了,照現在國語念不對。現在的國語是當時在北方北京過來的,或者北京靠北一點的過來,是滿清三百年來的國語,客家話、廣東話是唐朝的國語。閩南話、福建話是宋朝的國語。那麼我們這些佛經翻譯都是唐宋時代,所以發音不能照現在讀,很多搞不對了。這樣懂了吧,所以這個“噓”不念這個虛字,不是照國語“噓”這是肝臟的。“吹”就是念“吹”了,嘴巴尖起來念,關於腎臟的。這個“嘻”字呢,不念喜,閩南話念,這個客家話念什麼?對了,“嘻”是管三焦的,管三焦哦。這個胸部這個這個淋巴腺,胸上腺,等等……,這是管三焦的,就是你看學彌勒菩薩一樣,“嘻”我們笑起來“嘻”,這個“嘻”字這樣管三焦。你看,你真痛快地拉開嘛,不要出聲音,你自己覺得腦得門這裏就放鬆了嘛,身體松了嘛,三焦的濁氣都出來了。試試看,來嘛,我們大家學瘋子嘛,不學佛,就是這樣“嘻”字。這個“呬”也要照客家音發,這個我就對不起,發不來,你大聲點,比我高明,客家音,“呬”字發音照廣東話、閩南話嘛,這個“呬”字,還是“呬”差不多,照閩南話、廣東話,這六個字非常有效的,所以你上座以前先用這個調好氣,然後做安那般那,注意“止息”,這個“息”字這一段,一進一出之間多定住一下,效果就很快了,成就也很快。
出、?入?、息,這個修法,差不多有所成就的,這些祖師們,多半是帶到修這個加行法而得成就的,很重要。那麼後來發展成密宗所謂修氣修脈,道家的這些修氣功的發展,都是這個法門演變出來的,我們知道現在這個生命活到,這個生命只是兩樣東西組合的,一個是感覺,一個是知覺,感覺狀態就是觸法,觸與受,知覺就是思與想。在佛學裏頭思想兩個字有層次的差別。我們現在腦子裏頭,心裏頭,能夠想的,這個叫做妄想。“思?”不是這個想,想是很粗的,思是很細。譬如我們今天,天氣冷了,大家出來忘記了戴帽子,然後坐在這裏一邊頭發冷,一邊想家裏那個帽子放在什麼地方,而這裏還在聽課,還在記錄,還在想呢,那個心念,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個是“思”。這幾句古詞念過的吧,總應該知道吧,你們這些小孩子的時候念古人的詞沒唸過啊,奇怪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古詞哦,古人的詞句、名句、名作,那麼全首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庭院鎖深秋。”李後主的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次序是這樣。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無言獨上西樓,是第一句,次序(指點寫黑板的同學寫的次序)。大家都說李後主的詞,那真是好啊。無言獨上西樓,如果我常常跟同學們上文學的課,那講法就不是這樣的啊,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多美啊。文學就是文學,月如鉤,如果拿科學來研究啊,上半有弦,還是下半有弦?上半月的月亮還是一鉤,下半月還是一鉤,上半月的鉤是怎麼樣,倒鉤還是反鉤?下半月是哪個鉤,我們大家都活了二、三十歲,也看過好多次月亮,上半月的月亮同下半月的月亮,有什麼不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定沒有注意,所以不是藝術家,也不是畫家,也不是科學家,只有窩在家裏討一個太太,一個女的站在旁過看一條豬那個家,這個都不知道。我們上文學課講個笑話,如果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盤。一點味道都沒有,那就不是文學境界了。十五的月亮像個盤子一樣,那下一句不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盤,紅燒的麵包吃不完”。那就不叫文學了,對不對?“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那個味道之好,好得個文學的味道。廈門城外普陀寺,這個味道不大夠。好像那個紅燒肉啊,發幹了的火腿一樣,味道不好。“姑蘇城外寒山寺,”那就像蘇州菜一樣,又脆又嫩又溫柔。這個文學境界就是那麼不同。不是跟你們講笑話,所以你們寫一篇佛學的文章,寫一封信不同。像我們這裏有一位上海的女青年,寫一本書叫做‘禪林漫步’,她的文學境界蠻高的,寫得很有味道。我剛才在那裏看到她,我說你帶幾本來沒有?她只帶了幾本。我說多帶點來啊。文學的修養,古代的高僧每一個文學都很高的。譬如……,又亂扯,扯到這裏,想用功夫……沒有關係,反正要睡覺了。唐代的高僧,這是你們同學啦,貫休禪師,那還得了。唐朝的名畫十八羅漢,那個古怪的就是他畫的。他是大和尚,詩好、文學好、畫好。他在浙江,五代的時候。