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2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gogogo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婴儿] 学步期孩童模仿母亲可建立对是非善恶较佳的判断力
  Oct. 29, 2004 -- 模仿,听起来是一种阿谀奉承的表现;不过,这可能对蹒跚学步的儿童而言,也是一种良知的建构者。

  研究人员发现,学步期的孩童如何模仿他们的母亲而发展的良知,和如何导致他们在学前的差异有关联。

  这项研究显示,学步期的孩童热切的模仿他们的母亲,比未模仿其母亲的孩童较具良知。

  Concordia大学的研究员David Forman和其同事指出,我们的结果发现一个清楚的关连,也就是学步期的孩童愿意模仿,对学龄期的良知的养成之关系,此连接横跨2个不同良知观点─内在行为及犯罪。

  学步期的孩童:做我想做的,然后做我所说的。

  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量测1至2岁孩童对模仿的反应,然后侦测他们在2岁半至3岁半学龄前的良知。

  首先,母亲鼓励他们的学步期孩童在会完成简单动作时模仿其行为,例如清洁桌子、办家家酒、喂养玩具动物,接着,研究人员以此评量孩童模仿的意愿。

第二部份,研究人员利用几个活动量测学学步期孩童良知、犯罪和分辨是非的判断力;举例而言,研究人员评估孩童被以奖赏诱惑只能以欺骗方式赢得游戏,或打破某件有价值的物品时所表现的反应。

  该项结果发表于10月份的心理科学杂志。

  这研究显示,学龄儿童若极有意愿模仿他们的母亲者较具自律能力,且当他们破坏某些事物时会心怀愧疚,这反应尤以2至2岁半的孩童表现甚于其他年龄之孩童。

  研究人员暗示,对模仿的渴望,对母亲及孩童双方可能都是一种培养善恶心的征兆。



~~理随事变、宽廓非外~~
~~事得理融、寂寥非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索尼 | Posted:2005-02-28 11: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03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