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82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l3370623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 鮮花 x1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美 加][轉貼] 現代建築美洲之旅
自由電子報--2005年10月26日星期三
http://www.libertytimes.com/2005/...e/travel-1.htm

現代主義之不可忽略
美國.芝加哥&密爾瓦基

美國第三大城芝加哥,對全球建築學最顯著的貢獻就是摩天大樓。
形式各異、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
不但是資本家能量的標誌,也是芝加哥追求城市風格的具體表徵。
這種建築學上的現代主義,早在一九六○年代就打下基礎, 鋼骨結構的新技術和電梯的發明,為芝加哥帶來挑戰垂直發展的可能性。
芝加哥經驗也讓摩天大廈成為現代都市生活的基本元素, 半個世紀後,深深影響全世界的城市風格。

為現代建築打下基礎
湖心大廈與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廈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德國著名設計學校包浩斯(Bauhaus)的創辦人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與華特.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移居美國,將當時由歐洲建築師主導的一種注重實用功能、減少無謂裝飾、積極採用新材料的「國際樣式」導入美國。

密斯原為石匠,年輕時刻苦自學,沒有受過正統的建築學院教育。流亡到芝加哥後,出任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建築系主任。他以理性、簡潔的設計理念出發,提出「簡約的豐饒」(Less Is More)的口號,成為當時建築思潮的金科玉律。他對現代建築的影響,至今21世紀初所風行的、強調自然(Natural)、基本(Basic)、簡單(Simple)的極簡主義,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密斯.凡.德羅的作品之一: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廈(Richard J. Daley Center),也是一棟典型的現代玻璃帷幕鋼骨大樓。外露的耐候性工字型鋼骨,筆直的線條絲毫不差地聳立於都會廣場上,正好是密斯所堅持的「細節至上」(God is in the details)的理念代表。
都會廣場上,擺放著當代藝術大師畢卡索為芝加哥市民中心所創作的、象徵鬥牛的50呎抽象雕塑《無題》,這件大型雕塑作品也奠下了公共藝術與建築對話的先驅。

密斯.凡.德羅早期在芝加哥的作品:湖心大廈(Lake Point Tower),坐落於密西根湖畔,高197公尺,樓地板面積40,000坪,容納了900個住宅單元,是1960年代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超高層住宅大樓。自1968年落成,直至1993年之前,一直是全球最高的住宅大樓。它的設計概念受1922年在柏林夢幻大樓未被實踐的理想所啟發,大樓立面以黑色玻璃帷幕包被;Y字型120度角的平面配置,使大部分住戶均有面湖景致;三翼圓弧形的外型,更讓住戶對外的視野相互錯開,增加隱私性。

愉悅的高科技風格
伊利諾州政府大樓

德裔美籍建築師赫姆特.楊(Helmut Jahn)出生於德國紐倫堡,其作品特色在於追求一種透明度,所以他非常重視光線與色彩的搭配,並呈現出一種特殊愉悅的高科技風格。

基於這種概念所創造出來的建築形式,延續了密斯的現代主義特質──結構與表材分離、簡練而純粹、高度的抽象性與非裝飾性。
不過楊還進一步地整合了方形、多邊形、圓柱型,圓錐體等基本的幾何形體,並運用形體之間的相互交疊,來塑造出豐富的空間層次,再使用大量的金屬、玻璃等工業化材料,去傳遞出科技美感。

楊在1985年所設計的伊利諾州政府辦公大樓(State of Illinois Center),將17層樓高的方體建築在入口轉角,還斜切1/4圓,使其曲線往上逐層放大,形成明顯的傾斜弧線。辦公空間圍繞著巨大圓形的挑空大廳,結構中色彩繽紛。玻璃屋頂引入的自然光源,也營造出愉悅的空間氛圍。這17樓的空間機能採複合使用的方式,接近地面的樓層為百貨零售業,高樓層為政府辦公廳舍,地下層結合地下鐵車站設計。這種結合政府辦公、民間商業與交通轉運設施的建築創意,後來也成為世界各地公共建設聯合開發的典例。

1988年,由楊所設計的芝加哥國際機場聯合航空候機室與地下通道,又是他的另一傑作。透明的玻璃屋頂與多層次外露的立體鋼構,為機場候機室創造出有如都市街道般開放豐富的場域感。

漫長的地下通道設計成曲線流動的夢幻光廊,配合自然音樂的播放,更使得機場忙碌的過境經驗,幻化成一種驚豔。

能打動人心的建築
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

受到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成功地將城市轉型的經驗所影響,晚近,全球二、三線城市無不寄望頂尖建築師的創意文化建築,能帶給城市新經濟復甦的機會。

位在芝加哥北方90英里、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Milwaukee),也希望藉由文化創意建築為都市帶來城市再生的契機。

2001年,由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所設計、耗資1億美金、占地13,000平方米的美國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案(Milwaukee Art Museum addition),一舉將密爾瓦基城市裡的水岸空間,徹底轉化為藝術與地景融合的夢境。

負責籌建的克利斯多夫.古斯密(Christopher Goldsmith)說:「這棟建築物能打動人心」。果然這棟建築不僅廣受市民歡迎,已成為城市的新地標,並引起全球矚目。

米爾瓦基美術館增建的設計靈感,源自於密西根湖和海鷗。它的建築造型宛如巨鵬展翅,外露的屋頂骨架結構,總長度比波音747客機的機翼還長!每天3次為到訪的遊客緩緩地展開、閉合,使建築成為一座在大地中流動的裝置藝術。

密爾瓦基美術館希望成為城市與自然地景的調和器,因此新館供遊客免費入場,90呎高、偌大如教堂聖殿般的美術館大廳,與密西根湖僅有一窗之隔,成為城市面對自然的觀景台。在這裡不但密西根湖的美景盡收眼底,結構優雅、光影幻化的長廊,也提供了人們休憩閒坐的空間。

相關資訊

◆ 湖心大廈(Lake Point Tower),地址:505 North Lake Shore Drive,Chicago IL.

◆ 芝加哥市民中心大廈(Richard Daley Center),地址:121 North LaSalle Street,Chicago IL.

◆ 伊利諾州政府辦公大樓(State of Illinois Center),地址:100 W. Randolph St.,Chicago IL.

◆ 芝加哥國際機場聯合航空候機室與地下通道(Chicago O’hare Airport Terminal and the underground passage),
網址:http://www.murphyjahn.com/intro.htm

◆ 密爾瓦基美術館增建(Milwaukee Art Museum addition),地址:700 N. Art Museum Drive, Milwaukee,網址:http://www.mam.org/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 | Posted:2005-10-26 09:5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54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