五代時候,浙江一個人,做鹽販出身,稱王的叫錢鏐。在杭州稱王,所以叫越王。杭州西湖上那個越王廟還在,現在,現在不過變成財神廟了,另外一個東西。貫休禪師那個錢王是在浙江一帶稱王,這個錢鏐父子,在江南稱王,可是都很信佛,我們最有名的一位大師,禪淨雙修,又是禪宗悟道講淨土的,這是哪一位?宋朝,哪一位?都是你們老同學呀,永明壽禪師,就是錢鏐的部下、將領,後來出家了就是大師。錢鏐父子都很敬重他,貫休禪師那詩也好、畫也好。有一天,錢鏐請客,招待“政協委員”、“國大代表”、“立法院”,社會名流都來,把貫休也請來了。酒吃完了,飯吃完了,叫貫休寫兩句詩,貫休寫詩給錢王,他是他護法大老闆嘛。有權又有地位,也有錢,當然寫囉。兩句名詩“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那真是好,把當時他的錢王,這個越王的威風也寫出來了,“滿堂花醉三千客”,孟嘗君門下三千翁,講他的威風。這個威風“一劍光寒十四州”,好啊!大家全體叫好。這個和尚的名句,越王錢鏐看了也叫好,不過拿到看,“一劍光寒十四州”,師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他有野心哦,他想統一中國啊,只是在浙江稱王,不幹。但是不好講的,看這個和尚師父“一劍光寒十四州”,師父呀,可不可以改一下,貫休禪師的文人的毛病,出家人修道的人毛病來了,習氣來了。不改,不能改,你要怎麼改。這兩個字換一換好不好?怎麼換?“一劍光寒四十州”,貫休和尚說“不改”,站起來走了。他想討這個出家的師父一個口氣,“一劍光寒四十州”,可以統一中國了。結果老師父只給他寫“一劍光寒十四州”,只能偏向于東南一省了,這貫休禪師就走了,走了就走到四川,年紀也大了,那個時候,五代時代浙江是錢鏐稱王,四川是王建稱王,王建,四川是王建稱王。王建一聽到唐宋時代一個和尚,一位高僧來了,那真是現在請到世界的權威的大科學家,比那個還要威風哦,不得了。然後他到了四川見王建,王建一聽到貫休大師到了四川來,願意住在……,也不要他海關報到,也不要辦入境證,也不要什麼入台證啊,返台證,都沒有就趕快請進來,然後,師父呀,您的詩很高,那貫休的名句又來了,“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的的來。”就是他的名句。你看,這些同學們,這一邊同這一邊不同,好像文學都很有興趣啊,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的的來。”所以貫休有一個外號叫的的和尚,就是這樣來的。貫休禪師是個高僧、詩僧,畫也好,詩也好,樣樣好。悟道沒有呢?那就“莫知啊”,就不知道了。有一次,貫休禪師去看一個禪師,他就給這個禪師寫了兩句詩給他,“禪客相逢唯彈指”,大家都是參禪的人,彼此修道相逢這麼一彈指,也不說話。“此心能有幾人知”。換句話,明心見性悟道了有幾個啊。這是我給他加注解,他的本句“禪客相逢唯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所以文學家的筆下,好像看起來大徹大悟,那個詞章之美,文字之好,說的都差不多,其實都不差,差得太遠了。文學跟禪分不開,可是差得太遠。這位禪師一看,貫休這個禪師是……他曉得他沒有悟道,他一看詩真好,好像大徹大悟了。很好,他說我問你,這個禪師是講真實見地修持的,不跟他來談文學。你這兩句好得很啊,禪客相逢……此心能有幾人知。我問你,這一邊貫休老和尚說,“請問”。如何是此心呢?你說此心能有幾人知。古文叫如何是此心,怎麼叫作這個……這個心呢?貫休就愣住了,答不出來了,就愣在那裏半天。這個禪師哈哈一笑,佛法你差得遠了,他說你問我,貫休也同樣問,如何是此心呢?能有幾人知(禪師答)。進去了,還是他的話,到一個禪師手裏用法就不同了。那看起來是悟道的話,此心能有幾人知?這個禪師拿到手裏就問他,如何是此心呢?他答不出來了。你問我吧,他問他,如何是此心?能有幾人知,拂袖進去了。扯了半天,扯到文學上去,不能聽啊,文學是魔障,不過希望你們要入魔,把文學搞好了嘛,佛法也就高明了,結果文不能文,武不能武,佛法不能佛,結果學了半天都成了活佛,活佛啊,西藏話叫做“浮圖克圖”,糊裏糊塗,那就糟了。所以要真正學好,文學也重要,佛法也重要。
