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3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 陸][轉貼] 三訪九龍璧無緣見 雲岡石窟世界遺產
聯合旅遊網
‧zhuzhu 2006/01/21

早早起床,要將昨夜失落的「九龍壁」及「華嚴寺」補回,可惜早上七時半九龍璧仍未開門,內心失望的很,對「還沒上班」這句話感到感冒,終究是社會主義,人對公家的錢財都看得開。

【文/朱仲賢】

早早起床,要將昨夜失落的「九龍壁」及「華嚴寺」補回,可惜早上七時半九龍璧仍未開門,內心失望的很,對「還沒上班」這句話感到感冒,終究是社會主義,人對公家的錢財都看得開。


驅車再去華嚴寺,路過大北、大南街口,看見「鐘樓」也算彌補一二,大同的老街,和每個古城一樣,落後、髒亂缺乏建設;昨晚「人車熙攘」的步行街,在燈熄人散之後就只剩下蒼涼和滿地凌亂了。十分鐘後到達華嚴下寺,大門緊閉仍未開放,我無啥好怨的,是我來得太早………,只能在門口照兩張相片表示來過,何時再來實在是無從盤算。


大同此行雖然沒看到九龍壁,但在去雲岡的路旁,意外看到「雙龍璧」,也算聊勝於無了。離開華嚴下寺約二十分鐘的路程,就可看到「雲岡石窟」的牌坊。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武州山南麓、武州河北岸,所以又名武州山石窟或靈岩寺。現存主要洞窟45個。(攝影/朱仲賢)

提起山西大同雲岡石窟,連小學生都不陌生,到大同市親炙古佛,真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感覺。雲岡石窟與平遙古城一樣被列?世界文化遺?,是山西人的驕傲,除了讓遊客大開眼界,從璀璨瑰麗到如今的斑駁零落更令人生起深刻的無常感。


大同是一個歷史名城,曾經是兩漢名郡、北魏京都、遼、大金陪都。也因位於內外長城之間,也是明、清時代的邊防重鎮,前往雲岡石窟的路上,就不時看得到解放軍駐守的許多堡壘要地。而在雲岡石窟山頂上的古長城,是屬於雲岡堡長城之部。


山西的煤礦品質好、儲量大,因此,整個大同境內總是黑雲蔽天,連往雲岡石窟的路上也不例外,到處顯得黑濛濛灰忽忽的。


八點鐘準時到達雲岡石窟,可是開放時間要八時半,如此就服務時間言不如龍岡石窟多多;門票60元,先買票等待,陸續很多旅行團到來,都同樣在門口等待,令人更不解為啥要那麼晚才開放?


雲岡石窟開鑿于北魏王朝時期,距今一千五百多年,東西綿延約一公里,現存大大小大的窟龕約252個,雕像5萬多尊,石雕的面積約18000多平方公尺,規模宏偉與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佛窟藝術,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世界文化遺?。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武州山南麓、武州河北岸,所以又名武州山石窟或靈岩寺。現存主要洞窟45個。



巍峨高聳的木構樓閣,閣內即是第六窟,它和第五窟木構樓閣並連,是清順治八年駐軍總兵佟養量募集官資重建的。(攝影/朱仲賢)

進入雲岡石窟山門,仰面就可以看見一座巍峨高聳的木構樓閣,閣內即是第六窟,它和第五窟木構樓閣並連,是清順治八年駐軍總兵佟養量募集官資重建的。後來又以五、六兩窟樓閣?中心增建配殿、過殿、山門等,建?石佛古寺。此五間四層樓閣,巍峨,翹然於石壁上,尤?醒目。惟木構建築彩繪多已剝落,斗拱下的龍頭裝飾的設計頗具匠心,引人注目。


第五窟是中期石窟代表,高十七公尺的釋迦牟尼佛?主像,是石窟群中最高大的佛像。主像兩旁有侍佛,環壁雕刻著釋迦牟尼佛的故事,有三十餘幅浮雕。佛像的服飾是北魏時期流行的褒衣博帶式,衣紋呈明顯階梯式,兩袖肥大,胸襟打結,雙帶適垂。佛像的相貌清秀,豐圓適中。此窟?舉辦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在佛窟內觀佛、想佛、念佛,仿佛置身佛國世界中。



