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33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eh23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鮮花 x11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看照片 西方人瞻前 亞洲人顧後
編譯楊清順/美聯社華盛頓二十三日電


亞洲人和北美人的世界觀的確不同。根據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具有歐洲背景的北美學生看到照片會比較注意前景,中國學生則花較多時間研究背景,而且觀察重點是全景。

由漢娜—菲葉‧蔡和尼斯貝特主持的研究小組,研究廿五名歐裔美國人及廿七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記錄他們看照片時眼睛活動的情形,以了解他們看什麼地方,在特定地區停留多久。

尼斯貝特說,兩者的確不同,西方人比較注意物體,亞洲人比較重視整體環境。

他認為這種差異源於文化。他說:「亞洲人的社會比較複雜,他們比我們關心別人,我們強調個人主義。我們可以獨斷獨行,他們不行。」

他說,中國文化重視和諧,西方則強調完成事情,較不管別人。

他說,這種差異源於數千年前的生態與經濟。古代中國農民發展出灌溉農業制度,農民必須分享水源,不能欺騙,種稻尤其如此。另一方面,西方在古希臘時代是小農個別經營,種植葡萄和橄欖,很像小商人。因此,東西方觀念的差異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年以前。

例如,亞里斯多德觀察物體,石頭會沉入水中是因為它有重量,木頭會浮是因為它有浮的特性,他不提水。中國人則認為所有動作都和發生的環境有關,所以中國人比西方先了解潮汐和磁性。

尼斯貝特用實驗說明這點,他請日本和美國人看水底景觀照片,說出自己的感受。結果美國人先看最亮或移動最快的東西,像游來游去的魚;日本人卻說看到河流,水的顏色是綠的,水底有石頭,然後才提到魚。

日本人提供的背景資料比美國人多百分之六十,對背景與前景關係的說明更是兩倍之多。

研究小組最近的實驗是比較中國人和美國人看照片時眼晴活動的差異,他們發現,美國人先看前面的東西,看的時間也比較久。中國人的眼睛活動較多,看背景時動得特別厲害,而且會在主要物體和背景之間來回轉。

尼斯貝特說:「美國人觀察東西,根據觀察的東西解釋其行為;中國人比較關心環境。」他說,他們發現在北美長大的亞洲人,看照片的反應介於土生土長的亞洲人和歐裔美國人之間,有些人更像美國人,這也可以佐證亞洲人和北美人的世界觀不同是源於文化差異。

【2005/08/24 聯合報】 @ http://ud...om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08-31 22:3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01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