現在我們回轉來講這個“安那般那”修持了,這中間都扯閒話扯了,因為本來想溜了,我們古老闆硬說還有一個鐘頭啊,浪費時間在那裏扯了,不過你要參,我的話不是空話哦,裏頭都有東西的,看你們聽,這個就是禪的方法,看你懂不懂。再回轉來,講死板的禪話,安那般那,出入息的修法,出息、入息、這一段,剛才大家有一點體會沒有,有沒有?你也哄哄我吧,我也蠻高興嘛,你哄哄我,我也騙騙你,不是蠻好的。你也不哄啊,什麼都沒有,白聽了嘛,非常重要。如果這一段沒有聽懂,真的要問哦,過後,我這人過後就丟了。你再問我,我講過的啊,我忘了,真想不起來哦,就懶得去想了。所以你注意啊,你聽懂了沒有?安那般那。假使你把這個修好了,出入息修好了,八觸的反應的作用馬上出現了,八觸的作用就出現了。身體的變體就很大了,可是你不要給身體拉去,走了,身體上感受都不是,所以叫做數、隨,隨則作兩種解釋,一是跟到出入息,知道在進出,出入之間,第二隨,就是任運讓他去,一呼一吸,可是頭腦清清楚楚的。這個呼吸頭腦清楚了以後,道家所講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一步就可以做到了。就是一條路線就可以到達,安那般那有如此的神妙,佛法任何的修持,沒有這個法門的神妙。
在安那般那來講。那麼為什麼講到這裏?你回轉來看,昨天所講到佛為難陀所說入胎經,這個胎兒在娘胎裏頭能夠成長,就靠這個安那般那的功能,七日一個變化。所以叫大家認住一個息,不要光聽啊,這個真要去理解它,要去體會它,聽了好像很恭敬,都聽進去了,這邊聽進去了,這邊出來了就糟了,那就白聽了,要真正好好的體會。安那般那的法門,如果深入體會進去了,什麼觀音法門,什麼各種法門,一大半統統會瞭解了。至於為什麼,安那般那的法門有那麼重要,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感覺上是四大造成。四大,這個大家一定答得出來,哪四大,地、水、火、風,對了,答得很痛快,地水火風。修安那般那,所以叫你們注意這個息字,不是氣哦。因此,我要提出來六妙門叫你注意。風大是風哦,我請問諸位,這個風看得見嗎?我問大家,風有聲音嗎,有沒有?風沒有聲音。聲音是碰到東西,自己發出正來的,風的本身沒有聲音。風有色相嗎?沒有色相,看不見、摸不著的。風有香臭嗎?風也沒有香臭。香臭是物質在風的動態中所發散的變化,同風本身沒有關係,跟到風而傳播過來。所以它無聲、無色、無臭,它的體是接近於空的,這是講風,風大。那麼風大的,我們譬如說,兩個手拿一張紙,這個地方現在沒有風,我們拿一張紙在這裏一扇一動就起了風的作用,它的體性是空的,它不動,沒有,空的。一動,起了體性作用。所以息的作用,就是一呼一吸,不動了,這是息的作用。它也是無聲、無臭,空的。所以風是風,氣是氣,叫我們修行用的是出入“息”,並沒有叫你出入風哦,更沒有叫你修呼吸哦,所以大家自己不要誤解了,修了半天,在鼻了那裏哼啊哈的,數進來一二三,數了幾千下。我常常罵人,你修什麼法門?老師,我修的數息觀。我說,數了多少了?每次一坐一千、兩千、三千。我說,你學會計的嗎?你把呼吸數了一千、兩千、一萬,有屁用,那個一氣進來,數第二下,前面的氣早沒有,空掉了嘛。你說,我說那等於什麼?我們這個老師兄知道,峨嵋山上的猴子偷包穀,包穀就是玉米,猴子偷玉米,你知道,你們都看過吧,猴子偷玉米很好玩的,那個猴子在那裏東看西看沒有人,摘一個玉米,那個包穀放在這裏(腋下),然後,這個一挾,掉去了,我們大家一叫“哦”,他就跑掉了,一個都沒有了。他放在這裏,掉下去,這個手拿,這樣一挾,你一叫,他就跑。一跑都掉了,沒有了。我們修數息的法門,你搞不清楚,你就數一千、一萬息,有什麼用?息者,止息。所以,止息,所以佛告訴你,息長知長,息短知短,息暖知暖,而且要想注意證道,要想成就得快,注意出息那個時候,住叫做息住。住家那個住哦,不要在入息的時候注意“住”,這是問題啊,出息,在這個時候定,那麼你……那變化大啦,慢慢,你智慧也開了,身心都起了變化,今天還是先到這裏為止,這個原理明天再下去。明天上午。經過這個法門以後,大家回去嘛,休息了一夜了,不是打坐體會哦,睡在枕頭上也可以體會,站在那裏也可以修持,隨時在這裏修持,你不要看到佛經上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弟子們七天七夜一用功下來,馬上證阿羅漢果,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所以還要明天上來就入座,入座就是以這個法門入手來試試看。

http://file.buda.idv.tw...qr2_07.rm   180411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0 回到頂端 [8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4 14:18 |
Joy-Ghost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5 鮮花 x5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五講
《南禪七日》09龍樹菩薩及5部概論
我們常常碰到人問:我要研究佛學(或者學顯教,或者學密宗的人),從哪一本書入手最好?我昨天講過,我答不出來。換句話說,真正的佛學,瞭解佛法,同大家自己要做功夫修持做參考的,我們用現代化的名稱來講,最好的佛學概論有四本書。哪 四本哪,在印度當時的著作,翻譯成中文的,
