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79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霞客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社區建設獎 優秀管理員勳章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鮮花 x102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武術] 太極拳的內涵論 益壽延年不老春
"一是一,二是一,三也是一"

王宗岳《十三勢歌》是一首七言廿四句的歌訣,其中第十九及第二十句,以「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來總結學習「十三勢」的目的。這兩句看似老生常談的說話,其實並不簡單。

「十三勢」,又稱「十三總勢」,近代稱為太極拳。練太極拳能保持建康,「益壽延年」,己成普羅大眾的共識,不必贅言。「不老春」呢?如何能「不老」?「春」又是什麼?

先說「春」,「春」篆文從「草」、從「屯」、從「日」,像草木得春時而生,指「春」代表生機、生長。廣東話稱禽魚之卵為「春」,有生生不息的意義。「春」又指東方,《尚書大傳》指東方為動之方,所以「春」又有動的涵義。簡單的說,「春」指生機、活動。再說「不老」,「不老」字面的意思是不衰老,人不可能不衰老,但人有生生不息的能力,把自己的一部分藉後代延續下去。「老」又有老舊的意義,與「新」相對,「不老」指「常新」。「不老春」可以解作旺盛生機,生生不息與歷久常新。

太極拳以柔克剛,與剛猛的外家拳術完全不同,與其他內家拳術也不一樣。太極拳的最大特點,是「用意不用力」。太極拳的「意」,不是普通意念之意,是「八門五步」之「意」。「八門」、「五步」合稱「十三勢」,是「八卦」、「五行」在武藝方面的應用。能具體的應用「八卦」、「五行」的變化原則,打人可以「不用力」。這變化原則的精要,在「陰陽相濟」,「陰陽相濟」的掌握,在於「中」。「八卦」、「五行」、「陰陽相濟」及「中」,都是「太極思維」的專用名詞。用現代語言來說,是「一分為多,多合為一」的「整體思維」。「八卦」、「五行」是一套概念﹝即「意」﹞,是一個整體之中,上下四周各局部與中心關係的活動原則,應用這原則,每動都能中心與四周相配合,一動整體都動。把這「一動無有不動」的原則放在身上體現,稱為「用意不用力」。熟習這活動原則,便自然而然的一動全動,相對于不懂太極拳者,我時時刻刻都以整體對付你局部,我以全身重量靈活對付你局部肢體的肌肉力量,所以我不用力也能勝你用力。懂得利用「八門五步」之「意」的,太極拳術語稱為「懂勁」。

太極拳架的套路編排,目的在於訓練「十三勢」一動全動的要求,是為熟習「陰陽相濟」,即靈活地用「中」去把握「陰陽變化」為內在目的。學習拳架,必須要深入瞭解拳架套路背後的思維含義,才有機會學有所成,單靠練習拳架而能瞭解其陰陽相濟含義的,不是不可能,祇怕不是智慧有所不遞,就是人生壽命有限,思想上明暸之時,身體己老不能用。「太極思維」是中華文化特有的「整體思維」方式,是前人經長時間觀察自然及人事變化,把變化的總體原則,用最簡單而有效的形式歸納概括,作為認知這個世界的工具,充份利用「太極思維」這工具,可以幫助學懂太極拳,將由一知半解到純熟掌握「陰、陽、中」的時間,大大縮短。否則拳打萬遍,嘗盡枯躁乏味之苦,而尚未能進入太極拳之門,最為可惜。

太極拳流派甚多,每家每派拳架套路各有不同,但祇要不違反「八門五步」、「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便都是太極拳,都可以用「太極思維」去幫助瞭解拳理,指導學習。要知道,拳架祗是太極拳入手的「方便法門」,是為方便入門而設。熟習拳架之後,便要把它丟棄,不要再執著一招一式的細緻規範,而要集中焦點,一方面深入探討拳理的內涵,另一方面以身體作實驗體現拳理,實証拳理的效果。拳架是「有」,「陰陽相濟」是「既有又無,是有亦是無,也不是有、卻也不是無」。不丟棄拳架招式之「有」,便很難瞭解「有無之間」的「陰陽相濟」,學不懂太極拳了。

太極拳是武藝,武藝的「武」字,從「止」從「戈」,《說文》解釋「止戈為武」,「武」的最終目的,不在武力鬥爭,在不動干戈而能停止鬥爭。太極拳作為一種武藝,其學習的目的不單純在武力角鬥中爭勝,更重要的,是明白事物變化的原則,進而瞭解到人情物理,萬事萬物之「道」,都是既對立而又統一,不斷變化的。能靈活把握變化原則,可以消解矛盾,毋須動武,不戰而勝。如果「武」要分等級的話,以武力爭勝,最為膚淺。訂立規矩,比賽競爭,稍高一線。終不及技藝精熟而思想通達,物來順應,我無爭勝之心而你自輸的明道境界。通過學習太極拳,可以達至明乎天道,順乎自然,行事為人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才是真正的武藝。

太極拳以「太極」為名,是應用「太極思維」的武藝。「太極思維」本身是「對立統一」及「生生不息」的學問,研習太極拳,既可以深入瞭解一個博大精深的思維領域,把這思維的理論原則在武技上實踐,知行合一;更可以領略到打人可以「用意不用力」的樂趣,學之自然興味無窮,勤于練習,境界不斷提升,欲罷不能。習之既久,不覺思精體健,既通自然之道,又達人情事理,「得來不覺費工夫」,站在高點視野看世界,悠然自得,不知老之將至。能不「益壽延年不老春」?

所以「益壽延年不老春」可以分開兩方面來看,一方面「益壽延年」指身體健康,健康可以延年。另一方面,「不老春」是指心靈暢快通達,熟習「十三勢」,可以領悟「太極思維」的理論,與及實踐理論,驗証「陰陽相濟」的實效,從而明白掌握宇宙生生不已的變化原則,明人情、通物理,既「生生不息」而又「歷久常新」,成為一個與時??進的通人。這是學習太極拳的真正意義。

以下各篇論文,主旨在解釋「太極思維」與太極拳的關係,以及討論怎樣利用「太極思維」去理解拳理,正確學習太極拳。行文用字務求平易淺白,「易學」與「易圖」的解說,也少用經典原文,盡量以現代用語去解釋,希望不會艱澀難懂,也不至過於簡單。

一是「一」體,一體可分為陰陽,陰陽是「二」,陰陽結合成一體,這個一體與原來的一體不一樣,是「三」,這個「三」的陰陽結合形式千變萬化,所以「三」是萬物,但萬物都是陰陽結構,和諧一致,構成一個整體,整體是一體,是「一」。所以說「一是一,二是一,三也是一」,事物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用「中」去統攝,則萬物皆為我所用。

轉帖於太極之神...五金先生 (個人覺得他非常..非常神...) 小弟也有打太極 造詣差他很多 ~"~ 他對太極拳論述非常之專精 不論在歷史考証或實務上都很厲害 看得懂的大大能吸收是福氣喔



塵與土. 雲和月.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2-13 19: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60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