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 計劃性創業vs.被迫性創業
計劃性創業vs.被迫性創業
創業可分為計劃性創業與被迫性創業,前者是生涯規劃使然;後者則是不得不然,一段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人生由此展開。其實創業是腳踏實地的事,不要存有幻想,也不必太過悲情。
近兩年景氣逐漸回升,有些朋友以為小本創業的人應該減少了,但隨著景氣復甦,計劃性創業者也會受到榮景的激勵,加快投入市場,因此整體小本創業的趨勢並未改變。據中小企業處統計,國內每一年約有9萬個新創事業,盡管景氣上上下下、失業率高低起伏,每年新創事業的量體變動其實不大。
接下來的問題是:計劃性創業一定比被迫性創業成功嗎?
我的觀察並不一定,因為小本創業不用深奧的理論,也沒有難懂的規則,最重要的是,要有計劃,即使是被迫性創業者也要寫營運計劃書。但重點是:你做到了什麼,而不是想到了什麼。就像看到外帶咖啡專賣店成功,有位餐飲業的老闆告訴我,他三年前就想到了,我笑著回應他:對!你是先知,但是他成功了。
避免重蹈覆轍,小本創業成功的三項要素是:
一、特色的營造:開店做生意,集客最重要,想要顧客上門,而且是持續上門,可不是服務親切就行,東西好不好吃、份量實不實在、價格公不公道….,特色並不是花大錢靠裝潢堆砌出來的,而是與眾不同,同樣賣鹽酥雞,大直北安路的「第一家鹽酥雞」,就是靠口味與份量取勝;同樣賣牛肉麵,八德路「林東芳牛肉麵」,湯頭肉質都有獨到之處。
二、務實的態度:做老闆要能運籌帷幄,也要能站在第一線。或許你很喜歡做早餐,但開早餐店4、5點就得起床不說,每天烤一、二百份吐司、煎200個荷包蛋、100份蘿蔔糕,這要靠毅力與耐煩,做老闆反而更要彎得下腰,這也是許多計劃性創業者的罩門所在。
三、將本求利:除了開辦成本之外,開店做現金生意,同時要做到將本求利,人事管銷、房租水電加上進貨,這是總成本,每日都有最低營業要求,達標就賺錢;未達標就賠錢,遊戲規則很簡單,要注意這只是毛利,還有折舊攤提與稅金,做老板每天都要上緊發條。
小本創業的本質是:計劃你做得到的,執行力往往比計劃更重要!這也是被迫性創業在開店前兩年成功率超過計劃性創業者的主因。下回將與大家分享創業的方法論,即創新型創業與複製型創業。(作者是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