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497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肝癌 將有標靶治療用藥
【記者魏忻忻/法國巴黎報導】

肝癌即將出現口服的標靶治療用藥,針對無法以手術切除肝臟腫瘤的患者,使用口服多激脢抑制劑,有助於抑制腫瘤生長,目前已在全球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台灣最快將在年底加入。

口服多激脢抑制劑(Multi-Kinase Inhibitor)是一種新開發的藥物,成分名為Sorafenib,全球相關臨床試驗結果,將於卅日在巴黎舉行的第十三屆歐洲腫瘤醫學會中發表。Sorafenib最先被拿來治療重度腎細胞癌,目前已完成第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快明年初就可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

負責Sorafenib全球臨床試驗計畫的巴黎古斯塔夫學院免疫治療主任伯納.艾斯庫迪爾(Bernhard Escudier)指出,標靶療法只針對癌細胞,不影響正常細胞作用,效果優於傳統藥物,且副作用較少,估計未來廿年,將成為癌症治療主流。目前已在臨床上使用的標靶藥物,包括治療白血病的基力克、治療肺癌的艾瑞莎等。

艾斯庫迪爾說明,Sorafenib也屬於標靶治療用藥,臨床試驗結果顯示,Sorafenib可抑制腫瘤細胞分裂及新血管形成等腫瘤生長不可或缺的機轉。

根據Sorafenib針對重度腎細胞癌患者進行的第三期臨床試驗,相對於實驗組,Sorafenib可使患者的腫瘤不再生長,有效延長存活時間。效果顯著,實驗組患者後來也得到Sorafenib治療;另有七百六十九位患者就安全性接受評估,只有少數患者有出疹子、腹瀉、高血壓等副作用,並未出現傳統治療常見的惡心、嘔吐等症狀。

腎臟癌在台灣每年約五百名新增病例,並未進入十大癌症,但腎臟癌好發於美國、加拿大、北歐、紐澳等地,每年超過十萬人因此死亡。腎臟癌分為腎細胞癌和腎盂癌,前者佔八成五。國內將於明年初加入Sorafenib臨床試驗,預計在台大、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和成大共收案廿名,以無法接受手術的腎細胞癌患者為對象。

Sorafenib對肝癌治療的第二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五成二患者的腫瘤因此縮小,且病情穩定。第三期臨床試驗於今年五月已在美國展開,收案對象以A、C型肝炎引發的肝癌為主。國內最快於今年底加入臨床試驗,以B肝引發的肝癌患者為主,預計以四十二位無法手術治療的患者為對象,在台大、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台南奇美、彰化基督教醫院等進行。

肝癌在國人十大癌症中排名第二,針對無法手術的肝臟腫瘤,現多採取酒精栓塞及化學治療,Sorafenib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標靶治療藥物。Sorafenib由德國拜耳公司研發,除腎臟癌、肝癌之外,也將對黑色素細胞瘤、卵巢癌、乳癌、攝護腺癌、頭頸部癌症,展開臨床試驗。

【2005/10/30 聯合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0/30/N...2979959.s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0-31 18:21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肝、腎癌患 突破性新藥到
【特派記者詹建富/法國巴黎報導】

在全球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的肝癌,但在台灣卻是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殺手,原因在於多數病人發現太晚,只有15%的病人可接受手術切除,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抗癌藥物所致;不過,醫界已研發出一種「多標的」的蛋白脢抑制劑sorafenib,經過臨床實驗顯示,它能讓末期肝癌患者平均延長九個月的生命,有可能成為第一個標靶治療肝癌首選的藥物。

在巴黎舉行的第十三屆歐洲腫瘤醫學會(ECCO),成為許多標靶治癌新藥的表演舞台,其中全新開發出來的口服蛋白脢抑制劑sorafenib,是各方矚目點之一,它一方面抑制癌細胞增生,另一方面又可阻斷供應腫瘤養分的血管生成,這種「雙重標靶箝制機制」,被醫界喻為「神奇導彈」再加上「高爆炸性火藥」,把癌細胞殺得片甲不留。

法國Gustave Roussy學院免疫藥物部主任艾斯庫迪爾(B.Escuider)指出,癌症是一種多基因突變的結果,但腫瘤若要持續增生或擴散,除了癌細胞本身異於平常的增殖機制,還有賴新生血管生成,使腫瘤獲得充分血液養分供應。sorafenib同時針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器(VEFGR)和癌細胞增殖所需的生化物質(如RAF)為標的,使得抗腫瘤的效果更為顯著。

目前,全球已有逾3000名不同癌症患者接受Sorafenib臨床試驗,其中以治療末期腎臟癌的臨床試驗已於年中完成,相對於安慰劑組,患者的無惡化存活時間可增加一倍,而其副作用頂多是皮膚出疹、腹瀉、高血壓等。預計最快明年初就可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

尤其備受國人關注的,是Sorafenib在治療肝癌的應用。

sorafenib為末期肝癌病人帶來一線生機,拜耳公司全球臨床腫瘤研究部主任弗利歐迪斯表示,從該藥第二期臨床試驗顯示,逾五成二患者病情不再惡化,而且腫瘤趨於縮小,平均多延長九個月的生命。因此,台灣的B肝病患也將在今年底、明年初加入臨床試驗,預計以42名無法手術治療的患者為對象,在台大、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台南奇美、彰化基督教醫院進行。

