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1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eojun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鮮花 x3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醫學]現代針灸經絡中的七大誤區
本文總結論述了目前針灸經絡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中的七大誤區。電針不是針刺,是電刺激;現在的經脈循行圖與古典經脈圖嚴重不符,其原因在於穴位歸類的錯誤;經絡本來包括可以看見的血管,看不見的經絡是皮膚中的衛氣運行途徑;針刺調氣應當注重刺激皮膚,而不是深部組織;針刺得氣,重在針者的感受,而不是病人的感受;針刺的最佳適應症是急性病,而今只能治療少數慢性病;針刺結束後的身體效應才是特異的針刺效應。總之,現在的針灸經絡基礎和臨床皆遠離古典理論和技術,面臨危機。

第一誤區 電針和手針

  當初把電針引入到針灸領域來,使得刺激方法可以量化,有利於嚴密的科學研究。但隨之而來便混淆了兩大問題,一是針刺鎮痛就等於電針鎮痛,二是電針鎮痛機制就等於針刺鎮痛機制。經皮電刺激產生鎮痛效應,國外早就在研究和使用。現在國人把電接在毫針上,於是就成了電針。由此可見,電針的提法很有問題,它只不過是把刺激電極從表皮移到了深部,毫針只起到深部電極的作用,與是否是毫針並無關係。
電針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1 電針與穴位無關 雖然電針時也進行了選穴,也把毫針插入了穴位,但電針刺並不能局限於穴位,而是個很大的範圍,無法區分出穴位與非穴位的差別來。在常用的實驗動物大鼠身上可以看到,電針足三里時,整個下肢甚到整個身上的肌肉都在緊張收縮顫抖;同樣,在人的足三里電刺激時,整個下肢肌肉幾乎都在節律性地收縮。如果把這樣廣泛的反應稱之為穴位刺激,確實牽強附會。

1.2 電針機制非針刺機制 本來很多研究者並不會針刺,有了電針儀後許多人都研究起針刺鎮痛機制了,並且得到了大量的結果。即針刺鎮痛的機制是通過激活C類纖維及A類纖維傳入中樞產生的,中樞的作用機制包括釋放內源阿片肽等。這類研究的人數之多,內容之廣及結果之一致是空前的。可是,稍稍想一想就會發現,其實什麼結果也沒有得到,更不用說解決了針刺鎮痛的傳入機制問題。電刺激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相信每個人都會對這個常識問題做出明確的判斷--麻。電刺激作用於什麼組織細胞?身體內的可興奮組織為神經和肌肉,電針刺當然是作用於這兩類組織。電刺激時的肌肉收縮就是其典型的表現,同樣容易興奮的神經組織雖然看不見,但根據基本的生理學原理,電刺激外周的神經纖維(包括神經干)肯定興奮並產生大量的神經衝動沿感覺纖維傳向中樞。由於C類細纖維比A類粗纖維的興奮閾值高,當電針刺強度較低時,優先興奮的必然是A類纖維,這就是那麼多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必然存在的結果,並以之解釋針刺鎮痛效應。
針刺的本身是一種傷害性刺激,後者是通過C類纖維傳入中樞的,當一些研究者得到上述結果後,C類纖維竟然由原來的傳入痛覺的纖維變成了傳遞鎮痛信號的纖維。這種違背生理學基本常識的做法,豈能不令國內外生物、醫學科學工作者反感。而在國內,這又成了否定經絡存在的依據,甚至否定針刺效應的其它機制的依據。因為,按照《黃帝內經》,針刺信號必先沿經絡傳導,然後氣至病所產生針刺效應。

