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55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日 韓][轉貼] 京都過新年聆聽除夜鐘神社求平安
蘋果日報

冬天來了,在大多數旅遊勝地開始冬眠之際,京都的新年活動登場。不愧是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都,即使已經是21世紀,京都還是有那麼那麼多年節行事,讓人可以湊熱鬧、也可以看門道。喜歡文化之旅的可以去神社初詣祈福;喜歡人擠人的,那去逛跳蚤市場是一定要的啦。
報導╱王琲 .


日本古都迎新送舊
怕冷的我,一直不敢嘗試在冬天出遊,但京都濃濃的年節氣氛,讓我忘了那零度的氣溫。其實,越冷越有年的感覺,而京都的年,超有感覺的。
日本人的年是在西曆的1月1日,由於與聖誕節非常接近,因此那種鬧烘烘的節慶感,從12月下旬就已經很濃了。不過,要說最有過年感覺的地方,當然是市場啦。在年終歲末前往京都,不能錯過的市場有2種,一個是跳蚤市場、一個是傳統市場。


錦市場大開眼界
逛跳蚤市場要去東寺與北野天滿宮。這2個地方原本就每個月都有一次的固定市集,而在新年前則是擴大舉行;尤其是北野天滿宮,除了平常會有的二手市場、也加入了應景年貨,像是屠蘇酒、大福梅、吉祥筷等等。
除了跳蚤市場,我還去逛了有「京都廚房」之稱的錦小路(也稱錦市場)。
錦市場是一個有著加蓋天棚的小巷、小巷兩旁全是菜販或食品店,雖說是傳統市場但相當整潔,逛起來非常舒服,有許多年節食品讓人大開眼界。
除了市場,京都四条大橋橋邊的南座也非常地熱鬧,那兒有日本歌舞伎界一年一度的盛事──顏見世(註:一種雅稱,特指京都南座每年年底所舉行的公演)。

白朮火趨吉避邪
最有過年感覺的,當然是除夕。從吃完晚飯開始,京都祇園的八土反神社就熱鬧了起來,因為關西一帶的人都來這裡參加「白朮火」(Okera),白朮是一種植物,除夕時以這種植物當柴火來燒,據說可趨吉避邪。
白朮火在寒冬中熊熊燃燒在神社的爐裡,而前來參拜的人則要用「吉兆繩」(註:取白朮火用的繩子,為討吉利,京都人稱為吉兆繩)來取。
在過去,白朮火是要帶回家中,用來點亮神桌上的燈、也可以用來點灶裡的火,傳說如此可除病消災。現在沒有人這麼做了啦,都是把吉兆繩甩圈圈當煙火棒來玩。繩子在神社內有賣、取火則免費。
我在八土反神社求了一條白朮火之後,學著日本人開心的甩著它,也跟著這些人群,一起慢慢的走向知恩院,等著聽除夜鐘。


除夜鐘除舊佈新
我們的過年是在除夕12點整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京都則是聽廟裡的鐘聲來除舊佈新。這除夜鐘會有108響、據說是象徵人的108種煩惱,每敲一聲就除去一種煩惱。知恩院的除夜鐘,在每敲一響之前,都會有一個簡單的儀式與誦經,非常有看頭。
這去廟裡聽除夜鐘,是來京都過年時絕不可錯過的;而大年初一去廟裡拜拜,則不管在台灣還是日本,都是一定要的。京都的許多神社,大年初一比除夕夜的佛寺更加熱鬧。神社的建築都是朱紅色的,看起來格外的喜氣。尤其是平安神宮,因為那兒不只場地大、還可以看到很多穿和服的美女與小朋友。



風味美食
初一中午嘗年菜
託朋友的福,我去到一戶作扇子的傳統京都人家吃了一頓年菜。不是在除夕夜,京都人除夕夜是吃蕎麥麵除晦氣,年菜則是年初一中午才吃。
由於過年期間不開火(這點倒與我們一樣)這些年菜都是冷菜,但有碗熱湯,叫做「雜煮」,有點類似年糕湯。好像畫一般的菜餚放在精緻的便當盒中,讓我不太敢動筷,很怕自己破壞了這些菜的和樂之美。


特色伴手
喝大福茶祈福消災
大福茶的起源是過去京都鬧流行病時,一位出家人讓患者喝下一種茶,沒想到疫情就這樣緩下來了;後來漸漸演變成在新年時喝茶來祈福消災,這種過年時喝的茶,就稱為「大福茶」。一罐大福茶,約新台幣450元(220公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6-01-01 17:0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58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