第一部是龍樹菩薩所作的《大智度論》,是第一部的著作的佛學概論。認識佛學,認識人生,認識宇宙,乃至自己身心的修養,怎麼達到佛的境界的,這是龍樹菩薩的著作——《大智度論》。由一個普通的凡夫,要想到成佛,成菩薩道,成佛之路,是智慧的成就。所以,佛者覺也。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在那裏搞稀奇古怪搞迷信,做什麼功夫,智慧的成就。第一點先要注意。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成就到達了,那一個方面,那一方面?沒有方面的。那麼在文字的翻譯叫做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達彼岸,那一岸,那一岸是哪一岸?還是大西洋,太平洋。此岸是沒有岸的,最高的成就,無量無邊的境界。龍樹菩薩這一部著作,是距離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五百年了。龍樹菩薩是中國的佛法,中國文化裏頭八宗的祖師。所謂禪宗、密宗、戒律的律宗等等,淨土宗,他都是祖師,都尊重他的。龍樹菩薩寫這一部《大智度論》,此人,這位菩薩是真正佛教的非常了不起的,第二位佛。這位菩薩出身很不同,年輕時聰明有為,智慧很高,才能很大。沒有出家以前,他一切學問都會,一切外道的魔法的都會,等於你們一樣打拳,練氣功、畫符念咒,說什麼會什麼,都學會了,最後他學什麼呢?學了隱身法,他也練成功了,人到那裏你看不見的,就在你旁邊站到看不見。他們兩、三個師兄弟都會隱身法,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還年輕。世界上沒有什麼好玩的,去玩什麼?到皇帝皇宮裏頭去玩。三個人隱身到皇宮去玩。同宮女兩個玩,沒有事,這三個人一隱身誰也看不見,慢慢這些宮女們肚子都大了,這個皇帝很奇怪,怎麼搞的一回事?下命令,全國戒嚴,皇宮裏更戒嚴搜查,沒有人。結果一個大臣給皇帝建議,這個事情一定是會懂邪法的人,一定是隱身法這些人搞的。有一天就大掃除,大搜查。皇帝坐在這兒,下命令,宮內宮外今天一天當中,統統拿出刀槍武器來,虛空裏頭亂殺亂揮,隱身法看不到啊,經過了大搜查一番,那兩個師兄弟被殺了。這到處亂殺的,碰到殺掉了。一殺掉了,隱身法身體就出來。就看見了。這龍樹菩薩是絕頂聰明,他躲到哪里啊?皇帝下 的命令,皇帝這個範圍一丈以內,是刀劍不准進來的。他就躲到皇帝的座位下麵。呼吸就用了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就躲在那裏,所以沒有殺死。可是,不得了,他的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到底做功夫很難,他就跪下來發願了,我的懺悔,錯了。這次萬一大難不死,我出家了。佛啊,釋迦牟尼佛你加被我。結果他沒有死,然後出家了。出了家,學佛以後,學了兩、三年,把所有的佛經,所有的佛法都修持過了。嗯,佛法很了不起,不過如此。我同釋迦牟尼佛一樣,都做到了。他要來創教,做宗教革命。自己想釋迦牟尼佛過去了,現在我是教主了。他也真了不起。所謂自己認為了不起,在佛學裏頭叫做“我慢”。人都有一個我,每個人所謂自尊心,很好聽的名詞,每個人有自尊心,在佛法裏就叫做“我慢”、“我見”。世界上人人有我,我總是了不起。最笨的人,最差勁的人,還是“我”了不起。你說你最佩服誰呢?誰都……嘿,這個人很了不起。不過講了半天,他比我還差一點點,每個人如此。所以我說,大家說問人,這個人漂亮不漂亮,我說你們不要瞎扯,不管男人、女人,世界上的人,最漂亮就是我自己。每個人看鏡子,不過比人家差一點,看了半天,還是我最漂亮。這就是我慢。尤其有了學問,有了一點專長,我慢就更厲害了,叫“增上慢”。有了地位,有了名氣,有了錢,或者年紀大了,比如像我們這幾位老先生們,南老師,不敢當,偶爾謙虛,南老師你真了不起,我沒有起不了啦,那都是假話,還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對不對。然後年紀越大了,然後講講……增上慢、我慢就來了。你不過三十歲,我都八十歲了,活了幾十年,我還有什麼不知道啊。這就是增上慢。我慢上面又加一層。出了家,有了學問,你們很謙虛,我說世間法不要,不過我是出家人,人天師表,你拜我應該的,我是佛的弟子。佛的弟子又怎麼樣?你不是佛耶,所以我常常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佛耶,不是你耶。所以增上慢,年紀大了也會增上慢。做了爸爸了,對兒子,你是我的兒子,增上慢。