此外,由於台灣每年約有500名腎臟癌新增病例,明年初也將展開Sorafenib的臨床試驗,預計在台大、台北榮總、林口長庚和成大,以20名無法接受手術的腎臟癌患者為收案對象。

艾斯庫迪爾表示,sorafenib除了治療腎臟癌、肝癌之外,也針對黑色素細胞瘤、卵巢癌、乳癌、前列腺癌、頭頸部癌症展開臨床試驗中。

【2005/10/31 民生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0/31/N...2981312.s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1-01 15:37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標靶治療 將成抗癌主流
【特派記者詹建富/巴黎報導】

去年全球有六百萬人死於癌症,相當於香港的人口,如何改善癌症的診斷治療,是人類面對這項惡疾最大的挑戰;而隨著以分子為標的的抗癌藥物不斷開發出來,醫界結合標靶治療和生物標記的監測,在對抗癌症的戰役上已向前邁進一大步,既能收對症下藥之效,還能大幅降低藥物副作用。

法國Gustave Roussy學院免疫藥物部主任艾斯庫迪爾(B.Escuider)指出,以往治療癌症所用的傳統化療藥物,毒性太大,常連正常細胞也受池魚之殃,患者普遍出現惡心、掉髮、口腔潰爛、腹瀉和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即使癌病緩解,也幾乎去掉半條命;且一旦癌症復發,腫瘤細胞往往對化療藥物出現抗藥性,治療恐將失敗。

所幸,近年發展出的抗癌標靶治療藥物,只針對癌細胞突變、增生的機制,直接阻斷腫瘤細胞的生長,或抑制供應腫瘤養分的血管新生,達到縮小腫瘤及避免轉移的目的。因此,他估計未來廿年,癌症標靶治療將逐漸取代傳統化療,成為抗癌的主流。

台灣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謝瑞坤表示,目前在國內臨床使用的標靶藥物,包括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Iressa(艾瑞莎)、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胃腸道基質瘤的Gleevec(基利克)、治療轉移性大腸癌的Erbitux(爾必得舒)和Avastin(癌思停),及治療腎臟癌的新一代蛋白←抑制劑sorafeni-b,其優點是可直接、有效殺死癌細胞,也較傳統化療藥物大幅減少副作用。

此外,標靶藥物在臨床應用上,逐漸搭配與癌症有關的生物標記或腫瘤訊息,用以篩選特定用藥,以及預測腫瘤在治療後的反應。艾斯庫迪爾以乳癌病患為例,綜合四個國家、七個醫學中心的新研究發現,身上有雌激素受體HER-2/neu的乳癌婦女約五到七成,如果她們接受標靶用藥Hercepin(賀癌平)治療,效果明顯高於HER-2/neu陰性患者,復發的風險也明顯降低。

同樣地,在肝癌病患也有類似發現,拜耳公司全球臨床腫瘤研究部主任弗利歐迪斯 (D.Voliotis)表示,研究發現,肝癌的增生除因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過度活躍外,某些蛋白←接受器的訊息傳遞錯亂,導致肝癌細胞不斷增生也有關。因此,透過監測這些生物標記的血清濃度高低,可引導醫師在選擇傳統化療藥物或標靶藥物時,做為參考,以便更能對症下藥,讓癌細胞無所遁形。

【2005/11/01 民生報】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1/1/NE...2983129.shtml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1-02 22:29 |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生物標記 幫患者篩檢藥物
【特派記者魏忻忻/法國巴黎報導】

基因科技進步,依個人基因量身擬定治療策略,已非夢想,這種「個人化用藥」的模式,在癌症治療方面已略見雛形,如「生物標記」可幫助患者篩檢藥物,評估藥效。

第十三屆歐洲腫瘤醫學會(ECCO)在法國巴黎舉行,會中即介紹生物標記的最新發展。生物標記已經應用於目前的癌症治療,以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乳癌治療藥物「賀癌平(Herceptin)」為例,主要就是針對腫瘤細胞HER2有過度表現的患者,過去主要以腫瘤切片結果評估,現在已發展出更為簡便的血清方法。

美國波士頓Tufts Medtcal School病理學教授卡尼(Walter P.Carney)指出,過去切片檢查,僅在百分之廿至卅的乳癌患者中發現腫瘤細胞HER2有過度反應,利用最新的檢驗技術,抽取乳癌患者血清,發現百分之五十至七十都有HER2過度反應現象,這項技術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淮。

不只是乳癌,其他癌症的生物標記近年也迅速發展,如國內許多肺癌患者使用的標靶治療用藥艾瑞莎(Iressa),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檢出有上皮生長因子突變者,對艾瑞莎反應較好。國內約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上皮生長因子突變,比率高於西方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東方人使用艾瑞莎的效果優於西方人。

卡尼指出,藥物個人化對於臨床診斷及用藥選擇日漸重要,生物標記即是篩檢用藥的利器。

此外,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標靶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主要通過干擾癌細胞表面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生長,達到抗癌目的,其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也可成為評估爾必得舒用藥效果的生物標記,台灣病患若要使用,必須「專案申請」。

【2005/11/02 聯合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1-02 22:31 |
allotropes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標靶治療對於可以隱藏標靶的cancer cell是沒有用的

所以能殺死的只有有標把細胞

但是隱藏標靶的癌細胞繼續繁殖

一樣死於癌症~

這種藥治癒率超過三成就要偷笑了~


回文很無力
言之有理和內容空泛報酬一樣 真可笑
沒錢再po就好 不需對管理群期待
in非專業領導專業的台灣
獻花 x1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11-04 22:3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20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