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7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kent4111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頭銜:夜市扛報紙夜市扛報紙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十六養生訣
記載於明代「尊生八箋」
1. 髮宜常梳:

以雙手十指、由前向後腦梳(掌尖朝後、掌心朝下、向後腦推梳)。以刺激頭皮神經,提振精神。
2. 面宜多擦:

以雙掌互相擦熱後,再推擦臉頰,以促進臉部血氣循環,保養五官,使容光煥發。
3. 目宜常運:

以雙掌跟或雙拇指背互相擦熱後,按住雙眼(微用力),然後眼球自轉,向十圈、向右十圈。再擦熱重複一次。效果:活動眼部,促進眼球及眼眶之血氣循環,增進視力,消除眼睛疲勞。
4. 耳宜常彈:

A.雙手全摀住雙耳,雙手十指尖朝後,兩手中指接觸。

B.讓兩食指置於中指上方。

C.食指用力從中指向下彈頸後方之穴道(風池穴),

簡易功法此時會出現~咚~一聲,又稱『鳴天鼓』。
效果:提神、醒腦,以增進聽力,消除耳鳴與頭昏眩。
5. 齒宜數叩:

平常多讓牙齒互相上下敲擊。門牙互敲36次後在敲後牙36次。 效果:堅壯牙齦、保護牙齒,不生齒疾。
6. 舌宜舔愕:

平常養成舌頂上愕習慣:(上愕位置及前門牙之後方)。效果:增進口液分泌、消除口乾、消除雙下巴、安神醒腦。
7. 津宜漱嚥:

配合舌頂上愕,讓滿口津液,再以津液漱口十次後吞嚥,平常有空多練習。效果:消除口臭幫助消化,讓皮膚更有光澤,降火氣、消除口乾。
8. 濁宜常哈:

起床時或口氣不好時,可先以鼻吸滿氣後在張口以~哈~氣方式將空氣慢慢吐出約3-5秒。每次20-30回。效果:消除口臭,去除體內濁氣。
9. 腹宜常摩:

以雙手按於肚臍週圍,再略施力揉按旋轉36-100次後再反方向旋轉相同圈數。效果:幫助消化,除腹脹,增進胃腸與下元之功能。
10.谷道宜常提:

平時多練夾肛運動(收縮臀部,如忍便狀)。效果:頻尿、失禁、痔瘡必練功。
11.肢節宜常搖:

站立或坐臥之間,搖擺震動、甩動、伸展全身關節。效果:活絡筋骨、暢通血氣、靈活手腳。
12.足心宜常擦:

早晚睡覺前後,以雙手拇指推揉足掌之「湧泉〈在足掌心~人~字掌紋中心點〉。效果:增腎氣、去風濕、健步履。
13.皮膚宜常乾:

保持皮膚乾燥。效果:不著涼,不患皮膚病。
14.背宜常暖:

平時或起床時保護背心暖和,可防外感,風寒。
15.胸宜常護:

胸中有心肺,護胸即護心、肺,可維護呼吸及循環的順暢。有助提升生活品質。
16.大小便宜禁口勿言效果:防精氣神之走漏。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03 02:5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397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