做了爺爺,那更高一層的增上慢,所以龍樹菩薩這個時候,他要做第二個佛了,所以在佛教的歷史上,感動了龍王,這一看,這個傢夥,所謂龍王,有無此事,有無這個人,再研究了,這個龍王是佛的弟子,所謂天龍八部都是佛的弟子,一看這個龍樹菩薩,這個傢夥,那麼我慢,龍王來接他,你認為把我們老師釋迦牟尼佛的所有的學問都會了嗎?對啊。你同我們老師釋迦牟尼佛一樣嗎?一樣。他的著作你都看了嗎?都看了。人世間留下來佛的著作千萬分的一點,我陪你參觀一個地方。他也不說自己是龍王,化身來的,龍樹菩薩普通的神通都有,好吧,我同你去吧,龍王把他接到龍宮去,打開龍宮的圖書館,你看吧,龍王給他一匹馬,騎到馬,跑馬看,不然你的壽命,你的時候來不及,龍樹菩薩走馬,騎在馬上看經題,看佛經的題目哦,這一本叫金剛經,這一本叫華嚴經,這一本叫……,走馬看經題三個月才看完,只看了經的題目,內容還沒有翻呢,還騎在馬上跑過,原來佛法的學問是那麼大,這個世間上留下來佛的學問,千萬分之一,這一下才把他的傲慢打下去,然後,他就跟龍王要求,我帶一部經回去,龍王說,好吧,看你的緣份,所以他抽了一部經叫《華嚴經》,《華嚴經》有十萬偈,所以他帶回來了,所以華嚴經是佛的大經典,我們佛法,佛教裏頭,佛學裏頭一句話,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它的內容太偉大了,太充沛了,不讀華嚴經,不曉得佛家的富貴,什麼是富貴,他的智慧內容包含的那麼多,現在講華嚴,我們中國翻譯了兩次,一次是所謂六十華嚴,八十華嚴,不過整套的華嚴經裏頭只是一部分翻過來,翻譯過來中文,已經八十卷,一卷等於一本書,為什麼古代一本書要稱卷呢?因為我們古代這個書,用牛皮、用紙一張連到的,很多很多字,然後把它卷起來,這樣卷起來叫一卷,在印度呢,是一片一片樹葉子,所謂貝葉翻過去,西藏現在也照這個,蒙古學西藏也是這個,我們中國叫一卷,後來宋朝以後才是一本、一本的,所以卷是這樣來,所以我們畫關公看兵書,大家有些畫起關公,旁邊弄個刀,鬍子一抹,手裏拿著這麼一本書來看,完全錯了,漢朝,是一卷一卷起來,那麼拉開來看的,不是這個樣子看的,所以學畫畫的搞清楚,不然你畫出來都是錯的。這個《華嚴經》那麼多,這是龍樹菩薩,在龍宮取出來,然後,他弘揚佛法,自己又著《中論》,有名的《中論》就是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就是他的著作了,把佛法集中的精要是概論,精要拿出來,《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講經說法的時候,不像我們可憐兮兮的,大家幾千萬人坐在下面聽他講課的時候,看不到人,只看到位子上一個圓光,這個聲音從圓光裏頭發出來,所以他的本事很大,所以龍樹地菩薩是禪宗密宗,尤其是密宗,不管是東密,西藏的密宗,他都是大祖師,可是你要聽聽,世間一切學問都會,外道、魔道、壞事他都會,好事也全堂,這麼一位祖師叫龍樹菩薩,這個距離佛過世以後五百年了,真正的佛法在他的前輩馬鳴菩薩,同龍樹菩薩手裏弘揚出來,推廣了.
再過了下來,佛過世以後,七、八百年之間,出來兩位大菩薩,一位叫無著,一位叫天親,也叫世親菩薩,這是中文的翻譯,我們不講梵文,他原來叫什麼名字都有的,所以無著、天親是兩弟兄,天親菩薩就是世親菩薩,哥哥出家了,無著菩薩是弘揚大乘的佛法,世親菩薩專門弘揚小乘的佛法,反對大乘,所謂人可以即生就成佛這一點做不到,他是走小乘路線,哥哥無著菩薩是大乘路線,最後,他著作很多,世親菩薩的著作,等於在生的時候比他的哥哥的著作還多,學問好得很,修養修持也很高,但是,他反對大乘的路線,後來,譬如我們現在講《俱舍論》,很多的論著都是天親世親菩薩的著作,後來,他受哥哥的影響感化了,回心向大,“嘛哈呀”就是“摩訶衍”,我們念“摩訶”,實際上這個用唐音翻譯過來,叫“嘛哈呀”大乘,“嘛哈呀”就是大乘,我們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嘛哈”,在日本照中國唐朝的發音,“般喳”波羅蜜多,大乘,他由小乘變成大乘的時候,懺悔、痛苦的不得了,要自殺了,他說我譭謗了佛法,幾十年的著作都不對了,這是罵佛、罵大乘,他說不對了,要自殺,無著菩薩他哥哥說那有什麼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他說那怎麼辦,哥哥告訴他,譬如人走路,因地而倒,這個人走路在路上走,怎麼跌倒呢,還是地下,地的關係嘛,跌倒地下怎麼辦呢,因地而起,還是靠土地嘛,你手一撐再爬起來嘛,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走路走跌倒的,因為有土,假使在虛空中走,永遠不會跌倒,永遠是空的嘛,因為有地,土地嘛,跌倒了要爬起來,怎麼辦呢?也靠土地才爬起來,他就懂了。