1.3 電針效果有限 我們研究針刺效應或針刺鎮痛效應,都是先針刺5-10min,移去毫針,然後測量效應,其效應可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而電針者竟然是一邊電針刺,一邊測痛閾,刺激結束就停止測量。也有刺激結束後還繼續測量者,但稱之為後效應,因為後者已經相當弱了。我們很難想像,當通電的大鼠整個身體都在顫抖或強直收縮時,在其尾部的痛閾會是正常值。而且其痛閾升高是非常有限的,遠不如手法針刺的效果。
電刺激為什麼能鎮痛,這又牽涉到一些生活常識。當我們的手被燙傷時,本能的反應是不斷地甩手,以減輕疼痛。以運動來緩解疼痛是人們公認的有效方式,其機制在於肌肉運動產生大量感覺傳入信號,這些信號可以對疼痛信號產生競爭性抑制,從而降低意識領域對疼痛的反應。因為大腦總是趨向於對一種信號產生反應時,對別的信號產生側向抑制。電刺激時,大量肌肉持續緊張收縮,其作用強於主動的運動,必然會降低機體對疼痛的反應,表現為痛閾升高。停止電刺激,鎮痛作用隨之就明顯減弱。同時,電刺激本身的麻木感也會抑制機體對局部及全身的疼痛反應。此外,緊張也會抑制疼痛。作為典型的反應,就是戰士在戰場上被子彈擊中,自己可能毫無察覺;作為一般性常識,我們常常不知道手上的皮膚小傷口是什麼時候劃破的。
總之,電針不是針刺,是電刺激。

第二誤區 經脈循行圖、穴位連線與古典經脈線

  經絡給人的印象就是掛圖上的線條,不少研究者就是依此按圖索驥,尋找經絡的實質。早期的許多目標都集中在身體內是否存在與那些線條一致的生命結構,這些結構包括血管、神經、淋巴管,甚至還包括了間隙結構。這裡有一個假設,如果那些圖線的位置是錯誤的、並非本源的經脈循行線,那麼,所有找到的有關經脈線的證據都是錯誤的,而找不到任何可靠的證據都是自然的,由此無論承認經絡或否定經絡都變得毫無意義。不幸的是,實際的情況正這樣。有人已經在說,現在的經脈圖只是穴位連線,而不是經脈線,不可輕信。但穴位位於經脈線上,經脈線當然經過穴位,二者是統一的。問題的真正原因在於沿襲性的歷史錯誤--穴位錯誤,現在的經脈圖基本上都是沿襲明.張介賓的《類經圖翼》。張介賓及其前後的所有針灸經絡學中的穴位分類都沿襲晉.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後者是首部從《黃帝內經》(以下簡稱《內經》)中歸納出來的針灸經絡學專著,其各經穴位分類非常明確。問題就出在這裡,《內經》中的穴位散見於各篇之中,當皇甫謐進行歸類整理時發生了多處嚴重的錯誤。

  在頭面部,《內經》中明確屬於某一經的穴位,在《甲乙經》中卻歸入別的經中,一穴之差常常使各經都不得不偏離原來位置。現在的膽經在頭部有好幾道折彎,但《內經》中並沒有這樣的描述,只一條線繞頭下行,其餘為分支。而現在膽經在頭部所連的近10個穴位,在《內經》中卻是胃經或手少陽經穴。

  在上肢的手太陰尺澤穴,《內經》明確指出位於肘中之動脈,當然只能在肱二頭肌腱的內側凹陷中,現在卻在外側凹陷中;天府在腋內動脈處,《甲乙經》定在腋下三寸動脈處,現在定在上臂前側。如此一來,手太陰這段經脈就由《內經》中的腋下至肘內側,變成由肩至肘外側。此經一變,其它經脈全移動位置,整個上肢經脈都與《內經》嚴重不符。《內經》中足三陰經從大腿根部就深入體內,並無胸腹外的走行,更無相應穴位。《甲乙經》中卻為足三陰經都增加了好幾個胸腹部的穴位,以至於現行的經脈圖中胸腹部密集排列著足三陰經的線路。本來《內經》中在胸腹部屬於衝脈的位置和穴位,在《甲乙經》為衝脈和腎經共有,現在全由腎經取代。

  總之,現行的經脈圖與《內經》經脈循行比較,嚴格而言有70%不符。由引可見,經絡研究按圖索驥,有多麼危險。在現代的針灸經絡學中,對於經脈的循行,一方面全文引用《內經》的文字描述,另一方面,經脈圖上的走行卻與文字嚴重不符,二者竟並行"不悖"。當我們嚴格按《內經》的穴位和經脈循行重新繪製出經脈循行圖時,經脈是不是血管一目瞭然[1]。另一方面,按錯誤的分類和定穴治療疾病,其效果也可想而知。
此外,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是將主脈與支脈混淆,如膀胱經的背外側線和下肢部分都是支脈;手厥陰經的整個上肢部分都是支脈。這些在現在的經脈圖中都沒有任何標識。而完全走行在體內的經別--正脈,更缺乏明確的認識。

