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83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北北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發文大師獎 創作大師獎 貼圖大師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鮮花 x90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如何改善寶寶不吃蔬菜的習慣!
寶寶在一至三歲間,開始會對食物產生喜愛厭惡,此時食物的外型或氣味往往會影響食慾,譬如:在味道上較重的菠菜、苦瓜;在外觀上較不討喜的綠色蔬菜;或聞起來食物氣味較強烈的九層塔、芹菜、青椒等。另外,還要考慮是否寶寶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寶寶的口味是大人培養出來的,若在添加副食品階段沒有多讓寶寶嚐試蔬菜而只偏重肉食,一歲之後要再讓寶寶多吃蔬菜就有點困難了。

蔬菜中含有多種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深綠色、深黃色葉菜類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的先質,對於維持正常視覺、上皮組織機能和牙齒骨骼發育有幫助﹞、維生素B群﹝不含維生素B12,若缺乏與腳氣病、神經炎、口角炎、舌炎、皮膚炎有關﹞及鐵質﹝缺乏會造成貧血﹞;花菜類的蔬菜含有大量鈣質﹝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蕃茄及甜椒則是維生素C﹝缺乏會影響牙齦的健康、鐵質及鈣的吸收和傷口癒合的速度﹞的良好來源。膳食纖維除了可以增加腸道蠕動、減少便秘之外,還可以降低膽固醇的再吸收,減少日後高血壓和心臟疾病的發生。

要讓寶寶成功的吃第一口蔬菜,應該從添加副食品的階段就開始訓練,讓他早點習慣蔬菜的味道。添加蔬菜副食品時可先製作成菜泥餵寶寶,等寶寶慢慢適應後,再將蔬菜切成碎末,熬成菜粥,或添加到麵條中餵寶寶。等寶寶長出牙,有一定的咀嚼能力時,就可以讓寶寶吃炒碎青菜了。有些較粗長的青菜注意要切成適當的量,以方便寶寶咀嚼。對於咀嚼能力不佳或不喜歡咀嚼的寶寶,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將青菜加入小朋友喜歡吃的食物中,並且由軟至硬。

那麼有哪些撇步可以讓寶寶愛吃蔬菜呢?

1.改變食物的外觀:有形變無形﹝切碎、變成泥、打成果汁加上蜂蜜冰糖、以模型切割方式改變形狀﹞。

2..改變烹調方式:同樣的蔬菜可以利用不同的烹調方式做出不一樣的口感,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3..障眼法:可購買可愛餐盤增加寶寶進食時樂趣,將蔬菜剁碎包入餃子、包子、珍珠丸子中、把青菜與其喜歡的食物一起煮,餵食時,將喜歡的食物放在上方,不喜歡的食物埋在下方。

4..藉力使力:利用寶寶喜歡的故事人物或動物編成故事引誘寶寶吃蔬菜,如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氣才會變大,兔寶寶吃了胡蘿蔔才會可愛。

5..以身作則:父母在寶寶面前表現出吃起來一付津津有味的樣子,多向寶寶解釋吃蔬菜的好處及不吃蔬菜的壞處,若寶寶不吃,要了解寶寶不吃的原因,千萬不要強迫餵食,以免留下不愉快的經驗,造成孩子拒吃或害怕的心理。

另外,媽媽可以花一些心思在青菜的搭配與調味上,舉例來說:把黃瓜或冬瓜用模型器刻成各式不同的的圖案,想一個逗趣的菜名,告訴寶寶現在吃的是小花瓜或星星瓜,可以加強寶寶對蔬菜的接受度、增進進食的樂趣;也可以在飯中加入青菜一起烹調,作成菠菜肉飯或高麗菜飯,花花綠綠的飯對寶寶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新玩意兒;或者乾脆改變口味,如把紅蘿蔔切成小塊用少量糖水煮吃﹝吃起來像蜜汁地瓜的味道﹞。



不要問:「自己得到些什麼?」應該問:「自己付出過甚麼?」
不要問:「自己有甚麼信仰?」應該問:「自己有甚麼善行?」

如去如來‧來去自如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亞太線上 | Posted:2005-02-20 14:4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49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