我回轉來弘揚大乘佛法,所以他大小乘顯密沒有談,大小乘都通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現在中國翻譯流傳,你們在研究,我們這裏的教務長好像在研究,聽說啊,我不知道,我沒有神通,研究俱舍論,當然他不是專門,只是一點啦,他還是神通廣大的。那麼他的哥哥呢,專門弘揚大乘,彌勒菩薩繼承佛的第二位,無著菩薩,他是每天早晨,每一天一天,一輩子弘揚佛法,一輩子為教育,教人世間的社會教育,白天整個的說法,這是講課弘法,晚上入定,入定到什麼,到兜率天,欲界裏頭的第四天,彌勒菩薩還在那裏說法,他晚上聽課,記錄下來,不曉得用鋼筆、毛筆,什麼筆,或者用腦子,白天就把這個聽課的記錄寫出來,就是寫了一百卷,你們手裏這一套,《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說的,就是佛所說的佛法,無著菩薩所記錄的,一百卷,是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二十年,回來翻譯最重要一部經論,《瑜伽師地論》,學顯教學密宗,各種不能不參考,不過文字翻譯的非常老實,夠艱硬的,幾乎我們歷代的學者,好好研究《瑜伽師地論》的沒有幾位。這是兩部介紹,所謂學佛的,這是一個佛學概論,真正要瞭解佛法是這一本,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兩個人約好,兩兄弟。無著菩薩告訴弟弟世親菩薩,他說我會先走,先死,他說,我們人究竟死以後,有沒有佛的世界,有沒有其他世界,你要回來告訴我,這個故事很有趣了,可見兩個人修持那麼高,生命的道理,死後是不是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個天上人間、地獄,你要回來告訴我,兩兄弟約好,無著菩薩先走了,這個世親菩薩還沒有死,等哥哥來見一面,天天等,沒有消息,大概自己想,頭髮留起吧,不要再當和尚,靠不住,以哥哥這樣的修持,功力又好,回來見一面,證明有沒有這個事,這個,過了三年,世親菩薩一下看到無著菩薩來了,他說,哥哥啊,有嗎?他說,當然那怎麼假。那你現在在哪里?我在兜率天彌勒菩薩前面。他說,你怎麼這麼久來告訴我有這個事?他說,我到了,這個彌勒菩薩也正在上課,我進了禪堂,他們把門關了,我不過聽了一個鐘頭,我心裏急要來告訴你,好好修持啊,他說他們打開門,一個鐘頭了,我趕緊跑來,這裏三年了。啊,這樣。這個故事很有趣,這個,現在介紹了這兩部了,連帶講故事給你們聽過了,我都是佛經裏頭看來的,你們聽了,你看幾分鐘,我看了好久,好可憐,兜攏來都告訴你,所以你們是我的,等於我的無著菩薩,你們是世親菩薩,很有福氣。
中國的,到了佛法到了中國,兩部著作重要,中國的,換句話我們中國三部著作,對了,講錯了。???
第一部,摩訶止觀,不是現在你們手邊有的六妙門止觀法門,大止觀的,智者大師他的著作。
第二部,五代、宋朝的時候,永明壽禪師的著作《宗鏡錄》,這個文字都很美,尤其是《宗鏡錄》,那麼永明壽禪師也是在座我們老前輩一樣,他是個將軍出身,後來出家了,他是禪宗悟道以後,弘揚淨土的,在杭州,永明壽禪師,據說是阿彌陀佛的再化身來的。這兩著作是佛學概論。
第三部就是我們青海人到西藏成就的,達賴、班禪的師父,宗喀巴大師,根據阿底峽尊者《菩提道炬論》,《菩提道炬論》可以說根據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著作,所以宗喀巴大師寫了,所有的著作嘛,把它累積起來,《菩提道次第論》,實際上根源都是《瑜伽師地論》來的,
我這麼幾句話很短的濃下來告訴你,我的我慢,增上慢來啦,我摸了幾十年,你們年紀輕輕又不好好用功,尤其我看出家的同學們,悠哉加遊哉,那個遊不曉得羊油還是牛油,油得不得了,沒有好好的用功,可是我們都吃了那麼多苦頭,濃縮下來,簡單的告訴你,自己好好去研究,不要聽了就完了,所以大家要瞭解真正的密宗的黃教,我們暫時不講紅教、花教、白教,暫時擺一擺,要想瞭解黃教宗喀巴大師的這個修持的法統《菩提道次第廣論》,瞭解《瑜伽師地論》。這個現在給你介紹了整個的東方文化,尤其,其實印度佛教文化,印度沒有了,宋朝以後印度已經沒有了,印度文化整個的歸到中國文化裏頭來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吸收包含了那麼多東西,現在年輕人一點影子都沒有摸到,那真擔心啊,我常說一句話不大好聽的話,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怕亡國,亡國了,有後代起來可以複國的,就怕文化斷了,文化一亡了,這個民族國家就沒有了,很重要是文化的根基,現在給大家介紹了我們文化內容的這五部大論,就是整個的佛法,隨便那一部抽出來就是佛法的概論,今天我們需要抽譯的就是《瑜