第三誤區 肉眼看見的經絡與血液循環的發現者

  《靈樞×經脈篇》曰: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足太陰過內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據《內經》之意,經脈之所以看不見,並不是因為太小或本來無形才看不見,而是因為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絡脈可以看見,經脈比絡脈更粗大,自然應該比絡脈更容易看見,只是因為位置較深,須解剖方能看見(《靈樞×經水篇》: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可以看見的絡脈是什麼?根據《內經》大量關於絡脈顏色、隆起或下陷的外形變化、所處位置及變異、刺絡脈出血等描述,絡脈就是血管無疑,那麼經脈自然也就是血管了。可以看見的唯一經脈--足太陰內踝部就是經過此處的粗大血管--大隱靜脈。十五絡脈包容全身比較明顯的表淺靜脈,唯獨沒有大隱靜脈,因為它已作為經脈了。這並不是說經絡都是血管,但血管必然是其中一部分,另有非血管的經脈--主要位於皮膚中的衛氣運行途徑。

  如果經絡是血管或包括血管,那麼經絡的週期性循行或氣血的週期性循行就是血液循環或包括血液循環。在西方,公元二世紀時,蓋倫提出動脈和靜脈如潮水漲落,心臟的作用是把產生的熱量送到全身。這一謬論在西方統治達一千五百年之久,直到十七世紀哈維發現血液循環,也因此血液循環的發現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英.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中國科學技術史》(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第六卷)中肯定了經絡循行是血液循環,是中國人首先發現了血液循環。隨後美×羅伯特著《中國:發明和發現的國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中再次明確了中國人在這方面的絕對領先地位[2]。我們通過對《內經》有關針灸經絡內容的全部歸納分析後,在《古典經絡學與現代經絡學》中明確了經絡包括血管性經絡和非血管經絡兩大部分[3]。不幸的是,現在仍然有不少研究者執迷不悟,斷章取義,按經脈伏行分肉之間深而不見的描述,堅持經絡不是血管,要到深部的血管走行處尋找不是血管的經絡,或要到肌肉間的結締組織中甚至肌肉中去尋找所謂的非血管的經絡。也有的研究者,乾脆把經絡都當作血管,自然就會面對諸如循經感傳、穴位特徵、針刺效應等無法克服的困難。難能可貴的是,羅伯特已經非常明確地把氣血循環稱為雙流體循環概念或雙循環理論。總之,區分不出哪是血管性經絡,哪是非血管經絡,經絡研究豈能登堂入室。

 

第四誤區 針刺的深度與經脈的位置

  過去的研究中,作為經脈(非血管性)在深部的一個重要依據,就是針刺要刺到深部,那裡是經脈所在。作為這種認識下的一個極端表現,就是到針尖下面找經絡。或根據書上的穴位針刺深度,或讓經驗豐富的針灸醫師扎針,然後就到針尖的部位尋找經絡或穴位的特徵。

  首先,針刺是中醫的解剖刀,九針之中,僅2-3種與經絡有關,其它直接針對病變部位或邪氣停留處。《靈樞×官針》有三刺之說,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刺透皮膚到肉,不入分肉之間,以出陰邪;刺入分肉之間,以出谷氣。谷氣乃正氣,針刺應避免傷谷氣。《內經》並沒有要求針刺要刺到多深,到了《甲乙經》規定了每個穴位的深度,應當是安全的最大深度。可後世醫者竟每刺必達書中深度,與古人相去甚遠,療效從何而來?
實際上,很多部位如頭皮、肢端等處只有皮膚層,針刺皮膚同樣取得很好的療效,而耳針也只能局限於皮膚之中。現在針刺主要用於慢性疾病,重在刺激經絡以調其氣,那麼針刺的主要目標是衛氣運行途徑,而不是營氣運行的血脈。《內經》明確指出,營衛各行其道,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具體地說,衛氣主要運行途徑在皮膚,其次還有分肉之間。因此,刺激皮膚是主要的調氣手段。

