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306894
|
分享:
x0
|
[小品] 风中的汗珠
改除浪费的要诀在于建立观念, 观念对人来说很重要,一个人的行为是来自于观念, 观念是来自于环境,环境是来自于我们共同的行为。
秋季,放学回来,常去农田帮忙村人收割,一天收割赚取的零用钱,这就可以买很 多零食,这是儿时愉快的记忆。 有点阳光,照耀身体的透明汗珠,细微地,散在空气,然后乘风而去,每一颗风中 的汗珠都保有我努力的成果。 中午,农田主人顶着斗笠,扛着温馨的的便当、冰镇红豆汤、黑松汽水,屡步蹒跚 的走来。我的眼光在农田主人身上,来回巡逡,微笑时,眼角有细纹,唇角却像孩子般 俏皮。
顿时觉得,一个人只要保有童年的心情,就算人老珠黄,一样能散发青春的气息。 我算好了角度,攀附树干,侧躺着吃饭。我喜欢聆听树叶歌唱,天边送来许多柔软 的白云,吹来几许清新的秋风,感觉到几许的幸福。 幸福是彼此共享的,从不让人孤单,孤单的幸福,是一种势利。 从树干向下望去,视野更加辽阔。有些村人卧在树荫下乘凉,有些小孩在稻草里打 滚、追逐、躲在稻田玩捉迷藏,在溪边光着赤脚戏水,这些都是典藏的回忆。 通常收割过的稻草,都没甚么用途,难道这些稻草只能燃烧而已? 村人的作法是把稻草铺放田间阡陌的水洼,或是当成柴木煮热水,至于剩下的稻草 ,在白天附近的小孩都会聚集,用稻草来烤蕃薯、捉迷藏、编草蚱蜢等。 我很了解,天地之间不管甚么东西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价值或多或少倒是其次,最 主要的,是它愿意付出,只要愿意付出,价值就是非凡的了。
收割印象最深的,是男生都摆根竹棍,脸部手足都涂抹几道田间黑泥,身上交杂许 多稻草,各自盘踞一方,似乎为了一场圣战,集体看来就像是神秘的种族。 女生就较含蓄,手中轻握几束清香的花朵,头顶戴着捆绑的花环,假如在添上几许 的清风,如此远远望去,真似堕落人间的维斯天使。 稻草实在太多了,村里有个传统,丰收的夜晚,村人会在田野里举办营火晚会,像 是一种远古的聚会方式;首先把收割的稻草,扎成金字塔形状,围绕着营火,村人携带 食物水果来野餐,有的小孩与小狗盘绕嬉戏,有的小孩则跟随大人与火共舞。 据说,这个庆典的意义,是祝福村庄能带来好运,庆祝丰收的喜悦,歌唱丰收之歌 ,跳着丰收之舞,最后,将稻草化为新生的期望。
体验几年的丰收庆典,围着温暖的营火,彼此牵手跳着丰收之舞、唱着丰收之歌、 玩些俏皮的游戏。夜晚周遭安静无声,只有我们的对谈,周围只见星月与营火,使我多 次产生错觉,以为世界只剩下我们,必须互助的关怀方,这可是关系着人类的存亡呵。 每次吃饭,总想起村人的农田,从拓田、除草、松土、植苗、栽培、秋收、冬藏、 春磨、筛选,到最后的淘汰。 我们祇是轻松的舀起白米,加点水,搅和几次,然后放入电锅,就有香甜的白米。 稻米成长的过程非常辛苦,我只是轻松的享受,是不是应该感谢? 浪费食物的人,是无法了解甚么是辛苦,只是知道吃不完就该丢弃。 很多人今生浪费的食物,可能远比今生所吃的的食物,来得更多,这样的事态转变 ,是不是一种隐藏的危机? 蒋故总统经国先生曾这样交代:『杜绝奢靡,培养社会善良风气,储备有用的人力 物力,做有益于国家建设的事。』 我们每天吃饭,都不曾注意到底吃了多少,假如从小时候算起,就非常的可观了; 浪费也是同等的意义,每天都在浪费,浪费的比吃的还多,奢侈浪费一辈子,浪费的饭 菜也不知道有多少。 智慧与舍利佛并称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曾在『华严经净行品』里写道: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薰,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者,绝世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吃饭是让我期待的,这个期待,是来自内心的期待。不管是柔软的食物,粗糙的食 物,不管是美好的食物,不美好的食物,都应该要感到欢喜,至少我们还能自己吃饭, 而不是别人喂我们吃饭。 我想,治疗挑食的崭新方法,不外是生过病的人吧! 吃饭如能品尝其中的特殊滋味,就容易了解一颗米一天下的含意了。有时,我也会 浪费,在浪费的瞬间,想到饭菜是多少村人的辛苦、感情、爱意,有了这个回忆,就不 会随便浪费,吃起饭来总觉得特别的香甜、有心情、温馨。 《先正格言》有记载说:『贫贱中生勤俭,勤俭生富贵,富贵生骄奢,骄奢生淫逸, 淫逸生贫贱,此循环之理也。』
虽说浪费不好,但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浪费是允许的,例如食物发霉坏了,这也是 没办法的事情,不过,应该要想想食物为甚么会坏?是买的太多了?还是煮太多?以后 就可以依照这个问题的分析结果,斟酌的使用食物。 改除浪费的要诀在于建立观念,观念对人来说很重要,我一直很确信,一个人的行 为是来自于观念,观念是来自于环境,环境是来自于我们共同的行为。 吃饭是为了延续生命,做创意的工作,以免生命形色枯槁;整体来说,吃饭并非是 奢侈,而是一种开朗的享受;如果清水是用来解渴的,那么食物就是用来解饥的,只要 在适当的合理范围内,不要过分的贪求与浪费,都是允许接受的。 讲求清淡食物的人,浪费一碗饭,与讲求奢侈的人,浪费一碗饭,彼此之间的浪费 ,是没有分别的,因为在行动的本质里就包含了浪费的行为。 其实,偶尔贪求吃饭的品味,倒是无所谓,不过,应该先了解浪费的本质,随时维 持感恩的心情,避免做出不当的恣意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