伽師地論》,怎麼叫瑜伽呢,那我們曉得根據梵文翻譯,現在外文叫YOGA,這個伽是,所以釋迦牟尼佛那個迦是真正,正式的發音釋迦(GA)這個瑜伽的伽,中國字,一個走字,這個是人,什麼叫瑜伽呢,你們都會,每個同學,我怕花錢不敢發獎金了,捨不得,很小氣,瑜伽,你們都曉得,怎麼樣翻譯啊,相應,怎麼樣相應啊,我跟你兩個相應不相應啊,都曉得,你們一考試都會答出來“相應”,所以我剛才講我們這個老同學古老同學,他姓古,所以我那個老古文化,當年因為這個同學大學畢業了跟到我旁邊,我說,我們辦個出版社,好啊,取個什麼名字啊,我說取個什麼,取個好一點,我說你姓古就叫老古,就這樣來的,簡單得很,他姓古,古裏古氣的這個人,從大學一年級跟我到現在,現在頭髮光了,他是和尚,你看頭上沒有毛的,偏偏弄二根毛還遮起來,當了和尚還要假,這個是古先生。《瑜伽師地論》,什麼叫瑜伽呢,古音,相應,怎麼叫相應,交感,互相交感,古文的翻譯叫相應,搞了半天相應不相應,不知道,就是交感啦,現代話。我剛才所以講他,你少講那些佛學的名詞,少講文章,書讀多了沒有用,就把白話一講,你們學了佛的學問越好的,一口那個學問,我一聽就煩,我上課很少講這些東西,我們講課的人,你最大的學問不是表現你自己,要把那個學問變成白話,給聽不懂的人聽懂,然後想起我們看了好多古代的老師,當代的老師,滿嘴學問,黑板上寫了密密麻麻的,記錄都來不及,聽得完全聽不懂,非常尊重他都是學問的話,學問有屁用,聽不懂。學問要使人家不懂的人,告訴他這樣,懂了,這是真學問,千萬注意。所以瑜伽就是交感 ,什麼叫交感,等於我們那個電插頭一樣,插對了就通電了,這樣就是交感,插不對了有屁用,這個電沒有用的,瑜伽是什麼交感呢?天人交感,我們修養到了,跟這個宇宙生命整個的想通,通電了,就是瑜伽,就是YOGA,瑜伽禪宗這個禪,禪定也就是瑜伽,使我們……所以為什麼要打坐,各種方法,修養到最終與天地宇宙萬物交通一條線,插頭這個插電對了,就是莊子的話,莊子一句話,修道成功,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就對了,莊子說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就是YOGA瑜伽,也就是儒家孟子說的,養我浩然之氣,充塞於天地之間,這就是交感了,這就是禪的境界,這也就是禪定的境界,所以為什麼要打坐呢,要把身心收攝,就是莊子的話,澡雪精神,洗個澡的澡,雪,下雪的雪,身心啊,洗了澡同白雪一樣清潔發亮的,澡雪這個精神,這就是打坐修定的這個道理了,這個大家都瞭解了吧,我這樣說,還說得清楚了沒有,說不清楚,你來打我,打我一個耳光,使我清醒一點重新說話。現在我們手裏這一本佛經,叫瑜伽,交感 相應剛才都解釋了,瑜伽師,怎麼師,大師們,已經佛法到達那個境界,瑜伽師。地論,什麼叫地呢?一步一步,地者地步,一步一步。瑜伽師,你們修道的這些大師們,想到達怎麼樣是小乘羅漢境界,怎麼是菩薩境界,怎麼樣是觀音菩薩境界,怎麼是文殊菩薩境界,瑜伽師,這些大師們,你要學的佛法,地,一地一地,一個步、一個步,這一層樓、二層樓、三層樓、四層樓、五層樓,一地一地上去的,論著告訴你,所以這個學名叫《瑜伽師地論》,這樣懂了吧,然後你拿《瑜伽師地論》,然後出去好吹牛啦,我是開牛棚的,你們去開牛肉店,再不然去賣牛肉麵,大的吹大牛,小的吹小牛,就可以去吹了。彌勒菩薩講出來、傳出來,無著菩薩的記錄,《瑜伽師地論》,分成什麼呢?由一個凡夫普通人學佛分成十七地,十七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的十,我怕我的國語不標準,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十七地,我們翻開看看,《瑜伽師地論》的目錄,學佛第一要學邏輯,佛法是非常講邏輯的,所以邏輯沒有學好,佛法裏頭不叫邏輯,邏輯是佛法裏頭跳出去的,原來叫因明,因明就是邏輯。非常講邏輯,把它分成十七地,因明就是邏輯,我們中國呢,傳統文化叫“名學”,因明就是邏輯,名,名學名氣那個名,大名頂頂那個,就是邏輯,邏輯不是,我們自己文化裏頭還高明得很,可惜大家自己不懂自己。《瑜伽師地論》是邏輯的分類,分成十七地,你看看我們手邊都有了,都有了,我們來了。本地分,這就是邏輯,第一個標題,本地,根本的,本地,本地哪里,廈門,本地,本地是廈門,本地就是根本的立足點,下面就分類,本地,五識身相應地,第一要瞭解,我們這個生命活著身體,有眼睛、有耳朵,眼、耳、鼻、舌、身,身體,這是五識身地,身體同心的關係,這是第一部分。本地分的地,第二部分呢,你們手邊都有書,意地,是第二部分,我們的意識思想怎麼來的,所以現在這個意識形態怎麼構成的,意識的作用怎麼來的,意識同五識身相應地分開的哦,意識作用講得非常清楚的,意識作用,第二地。第三是有尋有伺等等,包括了三地,第三、第四、第五,這些都,這個慢慢解釋,今天就要給你們搞這個。