  事實上,我們在動物實驗中反覆證明,只有給予皮膚充分的刺激才能產生顯著的針刺效應,特別是鎮痛效應。而且這樣的刺激可以使每隻動物的痛閾都顯著升高[4],但是那些不注重刺激皮膚的研究工作,只能使半數的動物產生比較明顯的鎮痛效應。他們在建立模型時,必預先篩選針刺有效動物,這無疑是自我否定針刺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大量的臨床工作也表明,淺刺或只刺激皮膚就可以產生很好的針刺效應。作者初學針刺時,常常一針見效,消除多年頑疾。熟練針刺後,反而效果大打折扣,思之再三,原來是初學時一手立針於皮膚,另一手緩捻;熟練後單手持針,快速刺過皮膚。於是,重新加強對皮膚的刺激,果然針效大為改善。

  所幸的是,我們已經在大鼠的皮膚中找到了數條從頭到足貫穿全身、左右對稱的交感物質分佈線路或毛線環路,為針刺皮膚找到了可靠的物質基礎,也為非血管性經絡的衛氣循環系統找到了直觀而顯明的形態學結構基礎[5, 6]。

 

第五誤區 針感與得氣

  有人對針刺動物提出這樣的問題:動物不能說話,何以知道其得氣與否?此話自然有些外行,但卻反映了一個事實:人們把病人的酸麻脹疼等作為得氣的主要依據,甚至唯一依據。針灸師在針刺時總是不斷地問:脹不脹?脹則停止針刺,不脹則繼續針刺。此等技法與古人相去太遠了。《內經》強調,針刺的針感主要在於醫者的手下感覺,而病人的感覺是其次要方面。針刺的沉、緊、澀等是得氣的表現,而滑、空、松是不得氣的表現,如《標幽賦》曰:輕滑慢而未來,沉緊澀而已至;氣之至如魚吞釣鉺之沉浮,氣之未至,如閒處幽堂之深遂。此般描述,可謂形象之至,前面關於針刺動物的得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必須指出,得氣固然有酸麻脹重等表現,但如果這種效應太強,往往就是不正常的現象,是錯誤針刺的表現了。針刺對於偏癱者本來相當有效,那些效果不好的原因大概就是在偏癱肢體上問不出感覺吧。這裡不得不把針刺深度聯繫起來,有的研究者為了尋找針刺的感受器,就讓有經驗的醫師針刺,當得氣時就標記針尖的位置,組織學檢驗可見,得氣之處多在深部筋膜上。毫無疑問,深部的筋膜肯定是產生酸麻脹重的最佳部位。作者有此一回刻骨銘心的體驗,某研究者專門請了一位手針嫻熟的醫師為其做人體針刺,本人也想見識一下行家手法,便作為一個自願者接受了針刺。針刺穴位為足三里,其目的是想產生長距離的傳導,當進針後我回答沒有傳導時,針者將針尖在深部筋膜上用力一挑,一股刺骨鑽心的疼痛立即使我眼淚充滿了眼眶,只好趕緊說了有傳導,傳到腳上去了。至今想來,仍不寒而慄,若是普通病人,有此一回體驗,休想讓其再次接受針刺治療。

  試想今日之針灸,已經退縮到醫院一角,其患者可以描述為:西醫及中藥醫治無效的慢性病患者,不妨一試的選擇手段之一。難道我們不該反省一下我們針刺的方法是否有問題嗎?

  臨床上有淺刺和深刺兩派之說,也都自稱療效可觀。如果兩者都對,必然是各得其半;如果兩者都誤,必求新法。實際上,針刺太淺,稍不小心針就可能掉出來,更無法進行刺激強度大的手法,特別是提插刺激,針效必然有限。針刺深者,如果不把刺激目標盯在皮膚上,而在深部尋求所謂的酸麻脹重等針感(事實上常常就是這麼做的),未曾真正得氣,患者也酸痛不可忍,針效也自然不高。門派之分,源於經驗之不同,經驗者先入之見也。經驗必經過科學的檢驗,方可發展為理論和技術。何以檢驗?對照!將各種刺法聯合對比就可以了。

