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出處】 http://www.twbbs.net...29.html和許多身體其他部份一樣,外耳也會有先天畸型的發生。
表現出來的是出生時耳朵就比較小,且沒有外耳道。
臨床上我們稱之為小耳症(microtia)或先天性耳道閉鎖(congenital aural atresia)。
小耳症的發生率約為每一萬到二萬活產中有一人,算是常見的畸型。
單側佔百分之三十。通常發生在男性較多,且右側比左側多。
約半數的小耳症只有耳部畸型,
另外半數有可能合併其他畸型或症候群(如 Treacher Collins氏症候群)。
發生小耳症的成因為何?這要從胚胎發育期說起,
中耳和外耳的發育大約是從胚胎第三週起,直到發育完成之前有任何異常的刺激,
都會造成發育的停頓,以致出生後的發育不全。
所謂異常的刺激不外下列幾項:
染色體的異常或突變。前面提及的症候群,許多是因染色體異常所引起。
所以估計約15的小耳症患者有家族傾向,也就是會遺傳的。
胚胎早期的藥物刺激,最有名的是早期藥品 thalidomide。
胚胎早期的病毒感染,最常見的是母體德國麻疹病毒引起的發育異常。
即使有以上原因,還是有一大部份的患者找不出原因,
屬於不明原因類的。至於為何男多於女,
右多於左,目前仍無很好的說明。
小耳症患者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聽力。
大約只有百分之十的小耳症患者有內耳的異常。
也就是說大部份的患者是聲音傳不進內耳(因為沒有外耳道),
是屬於傳導性聽障。典型的小耳症聽力閾值約在五十到七十分貝左右。
如此的聽力在大聲時仍可聽到,但小聲則無法聽到。所以對於一位小耳症的患者,
首先要做聽力的評估,特別是兩側患者。如果病人小於二歲,
可以做骨導式聽性腦幹反應檢查,超過三歲則可以做常規聽力檢查。
另外顳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可以看出乳突,中耳(包括聽小骨)
及內耳的發育程度,對於小耳症的手術有莫大的幫助。
小耳症的治療可以從聽力與外觀兩方面來看,首先是聽力,
單側的患者由於另一耳多為正常所以比較沒有問題,最多是上課要坐得較近,
好耳靠近聲源就可以。
兩側的患者就較麻煩,因為二歲以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所以我們希望患者一旦確定內耳正常後,最好及早戴上助聽器。
但小見症的耳朵無耳道,必須戴特別的骨導式助聽器,藉由眼鏡或髮箍將一振動器固定於乳突,
因此可將放大後的聲音由骨導傳入內耳。
至於耳道、耳膜的重建,必須仰賴手術。另外外觀方面,要將小耳整形,也要靠整型外科手術。
一般建議手術的時期是六歲以上,主要要一方面考慮到小孩的體力,
一方面考慮不影響肋骨部份的發育,因為整型必須拿助間軟骨出來做耳廓。
當然雙側患者手術比較急迫,單側較不急,
所以有許多單側的患者到了成年才接受手術。
【心得感想】雖然很稀有...很難找到 但是請不要忽略...因為可能就是周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