20窟就是石窟著名的露天大佛,窟頂及南壁已崩圮,因而露天,此佛高13.7公尺,結迦跌坐,兩肩寬厚,面部豐腴,薄唇高鼻,神情肅穆,?雲岡石窟之代表作。(攝影/朱仲賢)

雲岡石窟其佛教藝術融建築、雕刻?一體,從造像風格上可大致分早、中、晚三期。中期藝術除第1、2窟外,都集中在東、西谷間的中部窟群,即第5至13窟。木構樓閣是第5、6窟,其左有屋頂覆蓋的是第7、8窟,又左有四根柱子近似古希臘神廟的是第9、10窟(5-10窟禁制攝影拍照),又左山壁較凸出而直立三洞的是第11窟,橫列三洞的是第12窟。20窟就是石窟著名的露天大佛,窟頂及南壁已崩圮,因而露天,此佛高13.7公尺,結迦跌坐,兩肩寬厚,面部豐腴,薄唇高鼻,神情肅穆,?雲岡石窟之代表作。


整個石窟開鑿完成大致分成三期。初期開鑿,始于北魏文成帝時期。北魏太武帝曾下詔滅佛,使佛教經歷空前浩劫。文成帝一反祖父滅佛之舉,下令恢復佛法;當時曇曜禪師提議在武州山開鑿五所石窟,令佛法久住世間。文成帝大表贊同,雲岡石窟首期工程的開鑿雕刻於焉開始。歷經七、八年的時間,開鑿工程規模初具,完成五所石窟,即現今雲岡石窟編號中的第十六到二十窟,俗稱「曇曜五窟」。繼「曇曜五窟」之後,曇曜禪師又主持第十三窟的開鑿,他在雲岡石窟的開鑿上功不可沒。


中期石窟開鑿于孝文帝執政時期,此期石窟造像民族化色彩濃厚,雕刻手法愈臻純熟。此時,北魏皇室內部矛盾急遽上升,王公貴族崇佛祈福也愈烈,使得石窟的佛教色彩也特別濃厚,窟內的雕刻、繪畫、造像多以「因果報應」、「轉世輪迴」?主題。


雲岡石窟後期開鑿,大致在遷都洛陽之後,北魏的政治、文化、軍事重心雖南移,但平城仍?北方佛教重鎮。這時期以小龕?主,自東迄西偏布崖面,主要分佈在二十窟以西。


十一時返回大同市區,在車上回味這些鑿於北魏年間的石佛,都歷經1500年的風霜,雖然身形依舊在,但多半面貌已斑駁模糊,令人好生感慨,連石刻佛身都不能長久不壞,何況是不滿百歲的人身呢?


在市區尋路前往恒山,雖說正在舉辦的「恒山及雲岡石窟旅遊節」如火如荼,但就外地人而言,大同就這兩世界級景點,但來往道路皆無指標,實在是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其實不單今天如此,從進山西省界開始到以後幾天,到處找路、問路的情況時時發生,當然迷路也就是很正常的。後來果不其然在五臺山區迷路,全程竟無一塊路牌,令我對山西省失望的很,印象也極為不良!


在大同市區不斷問路,最後向路旁交警問路後才順利依其指示上了「大(同)運(城)高速」。甫上大運高速,就碰到一台嚴重冒黑煙的柴油車,與大陸車友們討論柴油與汽油孰優及四驅、二驅問題時,個人認?柴油車的環保問題不克服,未來的發展絕對受限,事實上先進國家除了特種車輛(軍車、大?交通工具、工程車……等)外,越野車、休旅車、小轎車都是禁用柴油的,這是我買越野車從未考慮柴油車的原因,也相信未來在油價持續緊繃後,大陸也會對特種車輛外的各型車輛限用柴油的。


十二時于馬連莊下高速接303省道,路面狀況甚佳可達二級,可惜恒山之後就沒這種路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6-01-22 06: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51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