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1
|
[理論] 肺經熱盛證
【臨床表現】 主症:口鼻發幹,鼻涕中帶血或鼻腔內衄血,血色鮮紅,鼻內粘膜充血或有出血處。 副症:頭痛咽痛,發熱喉癢,咳嗽痰黃。 舌脈: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數或浮數。 【診斷要點】 (1)具有鼻內乾燥,涕中帶血或鼻衄,血色鮮紅等特點。 (2)此病於春、夏季多見,多為素有肺熱複感風邪,致使鼻竅內粘膜乾燥而發病。 【證候分析】 肺熱壅盛,邪熱犯肺,上攻鼻竅,灼傷脈絡,血溢絡外而見涕中帶血或衄血;肺熱壅盛,耗傷肺津,鼻竅失養,見於鼻內發幹;邪熱犯肺,肺失清肅則咳嗽,肺津受傷,肺失其肅降滋潤之功則痰少而黃;喉為肺之門戶,熱邪壅肺則咽喉不利;若初感風熱之邪,兼可見發熱、頭痛、脈浮數等證。 【治療法則】 疏風清熱,涼血止血。 【代表方劑】 桑菊飲。 【方藥加減】 鼻衄:其特點為鼻衄量少,血色鮮紅,點滴而出,鼻孔乾燥,咳嗽少痰,身熱咽幹等。此為肺經熱盛,灼傷鼻竅,絡脈受損所致。 若熱象重者加黃芩,以清肺熱。鼻內出血者加山梔炭、丹皮、仙鶴草,以涼血止血。鼻腔乾燥重者加花粉、麥冬、石斛,以養陰潤燥。咽痛喉癢加銀花、牛蒡子,以解毒利咽。 咳嗽痰少加清半夏、貝母以清肺袪痰。 【類證鑒別】 肺經熱盛與胃熱熾盛。此兩證均屬熱證,亦均可導致鼻衄,但從病因病理及局部症狀表現卻有所不同。肺經熱盛,主要是肺熱壅盛,灼傷脈絡而致;胃熱熾盛,是由於火熱循經上灼於鼻竅脈絡而鼻衄;從程度上,肺壅盛之鼻衄的臨床表現輕於胃熱熾盛型。肺熱壅盛所致鼻內出血,血鮮紅,量少,點滴而出;胃熱熾盛鼻出血,血色深紅,出血量多;肺熱者口鼻發幹,發熱頭痛,咽痛喉癢,苔黃脈數;胃熱者口幹口臭,煩渴引飲,便幹溲黃,兼見牙齦腫脹,舌質紅,苔黃,脈滑數。綜上所敘,不難看出肺熱壅盛與胃熱熾盛的輕重之別。 【現代研究】 肺經熱盛證鼻衄的診斷: 鼻內粘膜乾燥或萎縮,腺體分泌少,由於乾燥,粘膜乾裂,以致毛細血管破損出血;亦可因一些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如上感、麻疹、猩紅熱、傷寒、瘧疾、流感等,血管發生中毒性損害,鼻粘膜破裂出血,一般血量較少,出血部位多在鼻腔前段鼻中隔部位,多發生在疾病發熱期。 【文獻摘錄】 《瘍科心得集•卷上•辨鼻淵鼻痔鼻衄論》:“鼻衄者,或心火,或肺火,或胃火,迫血妄行,上於清涎而為衄也。有因六之邪,流傳經絡,湧泄清道而致者。有因七情所傷,內動其血,隨氣上逆而致者,有因過食膏梁積熱而致者。” 《外科正宗•卷之四》:“鼻中出血,乃肺經火旺,迫血妄行從鼻竅出也。”
原創 by自己參考各方面整理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