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8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l3370623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鲜花 x1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大 陆][转贴] 大召席力图召 金刚座舍利宝塔
联合旅游网 2006/01/14

大召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最为着名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院建筑风格综合了藏、汉民族形式,又具有典型的蒙古民族特色。

【文/朱仲贤】


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

昭君墓其实就是一个大土堆,可游览的不多。离开后在国道旁加油(3.23元/升)返回呼市。参观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的「大召」,门票15元;大召汉名「无量寺」。蒙语称「伊克召」,意为「大庙」。是由明代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主持创建。明廷赐名「弘慈寺」。清代后改称「无量寺」。因寺内供有一尊高2.5公尺的纯银佛像,故又有「银佛寺」之称。


西藏的三世达赖喇嘛曾亲临大召为银佛主持了开光法会。大召的宗教文物众多,其中银佛、龙雕、壁画堪称「大召三绝」。清代康熙年间,主佛殿加供了皇帝万发金牌,并将殿顶改换成琉璃瓦,大召遂成「帝庙」。大召是明、清时期内蒙古地区最早建立的喇嘛教寺庙,是呼市内最大的黄教寺庙,也是蒙古少有不设活佛的寺庙,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过几日,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僧侣们取消了活佛的转世规定。


大召于1640年,清太宗皇太极命对大召经堂和菩提过殿进行扩建,并亲赐蒙、满、汉三种文字寺额,汉文叫「无量寺」,蒙文称「齐拉西乖苏木」。同时,清廷建造「皇帝万寿无疆」牌位,设「皇帝宝座」,交给大召供奉;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寺内进行参拜;平时官吏路经大召,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康熙四十五年(1707)再进行修饰,将殿顶改换成黄色琉璃瓦及团龙瓦当。


大召是呼和浩特规模最大,最为着名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院建筑风格综合了藏、汉民族形式,又具有典型的蒙古民族特色。主要建筑有山门、东仓、西仓、天王殿、大殿等。大召寺院建筑考究,大殿是常见的藏汉式喇嘛庙形制,其余部分则是依照传统中式庙宇的式样而建。大召内还收藏有众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席力图」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是明万历十二年由土默特部僧格都仍汗兴建。


早上十时半再参观位于呼和浩特旧城石头巷的「席力图召」,门票10元;「席力图」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席力图召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由土默特部僧格都仍汗兴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康熙皇帝又赐名为「延寿寺」。此后二百多年,席力图召一直处于受钦命、得钦宠的崇高地位,成了全国有名的寺院。席力图召的建筑采用中原传统布局,牌楼、天王殿、钟鼓二楼、御碑亭、大殿、汉白玉双耳白塔等。


在大陆旅游各地庙宇,我从没捐过香油钱,这是我个人一些认知无足道也,但在席力图召我却捐了100元,因为它实在太破旧,真的需要整修,而且喇嘛也真的不太会做生意,所以我尽己之力帮助他们。


在寺院的西边有一座古佛殿称「甘珠尔庙」,相传建于明代以前,可能就是当时席力图召的前身。它的西北角有一小院,是佛爷府,为历代席力图活佛的居所。 依资料1979年人民政府拨钜款对席力图召进行了全面修葺,但席力图召此后再未整修过,难怪处处衰败景象,令人好生难过。



「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慈灯寺内的一幢建筑。寺内其他建筑早已塌毁,只有此塔巍然独存。


十一时半再参观位在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部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建于清雍正年间(西元1723年至1735年),原为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的一幢建筑。寺内其他建筑早已塌毁,只有此塔巍然独存;虽然只剩五塔,但门票15元并不便宜。


金刚座舍利宝塔主要由金刚座和上部五个方形舍利宝塔构成。这种形式的佛塔在中国出现较晚,也比较罕见。塔为砖石结构,通高约13公尺,平面呈长方形。造型优美,比例严谨,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塔身外面饰以雕刻涂釉加工预制的琉璃砖,在边缘和转角处镶以白色条石,光彩的琉璃用受光强烈的桃檐和塔刹作重点装饰。


金刚座平面作「凸」字形,建于约高一公尺的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的上部有七层短挑檐,第一层檐下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刻工细致。从第二层到第七层檐下,共塑有1119尊各种姿态的镏金佛像。


金刚座南面正中凸出部分开有拱门,旁为四大天王像,门上正中嵌有蒙、藏、汉三种文字书写成的「金刚座舍利宝塔」汉白玉石匾额。塔内用半圆砖拱,门内的无梁殿东西角有搂梯通上座顶,出口处是一座方形攒尖亭。亭北设置五座方形舍利小塔,当中的小塔出檐七层,四隅小塔形式都是五层出檐。五座塔的塔身都嵌有佛像、菩萨、菩提树、景云等砖雕,刻工精巧,玲珑秀丽。


塔北面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有「须弥山分布图」,西面是「六道轮回图」。塔后照壁嵌有蒙古天文图石刻,石刻用少数民族的文字标注,十分罕有,是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参观市区景点后,于离开呼市前看到路边洗车,顺便将爱车澈底洗净,还它原本亮丽色彩,大陆洗车费各地都一样10元。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6-01-14 07: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73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