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12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東 歐][轉貼] 250萬穆斯林湧麥加朝覲
蘋果日報
95/01/08

【王潔予╱綜合報導】依據伊斯蘭教(回教)曆法,今年度最重要的一次麥加朝覲,今起一連進行5天。這項穆斯林(回教徒)視為畢生必定要參加一次的宗教活動,預計會吸引250萬名穆斯林。東道主沙烏地阿拉伯部署了6萬保安大軍,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務求照顧好「阿拉的貴客」,防止激進的「基地」組織作亂。



依照沙國規定,持朝覲簽證的海外穆斯林必須在5日凌晨前抵達沙國。負責朝覲事務的沙國官員亞巴表示,基於安全考量,今年拿到朝覲簽證的外籍穆斯林人數略低於去年,若將擅自進入的人數列入計算,今年麥加大約湧入來自160國的250萬人。


   
   
預計有250萬名穆斯林將參加今天的朝覲;麥加馬路上的一輛車,連車頂都坐著朝覲者。

部署6萬人負責保安
穆斯林在正朝的5天內,即伊斯蘭曆法的12月8日到12日,先在米納(Mina)受戒、紮營及作禮拜,再前往穆茲達里發(Mouzdalifa)撿拾隔天打魔鬼用的石塊,接著返回米納,朝象徵魔鬼的3根石柱投擲石塊,活動在12日太陽下山時結束。印度穆斯林穆拉表示:「當你走進麥加,踏上先知穆罕默德走過的土地,你就會覺得置身在阿拉的殿堂裡,那種感覺言語難以形容,我費了一番唇舌才讓朋友明白那種感受,但實在很難。」
每年接待數百萬穆斯林的沙國,早已是保安管理老手,但沙國仍不敢掉以輕心。內政部長納依夫親王表示,在整個朝覲路線設置了近6萬名安全人員,因為「照顧朝覲者的安危是第一要務。若安全人員遇上攻擊,會在必要時開火」。來自伊拉克的穆斯林一律採行落地簽證,納依夫親王表示,此舉是考慮到該國的特殊狀況。
此外,不少穆斯林來自傳出禽流感疫情的國家,所以沙國也在入境關口加強健康篩檢。衛生部長馬內強調:「任何人只要被查出有健康異狀,就會立刻被遣送回國。」不過,他未透露有多少人已被遣返。
有鑑於2003及1990年,分別發生251名及1426名朝覲者被踩死的慘劇,沙國內政部在正朝路線上,設置了404個朝覲中心,提供各種設備及醫護人員以因應緊急事件。


台灣28人組團朝覲
由我國伊斯蘭教協會理事楊大錡領軍的台灣朝覲團,已於上月28日抵達沙國,團員們已完成副朝,即繞行據說是先知亞伯拉罕親自建造的天房(Kaaba,又稱聖室),今天將與全球各地的穆斯林一同進行正朝。今年台灣朝覲團共有成員28人,曾於2004年率團朝覲的台北清真寺董事長馬超彥表示,5天的朝覲行程不但是宗教活動,也給台灣國民外交的機會。


報你知
朝覲天房真主恕罪
根據《古蘭經》,位於沙烏地阿拉伯麥加的「天房」,是伊斯蘭教使者亞伯拉罕父子所建,用以敬拜真主的房子,凡能旅行到用黑色帷幕蓋著的天房者,都有朝覲天房的義務。完成朝覲,可被真主饒恕以往的罪過,滌淨被污染的心靈。
朝覲是穆斯林的5大功修之一,身體健康的成年穆斯林,只要符合具經濟能力、路途安全等條件,一生至少要履行一次朝覲義務。麥加朝覲每年在伊斯蘭曆12月8日至12日(約西曆年初)5天內完成所有主要儀式。外界通常把「朝覲」說成「朝聖」,反而與伊斯蘭教義背道而馳,因為朝覲是為了崇敬真主,而非朝拜某一聖人。伊斯蘭教反對偶像崇拜。


麥加朝覲近年意外
2006/01/05 麥加1棟4層樓旅館倒塌,76人死
2004/02/01 傳統的投石驅魔儀式在距離麥加6公里的米納進行,群眾推擠逃竄,244人被踩死
2003/02/11 投石打魔鬼儀式中,14人被踩死
1998/04/09 投石打魔鬼儀式中,有人自天橋落下,群眾恐慌四散,180人被踩死
1997/04/15 眾多朝覲穆斯林宿營的米納發生火災,在強風吹襲下迅速蔓延,逾340人死
1994/05/23 穆斯林蜂擁參加投石驅魔儀式,270人死,多為印尼人
1990/07/02 麥加一處人行地下道發生推擠,1426人被踩死,是當代死傷最慘重的一次朝覲
資料來源:美聯社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6-01-08 09: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03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