第四呢,三摩,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我們講,得定對不對,大家說怎麼得定,梵文叫三摩地,三摩地,那麼中文再簡單的稱呼,我們的妹妹,三昧,還不是二妹呢,也不是大妹子呢,三昧就是三摩地的翻譯的轉音,三摩地就是得定的境界,叫三摩呬多地。第五呢,有心無心地,後面跟到下來,實際上你把五識身相應地到有心地無心地研究完了,這個佛法的基礎是修持去,穩當得很,後面的聞思修慧,聲聞地、緣覺地到菩薩地,一直到成佛之路整個給你說完了,所以 ,你們手裏拿到已經是拿了成佛之路的把柄了,不過四大本耶,揹得動嗎?揹不動有個辦法,最後是“空”的啦,都沒有的,就丟掉了,那就成就了,所以要尊重這個東西。
出息入息,一?那,要不要注意延長時間,剛才講到邏輯的問題,思想的科學,你這個問題,沒有寫清楚,你寫的是出息入息那一?那要不要注意延長時間,你問的是出息的時候?入息的時候?或者是不出不入的時候?那個息的境界不是不要延長?所以要學邏輯,問題沒有交待清楚。如果我們一般對出息入息,不要故意練它,那變成練氣功了那是很粗的,我們人嬰兒在娘胎裏頭沒有呼吸,嬰兒的呼吸不需要,是靠媽媽的臍帶通過到我們肚臍這兒,自然吸收往來,換句話,這個境界就是息的境界,等到嬰兒一出娘胎,那個黃醫師拿個剪刀,啪啦,把臍帶一剪斷了,第一個,護士的動作,把嬰兒嘴巴裏很髒的那一陀都挖出來,要挖得乾淨哦,那護士的,接生的護士,一點不乾淨啊,這個臍帶一剪斷了以後,嬰兒嘴裏一挖掉,哇,第一聲哭的時候,那點東西就咽下去,才開始鼻子呼吸了,要懂這個,所以真正叫息,不用鼻子呼吸那個自然凝定,那個階段,恢復到那個境界了,那你要問延長不延長,我莫知羊啦,你們也不知,我那個閩南語也說不好,我不知道。知道,告訴你,如果你在那個不呼不吸的境界裏頭,一定,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整個的地球翻了你都還在定中呢,延長不延長你看吧,但是那還不是佛法到家哦,是初步的一點點而已,可是初步一點點大家就做不到了,所以古代一個禪師講,有一個禪師就問,考驗另外一個禪師,他說,出息不隨萬緣,注意這兩句話,出息,呼出來的氣,不受外物外界環境的影響,不受物理的影響,出息不隨萬緣,萬緣不是外緣哦,萬種,入息不居陰界,氣進來了,呼吸自然進來了,不住陰界,陰陽的陰,什麼是陰界呢,五蘊皆空嘛,這個陰嘛,陰就是蘊,五蘊哪五蘊?身體,色、受、想、行、識,假使人真得了道,瞭解了修養,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這是個什麼人?這是真空靈而解脫啊,世間一切同他都沒有關係,就在世間也不怕,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這位禪師勘驗這個,勘驗就是考驗,另外一個答復怎麼說,還有人在不出不吸呢,不出不入呢,那就真息的境界,不出不入,既不出息,又不入息,那才是真正的“息”,這是安那般那真正境界了。所以我經常講,你們看一句話,
?宋朝有一個小姐《真是女孩子學佛的楷模!小小年紀就那麼大成就-----編者》,曹彬的孫女,趙匡胤那位大元帥的孫女,他的後代的孫女有些做一皇后的,只有個出家了,叫曹文逸,後來得道成就了,不過她歸到道家裏頭去了,可是她佛家、道家什麼都通的,曹文逸有一篇著作非常了不起,叫《靈源大道歌》,我們如果不分佛教、道教,不分的話,你看她的成就,那真了不起,《靈源大道歌》,
她第一句話,我為諸君說端的,我對大家說真的一句話,我為諸君說端的,這是宋朝的白話,講的國語、土話,端的就是說真的。命蒂原來在真息,人生生命的根本,蒂,一個瓜蒂的“蒂”,原來在真息,真正不呼吸那個時候定了。命蒂原來在真息,照體長生空不空,照體就是剛才講彌勒菩薩,講本地分,從生命根本照到本體上,長生永遠不生不滅,空,你說,空的也好,不空的也好,不空就是有,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靈魂的靈,鑑,一面鏡子,那個金字旁的那個鑑,

http://file.buda.idv.tw...qr2_08.rm   170964K (南禪七日)


Joy-Ghost   ^o^
一句溫暖的話,就像往別人的身上灑香水,自己也會沾到兩三滴。

獻花 x1 回到頂端 [9 樓] From:新西蘭奧克蘭 | Posted:2007-01-24 14:19 |

<<   1   2   3   4   5  下頁 >>(共 5 頁)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332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