第六誤區 慢性病與急性病

  縱觀《內經》,針灸基本上都是用於治療急性病。事實上,在那個遙遠的時代,有限的年齡加上艱苦的勞動和貧困的生活,急性病多而慢性病少,一般人也不會因為一些小毛病而求醫問藥。因此,急性病成為其主要治療對象,針灸療法也在其卓越的療效上發展出近乎完美的理論和技術。正如前面所述,現在的針灸療法已經成為其它治療無效者的可選擇手段之一。相應地,針灸醫師已經接觸不到急性病患者,何以認識古典針灸理論?何以體驗針灸臨床療效?整天與本來就很難治的、本來病情也不重的病人打交道,莫說一針見效,恐怕一周甚至一月也見不到療效的影子。非但技術不能提高,連自己都可能產生懷疑和動搖。作者曾作過臨床內兒科醫生,有幸在急重症的住院病人中實施針刺療法,頗見奇功。當然,這些療效並非出於首選治療,西醫內科自然是常規的西醫診治,應用針刺療法多是出於無奈或急中生智。如對瀕臨死亡的肺炎新生兒,在靜脈穿刺失敗、無法點滴給藥時,針刺瀉毒,緩解中毒症狀,為進一步搶救贏得時間;偏癱患者在發病29時天仍無感覺和運動恢復跡象時,一次針刺後的第三天竟使其由別人攙扶下床練習行走。作者也曾治過偏癱幾個月者和幾年者,雖患者自稱有效,但其也非我所求者也。至於各種急性疼痛患者,止痛效果可謂是立竿見影。鑒於目前醫院分科狀況,可以為住院部配備針灸醫生,略施小技而大見成效,何樂而不為乎。

第七誤區 針刺效應與針刺反應

  針刺首先是一種刺激,嚴格地說是一種帶有傷害性的機械刺激。這樣的刺激作用於活的身體,必然引起疼痛、牽拉、擠壓、損傷等反應。作為即時的傷痛反應和牽拉反應,必然引起身體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血壓升高、出汗、情緒緊張等一系列反應。按照生理學的刺激-反應規律,這種效應可稱為針刺反應。這種反應屬於一般性的傷痛反應,與是否刺激穴位及什麼手法刺激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中醫針刺的奇妙作用在於,除這種非特異性的一般反應外,還產生現代生理學無法解釋的特殊治療效應,如鎮痛作用和生理功能的雙向調整作用。當研究針刺機制時,就很有必要區分針刺的特異效應和非特異反應。我們注意到,許多研究者都是一邊針刺,一邊測定身體的功能變化,並將這種變化稱為針刺效應。如前所述,這種現象在電針動物實驗研究中尤其普遍。有人直接刺激神經干的中樞端,同樣產生類似的效應。我們在研究中,除堅持傳統的手針刺激外,還在針刺結束後的2小時內動態測量動物功能的變化。但這還不夠,因為臨床治療中,針刺的效應往往發生在針刺後的數天內,比如,我們治療的偏癱患者往往第三天才表現出明顯的效應。國內還有人提出針刺的最佳效應在針刺後的24小時左右。

  如果我們將非特異性的針刺反應與特異性的針刺效應混為一談,甚至把針刺過程的非特異性反應作為主要的效應,那麼,所研究的針刺機制就是非特異性的傷害性反應機制,而不是具有中醫特色的針刺效應機制。用這樣的機制去指導臨床更難以體現增強療效的目的。總之,把研究工作中的針刺效應定義為針刺結束後數小時及數天內生理功能的改變和臨床療效,有利於深入研究針灸經絡機制。

  綜上所述,無論針灸經絡的基礎研究還是臨床治療,都相當程度地遠離了古典中醫的理論和技法,結果導致電針的基礎研究代替了傳統手針的作用機制,個人經驗代替了系統理論,門派之見阻礙了廣泛的實踐。感覺與科學對立,基礎與臨床矛盾。繼承尚且不足,發展從何談起?國際中藥針灸正向日韓轉移,國人若不走出早早走出誤區,則一時一代之誤必成久遠之災難。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新世紀資通 | Posted:2005-10-10 14:5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69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