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99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oabearoa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鮮花 x8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小孩] 尿路雙向道 腎臟難消受
尿路雙向道 腎臟難消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泌 尿道感染是小兒科常見的疾病,其中有一部分孩童是因為先天畸形造成,家長往往毫不知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賴慶鴻說,約有百分之三到五的女童,以及百分之一的男童,會發生泌尿道感染,而其中有人是因先天構造反常,變得經常發病。因此,泌尿道感染病童在感染治療完成後,都應該做腎臟超音波及膀胱尿道攝影,以免日後繼續治標不治本。

賴慶鴻說,這幾天,就有一名九歲大的男孩,因為發燒和後背痛求診,確定病因並治妥感染問題後,進一步接受解尿期膀胱尿道攝影,還有腎臟核子醫學掃描,這才發現他有左側輸尿管內尿迴流現象,腎臟功能也出現受損情況。

賴慶鴻指出,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損害腎臟的問題。尿液逆流加上復發性的感染,在在影響腎臟功能,嚴重者可能落到一輩子都要洗腎。根據經驗,許多腎臟尿路的先天畸形,都以尿路感染為第一個表現。在尿路感染的兒童中,約四成被發現有先天尿路畸形,其中又有八成是輸尿管內尿迴流。

孩童泌尿道感染的表現千變萬化,依年齡不同差異更大。嬰幼兒以不明熱最多,有的看起來只是食慾不振、哭鬧不安或活動力差,但嚴重的甚至會發紫、發抖。比較大的孩子有時已出現大人的標準症狀;下尿路感染者為解尿疼痛、頻尿、尿急、尿失禁等,上尿路因已經感染到腎臟,患者均有高燒、寒顫、腰背疼痛的不適情形。

泌尿道感染的途徑有二,上行性感染的細菌是由體外跑進尿道,血行性感染的細菌則來自體內,經由血液散播到尿路,通常發生於新生兒。解決先天畸形及其後患,可利用預防性抗生素治療、手術治療和內視鏡治療三途徑。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2-17 23:2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251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