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2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oabearoa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7 鲜花 x8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孩] 恼人的儿童慢性腹痛
恼人的儿童慢性腹痛

小儿肠胃科主治医师 方旭彬



  儿童慢性腹痛或叫做反覆性腹痛,指的是每月至少一次腹痛持续三个月以上,且腹痛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作息或上课。1950年代Apley统计4到16岁的儿童及青少年中有10~15%的人有慢性腹痛,中学以上更高达20%。Hyams统计507位青春期青少年发现有13~17%的人每周至少腹痛一次,但只有一半找医生吃药或进一步治疗,可见这是一个常见却也常被忽略的问题。

  慢性腹痛可大分为两种:器质性或功能性腹痛。器质性腹痛指的就是肠胃或其他器官构造真的有潜在问题所造成的腹痛,通常在详细身体检查、抽血、或影像检查可找出异常,Hyams统计227位有慢性痛的儿童有三分之一可找出潜在的问题,例如发炎性肠道疾病、醣类吸收不良、消化性溃疡、或麦麸蛋白过敏等等。功能性腹痛多无器官构造的异常,抽血检查也正常,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多,女生在8岁以后急速增加,9岁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男生则有5~10岁及14岁两个高峰。有功能性腹痛的小孩是真的痛,不全然等于精神性的假腹痛,但与一些情绪与周遭环境有关,通常有慢性反覆功能性腹痛的小孩,个性比较胆怯、紧张、或忧郁,通常比较要求完美或凡事拼命去做,家中排行以老大或老么较多,情绪上的压力比较大,常会影响到上课而常常缺席,这些孩子的爸妈多有要求绝对服从或过度体罚的情形,甚至有40%的慢性腹痛儿童有父母离婚或暴力的问题,家人也比一般人有较多的身体毛病而就医。功能性慢性腹痛的儿童多半是大于五岁,腹痛通常是阵发性的,痛的部位可以分部在上腹部、肚脐周围或下腹部,可以是闷闷地痛,尖锐地痛,或者绞痛,痛比较少放射到其他部位,与活动、吃饭、或排便较无直接关联,两次腹痛之间却又安然无恙。器质性腹痛恰恰相反,多小于五岁以下儿童发生,通常有发烧、体重减轻、关节痛、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或血便,频尿或血尿等相关症状,腹痛若是放射到肩膀背部或四肢更是要小心,远离肚脐以外的腹痛也要怀疑是器质性的腹痛,应该赶紧找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找出病因。

  在小儿肠胃科的门诊当中,最常见造成儿童慢性腹痛的原因,当属慢性顽固性便秘,虽然询问爸妈小朋友的排便情形都说每天有大便,但仔细做肛诊甚至X光检查才赫然发现满肚子充满了大便,硬如羊屎,再仔细一问才发现小朋友多有偏食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坏习惯。有时腹痛合并有每天多次疑似腹泻的症状,乍听之下以为是肠炎,仔细一问才了解是小朋友不自主大便失禁在内裤上的情形发生,这是因为靠近肛门口的直肠内已经被如硬石般的粪块阻塞,上端较糊较软的大便堆积到一个程度便像土石流般从这些粪块的缝隙中渗出,如果误当作是腹泻而开给止泻药吃,反而会使病情更为加重。有慢性腹痛的小朋友检查出有便秘合并粪便阻塞的问题,并不能立即排除其他问题的存在。通常笔者的做法是先从饮食、排便习惯、药物三管齐下,尽量使病童的排便顺畅份量增加,并请家长配合做排便及腹痛次数的记录,如果腹痛的频率随着排便状况的改善而减少甚至消失,则大致可判断其慢性腹痛为便秘所引起。如果便秘改善了腹痛仍持续,甚至有持续的上腹痛、气、胃酸、心窝灼热、黑色大便等异常症状,就应该进一步做超音波甚至胃镜,以找出其他的病因。去年有一位三岁的小男生,起初以便秘及夜间腹痛表现,做完所有检查遍查找不着原因,吃的软便药便秘改善仍旧喊痛,直到出现尿失禁及下肢无力,紧急做核磁共振扫描才赫然发现是脊髓肿瘤。另外有两位四岁的小朋友,一开始是好几个月的便秘,吃药改善,排便后腹痛依旧,胃镜检查后发现在十二指肠有类似鹅卵石般的十二指肠淋巴结节增生,其中一位合并有出血,经过两个多月的特别治疗才康复。在此提出来提醒大家,不要轻忽了孩童的慢性腹痛,有了上述的异常,应该向医生讲明症状,详细检查才不会遗漏了严重的潜在疾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08 22:3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99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