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59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mosan21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討論] 練肌肉間隔別超過三天
健身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效果會大打折扣,尤其在練肌肉時,更要嚴格掌握健身頻率。

  進行肌肉鍛鍊時是需要休息,但時間不能太長。肌肉鍛鍊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運動結束後,經過適當的休息,肌肉中的營養物質又很快得到補充,而且補充的量會比所消耗的還要多,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肌肉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越練越發達。如果不給肌肉充分的時間去補充營養物質,肌肉就不能長得比原來健壯。有研究認為,這個休息時間以肌肉再次具備上次運動能力為標準計算,一般需要2—3天。

  2~3天之後,如果沒有運動的刺激,前一段時間的運動效果會逐漸消退。這是因為,肌肉也是由各種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這些肌肉組成物質也是處在不斷消耗、不斷補充的動態變化之中。補充得多了,肌肉就會增長;消耗得多了,肌肉就會衰退。

  如果不及時鍛鍊,缺乏刺激肌肉增長的因素,而另一方面組成肌肉的物質又在不斷消耗,鍛鍊的人自然就會發現,“鍛鍊效果不明顯”、“比以前的肌肉塊反而小了”、“胳膊沒有力氣了”、“肌肉沒有以前硬了”等。這就是鍛鍊為什麼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原因。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在健身房教練都要求學員堅持鍛鍊,併為學員制定出科學的肌肉鍛鍊頻度(即每周鍛鍊的次數)。最合適的運動頻度應該是在前一次鍛鍊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進行第二次鍛鍊。這樣,每次鍛鍊的效果逐漸積累,就能夠達到提高體能、增加肌肉、增進健康的目的。

  為了取得最佳訓練效果,身體每個部位1周至少練2次,每次每個部位做4種練習,每種練習做4組。

  如果因為特殊情況中斷了一段時間,也不要氣餒,堅持鍛鍊肯定會大有收穫。恢復鍛鍊時,運動頻率要小,以每周3次、每次15—30分鐘為益。以後,隨著體質恢復,每周可運動3—5次,每次30—50分鐘。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澳門 □仔 | Posted:2005-06-29 15:00 |
jeriz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1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這應該是對於初學者的訓練方針,
大肌群至少三天的恢復期, 小肌群至少兩天,
超量恢復不僅是營養上的注意, 休息也是一樣重要,
不是說剛好恢復就馬上接著練, 而是要額外在給肌肉休息的天數,
如果每次練完都不痛不癢或是只酸痛個一天, 那訓練強度真的是不夠!

基本上許多進階的健身者課表大都為一週一個循環,
每天練不同的肌群, 這是因為訓練強度的提升,
每個肌群需要恢復的天數會愈多, 一個肌群一週一次就足夠,
而且安排每天訓練不同的肌群不僅能避免肌群重複使用過度操勞,
也能對於每天所針對該肌群的訓練充分掌握充分訓練,
加上營養的補足, 以及休息所帶來的成長,
肌肉的成長會更快!

因此沒有固定的訓練週期,
端看個人的訓練強度,
有的剛接觸健身的人可能是一天全身都練, 可想而知訓練強度較低, 當然因為是初學的緣故,
有的初學者可能是三天一次循環, 訓練強度有所提升, 一天兩個肌群左右,
進階的健身者, 因為訓練強度夠, 大都一星期一個循環!

舉例: 健美選手Markus Ruhl的課表
星期一: 胸
星期二: 背部
星期三: 三頭肌
星期四: 二頭肌
星期五: 腿
星期六: 肩
星期日: 休息


[ 此文章被jeriz在2005-07-19 21:44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7-19 21:1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48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